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

搜索文档
富宝资讯锂电部总经理吴淮民:碳酸锂库存的绝对值,或将呈现逐年攀升态势
期货日报· 2025-09-14 09:35
库存方面,吴淮民表示,去年同一时间。碳酸锂的库存去化非常明显(周均去库在2300吨左右)。从今 年来看,9月第一周,碳酸锂的库存下降1100吨左右,9月第二周仅去库600多吨。整体去库节奏远不及 以往。据富宝锂电数据,截至9月11日当周,碳酸锂的库存为13.17万吨,周度环比下降0.46%。 不过,上游库存存在明显向下游转移的迹象。数据显示,当前,上游冶炼厂的库存为56490吨,环下降 2686吨;下游库存为44705吨, 环比增加2261吨;贸易商及其他的库存为36259吨,环下降186吨。 "这与目前供需双旺的局面也能够相验证,说明卖方对于目前的价格,也愿意销售。对于买方而言,随 着需求增长,有刚需采购的意愿,对于当前的价格也比较合适。"吴淮民认为,整个市场来看,近期碳 酸锂现货交易活跃度有明显提升。碳酸锂库存量与上下游厂家的常态化备库节奏有较高相关性,当前的 碳酸锂的库存量相较去年同期已经增加23%。未来随着上下游厂家的产量进一步提升,对碳酸锂的常态 化备库量也会进一步增加,因此可能会导致未来一段时间碳酸锂库存的绝对值会继续攀升。 就当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吴淮民认为,碳酸锂价格或将处于区间震荡态势,在下行 ...
中国锂电产业如何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
证券日报· 2025-09-13 06:19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目前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已初见成效,这些创新不仅让产品向更高能量密度迈进, 更打开了低空经济等新场景的应用空间。固态电池技术的突围,不仅是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关键一跃", 更是中国企业抢占全球能源技术话语权的战略窗口。 其二,以"专利布局"筑造护城河。在全球竞逐固态电池相关专利的背景下,国内龙头企业应尽快把在固 态电池核心技术上的深厚积累与长期投入转变为严谨的知识产权布局。 其三,持续培养和吸引高端技术人才,打造创新团队。在固态电池技术之争的背后,一场没有硝烟的人 才争夺战正悄然升级,人才争夺持续白热化。事实上,固态电池技术涉及材料、电化学、机械工程等多 学科交叉,需打造精准育才、长效激励以及跨界聚才的立体化人才体系。 在笔者看来,固态电池的技术与成本是驱动其实现产业化突破的双核心,需要相关政策与产业链上下游 等多方形成合力。在技术层面,当前研发和攻关重点主要集中在界面阻抗优化、锂枝晶抑制、干法电极 工艺、静压成型技术等关键材料与工艺环节,这些技术的成熟度将直接决定固态电池的规模化应用进 程。 在全球新能源竞争进入"技术深水区"的当下,锂电企业唯有以专利筑壁垒、以人才强根基,才能不断实 现技术突 ...
固态电池板块月内涨超17%,产业化进程渐行渐近
新华财经· 2025-09-12 09:34
固态电池板块市场表现 - 固态电池板块近一个月涨幅超17% [1] - 赢合科技、杉杉股份、百利科技涨停 盟固利涨11.86% 金发科技与振华股份跟涨 [1] - 圆信永丰高端制造A基金净值涨幅超33% [1] 行业发展态势与投资逻辑 - 锂电行业处于周期筑底阶段 2024年三季度产业链盈利能力确认见底回升 [1]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渐近 2025年进入中试关键期 2026年预计为量产元年 [1] - 行业深度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与全球能源转型 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1] 机构观点 - 高端制造领域释放显著成长潜力 兼具技术突破与行业发展前景双重优势 [1] - 产业周期底部回升与产品创新周期共振带来板块性投资机会 [1]
锂电中报|孚能科技上市5年累亏45亿实控人变更后营收下滑存货上升
新浪财经· 2025-09-12 06:0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3.5亿元 同比下降37.6% 为锂电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唯一营收下滑企业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1.6亿元 亏损额同比缩小14.92%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20.28亿元 同比下降49.92% [1] - 自2020年7月上市以来累计亏损达45亿元 [1] 存货与产能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存货35.65亿元 同比增长58% [1] - 存货周转天数149.27天 同比上升71% [1] - 公司在赣州和广州基地设计产能各15GWh 部分产线已投产 其余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爬坡 [2] - 上半年新增产能处于爬坡和良品率提升阶段 产能利用率可能不足 [3] 历史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7.4GWh 同比增长215.1% 市占率1.4% 出货量跻身全球前十 [2] - 光大证券曾预计2023年末产能达55GWh 2024年末达100GWh [2] 股权与控制权变更 - 2025年1月控股股东变更为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广州市人民政府 [3] - 2023年7月原控股股东香港孚能及一致行动人曾计划减持5%股份 [3] - 随后江西立达等股东宣布减持不超过3.84%股份 上杭兴源拟减持不超过2.99%股份 [3] 战略发展 - 广州工控入主后提供资金支持、财务协调和研发合作等多维度赋能 [3] - 公司面临技术投入与盈利能力平衡挑战 特别是固态电池产业化需要巨额资金支持 [3]
锂电中报|派能科技核心业务利润转亏:毛利率与研发投入持续背离主要股东大比例质押后连续减持
新浪财经· 2025-09-12 06:0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1.5亿元同比增长33.8%但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下降30.0% 扣非净利润亏损0.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1] - 销售毛利率从去年同期37.28%降至18.44% 净利率从2.31%降至0.88% 两项指标连续三期半年报持续下滑 [1]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98亿元同比下降35.87% 近三期半年报现金流分别为11.8亿元/4.6亿元/3亿元呈持续下降趋势 [3] 研发与运营 - 研发费用1.59亿元同比减少17.25% 与公司宣称加大研发投入不符 [1] - 研发费用率总体上升但毛利率持续下滑 两者背离走势引发市场对研发含金量质疑 [1] - 存货规模10.94亿元较期初增长51.94% 增速远高于营业收入33.75%的增幅 [3] 资产与股东动向 - 应收账款9.51亿元同比略有下降 但应收账款与利润比例高达2164.36% [2] - 第二大股东派锂创投质押股份占其持股总数90.34% 并多次减持公司股份 [3] - 8月初派锂创投拟按43.35元/股减持 预计套现金额达1.06亿元 [3] 行业环境 - 储能行业竞争加剧叠加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公司经营前景受市场质疑 [3] - A股锂电行业多数企业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呈现明显两极分化 [1]
五矿证券25H1锂电财报点评:新周期有望开启 关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5:55
智通财经APP获悉,五矿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Q2锂电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27%,连续2个季度转 正,盈利继续边际改善;从25Q1开始行业资本开支连续2个季度同比增长,尤其电池在25Q2加速; 25Q2行业现金流首次同比增速转正;政策上,叠加反内卷政策后续深入,有望强化产业供给侧"负反 馈"。当前库存水平相对合理,24Q4起全行业库存/总资产同比增速连续3个季度为正。2025年1-7月我国 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786.2GWh,累计同比增长60.6%。伴随着储能经济性拐点的逐步到来,需求 有望继续增长。 1)电池板块:电池板块格局较好,储能电池板块更占优。2)固态产业:产业关键环节在设备、固态电解 质等,全固态电池厂产线的搭建有望带动设备厂后续出货;固态电解质环节则涉及硫化物、卤化物材料 等。3)负极板块:伴随硅碳负极的降本,建议关注其在消费电池市场的渗透率的提升。从政策端看,反 内卷政策或将加速产业回归合理盈利。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 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总的看,锂电材料板块盈利低点或 已过去,新周期有望开启。 风险提示 ...
锂电中报|派能科技核心业务利润转亏:毛利率与研发投入持续背离 主要股东大比例质押后连续减持
新浪证券· 2025-09-12 05:36
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11.5亿元 同比增长33.8% 归母净利润0.1亿元 同比下降30.0% 扣非净利润-0.3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1] - 销售毛利率18.44% 较去年同期37.28%下降近一半 销售净利率0.88% 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3] - 近三期半年报销售毛利率持续下降 分别为37.93%/37.28%/18.44% 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7.11%/2.31%/0.88%[3]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1.59亿元 同比减少17.25% 与宣称加大研发投入不符[4] - 研发费用率总体呈增势 但同期毛利率持续下滑 两者出现背离[4] 财务风险 - 应收账款9.51亿元 同比略有下降 应收账款与利润比例高达2164.36%[7] - 存货10.94亿元 较期初增长51.94% 远高于营收33.75%的增速[7]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98亿元 同比下降35.87% 近三期持续下降[7] 股东动向 - 第二大股东派锂创投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持股总数90.34% 并多次减持公司股份[7] - 8月初拟减持套现金额达1.06亿元[7] 行业对比 - 宁德时代营收1788.9亿元 归母净利润304.9亿元 同比增长33.3%[3] - 亿纬锂能营收281.7亿元 归母净利润16.1亿元 同比下降24.9%[3] - 国轩高科营收193.9亿元 归母净利润3.7亿元 同比增长35.2%[3]
锂电中报|亿纬锂能动储电池双线失守产能利用率下滑 有息负债新高欲再赴港募资
新浪证券· 2025-09-12 05:31
行业整体表现 - A股锂电行业上半年多数企业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呈现明显两极分化 [2] - 头部公司亿纬锂能营收281.70亿元同比增长30.06%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近25%至16.05亿元 [2] - 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增收减利现象显著 [2] 企业业绩对比 - 宁德时代营收1788.9亿元同比增长7.3% 归母净利润304.9亿元同比增长33.3% [3] - 亿纬锂能扣非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22.8% [3] - 欣旺达扣非净利润5.8亿元同比下降28.0% 而国轩高科扣非净利润0.7亿元同比增长48.5% [3] - 孚能科技营收43.5亿元同比下降37.6% 派能科技扣非净利润亏损0.3亿元同比下降315.6% [3] 市场竞争格局 - 动力电池市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合计占据65%市场份额 亿纬锂能全球市占率仅2.8% [4] - 储能领域亿纬锂能2025年上半年首次被海辰储能反超跌落至第三名 [4] - 亿纬锂能境外收入占比从2020年47.2%持续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24.7% [4] 产能与负债状况 - 公司产能利用率逐年下滑但仍积极推进产能扩张 预计2025年总产能达210GWh [6] - 有息负债约315亿元同比增长20% 有息资产负债率28.49%创历史新高 [7] - 货币资金与金融资产合计175亿元显著低于有息负债规模 [7] 现金流与融资活动 - 经营现金流净额长期低于资本开支 收现比从100%回落至2024年不足80% [9] - 上市以来累计直接融资约200亿元 近期宣布赴港IPO募资用于海外项目建设 [9] - 高负债与低现金流形成不良循环 面临行业双寡头压制与新势力竞争压力 [9]
碳酸锂日报-20250912
光大期货· 2025-09-12 05: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昨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涨1.25%至71000元/吨,现货价格中电池级、工业级碳酸锂及电池级氢氧化锂(粗颗粒)均下跌,仓单库存增加290吨至38391吨 [3] - 供应端9月碳酸锂预计产量环比增加1.7%至86730吨,需求端9月三元材料预计产量环比下降1.5%至72330吨、磷酸铁锂预计环比增加6%至335250吨,库存端周度库存去化速度加快 [3] - 宁德枧下窝项目复产预期使多头逻辑削弱,需求旺盛时下游采购需求将成价格支撑,需关注江西地区项目实际情况 [3] 各目录总结 二、日度数据监测 - 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71000元/吨、连续合约收盘价71020元/吨,锂矿中锂辉石精矿等多种矿石价格下跌,锂盐中电池级碳酸锂等多种锂盐价格下跌或持平,价差方面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价差扩大等,前驱体及正极材料中部分三元前驱体价格上涨、部分正极材料价格持平,电芯及电池部分价格持平 [5] 三、图表分析 3.1 矿石价格 - 展示锂辉石精矿、锂云母、磷锂铝石等矿石价格在2024 - 2025年的走势图表 [6][8] 3.2 锂及锂盐价格 - 展示金属锂、电池级碳酸锂、工业级碳酸锂、氢氧化锂、六氟磷酸锂等价格在2024 - 2025年的走势图表 [10][12][14] 3.3 价差 - 展示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与工业级碳酸锂等多种价差在2024 - 2025年的走势图表 [17][18] 3.4 前驱体&正极材料 - 展示三元前驱体、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锰酸锂、钴酸锂等价格在2024 - 2025年的走势图表 [23][26][29] 3.5 锂电池价格 - 展示523方形三元电芯、方形磷酸铁锂电芯、钴酸锂电芯、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等价格在2024 - 2025年的走势图表 [31][33] 3.6 库存 - 展示下游、冶炼厂、其他环节碳酸锂库存2025年的周度走势图表 [36][38] 3.7 生产成本 - 展示碳酸锂不同生产方式的生产利润在2024 - 2025年的走势图表 [40][41]
锂电、氟化工领跌,化工ETF(516020)盘中跌超1%,资金持续加码!机构:化工板块或迎来复苏拐点
新浪基金· 2025-09-12 02:31
化工板块当日表现 - 化工ETF(516020)9月12日盘中价格一度下跌超1% 截至发稿下跌0.8% [1] - 锂电、氟化工、氮肥等子板块个股领跌 恩捷股份大跌超4% 多氟多跌超3% 鲁西化工、新宙邦、联泓新科等多股跌超2% [1] 板块中长期表现对比 - 自7月初至9月11日 细分化工指数累计涨幅达23.55% 显著优于同期上证指数(12.51%)和沪深300指数(15.55%) [3][4] - 细分化工指数近五年年度收益率分别为:2020年51.68% 2021年15.72% 2022年-26.89% 2023年-23.17% 2024年-3.83% [4] 资金流向 - 化工ETF(516020)近10个交易日吸金额接近10亿元 近20个交易日吸金额超过16亿元 [4] 估值水平 - 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为2.3倍 处于近10年来37.45%分位点低位 [5]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认为化工产能投放周期拐点逐步临近 2025年下半年或迎来复苏拐点 因企业资本开支意愿降低促进行业供给侧调整 [6] -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供给端资本开支及在建产能增速放缓 需求端政策刺激效果显现带动内需释放 看好下半年结构性机会及估值修复空间 [6] 投资工具覆盖 - 化工ETF(516020)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 近5成仓位集中于万华化学、盐湖股份等大市值龙头股 其余5成覆盖磷肥、氟化工、氮肥等细分领域龙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