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学制药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轮动ETF策略周报-20250901
恒泰证券· 2025-09-01 08:53
行业投资评级 - 模型推荐配置证券、通信设备、白酒等板块 [2] - 策略新增持有上证券商ETF、消费30ETF、国防ETF等产品 [2] - 继续持有通信设备ETF、卫星ETF、电池ETF等产品 [2] 核心观点 - 行业轮动ETF策略20250825-20250829期间累计净收益约6.58% [2] - 相对于沪深300ETF超额收益约为3.86% [2] - 2024年10月14日至今策略样本外累计收益约23.53% [2] - 相对于沪深300ETF累计超额约5.20% [2] 策略持仓与表现 - 通信设备ETF市值8.02亿元 近1周涨跌幅16.68% [11] - 电池ETF市值50.79亿元 近1周涨跌幅6.96% [11] - 卫星ETF市值6.98亿元 近1周涨跌幅6.75% [11] - 工业有色ETF市值21.88亿元 近1周涨跌幅10.47% [11] - 科创半导体ETF市值5.03亿元 近1周涨跌幅0.74% [11] - 工业母机ETF市值6.91亿元 近1周涨跌幅4.03% [11] - 稀土ETF嘉实市值82.74亿元 近1周涨跌幅10.67% [11] - 央企科技ETF市值13.88亿元 近1周涨跌幅5.36% [11] - 科创新能源ETF市值6.89亿元 近1周涨跌幅3.75% [11] - 粮食ETF市值2.02亿元 近1周涨跌幅0.42% [11] 推荐配置产品 - 上证券商ETF市值1.50亿元 重仓证券行业100% [2] - 消费30ETF市值5.16亿元 重仓白酒II行业38.87% [2] - 国防ETF市值63.00亿元 重仓航空装备行业51.36% [2] - 游戏ETF市值79.66亿元 重仓游戏行业81.29% [2] - 影视ETF市值1.08亿元 重仓影视院线行业48.06% [2] - 农业ETF市值1.93亿元 重仓农化制品行业23.51% [2] - 药ETF市值1.05亿元 重仓化学制药行业58.62% [2]
9月开门红,超3200股上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1 08:49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股指集体收涨 上证指数报3875.53点涨0.46% 深成指报12828.95点涨1.05% 创业板指报2956.37点涨2.29% [2][3]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75万亿元 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 超2000只个股下跌 [2] - 北证50指数报1568.63点跌0.36% [3] 板块表现 - 黄金板块全天强势 贵金属板块涨8.80% 主力资金净流入11.27亿元 [5][6] - 半导体和电池板块涨幅居前 金属锌板块涨4.92% 金属铝板块涨4.91% 能源金属板块涨3.33% [5][6] - 大金融板块表现低迷 保险板块跌2.55% 证券板块跌0.85% 银行板块跌0.67% [5][6][7] - 军工板块表现疲弱 军工装备板块跌0.87% 国产航母板块跌0.67% [6] - 化学制药板块涨幅居前 兴齐眼药涨超14% 海辰药业涨超12% [7] 个股表现 - 贵州茅台重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寒武纪-U跌近3% 日内成交额超250亿元 [8] - 中际旭创涨超14% 日内成交额超230亿元 宁德时代跌近1% 日内成交额超130亿元 [8] - 黄金概念股集体大涨 晓程科技涨超13% 中金黄金、湖南黄金、西部黄金、湖南白银涨停 [6]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通信等板块 [9] - 主力资金净流出国防军工、非银金融、银行等板块 [9] - 利欧股份、恒宝股份、兆易创新分别获净流入18.51亿元、13.82亿元、12.13亿元 [9] - 东方财富、比亚迪、中国稀土遭净流出21.22亿元、14.78亿元、13.49亿元 [9] 机构观点 - 国元证券认为市场震荡向上动力仍充足 9月波动率或有提升 [10] - 中国银河证券预计市场在偏高中枢运行 或将阶段性呈现震荡整固特点 [10] - 财通证券建议关注科技成长、顺周期及防御性板块 包括AI、半导体、创新药、资源品、制造业出海、金融和消费 [10]
化学制药板块9月1日涨3.54%,迈威生物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2.4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1 08:44
化学制药板块市场表现 - 化学制药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54%,领涨个股为迈威生物(涨幅20.00%)[1] - 上证指数上涨0.46%至3875.53点,深证成指上涨1.05%至12828.95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9.9%,包括兴齐眼药(14.65%)、一品红(10.91%)、科伦药业(10.01%)等[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列个股成交活跃:迈威生物成交26.46万手,兴齐眼药成交38.71万手且成交额达28.43亿元[1] - 跌幅最大个股为多瑞医药(-9.36%)和*ST苏吴(-4.59%),纳微科技下跌3.61%[2] - 广生堂虽下跌2.27%但成交额达21.20亿元,显示较高关注度[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2.45亿元,游资净流出12.04亿元,散户净流出4111.67万元[2] - 恒瑞医药获主力净流入4.74亿元(占比8.00%),居资金流入首位[3] - 健康元主力净流入1.95亿元且占比达26.21%,科伦药业主力净流入1.85亿元(占比11.74%)[3] - 百济神州获主力净流入3.15亿元(占比8.94%),复星医药获主力净流入2.56亿元(占比8.55%)[3]
丽珠集团(000513):25中报点评:盈利能力稳健提升,创新管线加速兑现
东北证券· 2025-09-01 08:4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公司基本面稳健且创新产品有望加速业绩增长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6倍/15倍/12倍 [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62.72亿元 同比微降0.2% 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 同比增长9.4% 扣非净利润12.58亿元 同比增长8.9% [2] - 毛利率保持稳定 25H1达66.0% 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净利润率显著提升至24.7% 同比增加3.2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率优化明显 25H1为36.7% 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化0/-0.5/-0.9/-1.4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分析 - 化学制剂板块营收32.70亿元 同比增长1.4% 消化道产品营收13.51亿元 同比增长3.9% 促性激素/精神/抗感染及其他领域营收同比分别变化-1.2%/+6.9%/-7.4% [3] - 原料药及中间体营收16.62亿元 同比下降5.7% 主要受头孢类原料药国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3] - 中药制剂营收7.99亿元 同比增长7.3% 生物制品营收0.95亿元 同比增长8.3% 有望成为新业绩增长点 [3] - 诊断试剂及设备营收3.74亿元 同比下降5.1% 受产品周期变化及2024H1高基数影响 [3] 研发进展与创新管线 - JP-1366片完成Ⅲ期临床并提交上市申请获受理 [4] - 重组抗人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基本完成中重度银屑病Ⅲ期临床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减重适应症推进至Ⅲ期临床后期 年内提交NDA可期 [4] - 复达那非片、抗癫痫药物NS-041片、抗感染药物SG1001片均从Ⅰ期临床推进至Ⅱ期临床 [4] - 小核酸痛风药物LZHN2408、注射用JP-1366获得临床批件并推进至Ⅰ期临床 [4] - 通过BD模式引进项目 2024年引进6个项目中有5个已进入临床转化阶段 2025年上半年继续围绕消化道、精神神经、代谢、抗感染等核心治疗领域展开调研 重点布局双抗、siRNA等前沿领域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6/25.11/29.51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2.45/2.78/3.26元 [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2.68/127.46/138.73亿元 同比增长3.85%/3.90%/8.85% [6] - 当前市盈率对应2025-2027年分别为16倍/15倍/12倍 市净率分别为2.49/2.28/2.08倍 [6][14]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持续提升 2025-2027年分别为15.12%/15.70%/16.78% [6]
9月开门红,超3200股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9-01 08:34
2025.09. 01 本文字数:862,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一财阿驴 9月1日,三大股指集体收涨,上证指数报收3875.53点,涨0.46%;深成指报收12828.95点,涨 1.05%;创业板指报收2956.37点,涨2.29%。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75万亿,全市场超3200只个 股上涨,超2000只个股下跌。 化学制药板块涨幅居前,兴齐眼药涨超14%,海辰药业涨超12%,华海药业、科伦药业、德展健康 等多股涨停。 大金融板块表现低迷,浙商银行、新华保险跌超3%,华西证券、湘财证券跌超2%。 个股方面,贵州茅台股价超过寒武纪-U,重新成为A股市场第一高价股,寒武纪跌近3%,日内成交 额超250亿元。中际旭创涨超14%,日内成交额超230亿元;宁德时代跌近1%,日内成交额超130亿 元。 主力资金 | | A股重要指数 | | | --- | --- | --- | | 名称 | 最新 涨跌 | 涨幅 | | 上证指数 | 3875.53 +17.60 | +0.46% | | 深证成指 > | 12828.95 +132.80 | +1.05% | | 北证50 | 1568.63 -5.62 ...
医药健康:2025年秋季策略会速递:创新药BD:趋势向上,热点扩散
华泰证券· 2025-09-01 08:34
核心观点 - 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BD)交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2025年初至8月27日已达成83项交易(同比增长57%) 总金额达845.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5%) 首付款43.21亿美元(同比增长165%)[2][8] - 创新药出海热点从肿瘤双抗扩散至自免、肿瘤ADC、代谢三大赛道 国产创新药在全球BD交易中占比显著提升 项目数量占比超15% 金额占比超50%[2][10] - 自免领域国产创新药在双抗等下一代疗法研发进度位列全球第一梯队 部分前沿靶点具备全球独家性[2][22] - 肿瘤ADC领域国产管线数量占全球近50% 在ADC迭代升级的新方向上布局丰富[3][29] - 代谢领域GLP-1类药物市场潜力巨大 2024年全球销售额突破500亿美元 国产创新药凭借高研发效率和性价比为MNC提供多样化资产选择[4][30] 国产创新药BD出海表现 - 2025年全球创新药BD交易数量540项(同比增长24%) 总金额1634.10亿美元(同比增长73%)[8] - 国产创新药BD出海交易数量83项(同比增长57%) 超过2024年全年92项的90% 总金额845.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5%) 是2024年全年488.13亿美元的1.73倍[8] - 重磅交易(总金额10亿美元以上或首付款2亿美元以上)达17笔 在全球创新药BD重磅项目中占比提升至35%[10] - 国产创新药在全球BD交易中地位显著提升 项目数量占比从2019年3%升至2025年15%以上 金额占比从2019年1%大幅提升至2025年50%以上[10] 自免领域发展机遇 - 自免为全球第二大治疗领域 2028年预计占药物总额10.7% 2024年全球销售额TOP100药物中自免药物占21个 总销售额超1000亿美元[17] - 现有单抗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面存在局限 已有4款自免单抗历史年销售额逾百亿美元[17] - 升级方向包括靶点联合(如TSLP/IL-13双抗)、长效化(给药间隔延长至6个月)、口服剂型(如IL-23环肽)[2][24] - 国产创新药在前沿靶点布局全球领先 如康诺亚TSLP/IL-13双抗、先声药业TL1A/IL-23p19双抗、恒瑞医药IL-36/IL-23p19双抗等[22] 肿瘤ADC领域优势 - 全球已有18款ADC获批上市 2024年有6款ADC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 IO+ADC逐渐成为肿瘤治疗共识方案[25] - 国产ADC研发实力强劲 全球在研ADC资产近1500项 其中中国企业原研700+项 占比近50%[29] - 国产ADC出海交易数量占比逐年攀升 2023-2025年均在40%左右[29] - 升级方向包括新靶点(如CDH17、EGFR/HER3)、新载荷(如双毒素、分子胶)、双靶点、双载荷等[29] 代谢领域GLP-1机会 - GLP-1类药物市场空间广阔 2024年全球销售额突破500亿美元 2030年有望超1300亿美元[30] - 竞争格局尚未定型 除礼来、诺和诺德外 MNC大多处于研发早期甚至无布局[4][30] - 研发方向包括长效化(月制剂)、口服小分子、多靶点(GLP-1/GIP/GCGR)、组合疗法(胰淀素、CB1)、适应症拓展(心血管、MASH等)[32] - 国产GLP-1交易活跃 2023年11月诚益生物GLP-1小分子授权阿斯利康(总金额20.1亿美元) 2024年5月恒瑞医药3款GLP-1产品授权贝恩资本(总金额60.35亿美元) 2024年12月翰森制药GLP-1小分子授权默沙东(总金额20.12亿美元)[32]
同和药业:CMO/CDMO业务二季度有所增长,未来可期
格隆汇· 2025-09-01 08:28
CMO/CDMO业务表现 - CMO/CDMO业务第二季度实现增长 [1] - 近年CMO/CDMO新增项目数量增多 [1] - 部分老项目正逐渐退出市场 [1]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将积极服务现有项目并大力开拓新项目 [1] - 重点推动新项目早日放量以弥补老项目订单减少的缺口 [1] 长期增长预期 - CMO/CDMO业务有望在2027-2028年实现快速增长 [1]
仙琚制药(002332):业绩承压,期待制剂新产品带来增长动能
财通证券· 2025-09-01 08:2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69亿元同比下降12.56% 归母净利3.08亿元同比下降9.26% 其中第二季度收入8.61亿元同比下降21.72% 归母净利1.64亿元同比下降12.89% [7] - 业绩承压主要由于原料药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行 以及制剂部分产品受集采影响 分业务看制剂业务收入11.27亿元同比下降7.2% 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收入7.30亿元同比下降20% [7] - 制剂业务中呼吸类产品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13% 妇科计生类2.07亿元同比下降11% 麻醉肌松类0.6亿元同比持平 皮肤科1.2亿元同比持平 普药2.3亿元同比下降23% [7] - 原料药业务自营部分收入4.23亿元同比下降13.6% 意大利子公司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2.7% [7] - 公司制剂研发进展显著 上半年4个一致性评价产品申报受理 4个新仿制产品获批生产 包括贝前列素钠片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地屈孕酮片和黄体酮软胶囊 另有黄体酮凝胶和噻托溴铵吸入喷雾剂重新申报或申报受理 [7] - 在研产品包括CZ1S长效阵痛注射剂和奥美克松钠等 预计未来新产品将贡献增长动能 集采边际影响逐季改善 制剂销售趋势向好 [7] - 原料药业务通过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和深化海外子公司战略协同 以提升销售规模与盈利能力 [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8.36亿元 43.68亿元和50.58亿元 归母净利分别为5.72亿元 6.60亿元和7.76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8.6倍 16.1倍和13.7倍 [7] 财务预测与指标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836.1百万元同比下降4.1% 2026年增长13.9%至4367.5百万元 2027年增长15.8%至5057.55百万元 [6]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72百万元同比增长43.9% 2026年增长15.4%至660百万元 2027年增长17.7%至776百万元 [6] - 预计2025年EPS为0.58元 2026年为0.67元 2027年为0.78元 [6] -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的57.5%提升至2025年的58.4% 2026年58.9% 2027年59.2% [8] - 预计净利润率从2024年的10.0%提升至2025年的15.0% 2026年15.2% 2027年15.4% [8] - 预计ROE从2024年的6.8%提升至2025年的9.2% 2026年10.2% 2027年11.5% [6] - 预计PE从2024年的24.9倍下降至2025年的18.6倍 2026年16.1倍 2027年13.7倍 [6] - 预计PB维持在1.6-1.7倍水平 [6] - 预计股息收益率从2024年的3.0%提升至2025年的3.7% 2026年3.9% 2027年4.4% [8]
常山药业最新股东户数环比下降6.20% 筹码趋向集中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7:44
股东户数与筹码集中度 - 截至8月31日股东户数为49537户 较8月20日减少3275户 环比降幅6.20% 连续第3期下降 [2] - 本期筹码集中以来融资余额增加5607.95万元至19.15亿元 增幅3.02% [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发稿时收盘价50.85元 单日上涨0.85% 筹码集中期间累计涨幅5.76% [2] - 期间共8个交易日 其中3次上涨与5次下跌 [2] 半年度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92亿元 同比下降13.42% [2] - 净利润-2908.90万元 同比收窄37.98% 基本每股收益-0.0300元 [2]
科伦药业:目前公司两条高速生产线,已投入生产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07:43
生产运营 - 公司两条高速生产线已投入生产 [1] - 高速生产线车间成本较以往下降约20% [1] - 生产线实现降本增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