医药

搜索文档
光控资本:A股收盘:4700股惨绿,谁在砸盘?明天还有更狠的?
搜狐财经· 2025-08-27 08:50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从3868点下跌至3800点 单日跌幅达1.76% [2]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1536亿元 创近期最高纪录 [3] - 两市下跌个股达4764只 上涨个股仅633只 [12] - 全天成交额萎缩至2.68万亿元 较前日减少4621亿元 [29] 科技板块异动 - 寒武纪股价盘中触及1980元 短暂取代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6] - 午后寒武纪股价回落至1820元 单日跌幅超4% [8] - 光模块板块由涨3%转为跌1.5% 中际旭创与新易盛等热门股跟跌 [8] - 人工智能板块单日资金流出230亿元 国产芯片板块流出227亿元 [15] - 半导体板块市盈率达65倍 人工智能龙头股平均涨幅超200% [22] 权重股与防御板块 - 银行股集体下挫 工商银行与民生银行单日被抛售超4亿元 [9] - 保险板块全线下跌 中国太保跌幅超3% [9] - 白酒板块失守 茅台股价跌破1600元关口 [9] - 融资融券板块单日净流出471亿元 [15] 资金流向特征 - 北向资金由上午净流入30亿元转为全天净流出12亿元 [18] - 富时中国A50期货同步暴跌1.2% [19] - 国债期货逆势上涨0.2% 避险资金涌入债市 [28] - 近三日主力资金累计套现2875亿元 五日内撤离3500亿元 [37] - 融资余额单日下降217亿元 杠杆资金加速离场 [37] 行业与公司表现 - 消费电子龙头歌尔股份逆势涨停 养殖股温氏股份上涨超4% [16] - 岩山科技一季度营收下降60% 主力连续三日抛售 [23] - 海光信息动态市盈率达164倍 单日资金流出超3亿元 [31] - 量子科技板块资金流出1.49亿元 永鼎股份与三未信安领跌 [34] - 光伏与锂电板块批量下跌超5% 医药防御板块未能幸免 [13] 市场驱动因素 - 中报业绩兑现率不足30% 业绩不及预期个股遭快速减持 [22][31] - 头部券商发布市场过热警示 特朗普言论引发全球避险情绪 [25] - 交易拥挤成为核心矛盾 高估值板块面临调整压力 [21][24]
两个3万亿,气质大不同!
第一财经· 2025-08-27 08:00
市场成交表现 - A股市场成交额达3.2万亿元 创阶段天量 一周内两次出现3万亿成交额 为历史首次 [1] - 午后大盘盈利盘集中兑现 主要指数剧烈波动 沪指收盘跌1.76% 报3800.35点 创4月7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1] - 深证成指收跌1.43% 振幅2.97% 创业板指巨震接近100点 振幅超3.6% 最终收跌0.69% 科创50指数振幅达4.74% 收涨0.13% [1] 科技股表现 - 科技股领涨市场 寒武纪股价站上1300元 盘中一度涨至1464元 短暂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1] - 寒武纪最终报收1372元 涨幅收窄至3.24% 坐上第一高价股宝座不到20分钟 [1] - 光模块表现突出 新易盛收盘涨超9% 总市值突破3000亿元 [2] 行业板块分化 - 8月25日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 科技股带领有色金属 白酒 卫星互联网 稀土等板块良性互动 [2] - 8月27日收盘仅600股飘红 银行保险全天弱势 煤炭 地产 医药 能源设备等行业板块领跌 [2] - 两个交易日盘面风格存在明显差异 25日成长与周期风格同步走强 27日科技板块一枝独秀 [2]
2025年8月策略月报:市场情绪受提振,风险偏好回升-20250827
万联证券· 2025-08-27 06:07
核心观点 - 市场情绪受提振,风险偏好回升,A股主要股指普遍上涨,上证综指收报3,883.56点,较7月末上涨8.69% [2][12] - 市场流动性好转,全市场成交额环比继续走高,新成立的偏股型基金份额环比回升,A股日均成交额为21,603.38亿元,环比上月增加32.24% [2][28] - 交投热度显著走高,日成交额屡次突破2万亿元,杠杆资金表现活跃,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创近十年来新高 [2][8] - 海外经济表现边际转弱,美联储鸽派表态,市场预计9月降息为大概率事件,年内预计降息两次总幅度约50bp [2][7] - 国内政策持续推动经济增长,聚焦新质生产力和扩大内需,TMT、医药等板块景气度高 [2][54] 市场行情回顾 - 8月A股主要股指普遍上涨,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涨幅较大,上证综指上涨8.69%至3,883.56点 [2][12] - 31个申万一级行业均上涨,有色金属行业涨幅最大达25.40%,11个行业涨幅大于10% [13][16] - 按风格划分,成长风格指数涨幅15.93%,周期风格指数涨幅9.96%,小盘指数涨幅11.85% [14][17] - 海外主要指数涨跌互现,恒生指数涨幅最大达4.26%,日经225指数涨幅4.23% [7][10] - 美国经济数据转弱,7月零售销售同比增长3.92%,核心零售环比增长0.27%,均低于前值 [7] 市场流动性及风险情绪 - 宏观流动性保持宽松,R007和DR007利率月均值分别为1.49%、1.47%,MLF操作净投放3,000亿元 [18] - A股市场流动性指标改善,重要股东净减持238.87亿元,规模环比回落,限售解禁规模4,827.06亿元环比增加 [24] - 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额494.03亿份,环比增加7.41% [28][34] - 市场情绪指标走高,融资买入额占A股交易金额比重11.76%,较7月上升 [37][39] - 两融余额21,883.27亿元,融资买入额3,740.56亿元 [37] 估值水平 - 主要宽幅指数估值水平上升,科创50动态市盈率处于2010年以来92.84%分位数 [38][41] - 五大主要指数动态市盈率历史分位数均环比上月末上升 [38] - 申万一级行业估值多数上升,商贸零售、通信、电子等15个行业市盈率超过历史50%分位数 [42][44] - 计算机行业市盈率61.42,处于历史87.94%分位数;电力设备市净率4.32,处于历史91.28%分位数 [44] - 农林牧渔行业估值低于历史10%分位数 [42] 政策分析 - 国内政策聚焦扩大内需,国务院部署做强国内大循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进 [46][49] - "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基本下达完毕 [46][49] - 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暂停实施24%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保留10%税率 [47][49] - 金融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出台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和林业高质量发展政策 [47][48][51] - 7月宏观经济数据保持稳中有进,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8% [51] 大势研判与行业配置建议 - 海外方面,美联储鸽派表态,若实施降息全球资金流动格局或变化,外资可能加大A股配置 [2][53] - 国内经济面临挑战,7月社零同比增速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均较前值回落 [53] - 企业盈利逐步修复,多数公司半年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头部公司业绩表现不俗 [53] - 建议关注科技成长板块,TMT、医药等细分领域景气度高 [2][54] - 继续关注扩大内需政策主线,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增长动能回升 [2][54]
这轮牛市,跟历史上哪一轮比较像?|第401期精品课程
银行螺丝钉· 2025-08-27 04:01
市场表现与风格轮动 - 2024年初至2025年8月21日,中证全指最大涨幅56.98% [3] - 成长风格表现强势,创业板指数同期涨幅82.16%;价值风格相对低迷,300价值指数涨幅45.13% [4] - 证券行业在政策刺激下表现突出,2024年6月至年底证券全收益指数最大涨幅80.43% [24] 历史牛市周期特征(2013-2017) - 2012-2014年熊市期间中证全指最大回撤39.24%,主要因基本面低迷及盈利下滑 [6] - 2014年下半年金融股率先上涨,证券行业全收益指数半年涨幅达206.91% [8][9] - 2015年上半年成长风格主导杠杆牛,中证全指从2000点升至8000点;下半年市场腰斩回落至4星级 [10][13] - 2016-2017年价值风格领涨,消费、红利等板块超越2015年高点;成长风格持续下跌,创业板指数2015-2018年最大回撤69.23% [14][15][18] 当前市场阶段与政策环境 - 2024年实施多项刺激政策:降准、降房贷利率、新"国九条"及央行支持增持股票指数基金等 [23] - 与2014-2015年相似但存在差异:杠杆管控严格限制疯狂上涨,地产周期处于熊市无复苏迹象 [28][29] - 当前处于基本面复苏初期,2025年一二季度科技、医药等行业盈利同比大幅增长 [31] - 若盈利持续复苏(观察后续财报),市场有望上行至3星级,类似2009年、2016-2017年经济复苏行情 [32] 资产配置策略 - 4-4.9星级阶段建议配置股票资产,比例不超过"100-年龄"(例如40岁投资者配置60%股票基金+40%债券基金) [36] - 核心策略为跌买涨卖,熊市积累的优质份额需耐心等待止盈机会 [34]
新产业(300832):国内市场承压,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平安证券· 2025-08-27 03:32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国内市场受DRG/DIP改革和集采影响短期承压 2025H1国内收入同比下降12.81%至12.29亿元 [3][4] - 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2025H1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9.57%至9.52亿元 试剂业务同比增长36.86% [3][5] - 公司通过高端产品推广和大客户战略持续拓展市场 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4][5][8] - 虽然短期业绩承压 但考虑到装机数保持强劲且中大型机占比提升 维持推荐评级 [9]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1.85亿元 同比下降1.18% 归母净利润7.71亿元 同比下降14.62% [3] - 单Q2营收10.60亿元 同比下降10.88% 归母净利润3.34亿元 同比下降30.06% [3] - 2025H1毛利率68.44% 同比下降4.17个百分点 [8]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2.44元、3.03元、3.76元 [6][9] 国内市场表现 - 国内试剂业务同比下降18.96% 主要受集采降价和DRG/DIP政策影响 [4] - 国内仪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18% [4] - 2025H1完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装机774台 大型机装机占比达74.81% [4] - 产品服务的三级医院数量达1,835家 覆盖率47.60% 三甲医院覆盖率达63.51% [4] 海外市场表现 - 2025H1实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销售1,971台 中大型高端机型占比提升至77.02% [5] - 已在14个核心国家建立运营体系 本地化分支机构成为区域增长引擎 [5] - 客户结构持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5] 产品研发与装机 - 旗舰产品MAGLUMI X8累计装机量达4,300台 [8] - SATLARS T8流水线累计实现全球装机/销售179条 其中2025年上半年装机/销售92条 [8] - 2025年6月和7月分别取得MAGLUMI X10和Biossays C10的国内产品注册证 [8] 费用投入 - 2025H1销售费用率16.93% 同比上升1.82个百分点 [8] - 管理费用率2.71% 同比上升0.11个百分点 [8] - 研发费用率10.86% 同比上升1.62个百分点 [8]
老百姓(603883):Q2业绩降幅收窄,门店布局持续优化
平安证券· 2025-08-27 03:31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9] 核心观点 - Q2业绩降幅较Q1收窄 单Q2收入同比下降1.14%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8.86% 较Q1的21.98%降幅收窄 [5][9] - 毛利率结构分化 2025H1整体毛利率33.08%同比下降1.24个百分点 中西成药毛利率30.7%下降1.75个百分点 中药毛利率48.71%提升2.98个百分点 非药品毛利率40.01%提升0.24个百分点 [9] - 门店网络持续优化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国门店总数15,385家 其中直营9,784家 加盟5,601家 上半年新增门店504家(直营47家/加盟457家) 调整关闭396家 [9] - 下沉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地级市及以下门店占比达77% 上半年新增门店中下沉市场占比87% [9] - 盈利预测调整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调整为7.40亿元/8.68亿元/9.97亿元(原预测9.12亿元/10.05亿元/12.35亿元) [9] 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107.74亿元同比下降1.51% 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下降20.86% [5] - 2025年预测收入231.40亿元同比增长3.5% 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长42.5% [7] - 盈利能力指标改善 预计2025年毛利率33.1% 净利率3.2% ROE10.6% [7][12] - 负债结构优化 预测2025年资产负债率62.3% 较2024年66.0%下降 [12] - 现金流改善 2025年预测经营活动现金流28.12亿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3.70元 [12][13] 业务布局 - 营销网络覆盖全国18个省 150余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 [9] - 直营与加盟双轮驱动 直营门店占比63.6% 加盟门店占比36.4% [9] - 资产结构稳健 2025年预测总资产205.55亿元 流动资产97.41亿元 现金23.14亿元 [11]
8.27犀牛财经早报: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 多家上市公司首次中期分红
犀牛财经· 2025-08-27 01:42
ETF市场发展 - ETF总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元 百亿级以上产品数量达101只 其中7只规模超千亿元 前4只均为沪深300ETF [1] - ETF规模从第一个万亿到第五个万亿历时从16年缩短至4个月 显示资金持续青睐 [1] 上市公司分红趋势 - 约400家公司披露半年报分红预案 计划分红金额合计约1800亿元 其中3家公司中期分红超百亿元 [1] - 泰禾股份、中钢天源、炬芯科技首次公布中期分红方案 中国中车、恒力石化、长安汽车等龙头公司也首次推出中期分红计划 [1] - 新"国九条"政策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促使分红呈现金额高、比例高、频次高特征 [1] 基金代销行业格局 - 头部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业绩分化明显 蚂蚁基金净利润同比增长360.66% 天天基金保持稳健 同花顺基金面临调整压力 [2] - 基金代销市场马太效应突出 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分化 [2] 券商两融业务动态 -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达21883.27亿元 时隔十年再创新高 [2] - 券商两融利率价格战白热化 部分券商融资利率低于年化3% 逼近资金成本 息差接近盈亏平衡点 [2] - 业内人士呼吁两融业务应提供差异化服务 而非单纯聚焦价格竞争 [2] 能源技术突破 - 世界首台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投运 采用煤层气启停技术使二氧化碳排放减少53% 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下降超90% [3] - 该项目每年可节约电煤成本7200余万元 采用"风光火储一体化"模式实现煤电与新能源互补 [3] 证券监管动态 - 容维证券因误导性营销宣传及直播账号管理不规范收到警示函 需在三个月内完成整改 [4] - 该公司近五年已被监管处罚9次 2023年曾因直播荐股违规被点名 今年已有5家第三方投顾机构受监管关注 [4] 资本市场活动 - 禾赛科技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5123.62万股普通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5] - 南新制药拟以现金不超过4.8亿元收购未来医药资产组 包括已上市微量元素注射液品种及在研品种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6] 企业业绩表现 - 北京汽车上半年收入823.985亿元同比下降12.6% 净利润3.6亿元同比下降81.8% 毛利119.205亿元同比下降32.2% [7] - 恒宝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4.30亿元同比下降8.64% 净利润3535.41万元同比下降44.41% 正加速推进金融科技应用及海外市场布局 [8] - 三六零上半年营业收入38.27亿元同比增长3.67% 净亏损2.82亿元 同比亏损收窄 公司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 [9]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收涨 纳指涨0.44% 标普500涨0.41% 道指涨0.3% [10]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 礼来涨近6% 其口服GLP-1药物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3期临床研究成功 [10]
A+H模式正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近八成排队者A股市值均超2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22:15
港股IPO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IPO募资总额超1230亿港元 位居全球交易所前列 [1][2] - 截至8月26日共有11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登陆港股市场 合计首发募集资金突破800亿港元 [1][2] - 港股市场有超过50只新股成功挂牌交易 募资市场活跃度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2] A+H上市公司特征 - 已上市11家公司中近八成总市值超过200亿元 行业龙头效应显著 [1][2] - 宁德时代港股募资356.57亿港元 占11家A+H公司总募资额近一半 [3] - 行业集中于硬科技和消费两大板块 其中新能源、半导体、创新药等领域企业占比突出 [3] 股价表现与估值 - 11只新股中有9只在上市首日上涨或平收 吉宏股份首日涨幅达39.06% [3] - 截至8月26日8家公司股价实现正收益 吉宏股份累计涨幅达144.4% [4] - 部分龙头企业出现H股估值反超A股现象 宁德时代A/H溢价率约为-23% [4] 排队上市企业情况 - 港交所排队企业总数237家 其中49家为已上市A股公司 [5][7] - 排队A股公司中11家市值超千亿元 包括立讯精密(3306.92亿元)、牧原股份(超3000亿元)等 [7] - 近八成排队A股公司市值在200亿元以上 超六成来自科技板块 [7] 政策与市场环境 - 监管环境持续优化 中国证监会2024年4月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9] - 港交所2024年10月优化A股上市公司审批流程 显著提升审核效率 [9] - 港股市场回暖及国际资本认可度提升 为A+H上市创造有利条件 [9][10] 未来展望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新股上市达80只 融资2000亿港元 其中A+H新股25只 [11] - A+H模式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优质企业上市将提升港股市场资产质量和流动性 [9][10]
A+H模式正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近八成排队者A股市值均超2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22:12
港股IPO市场总体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IPO募资总额超1230亿港元 位居全球交易所前列 [1] - 港股市场有超过50只新股成功挂牌交易 其中11家为A股上市公司 合计首发募集资金突破800亿港元 [1] - 德勤预计2025年全年在港上市新股达80只 融资2000亿港元 其中A+H新股将达25只 [8] A+H上市公司特征 - 已登陆港交所的11家A股上市公司中 近八成总市值超过200亿元 呈现明显头部效应 [1][2] - 行业集中于硬科技和消费两大核心板块 新能源、半导体、创新药等领域领军企业占比突出 [3] - 龙头企业募资虹吸效应显著 宁德时代港股募资356.57亿港元 占11家总募资额近50% 前三家企业合计募资超630亿港元 占比近80% [2] 上市后股价表现 - 11只新股中有9只在上市首日实现上涨或平收 吉宏股份首日涨幅达39.06% 恒瑞医药和钧达股份分别上涨25.20%和20.09% [3] - 截至8月26日 11家公司中有8家股价实现正收益 吉宏股份上市以来涨幅达144.4% 赤峰黄金和恒瑞医药分别上涨82.68%和71.96% 宁德时代涨幅58.06% [3] - 出现H股估值反超A股现象 宁德时代A/H溢价率约-23% 恒瑞医药A/H溢价率约-3% 反映国际资本对龙头企业高度认可 [4] 排队上市企业情况 - 港交所排队企业达237家 其中49家为已A股上市公司 包括立讯精密(市值3306.92亿元)、牧原股份(市值超3000亿元)、赛力斯(市值超2100亿元)等11家千亿市值公司 [4][5] - 排队A股公司中近八成市值在200亿元以上 行业分布以科技板块为主 电子、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等领域企业占比超60% [5] - 另有40多家A股公司已公告拟赴港上市但未递表 其中17家市值超200亿元 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行业公司数量居前 [6]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2024年4月证监会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港交所2024年10月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效率 [7] - 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和估值提升增强吸引力 A+H股价差收窄 国际长期资本对科技企业成长性具有较强认同 [7] - 香港市场提供国际化融资平台 帮助企业塑造国际品牌形象 优化股东结构 支持海外战略 [7]
8/26财经夜宵:得知基金净值排名及选基策略,赶紧告知大家
搜狐财经· 2025-08-26 15:35
市场表现排名 - 2025年8月26日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前10名均为农业主题或环保主题基金,包括中欧农业产业混合发起A(代码022521)单日净值增长0.04%至1.3461,前海开源沪港深农业混合(LOF)A(代码164403)增长0.03%至1.2657 [3] - 净值增长后10名主要为医疗健康主题基金,华富健康文娱灵活配置混合A(代码001563)单日净值下跌0.05%至1.4838,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A(代码022286)下跌0.07%至2.1793 [4] - 当日共有28476只基金更新净值数据,农业主题基金表现突出,医疗主题基金普遍承压 [3][4] 行业板块表现 - 领涨行业包括农林牧渔、日用化工、化纤,涨幅均超过2%,概念板块中鸡肉、猪肉、分散染料涨幅逾2% [6] - 领跌行业包括多元金融、通信设备、医药、矿物制品、船舶、证券,医药行业多只基金净值下滑 [4][6] - 上证指数低开探底后补缺尾盘跳水收小阴,创业板同步收小阴,成交额达2.71万亿,个股涨跌家数比2804:2470 [6] 基金持仓分析 - 中欧农业产业混合发起A前十大持仓集中度79.24%,重仓农业养殖股包括德康农牧(占比9.93%)、温氏股份(日涨3.07%,占比9.55%)、牧原股份(日涨7.16%,占比9.45%),基金规模0.15亿元 [7] - 华富健康文娱灵活配置混合A前十大持仓集中度65.34%,重仓医药股包括舒泰神(日跌7.05%,占比9.57%)、昂利康(日跌4.93%,占比7.52%),基金规模0.34亿元 [7] - 基金净值与持仓涨跌幅偏差可能源于季度调仓或规模变动(如巨额申赎),持仓结构反映行业投资风格 [8][10] 基金投资策略 - 基金净值是判断涨跌的唯一标准,估值模型仅作参考,不可作为投资依据 [8] - 前十大持仓是观察基金投资风格的关键窗口,行业基金需重点关注资产配置结构 [8] - 中长期投资优先选择A类基金,短期交易可考虑C类基金,但两类份额持仓结构相同 [12] - 基金净值偏低反映历史表现差,不代表估值便宜,部分小规模基金存在清算风险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