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IPO市场总体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IPO募资总额超1230亿港元 位居全球交易所前列 [1] - 港股市场有超过50只新股成功挂牌交易 其中11家为A股上市公司 合计首发募集资金突破800亿港元 [1] - 德勤预计2025年全年在港上市新股达80只 融资2000亿港元 其中A+H新股将达25只 [8] A+H上市公司特征 - 已登陆港交所的11家A股上市公司中 近八成总市值超过200亿元 呈现明显头部效应 [1][2] - 行业集中于硬科技和消费两大核心板块 新能源、半导体、创新药等领域领军企业占比突出 [3] - 龙头企业募资虹吸效应显著 宁德时代港股募资356.57亿港元 占11家总募资额近50% 前三家企业合计募资超630亿港元 占比近80% [2] 上市后股价表现 - 11只新股中有9只在上市首日实现上涨或平收 吉宏股份首日涨幅达39.06% 恒瑞医药和钧达股份分别上涨25.20%和20.09% [3] - 截至8月26日 11家公司中有8家股价实现正收益 吉宏股份上市以来涨幅达144.4% 赤峰黄金和恒瑞医药分别上涨82.68%和71.96% 宁德时代涨幅58.06% [3] - 出现H股估值反超A股现象 宁德时代A/H溢价率约-23% 恒瑞医药A/H溢价率约-3% 反映国际资本对龙头企业高度认可 [4] 排队上市企业情况 - 港交所排队企业达237家 其中49家为已A股上市公司 包括立讯精密(市值3306.92亿元)、牧原股份(市值超3000亿元)、赛力斯(市值超2100亿元)等11家千亿市值公司 [4][5] - 排队A股公司中近八成市值在200亿元以上 行业分布以科技板块为主 电子、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等领域企业占比超60% [5] - 另有40多家A股公司已公告拟赴港上市但未递表 其中17家市值超200亿元 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行业公司数量居前 [6]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2024年4月证监会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港交所2024年10月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效率 [7] - 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和估值提升增强吸引力 A+H股价差收窄 国际长期资本对科技企业成长性具有较强认同 [7] - 香港市场提供国际化融资平台 帮助企业塑造国际品牌形象 优化股东结构 支持海外战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