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

搜索文档
神农集团终止定增计划 巨星农牧延长定增授权有效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3:24
行业环境变化 - 养猪行业强调反内卷和调控新增产能 行业环境变化传导至资本市场 [1]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要求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 合理淘汰能繁母猪 减少二次育肥 控制肥猪出栏体重 严控新增产能 [5][6] 神农集团资本运作调整 - 终止2024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 撤回申请文件 该定增方案已于2025年4月24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2] - 终止理由为综合考虑资本市场状况及公司整体发展规划 原定增方案拟募资2.9亿元 其中1.37亿元用于年出栏24万头优质仔猪扩繁基地建设项目 [2] -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 业绩考核目标涉及营收增长率 生猪屠宰量增长率及养殖完全成本 未包含出栏量增速指标 [2] - 2025年4月养猪完全成本为12.30元/公斤 股权激励要求2027年养殖完全成本不高于12.20元/公斤 [2][3] - 股权激励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要求:以2024年为基数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64% 或生猪屠宰量增长率不低于15%且养殖完全成本不高于12.20元/公斤 [2] 巨星农牧资本运作调整 - 将定增授权有效期延长12个月至2026年8月22日 原有效期至2025年8月22日 [1][4] - 定增募投项目包含生猪养殖产能新建项目 养殖技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和数字智能化建设项目 [4] - 延长有效期系出于公司发展和项目考虑 [4] 行业战略转向 - 从强调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提升 通过订单养殖 托管代养等方式建立与中小场户的合作机制 [6] - 控制肥猪出栏体重 减少二次育肥 合理淘汰能繁母猪 [6]
这轮反内卷,有什么不一样?
天天基金网· 2025-07-25 12:37
反内卷政策背景与目标 - 反内卷主要目标是淘汰同质化或低端产能,恢复合理价格体系,优化行业竞争环境并提升基础产业创新能力 [3] - 中国制造业已形成显著全球竞争力,但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体系崩塌制约企业盈利能力和创新升级 [3] - 政策背景是需求增速边际放缓而供给持续增长,导致行业盈利恶化 [3] 受影响行业现状 - 主要覆盖新能源领域(光伏、汽车)及传统行业(钢铁、水泥、电解铝)和农化产业(养猪)[4] - 光伏行业大多数企业处于阶段性亏损状态,给资产负债表带来巨大压力 [4] - 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差异大,部分通过技术创新维持高盈利,部分因同质化高或缺乏话语权面临亏损风险 [4] - 钢铁行业同样呈现产品同质化和供给远大于需求特征 [4] 行业供需分析 - 钢铁、水泥、电解铝需求与房地产高度相关,受地产下滑影响大,但特种钢材需求保持稳定 [5] - 光伏行业2021年以来经历40%-50%高速增长,2023年531抢装政策推动创历史新高,但下半年至明年需求可能出现波动 [5][6]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锂电池为代表)保持约20%中高速增长 [6] - 供给端共同特征是底层技术或商业出发点相似导致同质化,但部分细分领域存在持续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 [6] 与历史供给侧改革对比 - 1998年改革以国企为主,通过兼并重组、破产关闭淘汰落后产能 [7] - 2016年钢铁、煤炭等行业仍有较多国企,政府具备较强政策执行基础 [7] - 当前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以民营经济为主,市场化特征更强,需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引导供给结构优化 [7] 内卷形成机制 - 同质化产能过快扩张源于人才、专利、创新成果和资本快速流动 [9] - 企业经营波动大:需求旺盛时暴利,利润增加吸引更多资源涌入导致供给过剩和盈利急剧下降 [9] - 产品同质化下企业唯一竞争手段是价格战,导致过去两年利润显著恶化 [10] 破局方向 - 下游客户需求分为注重成本和注重产品差异化两类场景 [11] - 低成本市场需中长期结构性优化减少内卷,产品性能市场需保持创新能力和差异化 [11] - 通过制度建设让行业引领者获得更多红利,激励持续创新 [11] 历史反内卷举措 - 2016-2018年钢铁和电解铝行业供给侧改革,电解铝效果较好因龙头企业带动,钢铁执行力度欠佳 [12] - 德国钢铁行业通过"利税"机制,将繁荣时期税收用于困难时期供给侧改革基金 [12] 投资机会分析 - 反内卷属于"或有事项",需评估微观行业层面的置信度和可执行性 [14] - 投资需先评估资产本身价值,再考虑或有事项潜在影响 [15] - 钢铁、光伏、新能源行业存在投资机会,部分环节企业竞争力强 [16] - 锂电池产业链中游电池环节优质产能盈利能力提升,上游材料环节头部企业凭成本优势维持盈利,下游汽车环节头部车企实现差异化竞争 [16] - 需寻找在高度竞争环境中凭借独特竞争优势脱颖而出的企业 [17]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日报· 2025-07-14 23:11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9,000万元-25,000万元之间 [1][2]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1] 种子业务表现 - 种子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其中水稻种子销量同比增长超一倍,玉米种子销量同比增长超三倍 [1] - 种子业务收入和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有明显增长 [1] 饲料业务表现 - 饲料产品销量相比上年同期实现增长 [1] - 公司强化经营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期间费用较去年同期呈现下降趋势 [1] 养猪业务表现 - 控股及参股公司生猪共计出栏383.47万头,同比增长34.64% [2] - 公司改进生产指标,提高养殖能力,优化种群,使得生猪养殖成本不断下降 [2] - 生猪行情价格报告期持续稳定运行,带动生猪业务实现盈利 [2] 财务数据说明 - 业绩预告相关财务数据为初步测算结果,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3]
牧原诠释港股上市规划:进入国际市场比融资更重要
华尔街见闻· 2025-06-25 03:23
上市计划与国际化战略 - 公司"A+H"上市计划稳步推进,H股上市备案申请材料已获证监会接收 [1][2] - 港股IPO是国际化战略关键节点,旨在为未来5-10年海外业务布局奠定基础 [2] - 国际化以东南亚为起点,越南子公司已成立并与当地企业BAF达成技术合作 [3] 东南亚市场机遇 - 东南亚正经历非瘟疫情,越南猪价高企,类比国内非瘟严重时期水平 [4] - 东南亚人口密度、经济增速及防控非瘟能力不足为行业提供发展空间 [4] - 公司技术出海逻辑与国内一致,输出除臭灭菌工艺等智能装备 [5] 国内业务经营重点 - 国内业务聚焦提质增效,2025年目标养殖成本12元/kg,5月已降至12.2元/kg [7][8] - 成本11.5元/kg以下的场线占比达11.5%,但PSY水平28仍低于国际先进水平34 [8][9] - 未来通过健康管理、种猪育种、智能化应用等实现"10元时代"成本目标 [9] 财务结构优化 - 2025年一季度资本负债率59.2%,全年目标降低负债100亿元 [11][12] - 短债占比高因生猪和猪舍资产难以抵押,2024年首次资本开支小于折旧 [12] - 长期负债率目标降至40%多,资本开支呈下降趋势 [12] 技术与装备输出 - 智能化装备收入权重暂未披露,技术出海以装备和研发能力为核心 [6][5] - 国内已向养殖场输出除臭灭菌设备,技术共享逻辑适用于海外市场 [5]
神农集团披露87万头仔猪扩张项目 为何时隔一年又有大手笔?公司:去年已在跟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1 00:24
公司扩产计划 - 神农集团公告三个仔猪扩繁项目 总投资5 5亿元 新增仔猪产能87万头 [1][2] - 项目包括文山马恒45万头仔猪项目(2 8亿元) 文山树皮24万头项目(1 5亿元) 广西龙门18万头项目(1 2亿元) 建设周期8-9个月 [2] - 87万头仔猪对应约3万头母猪产能 公司计划2025-2026年每年新增母猪4万-5万头 [1][3] 项目进展与战略布局 - 文山树皮项目已完成土地租用 投资备案等前期工作 [3] - 项目实际决策早于公告时间 2023年已进入实质性投资阶段 [1][2] - 扩产旨在增强主营业务能力 完善生猪产业链 加快云南 广西区域布局 [2] 产能与成本数据 - 公司2024年PSY为28 5头/母猪 4月完全成本降至12 3元/公斤 2024年目标控制在14元/公斤以内 [3][5] - 当前能繁母猪存栏不超过15万头 计划2025年底提升至16万头 [4] - 2025年出栏目标320万-350万头 2027年目标超500万头 [4] 行业对比 - 公司养殖规模小于牧原(能繁母猪300万+) 新希望(70万+) 但成本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4][5] - 行业龙头已转向降本策略 牧原 新希望等停止大规模存栏扩张 [5]
傲农生物: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20 08:31
公司经营概况 - 2024年公司完成破产重整,通过引入重整投资人、剥离低效资产等措施化解债务风险,为恢复盈利能力奠定基础[9]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7.63亿元,同比下降54.97%,主要因饲料、食品板块规模缩减及生猪出栏量减少[9] - 生猪养殖业务毛利率提升27.91个百分点至0.73%,受益于猪价回暖及产能优化[17] - 期末总资产95.0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0.23%,资产负债率67.80%[12][32] 业务板块表现 饲料业务 - 实现收入58.08亿元(占比66.3%),同比下降45.76%,外销销量172.18万吨[16] - 猪饲料销量86.79万吨同比降47.68%,禽料销量同比降42.19%[16] - 技术优势集中在猪前期营养领域,拥有全国性多品类布局[15] 生猪养殖 - 出栏量209.84万头同比降64.19%,收入19.03亿元(占比21.7%)[17] - 能繁母猪存栏6万头,后备母猪2万头,产能聚焦福建、江西区域[17] - 通过关停高成本猪场优化产能,头均成本显著改善[17] 屠宰食品 - 收入9.93亿元(占比11.37%),屠宰量49.62万头(含代宰)[18] - 毛利率8.44%同比提升13.36个百分点,剔除内部交易后为9.02%[19] - 重点开发福建区域稀缺屠宰牌照资源,布局冷鲜肉与肉制品加工[18] 财务数据 - 归母净利润5.79亿元(重整收益贡献),扣非后净亏损12.03亿元[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7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11.35亿元[39] - 未分配利润-50.45亿元,已达实收股本260.56亿元的1/3以上[44] 2025年发展规划 - 经营目标:饲料销量245万吨、生猪出栏250万头、食品收入20亿元[23] - 饲料板块将联合产业投资人优化采购成本,提升产能利用率[24] - 养猪业务计划优化种群结构,通过精准饲喂降低饲料成本[25] - 食品业务重点开发屠宰副产品价值,拓展连锁餐饮等大客户渠道[26]
邦基科技拟收购猪企谋转型,三连板背后:神秘人精准潜伏,巨量解禁将至
新浪财经· 2025-06-19 00:05
公司战略转型 - 邦基科技计划通过收购6家养猪企业和1家畜牧技术咨询公司实现从猪饲料业务向养殖业延伸,打造垂直一体化产业链[1][6] - 公司2022年上市后业绩连续三年下滑,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亿元、0.84亿元和0.50亿元,转型需求迫切[6][7] - 收购标的2024年净利润8,683.22万元,是邦基科技的173%,综合净利率13.20%优于行业平均水平[19][20] 收购标的分析 - 标的资产包括北溪农牧等6家养猪企业和派斯东畜牧技术咨询公司80%股权,净资产合计7.60亿元,占上市公司净资产57%[3][5] - 标的2023年合计亏损5,730.92万元,其中6家养猪企业全部亏损,仅派斯东盈利1,840.70万元[16][21] - 鑫牧农牧连续两年亏损且净资产为负,瑞东农牧(利津)2025年1-4月无营收,存在业务真实性疑问[22][26] 行业环境 - 当前处于猪周期下行通道,2024年2-5月猪肉价格环比降幅分别为1.9%、4.4%、1.6%和0.7%[13][14] - 牧原股份5月商品猪售价14.52元/公斤(同比-6.44%),温氏股份毛猪价格14.68元/公斤创12个月新低[14] - 夏季为猪肉消费淡季,价量齐跌趋势延续,牧原/温氏/新希望5月生猪销量环比下降2.5%、0.64%、16.42%[14] 股东与股价变动 - 停牌前自然人林巧妙新增持股339.61万股(占比2.02%),按最新价20.71元计算浮盈超50%[24][25] - 银华基金两支产品一季度末持股146.7万股,最新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已消失[25] - 2025年10月将解禁8,716.80万股(占总股本51.89%),控股股东邦基集团承诺不减持但其他股东未作承诺[27][28][29] 交易细节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完成后瑞东农牧(新加坡)持股比例将超5%[6] - 标的审计评估未完成,交易价格待定,采用发行股份+现金支付方式[3][5] - 派斯东为美国第五大养猪企业派斯通的参股孙公司,提供技术支持[12]
傲农生物“脱险”后,何时恢复盈利能力
新京报· 2025-05-30 03:21
公司财务与重整 - 公司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5.79亿元,同比增长115.87%,扣非净利润-12.03亿元,同比减亏66.90% [5]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103.69%降至2024年的67.80% [5] - 公司2024年确认债务重整收益25.61亿元,主要得益于重整计划执行 [5] - 公司2024年营收87.63亿元,同比下降54.97%,2025年一季度营收17.83亿元,同比下降25.95% [5] - 公司2024年累计逾期债务本息合计约52.74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47.73% [2] 业务调整与战略转型 - 公司调整发展战略,由全国布局改为聚焦江西和福建地区,打造区域龙头 [7] - 公司未来不再盲目追求营收快速增长,而是通过改善经营质量创造价值 [7] - 公司养猪业务由"自繁自养"重资产模式向重资产与"公司+农户"轻资产模式结合转变,后者占比将达80% [7] - 公司2025年生产经营目标为饲料销量245万吨,生猪出栏250万头,屠宰食品板块营收20亿元 [7] - 公司出售种猪业务,将福建哈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100%股份以1.19亿元转让给温氏种猪 [8] 生猪养殖业务 - 公司2024年生猪出栏209.84万头,同比减少64.19%,不及高峰期518.93万头的一半 [1][9] - 公司旗下山东傲农种猪有限公司被取消国家核心种公猪站资格 [8] - 公司仍保留2个国家核心母猪育种场和1个国家核心种公猪站 [8] 饲料业务 - 公司2024年饲料市场占有率降至0.53%,较2021-2023年1%以上的份额有所下降 [10] - 行业分析师认为饲料行业处于存量竞争期,公司获取增量难度较大 [11] - 行业趋势是饲料企业向下游养殖延伸,但公司选择回归饲料业务以降低经营风险 [9] 管理层与股东变化 - 公司2025年1月完成董事会改组,泉州发展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苏明城当选董事长 [6] - 泉发外贸联合体成为公司重整投资人,成员包括泉州发展集团、湖北省粮食有限公司等 [3] - 重整计划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约17.35亿股,总股本增至26.06亿股 [4]
牧原股份拟赴港IPO 新希望欲增海外饲料产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13:59
牧原股份港股IPO及国际化战略 - 牧原股份递交港股IPO申请 计划通过H股发行拓宽融资渠道并吸引境内外投资者 [2][3] - 公司为全球第一大生猪养殖企业 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5.6% 超过第二至第四名总和 [3] - 港股发行H股不超过总股本8%(超额配售权前) 募集资金用于国际化战略、研发及运营 [4] - 国际化方法论包括技术设备输出、海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建设、国际粮源寻源及人才库扩张 [4] - 已在越南胡志明市设立全资子公司越南牧原 探索东南亚市场布局 [5] 新希望饲料出海及海外业务 - 新希望董事长刘畅提出饲料出海战略 印尼为核心市场 计划扩充饲料产能并建设种禽场、屠宰加工等配套 [6] - 2024年下半年起规划3-5年新增海外产能300万-400万吨 聚焦核心国家 [6] - 2024年海外营收200.34亿元 占比19.44% 为养猪行业最高 [8] - 员工持股计划针对海外业务核心员工 设定2025年海外营收增长不低于10%的目标 [8] 农牧行业出海趋势 - 神农集团高管表示正评估海外市场 国际化是战略必然选择 将参考同行经验 [8] - 行业头部企业均将出海作为关键战略 牧原侧重技术输出与产能布局 新希望聚焦产业链配套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