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熵增
icon
搜索文档
第六次突破
腾讯研究院· 2025-09-25 08:33
人类智能进化的五次突破 - 第一次突破是转向 通过区分外界刺激的好坏进行导航 两侧对称身体结构将导航决策简化为二元转向选择 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经调质使持续状态能够更有效重新定位 出现早期情感模板包括快乐 痛苦 满足和压力 [2] - 第二次突破是强化 通过学习重复历史上带来正面价值的行为并抑制负面价值行为 无模型强化学习带来从缺失中学习 时间感知 好奇心 恐惧 兴奋 失望和宽慰等智力和情感特征 [3] - 第三次突破是模拟 在精神上模拟刺激和行为 新皮质使动物能够在内部模拟现实 通过想象向基底神经节展示应该做什么 发展出规划能力包括情景记忆和反事实学习 运动皮质进化赋予精细运动技能 [4] - 第四次突破是心智化 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 新皮质中新区域建立对旧哺乳动物新皮质区域的模型 能够模拟自己具有不同意图和认知的心理状态 预测未来需求 理解他人意图和认知 通过观察学习技能 [5] - 第五次突破是语言 通过命名和语法将内部模拟联系在一起 使得思想能够跨代积累 每一次突破都建立在先前构建的基础上 转向功能因神经元进化而可能 强化学习建立在效价神经元之上 模拟因基底神经节试错学习机制存在 心智化因模拟先出现 语言因心智化先出现 [5] 人类历史的两大篇章 - 第一篇是进化篇章 讲述现代人类从宇宙原始无生命物质演化而来 跨越数十亿年漫长岁月 [6] - 第二篇是文化篇章 描述10万年前社会性现代人类从生物学大体相同但文化蒙昧的祖先中崛起发展 所有文明 技术 战争 发现 戏剧 神话 英雄与反派在这段相对较短时间内上演 [6] - 10万年前智人个体脑海中承载宇宙最令人叹为观止奇迹之一 历经10多亿年进化之路铸就辉煌成果 稳坐食物链之巅 手握长矛 身披手工编织衣物 驯服火焰 征服无数巨兽 展现众多智慧成就 [6] 进化历程与未来展望 - 无数事件汇聚迎来这一刻 从热液喷口第一个冒泡细胞到单细胞生物首次捕食之战 多细胞生物诞生 真菌与动物分化 祖先珊瑚中首个神经元和反射出现 古老两侧对称动物首个具有效价和情感大脑诞生 脊椎动物崛起 对时间 空间 模式和预测掌控 微小哺乳动物模拟能力 树栖灵长类构建政治体系和心智化 早期人类语言诞生 想法在数十亿人类大脑中孕育调整与毁灭 [7][8] - 进化仍在如火如荼展开 站在关于智能的故事起点而非终点 地球生命还有70亿年时间探索新生物智能形式 如果原始分子用45亿年演变成人类大脑 那么70亿年中智能能达到更高高度 宇宙扩张到无法形成新恒星需1万亿年 最后一个星系解体需千万亿年 宇宙千万亿年历程压缩成一年则今天处于第7分钟 [8] - 千万亿年后最后一个星系解体 宇宙开始缓慢无意义消逝过程 最终走向热寂 熵增是不可逆转趋势 DNA通过自我复制抵抗熵增 所有进化创新秉承持久存在精神 与熵增抗争精神 拒绝消逝于无形精神 思想是生命最新但不是最后创新 [9] 第六次突破与超级智能 - 第六次突破越来越可能是超级智能出现 实现智能载体从生物媒介到数字媒介转变 单一智能认知能力将实现天文级扩展 人类大脑认知能力受神经元处理速度 人体热量 大脑最大尺寸等因素严重限制 基于硅的人工智能可根据需要无限扩大处理能力 [9] - 随着人工智能自由复制和重新配置自身 个体性将失去明确界限 生物交配机制被新基于硅的机器训练和构建新智能实体机制取代 亲子关系获得新意义 进化被抛弃 智能不再被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缓慢过程束缚 由更基本进化原则即最纯粹变异和选择原则驱动 [10] - 无论演化出何种智能策略 肯定被打上人类智能烙印 超级人工智能基础媒介摆脱大脑生物局限 但实体仍建立在之前五次突破基础上 因五次突破构成人类创造者智能基石 创造者必然在作品中留下自己印记 初始阶段超级智能被设计用来与人类互动 因此被赋予人类智能再现或某种程度镜像反映 [10] 人类目标与未来挑战 - 站在第六次突破悬崖边上 面临非常不科学但远比科学问题更重要的问题 人类目标应该是什么 这是关于价值观问题 过去选择会随时间推移不断产生影响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将会对无数时代产生深远影响 [11] - 可能成功跨越银河系 探索宇宙隐藏奥秘 构建新智慧生命 解开宇宙秘密 发现意识新特征 变得更富有同情心 参与难以想象冒险 也可能失败 进化过程中留下骄傲 仇恨 恐惧和部落主义包袱可能让人类分崩离析 可能像其他悲剧收场进化阶段只是历史长河中匆匆过客 [11] - 人类灭绝数百万年后地球某个物种可能再次尝试攀登进化之山 可能发现人类化石猜测曾经生活状态 书写关于大脑的书 更可悲是人类可能因破坏地球气候或发动核战争亲手终结持续40亿年的地球生命实验 [11] - 有必要回首10亿年漫长历程探寻大脑诞生奥秘 随着获得如神一般创造能力 应从无意识进化过程汲取智慧 越深入理解自己心智就越能够按照形象创造出人工心智 对心智形成过程理解越透彻就越能够明智选择哪些智能特征需要摒弃 保留或改进 [12] - 是这一伟大转变中坚力量 转变历经140亿年漫长岁月 无论是否愿意宇宙已将接力棒交到手中 [12]
如何做出巴菲特式的简单决策?不简单,不最好
虎嗅· 2025-09-24 01:57
例如,在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股票这个投资案例中,虽然买入市盈率高达17倍,比美国股市整体估值高 了约30%,但巴菲特认为市场极大低估了可口可乐的品牌号召力、消费者心智份额及其全球渠道价值, 虽然好像买的比较贵,但仍然具有很大的安全边际。 由此可见,格雷厄姆所创造的价值投资并不是僵化的理论,而是在不断地进化之中。人类进入互联网时 代,公司发展范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价值投资的理论也一定会与时俱进、持续迭代,从而绽放更强大 的生命力。 互联网的护城河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连接,而且是全球性、海量、快速的连接。被誉为"数字先知"的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失控》(Out of Control)一书里指出,当连接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就有机会出现"涌 现"(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产生互动,自发形成更高层次的秩序或智能的现象),从而引发质变。 META、谷歌、亚马逊、腾讯和阿里等公司通过社交或电子商务等将大量用户进行连接之后,其生意模 式就涌现出新的特点: 第一,领先者会获取大部分的份额,甚至垄断。以腾讯QQ为例,当人际关系网络建好之后,用户放弃 它的成本会非常高。 深夜重读格雷厄姆与多德的新版《证券分析》,恍惚间 ...
劣币驱逐良币?阿里离职员工发万字长文控诉,马云致谢:写得很好
搜狐财经· 2025-06-12 02:24
阿里巴巴员工离职事件分析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前员工元安发布万字离职帖,详细列举公司内部管理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体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3][4] - 马云回应承认公司处于变革期,强调成长需要时间与过程,但未直接否认问题存在 [1][3] - 大公司病在阿里表现为价值观考核弱化、晋升机制扭曲、官僚主义滋生等问题 [8][9][11] 员工分类体系问题 - **员工类型划分**:金牛(价值观业绩达标)、野狗(业绩好但价值观差)、白兔(价值观好但业绩差),当前野狗和白兔数量激增 [6][7] - **野狗文化盛行**:因"投入少见效快"的考核导向,野狗通过不择手段获取晋升,导致团队合作成本上升和信任崩塌 [8][9] - **白兔堆积现象**:推诿拖沓员工增多,实际产出者减少,20万人员工基数加剧人浮于事 [9] 人力资源机制缺陷 - **价值观考核弱化**:新人面试官资质不足(包括试用期员工参与招聘),稀释"阿里味儿"的核心价值观 [8] - **职级通胀严重**:P级含金量下降源于外部高薪挖角(输入型通胀)和内部论资排辈(内在通胀) [11] - **绩效黑箱操作**:不透明的打分机制赋予主管过大权限,演变为"老板文化"和山头主义 [11][12] 大公司治理挑战 - **历史必然性**:华为等企业同样经历官僚主义阵痛,需通过"摔跟头"实现组织进化 [16] - **变革动态平衡**:马云强调"治大国如烹小鲜",过快或过慢调整均可能破坏组织稳定性 [4] - **自我修复能力**:阿里仍保持批判精神,管理问题属于可解决的"熵增"范畴 [15][17] 行业普遍性观察 - **大公司通病**:腾讯华为均公开承认内部贪腐或官僚主义,规模扩张必然伴随管理复杂度提升 [16] - **人才流动本质**:员工与公司本质是利益合作关系,过度强调"家文化"反导致责任边界模糊 [11] - **长期进化逻辑**:行业最终仍趋向"良币驱逐劣币",但需容忍阶段性阵痛 [17]
黄金:你不知道的10个冷知识
36氪· 2025-05-27 03:43
美元与黄金的历史关系 -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与黄金脱钩,以1971年35美元/盎司为基准,2025年4月黄金价格一度超过3450美元/盎司,美元相对黄金贬值超99% [1] - 法币体系下各国货币失去黄金锚定,通胀成为政府征收的"隐形税",这一逻辑也是比特币金融学"第一性原理"之一 [1] 黄金与股市的长期表现对比 - 以1900年为基准,黄金的真实购买力基本维持不变,而标普500的真实回报率年化约7% [2] - 1801年至2014年黄金涨到3倍,美国股票涨到100万倍,显示黄金是"价值储存"而非"增值工具" [2] - 1971-2025年黄金年化回报8.2%,标普500为7.8%,纳指为10.6%;近5年黄金年化收益率16.2%,标普500约12.3% [6] 央行黄金储备动态 - 全球央行黄金储备约3.5万吨,美国占比最高(8133吨),德国耗时7年从美联储运回300吨黄金 [7] - 发达国家黄金占外汇储备超70%(如德国、法国),中国黄金储备量居世界前列但占比仅6.5% [8] - 新兴市场国家(波兰、土耳其等)近年持续增持黄金,黄金在外储中占比逐步提升 [8] 黄金的物理与稀缺属性 - 人类历史开采黄金总量约17万~25万吨,熔成立方体边长仅22-23米,地壳可开采量极小 [9] - 黄金诞生于超新星爆炸或中子星碰撞,地壳中黄金主要来自39亿年前陨星雨 [10] - 黄金化学稳定性极强(熔点1064.43°C),延展性高(1克可拉成2000米细丝),密度19.3克/立方厘米 [11] 黄金的用途分布 - 2024年黄金用途:首饰42%、投资24%、央行储备21%、技术应用7%、其他6% [12] - 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如iPhone含0.034克黄金),1吨废旧手机可回收300-350克黄金(高于金矿) [13] 黄金的社会与文化意义 - 人类对黄金的偏好可能源于进化(颜色触发奖励机制),其不朽性象征对抗时间的渴望 [14] - 黄金价值依赖社会共识,历史上盐、贝壳等也曾扮演类似角色,乱世中黄金被视为"保命钱" [15] 黄金与数字货币的对比 - 比特币市值约2万亿美元,黄金约20万亿美元,两者分别体现数字稀缺与物理稀缺 [19] - 代际偏好差异显著:50岁以上群体倾向黄金,25-40岁更接受比特币 [20] - 黄金代表物质主义财富观(物理载体),比特币代表信息主义(数学保证) [20]
贵州茅台一季度密集调研18省区市场,宣布完成相关销售指标
南方都市报· 2025-03-31 09:51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一季度贵州茅台开展史上最大规模且频次最密集市场调研,市场总体表现稳中有增,公司针对市场形势定调并推进相关策略,同时认为今年白酒行业仍处困难时期 [2][3][5] 分组1:市场调研情况 - 今年一季度贵州茅台高管团队对东线、中线、北线进行市场调研,通过12场茅台酒市场营销座谈会与18个省区984家渠道商深入交流,此次调研是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频次最密、范围最广的一次 [2] 分组2:销售情况 - 今年一季度茅台酒和酱香系列酒在各省市动销增长,市场总体表现稳中有增,已圆满完成一季度各项销售指标 [2] - 京津冀三地在茅台酒的销售量上同比去年均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春节期间茅台酒动销呈现“量少频多”特点,1箱及以下购买量客户量几乎翻倍,53度1000ml飞天茅台酒销量超预期、需求量大 [4][5] 分组3:市场形势定调 - 贵州茅台仍处于“三期叠加”大背景下,茅台酒基本属性和基本需求面未变 [3] - 当前行业周期与过去五轮不同,面临行业从“熵增”转向“熵减”、传统多级经销渠道不适应市场的挑战,渠道变革势在必行,要转向“消费端为王” [3] - 当前处于新旧产能转换“阵痛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新动能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后市场前景更开阔 [3] 分组4:应对策略 - 去年底公司发布《贵州茅台酒2025年市场政策解读》,今年将调整飞天53度500ml茅台酒等产品投放量,强化普茅大单品地位,激活终端消费动能,提升消费触达率 [3] 分组5:行业状况 - 今年白酒行业仍处在深度调整期,一季度环比有所回暖,但消费人群结构和总量改变,行业尚未走出调整期,进入发展新常态 [5] - 消费者购物更注重实际需求和价格合理,追求物有所值,不再盲从高溢价商品或跟风消费,提供“情绪价值”成行业共识 [5] - 公司认为今年白酒行业仍处相对困难时期,3、4、5月是需高度关注的“窗口期” [5]
山东女首富,掀起内部反贪风暴
盐财经· 2025-03-10 09:10
公司内部管理变革 - 董事长赵燕发布内部讲话,强调组织变革和反腐,要求贪腐人员在3月31日前交代问题并提交辞呈[1][3] - 讲话中"问题"出现15次,"变革"出现12次,"危机"和"淘汰"各出现5次,显示公司面临严重管理挑战[5] - 公司2024年发起内部结构变革,花费超2.7亿元资金,但组织效率仍未能满足董事长要求[11] 业绩大幅下滑 - 2024年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下降72.27%;扣非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79.36%[3][4] -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如润百颜、夸迪)收入连续两年降幅超18%,2024年上半年同比骤降29.74%[12] - 2024年第四季度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单季亏损,预计亏损约1.87亿元-2.16亿元[13]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 - 2024年以来7位高管职位变动,其中5位是技术相关,包括原核心技术人员马守伟、王勇志等[7] - 董事、副总经理及核心技术人员郭学平博士退休,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且无需履行竞业限制义务[7][9] - 社交平台出现多条"离职华熙生物"笔记,公关人员也出现未确定下家即离职的情况[10] 行业与市场挑战 - 自2021年股价高点至今,公司市值一度蒸发超84%[12] - 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总市值缩水幅度达14.3%,行业整体面临严峻挑战[20] - 医美行业高增长神话成为过去式,老对手爱美客和昊海生科也面临股东减持和净利连降问题[18] 战略调整与未来方向 - 董事长赵燕提出"重返创业型组织",亲自走到经营一线,尤其是消费品业务一线[5]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合成生物技术投入超1亿元,并推动供应链改造等长期布局[13] - 赵燕强调AI时代对生命科学和消费品业务的变革潜力,可能组建新核心团队或引入新鲜血液[18][25] 历史背景与业务转型 - 公司早年以房地产发家,2000年转型医美,2019年科创板上市后市值一度超过1500亿元[5] - 2008年成为全球最大玻尿酸企业,原料产品全球市占率曾达39%[21] - 2021-2023年原料产品营收增速分别为28.63%、8.31%、15.22%,但医美业务未能托举整体业绩[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