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中微公司发布六款半导体设备新品,对市场拓展和业绩成长性预计产生积极影响
新浪财经· 2025-09-04 14:32
新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包括两款刻蚀设备和四款薄膜沉积设备 覆盖等离子体刻蚀 原子层沉积及外延等关键工艺 [2] - 新一代极高深宽比等离子体刻蚀机Primo UD-RIE配备六个单反应台反应腔 通过更低频率 更大功率射频偏压电源提供更高离子轰击能量 满足极高深宽比刻蚀严苛要求 [2] - Primo Menova 12寸ICP单腔刻蚀设备专注于金属刻蚀领域 擅长金属Al线 Al块刻蚀 适用于功率半导体 存储器件及先进逻辑芯片制造 [2] 薄膜沉积设备技术细节 - 四款薄膜沉积新品包括三款原子层沉积产品和一款外延产品 其中Preforma Uniflash金属栅系列涵盖TiN TiAl及TaN三大产品 满足先进逻辑与存储器件金属栅应用需求 [3] - 双腔减压外延设备PRIMIO Epita® RP采用市场独有双腔设计 反应腔体积为全球最小 可灵活配置多至6个反应腔 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与化学品消耗 [3] 技术发展与市场影响 - 随着半导体技术迭代升级 等离子体刻蚀 原子层沉积及外延技术应用需求持续攀升 新产品可满足客户需求并拓展公司产品布局 [3] - 新产品将为公司向高端设备平台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对半导体设备市场拓展和业绩成长性产生积极影响 [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半导体设备及泛半导体设备研发 生产和销售 涉足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 先进封装 LED外延片生产 功率器件及MEMS制造等领域 [4] - 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应用在国际一线客户65纳米至5纳米集成电路加工制造及先进封装生产线 MOCVD设备在行业领先客户生产线大规模量产 [4] - 公司是世界排名前列的氮化镓基LED设备制造商 新开发LPCVD和ALD薄膜设备已有多款产品进入市场并获得大批量重复订单 [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总营业收入49.61亿元 同比增长43.88% 归母净利润7.06亿元 同比增长36.62% [5] - 9月4日公司股价报收195.40元 单日下跌7.83% [6]
中微公司:公司近日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巨潮资讯· 2025-09-04 13:33
新产品发布概况 - 公司于9月4日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覆盖等离子体刻蚀 原子层沉积及外延等关键工艺领域 [2] - 新产品为公司向高端设备平台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预计对半导体设备市场拓展和业绩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2][6] 刻蚀技术新产品 - 推出新一代极高深宽比等离子体刻蚀设备PrimoUD-RIE® 基于PrimoHD-RIE®架构升级 配备六个单反应台反应腔 通过更低频率更大功率射频偏压电源提供更高离子轰击能量 满足极高深宽比刻蚀严苛要求 [3] - PrimoUD-RIE®采用动态边缘阻抗调节系统提高晶圆边缘合格率 上电极多区温控系统优化散热管理 全新温度可切换多区控温静电吸盘和主动控温边缘组件提升抗电弧放电能力和晶圆边缘良率 [3] - 推出Primo Menova™ 12寸ICP单腔刻蚀设备 专注于金属刻蚀领域 适用于功率半导体 存储器件及先进逻辑芯片制造 在刻蚀均一性控制 高速率 高选择比及低底层介质损伤方面表现卓越 [4] - Primo Menova™设备配备高效腔体清洁工艺减少腔室污染延长运行时间 集成高温水蒸气除胶腔室清除表面残留光刻胶及副产物 主刻蚀腔体与除胶腔体可灵活组合满足高生产效率要求 [4] 薄膜沉积技术新产品 - 推出四款薄膜沉积设备 包括三款原子层沉积产品和一款外延产品 [5] - 12英寸原子层沉积产品PreformaUniflash®金属栅系列包含TiN TiAl及TaN三大产品 满足先进逻辑与先进存储器件金属栅应用需求 [5] - PreformaUniflash®采用双反应台设计 可配置多达五个双反应台反应腔 搭载多级匀气混气系统 基于模型算法的加热系统设计及高效反应腔流导设计 在薄膜均一性 污染物控制及生产效率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5] 外延设备新产品 - 推出双腔减压外延设备PRIMIOEpita®RP 采用市场独有的双腔设计 反应腔体积为全球最小 可灵活配置多达六个反应腔 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与化学品消耗同时实现高生产效率 [6] - PRIMIOEpita®RP搭载自主知识产权双腔设计 多层独立控制气体分区及多径向调节能力温场温控设计 确保优秀流场与温场均匀性 满足从成熟到先进节点的逻辑 存储和功率器件外延工艺需求 [6]
中微公司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智通财经· 2025-09-04 13:20
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覆盖等离子体刻蚀 原子层沉积及外延等关键工艺 [1] - 两款刻蚀设备新品分别针对极高深宽比刻蚀及金属刻蚀领域 提供领先高效解决方案 [1] - 四款薄膜沉积设备新品包括三款原子层沉积产品及一款外延产品 [1] 技术发展 - 半导体技术迭代升级推动等离子体刻蚀 原子层沉积及外延等技术应用需求持续攀升 [1] - 新产品可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并拓展公司产品布局 [1] 战略影响 - 新产品为公司加速向高端设备平台化公司转型注入新动能 [1][1] - 新产品发布对公司未来半导体设备市场拓展和业绩成长性预计产生积极影响 [1]
中微公司(688012.SH)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13:16
新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覆盖等离子体刻蚀 原子层沉积及外延等关键工艺 [1] - 两款刻蚀新品分别针对极高深宽比刻蚀及金属刻蚀领域 提供领先高效解决方案 [1] - 四款薄膜沉积新品包括三款原子层沉积产品及一款外延产品 [1] 技术发展背景 - 半导体技术迭代升级推动等离子体刻蚀 原子层沉积及外延技术应用需求持续攀升 [1] 战略影响 - 新产品可满足客户需求并拓展产品布局 为公司向高端设备平台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1] - 新产品发布对公司未来半导体设备市场拓展和业绩成长性预计产生积极影响 [1]
光刻机概念下跌5.37%,8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0:32
光刻机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9月4日收盘,光刻机概念板块下跌5.37%,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2] - 板块内永新光学和张江高科跌停,炬光科技、新莱应材、苏大维格等跌幅居前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乳业板块涨幅2.95%位居涨幅榜首,国家大基金持股板块跌幅5.84%位居跌幅榜首 [2] - 共封装光学(CPO)概念下跌5.74%,中国AI 50概念下跌5.11%,存储芯片概念下跌4.61% [2] - 中芯国际概念下跌4.40%,汽车芯片概念下跌4.24%,先进封装概念下跌4.09% [2] 资金流向分析 - 光刻机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24.93亿元 [2] - 板块内36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8只个股净流出超亿元 [2] - 张江高科主力资金净流出4.96亿元居首,新莱应材净流出2.26亿元,海立股份净流出2.21亿元,凯美特气净流出1.64亿元 [2] - 洪田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679.78万元,沃格光电净流入2622.00万元,鸿利智汇净流入718.92万元 [2][3] 个股表现详情 - 新莱应材下跌13.42%且换手率达17.43%,主力资金净流出2.26亿元 [2] - 张江高科跌停且换手率7.17%,主力资金净流出4.96亿元 [2] - 炬光科技下跌15.20%且换手率11.35%,主力资金净流出5524.27万元 [3] - 苏大维格下跌12.26%且换手率达25.92%,主力资金净流出8481.91万元 [3] - 赛微电子下跌11.57%且换手率14.86%,主力资金净流出9138.75万元 [2]
微导纳米(688147):业绩高增净利率提升,半导体持续突破
长江证券· 2025-09-04 08: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10.50亿元,同比增长33.42%,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348.95% [2][6] - 2025Q2营收5.40亿元,同比下滑12.43%,环比增长5.76%,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175.65%,环比增长28.72% [2][6] - 净利率达18.32%,同比大幅提升,主要因收入增长的同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下降 [12]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亿元、4.2亿元,对应PE分别为58倍、47倍 [12] 业务收入结构 - 半导体设备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27.17%,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从2023年度的7.27%提升至18.45% [12] - 光伏设备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31.53% [12] - 半导体领域在手订单达23.28亿元,较年初增长54.72%,占订单总量比重呈上升趋势 [12] 半导体业务突破 - ALD设备已涵盖行业所需主流ALD薄膜材料及工艺,在高介电常数材料、金属化合物薄膜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 [12] - CVD设备在硬掩膜等关键工艺领域实现产业化突破,进入存储芯片等领域先进器件量产生产线 [12] - iTomic HiK系列、iTomic MeT系列ALD设备和iTronix MTP系列CVD设备持续获得量产批量订单 [12] - iTomic PE系列ALD设备市场认可度提升,今年以来陆续取得多家产业链重要客户订单 [12] - iTronix PE系列CVD设备已获得先进封装领域重要客户订单 [12] - iTronix LP系列CVD设备实现多项关键工艺突破,获得产业链核心客户重复订单 [12] - 推出iTomic Spatix系列及四站架构腔体的高产能ALD、CVD设备,成为国内少数具备研发和生产空间型ALD设备的厂商之一 [12] 研发投入与战略布局 - 多年来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其中超过60%投入半导体领域 [12] - 运用可转债募集资金推进先进半导体设备的研发、生产及测试等设施建设 [12] - 持续提升半导体产品工艺覆盖度 [12]
中微公司发布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6:12
产品发布 - 中微公司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覆盖等离子体刻蚀 原子层沉积及外延等关键工艺 [1] - 12英寸原子层沉积产品Preforma Uniflash金属栅系列成为薄膜沉积领域亮点 [1] - 金属栅系列涵盖三大产品 满足先进逻辑与先进存储器件在金属栅应用需求 [1] 行业活动 - 新品在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CSEAC2025上宣布 [1]
9月4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9-04 04:25
哈尔斯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获批 - 中国证监会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申请 严格按照报送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申报文件和发行方案实施[1] - 公司成立于1995年5月 主营业务为不锈钢保温器皿的生产与销售[1] - 所属行业为轻工制造–家居用品–其他家居用品[1] 宝兰德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易东兴和赵艳兴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其中各减持116.5万股(各占1.50%)[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减持期间为2025年9月26日至2025年12月25日[1] - 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 主营业务为基础设施软件、智能运维软件的研发和销售及专业技术服务[1] - 所属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横向通用软件[1] 至纯科技控股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蒋渊拟减持不超过600万股(占1.564%) 一致行动人陆龙英拟减持不超过300万股(占0.782%) 合计不超过2.35%[2] - 减持方式为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 减持期间为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2] - 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制程设备、工艺支持设备的研发和生产销售及高纯工艺系统建设等服务[2] - 所属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设备[2] 野马电池实控人减持 - 实控人陈一军、余谷峰、陈科军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分别减持195万股(0.75%)、392万股(1.5%)、195万股(0.75%)[2]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2] - 公司成立于1996年11月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环保锌锰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3]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蓄电池及其他电池[3] 方大炭素补交税款 - 公司自查需补交税款及滞纳金合计5193.27万元 已缴纳完毕[3] - 该款项计入2025年当期损益 预计减少2025年归母净利润5193.27万元[3] - 公司成立于1999年1月 主营业务为石墨及炭素新材料的研制、生产与销售[3] - 所属行业为钢铁–冶钢原料–冶钢辅料[3] 罗博特科子公司签署重大合同 - 全资子公司ficonTEC Service GmbH签署946.5万欧元(约7867.02万元)全自动硅光子封装整线设备或服务合同[4] - 合同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7.11%[4] - 公司成立于2011年4月 主营业务为高端自动化装备和智能制造执行系统软件的研制[4] - 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其他自动化设备[4] 信科移动股东减持 - 股东国开制造业基金及一致行动人国开科创拟减持不超过3418.75万股(占1%)[5] - 副总经理李凯钢拟减持不超过4.95万股(占0.0014%)[5] - 公司前身为大唐移动 成立于1998年 主营业务为移动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5] - 所属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终端及配件[5] 彤程新材股东减持 - 股东宇彤投资拟减持不超过1300万股(占2.17%)[6]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和/或大宗交易 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6] - 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 主营业务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相关贸易业务[7] - 所属行业为基础化工–橡胶–橡胶助剂[8] 顺丰控股股份回购 - 公司首次回购A股股份118.5万股 回购总金额4978.25万元 平均成交价42.01元/股[8] - 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 主营业务为综合性快递物流服务[9] - 所属行业为交通运输–物流–快递[9] 常青科技发行可转债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8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 每张面值100元 存续期限六年[10] - 募集资金用于泰州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10] - 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及专用助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0] - 所属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其他化学制品[10] 爱仕达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 控股子公司钱江机器人与鸿路钢构签署设备采购框架合作协议 鸿路钢构指定钱江机器人为长期合作机器人装备制造基地[11] - 协议有效期2025年9月3日至2026年9月2日[11] - 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 主营业务为炊具、小家电、家居用品、工业机器人产品及智能制造系统集成[11] - 所属行业为家用电器–小家电–厨房小家电[11] 大禹节水联合预中标 - 全资子公司联合体预中标襄阳市樊城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 预中标金额1.61亿元 项目期限720日历天[11] - 主要建设内容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及智能化升级[11] - 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 主营业务为数字水利行业技术研究与项目实践 提供智慧化提升解决方案[12] - 所属行业为农林牧渔–农业综合Ⅱ–农业综合Ⅲ[12] 美丽生态子公司解除合同 - 控股子公司解除《公路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 暂结算金额3.76亿元 剩余工程量逐步结算中[12] - 公司成立于1989年1月 主营业务为基础设施和建筑工程的建设及施工[13] - 所属行业为建筑装饰–基础建设–园林工程[13] 万里马签订重大合同 - 公司签订南网个人商城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电商化购销协议 预计采购金额4460万元 占2024年营业总收入7.60%[13] - 合同标的包括皮鞋、皮带、工作鞋等劳动防护用品[13] - 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 主营业务为皮具产品和个体防护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运营及市场销售[13] - 所属行业为纺织服饰–服装家纺–鞋帽及其他[13] 铁流股份签署框架协议 - 公司与哈特研究院签署框架协议 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及控制技术研究等领域开展合作[13] - 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 主营业务为汽车传动系统制造 核心产品为汽车离合器[13] - 所属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13] 工大科雅中标项目 - 公司中标东营区智慧供热改造升级项目 预计投资概算约1亿元 采用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 分享期5年[14] - 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 主营业务为供热节能产品与相关技术服务的研发、推广及应用[14] - 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14] 佳讯飞鸿签订海外合同 - 公司签订584.16万美元(约4176.74万元)海外项目合同 为南非市场首个订单 对核心铁路网络进行通信系统升级改造[14] - 公司成立于1995年1月 主营业务为通信信息领域的技术应用创新 提供指挥调度系统及解决方案[14] - 所属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其他通信设备[14] 翔丰华股东减持 - 股东钟英浩拟减持不超过238.06万股(占2.00%)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15] - 减持期间为2025年9月24日至2025年12月23日 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15] - 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 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6]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17] 棒杰股份子公司破产重整 - 控股二级子公司扬州棒杰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 法院已立案审查[17] - 若法院裁定受理 公司将面临履行担保义务、长期股权投资及应收款无法收回等风险[17] - 公司成立于1993年8月 主营业务为无缝服装设计、研发、织造和营销及光伏电池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7] - 所属行业为纺织服饰–服装家纺–非运动服装[17] 兰州黄河设立合资公司 - 公司拟出资3570万元(持股51%)设立合资公司 加强在果汁领域的业务拓展[17]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17] - 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 主营业务为啤酒、饮料和麦芽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17] - 所属行业为食品饮料–非白酒–啤酒[18] 中成股份资产收购 - 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中技江苏清洁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 交易作价1.51亿元[19] - 同时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19] - 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在储能项目建设及运营、客户资源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19] - 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 主营业务为成套设备与技术进出口、环境科技和复合材料生产[19] - 所属行业为商贸零售–贸易Ⅱ–贸易Ⅲ[19]
无锡半导体设备年会快讯-中微尹志尧:抵制15种恶性内卷!
是说芯语· 2025-09-04 04:01
半导体设备产业挑战 - 加工微观纳米结构接近物理极限 需集成50多个学科知识和技术 难度超过两弹一星 [1] - 纳米级加工需达到原子水平的均一性 稳定性 重复性 可靠性和洁净性 [1] - 设备开发成功需在大生产线实现稳定高合格率 样机开发仅是一小部分 [1] - 市场被国际大公司垄断 生产线准入门槛极高且耗时耗力 [1] - 需完整知识产权保证体系支撑设备开发和市场化 [1] - 研发经费需求巨大 达设备售价的10倍 30倍甚至100倍 [1] - 依赖完整材料和零部件产业链 关键部件需国内外一流供应商 [1] - 市场周期性波动远高于微观器件产业和传统产业 难以预测 [1] - 行业竞争要求设备提高输出量并降低价格 新公司盈利面临挑战 [1] - 国际形势下需实现设备自立自强并打入国际市场 形成双循环 [1] 数码产业层次结构 - 半导体设备年产值约1000亿美元 是数码产业基石和卡脖子关键产业 [1] - 软件/网络/电商/传媒/大数据/AI/VR/元宇宙/ChatGPT/自动驾驶年产值约20万亿美元 [1] - 电子系统年产值约3万亿美元 半导体芯片制造年产值约1万亿美元 [1] 技术发展历程 - 60年间微观器件加工面积缩小一万亿倍 智能手机相当于50年前5层大楼体积的1/100万 [2] - 等离子刻蚀可在头发丝几千分之一至一万分之一尺度加工 孔直径均匀性达头发丝1/10万 [3] - 单台刻蚀机年加工超10^12(百万万亿)个细深接触孔 合格率需近100% [3] 芯片制造投资回报 - 先进芯片生产线需100亿美元投资 包含10大类300多种细分设备共3000多台 [2] - 设备采购占总投资70%约70亿美元 [2] - 100亿美元投资生产线年芯片产出价值25亿美元 正常P/S为3:1时市值约75亿美元 [2] - 全部股本金投资无回报 需约50%银行贷款才可使股本金获得约2倍回报 [2] 技术跨学科特性 - 半导体芯片加工工艺涉及50多种科学技术及工程领域 包括物理化学数学及特种工程技术 [3] 3D结构技术变革 - 存储器件从2D向3D结构转变 使等离子刻蚀和薄膜成为最关键加工步骤 [3] - 3D器件转换后不再需要EUV光刻机 主要依赖刻蚀和薄膜设备 [3] - 14纳米以下结构主要靠等离子刻蚀和薄膜设备的多重模板技术 [4] - 通过多重模板技术可刻出光刻尺度1/2至1/4的微观结构 [4] 行业恶性竞争现象 - 通过窃取设计图纸 工艺配方或软件编码复制设备 [4] - 对竞争者设备进行现场解剖和反向工程复制 [4] - 无视专利保护 采用竞争者专利技术开发设备 [4] - 芯片制造商向竞争者泄露设备设计细节和运营经验 [4] - 高薪挖角竞争者和客户的关键员工 搅乱人力市场 [4] - 员工离职携带技术资料到新公司直接使用 [4] - 投资商投资同类设备公司与原被投公司竞争 [4] - 设备商投资零部件供应商时提出霸王条款限制竞争 [4] - 在客户端和公开场合贬低竞争者散布不利言论 [4] - 芯片制造公司垂直整合设备及零部件业务导致垄断 [4] 产业发展建议 - 国内已有近30家15年经验的成熟设备公司 及数十家刻蚀/薄膜/量检测新公司 [4] - 建议地方政府和投资机构审慎投资新小设备公司 鼓励与成熟公司合作减少内耗 [4] 中微公司概况 - 2004年开曼注册 2018年拆红筹后注册于上海 [5] - 2025年6月底员工2638人 93%为国内员工 人均确认销售超400万人民币 [5] - 在台湾 韩国 日本 东南亚及美国设6个全资子公司 全球20个销售服务中心 [5] -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上市 为首家市值破千亿公司(代码:688012) [5] - 近期市值约1300亿元人民币 [5] 设备市场覆盖 - 2022-2027年刻蚀设备市场增长23% 薄膜设备增长22% 量检测设备增长20% [5] - 2023年中微实现刻蚀设备全面覆盖 薄膜设备扩大覆盖 量检测设备全面布局 湿法设备正在布局 [5] 公司成长表现 - 14年保持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35% 2025年上半年增长43.9% [6] 研发投入强度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2018-2022年研发支出分别为10.4亿 10.6亿 12.0亿 11.2亿 12.8亿元人民币 [8] - 研发投入占比远高于科创板平均值 [8] - 新产品研发周期从3-5年缩短至2年或更短 [8] - 加速研发美日受限设备以补短板实现赶超 [8] 产品技术体系 - 开发CCP和ICP单台机及双台机 共20种3代机型包括Twin Star/D-RIE/TSV系列等 [8] - 2024年ICP刻蚀在线宽均匀性上达到1σ=0.12nm 相当于硅原子直径(0.25nm)的一半 [8] - DRAM BW AIO刻蚀均值16.1nm 3σ均匀性达0.35nm [8]
LG能源获得总计107GWh的电池订单;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9-04 03:37
半导体设备与光刻技术进展 - 尼康计划2027财年将晶圆对准站销售额较2024财年翻一番 该设备通过测量晶圆变形提升曝光设备套刻精度 主要面向3D堆叠和晶圆键合在NAND及逻辑芯片中的应用增长 [2] - SK海力士在DRAM生产线上全球首次采用高数值孔径极紫外线(High NA EUV)光刻系统 该系统部署于韩国利川市M16芯片制造工厂 [2] 动力电池产业动态 - LG能源与梅赛德斯-奔驰签署107GWh电池供应协议 包括欧洲市场32GWh订单(2028年8月-2035年3月)及附属公司75GWh订单(2029年7月-2037年12月) [2] -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能量密度达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年产能规划50万颗电芯 一期60Ah产线2025年12月建成 二期100MWh产线2026年12月投产 主要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AI装备领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