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海西新药:商业化阶段制药企业,通过港交所聆讯
新浪财经· 2025-09-30 01:25
根据招股书披露,本次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以下用途: 1. 预计将约[具体金额]或[具体金额]百万港 元用于持续投资于研发,以推进管线上的在研药物并丰富产品组合; 2. 预计将约[具体金额]或[具体金 额]百万港元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及寻求合作机会; 3. 预计将约[具体金额]或[具体金额]百万港元用于增强 商业化能力及扩大市场影响力; 4. 预计将约[具体金额]或[具体金额]百万港元用于改善及优化研发和生 产系统; 5. 预计将约[具体金额]或[具体金额]百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公司介绍:海西新药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制药公司,集研发、生产及销售能力于一体,具备在研创 新药的管线。公司在消化、心血管、内分泌、神经及炎症疾病等治疗领域拥有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及管 线,已商业化的产品主要为仿制药,创新药管线则专注于多种适应症的在研药物。此外,公司已就15款 仿制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并建立拥有四款在研创新药的管线,还建立了包括36项专利的全球专利组 合。 来源:新浪港股-好仓工作室 近日,福建海西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西新药")递交聆讯后资料集,或很快在香港上市。华 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
美银证券:升药明康德(02359)盈测 目标价上调至130.7港元 重申“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7:49
公司财务预测调整 - 美银证券将药明康德2026至2027年收入预测分别上调0.2%及0.3% [1] - 因研发项目价值提升及生产效率改善调高毛利率预测 [1] - 相应将每股盈利预测上调0.4%及0.8% [1] - 目标价从123港元升至130.7港元并重申买入评级 [1] 业务表现与市场份额 - 公司在肿瘤药研发领域自2021年以来始终保持33%的整体活跃客户市场份额 [1] - 非肿瘤体内药理业务收入今年上半年增长42% [1] - 临床前新订单价值在行业价格竞争加剧背景下仍同比增长14.5% [1] 客户规模与收入预期 - 药明化学业务截至上半年服务约2550名客户 [1] - 管理层预期今年化学业务收入增长将超过20% [1]
南京医药第二大股东易主;凯莱英原首席技术官履新恒瑞医药丨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23:22
药品审评进展 -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拟纳入优先审评 用于治疗具有进展风险的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成人患者 可显著降低蛋白尿水平[1] - "泰它西普"治疗IgA肾病的国内Ⅲ期研究达成A阶段主要终点[1] - 该产品已在国内获批三项适应证包括重症肌无力 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适应证上市申请已于今年9月获CDE受理[1] 战略投资合作 - 白云山下属广药二期基金拟通过协议方式投资受让南京医药现第二大股东持有的全部公司股票超1.44亿股 占协议签署之日公司总股本的11.04%[2] - 交易完成后广药二期基金将成为南京医药第二大股东[2] - 此次合作旨在通过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提升双方的市场竞争力[2] 高管人事变动 - 片仔癀董事兼总会计师杨海鹏因工作调整原因辞去公司董事及总会计师等职务 辞职后仍担任顾问职务[3] - 公司指定副总经理何炜代行总会计师职责[3] - 片仔癀作为中药龙头企业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依然稳固[3] 人才流动与技术布局 - 凯莱英原高级管理人员胡新辉已履新恒瑞医药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4] - 胡新辉加盟被视作恒瑞医药在强化技术研发实力 加速创新药布局方面的重要举措[4] - 胡新辉或将为恒瑞医药的研发体系升级 技术突破与国际化发展带来新机遇[4] 公司治理事件 - 广药集团原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李楚源因违法违纪问题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5] - 该事件反映出公司治理和内部监督存在漏洞[5] - 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广药集团的信任 进而影响其股价表现和市场声誉[5]
GSK大中华区副总裁齐欣离任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04:16
9月19日最新消息称,葛兰素史克(GSK)大中华和洲际区域副总裁兼疫苗业务负责人齐欣 (Cecilia (Xin) Qi)宣布正式离职。 据悉,她于近日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将结束长达25年的全球医药行业职业生涯,并透露即将 出任DCH Auriga首席执行官(CEO)。 研发投入方面,上半年公司投入34.86亿英镑(约合45.32 亿美元),同比增长22%。 就在7月份,GSK与恒瑞医药达成合作,将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GSK支付5亿美元首付款, 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这一合作有望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多创新成果,助力GSK中国区业务未来发 展。 GSK中国今年以来人事调整不断。4月,公司新设立了首席运营官职位,由Maurizio Borgatta担任。 6月,新兴市场(EM)和大中华及洲际区域(GCI)整合为全新国际区域,由柯瑞康(Mike Crichton) 领导。 值得注意的是,齐欣的新东家DCH Auriga的医疗业务线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伦敦 成立的Borneo Company Limited,1967年随母公司并入Inchcape集团。此后,历经利和经销集团、利丰 亚洲等阶 ...
三生制药(01530):内生业务稳定增长,掘金海外未来可期
华源证券· 2025-09-16 11: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内生业务稳定增长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创新管线提供高弹性 [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3.55亿元 同比-1.07% 扣非归母净利润13.58亿元 同比+19.13% [7] - 研发费用5.48亿元 同比+15.13% 研发费用率12.6% [7] - 海外收入增长70% 覆盖超过35个国家及地区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62/27.32/31.46亿元 对应PE分别为7/27/23倍 [6][7] 产品表现 - 核心产品特比澳销售收入23.7亿元 [7] - 蔓迪销售收入6.8亿元 同比增长24.0% [7] - 子公司三生国健营业收入6.4亿元 [7] 业务进展 - SSGJ-707授权辉瑞 获得14亿美元首付款及1亿美元股权合作 交易总额最高超60亿美元 [7] - 保留中国及全球临床和商业化产品供货权利 [7] - 辉瑞将推进SSGJ-707全球临床开发 探索多肿瘤领域单药和联合疗法 [7] 研发管线 - 血液与肿瘤领域:705(PD-1/HER2双抗 2期)、706(PD-1/PD-L1双抗 2期)、SSS59(MUC17/CD3/CD28三抗 1期) [7] - 自身免疫领域:608(IL-17A单抗 3期)、613(IL-1β单抗 3期)、611(IL-4Rα单抗 3期) [7] - 肾科领域:SSS17(HIF抑制剂 2期) [7] - 部分管线为首个进入临床的潜在FIC产品 [7] 财务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195.20亿元 同比增长114.3% [6] - 2025E归母净利润104.62亿元 同比增长400.5% [6] - 2025E每股收益4.30元 ROE 40.4% [6] - 2026E营业收入102.88亿元 同比-47.3% [6] - 2027E营业收入114.29亿元 同比+11.1% [6]
京新药业(002020):2025年中报点评:盈利能力提升,地达西尼加速放量
东方证券· 2025-09-03 08: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5.30元 基于26年23倍PE估值[3][6] 核心观点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5H1净利率同比+0.6个百分点 费用控制深化销售费用率同比-2.4个百分点[9] - 地达西尼进入医保后加速放量 25H1新增400多家重点医疗机构准入 累计覆盖1,500多家医院 上半年实现营收5,500万元[9] - 在研管线推进顺利 精神神经领域盐酸卡利拉嗪胶囊已递交NDA 心血管领域盐酸考来维仑片已递交NDA[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0.17亿元(同比-6.2%) 归母净利润3.88亿元(同比-3.5%) 扣非归母净利润3.60亿元(同比+7.8%)[9] - 成品药受集采影响同比-9.7% 但被地达西尼和制剂外贸(同比+30.1%)基本对冲[9] - 盈利预测调整:25-27年EPS为0.95/1.10/1.25元(原预测0.91/1.03/1.22元)[3] - 营收增长预期:25E 4,330百万元(+4.1%) 26E 4,727百万元(+9.2%) 27E 5,213百万元(+10.3%)[5] - 盈利能力提升:毛利率从24A 50.0%升至27E 53.2% 净利率从24A 17.1%升至27E 20.7%[5] 业务板块表现 - 成品药业务受集采影响下滑但被新增长极抵消 预计全年保持稳定[9] - 医疗器械收入假设被上调[3] - 原料药收入假设被下调[3] 研发进展 - 精神神经领域:JX11502胶囊完成II期临床试验[9] - 心血管领域:JX2201正进行I期临床试验[9] - 消化疾病:康复新肠溶胶囊II期临床试验完成 即将推进III期[9] 估值水平 - 当前股价19.21元(2025年09月02日) 对应25年PE 20.2倍 26年PE 17.4倍[5][6] - 可比公司26年PE调整后平均为23倍[11] - 52周股价区间10.24-20.86元[6] 市场表现 - 近期表现强劲:1月绝对回报16.71% 3月绝对回报46.64% 12月绝对回报77.02%[7] - 显著跑赢基准:3月相对回报29.71% 12月相对回报39.49%[7]
仙琚制药(002332):业绩承压,期待制剂新产品带来增长动能
财通证券· 2025-09-01 08:2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69亿元同比下降12.56% 归母净利3.08亿元同比下降9.26% 其中第二季度收入8.61亿元同比下降21.72% 归母净利1.64亿元同比下降12.89% [7] - 业绩承压主要由于原料药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行 以及制剂部分产品受集采影响 分业务看制剂业务收入11.27亿元同比下降7.2% 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收入7.30亿元同比下降20% [7] - 制剂业务中呼吸类产品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13% 妇科计生类2.07亿元同比下降11% 麻醉肌松类0.6亿元同比持平 皮肤科1.2亿元同比持平 普药2.3亿元同比下降23% [7] - 原料药业务自营部分收入4.23亿元同比下降13.6% 意大利子公司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2.7% [7] - 公司制剂研发进展显著 上半年4个一致性评价产品申报受理 4个新仿制产品获批生产 包括贝前列素钠片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地屈孕酮片和黄体酮软胶囊 另有黄体酮凝胶和噻托溴铵吸入喷雾剂重新申报或申报受理 [7] - 在研产品包括CZ1S长效阵痛注射剂和奥美克松钠等 预计未来新产品将贡献增长动能 集采边际影响逐季改善 制剂销售趋势向好 [7] - 原料药业务通过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和深化海外子公司战略协同 以提升销售规模与盈利能力 [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8.36亿元 43.68亿元和50.58亿元 归母净利分别为5.72亿元 6.60亿元和7.76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8.6倍 16.1倍和13.7倍 [7] 财务预测与指标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836.1百万元同比下降4.1% 2026年增长13.9%至4367.5百万元 2027年增长15.8%至5057.55百万元 [6]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72百万元同比增长43.9% 2026年增长15.4%至660百万元 2027年增长17.7%至776百万元 [6] - 预计2025年EPS为0.58元 2026年为0.67元 2027年为0.78元 [6] -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的57.5%提升至2025年的58.4% 2026年58.9% 2027年59.2% [8] - 预计净利润率从2024年的10.0%提升至2025年的15.0% 2026年15.2% 2027年15.4% [8] - 预计ROE从2024年的6.8%提升至2025年的9.2% 2026年10.2% 2027年11.5% [6] - 预计PE从2024年的24.9倍下降至2025年的18.6倍 2026年16.1倍 2027年13.7倍 [6] - 预计PB维持在1.6-1.7倍水平 [6] - 预计股息收益率从2024年的3.0%提升至2025年的3.7% 2026年3.9% 2027年4.4% [8]
【浙江医药(600216.SH)】Q2业绩同比大增,医药业务稳步推进——2025年半年报点评(赵乃迪/蔡嘉豪)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30 00: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1.9% 归母净利润6.73亿元同比+113.5% [4]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4.1%环比-8.3% 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28.5%环比-35.4% [4] 维生素业务分析 - 维生素E市场均价107元/kg同比+53%环比-21% VA市场均价75元/kg同比-14%环比-38% [5] - 2%生物素市场均价33.5元/kg同比-7%环比-3% 维生素价格虽环比下滑但仍处高位 [5] - 公司维生素E/VA/β-胡萝卜素等产品居国际国内前列 形成脂溶性维生素规模化生产体系 [5] 研发创新进展 - 2024年研发费用7.49亿元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3.14亿元 [6] - 2024年注射用达托霉素(0.5g)获批 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通过一致性评价 [6] - 2025年初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获注册证书 XC2309注射液获临床试验批准 [6] - 新昌制药厂通过搬迁改造验收 创新生物制剂新基地完成产品转移 [6] 国际化布局 - 子公司创新生物及新昌制药厂2025年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 [6] - 公司喹诺酮类抗生素、替考拉宁及达托霉素等产品具备国际竞争力 [5]
海思科公布国际专利申请:“一种喹唑啉酮衍生物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搜狐财经· 2025-08-29 21:49
核心专利动态 - 公司公布国际专利申请"一种喹唑啉酮衍生物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号PCT/CN2025/077968,国际公布日2025年8月28日 [1] 研发投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3.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22% [3] - 今年以来累计公布国际专利申请24项 [3]
银诺医药-B发布中期业绩 研发开支9908.2万元 同比增加90.89%
智通财经· 2025-08-29 14:36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达5644.6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无收入[1] - 同期毛利为5049万元人民币[1] - 研发开支同比大幅增长90.89%至9908.2万元人民币[1] 收入来源 - 收入主要来自在中国市场销售依苏帕格鲁肽α产品[1] 研发投入分析 - 原材料成本增加181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生产依苏帕格鲁肽α的工艺改良所用原料及用于肥胖和超重IIb/III期临床试验的注射笔采购开支增加[1] - 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和工艺改进费用增加295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向CDMO支付生产工艺改进款项及向CRO支付IIb/III期临床试验相关费用[1] 产品研发进展 - 依苏帕格鲁肽α针对肥胖和超重适应症正在中国进行IIb/III期临床试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