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数据中心

搜索文档
中美欧太空竞赛!成都老板完成全球首发,深圳神秘富豪力挺
搜狐财经· 2025-09-04 06:04
公司概况 - 公司为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专注于AI卫星研发与运营 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目标成为港股"商业航天第一股" [2] - 公司贯通卫星设计、制造、发射及运营全链条 2024年5月成功发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 [2]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管理完整卫星产业价值链的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达22.1% [2][11] - 按累计发射AI卫星数量计算 公司稳居中国所有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首位 [2][11]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陆川为80后 拥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士 软件工程硕士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管理经济学硕士及广东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 [3] - 陆川在人工智能、航天及通信工程领域拥有近20年经验 于2018年创立公司 [2][4] 技术突破与产品 - 公司成功发射中国首颗AI应用卫星(2018年12月)和中国首颗AI智算卫星(2024年2月) [6] - 累计发射27颗卫星 其中21颗为AI卫星 研发的XSD-15卫星为全球首颗在轨验证AI大模型运行的卫星 [6] - 2024年5月成功发射全球首个由12颗卫星组成的AI智算卫星星座 单颗卫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 首发星座整体具备5POPS太空计算能力 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高达100Gbps [7] - 提出"星算"计划 目标构建由2800颗AI卫星组成的天基算力网 2025年2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新增发射60颗卫星 计划2028年前发射首批100颗AI智算卫星 [9] 市场地位与产能 - 按2024年收入计算 公司在中国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八 市场份额为2.0% [11] - 采用一体化发展路径 自主设计制造卫星并独立承担发射任务 成都AIT中心自2021年启用 负责卫星研制 2024年浙江嘉兴卫星测试基地投入运营 深圳购入30828平方米地块用于扩展卫星研制能力 [11] 融资情况 - 成立7年完成十轮融资 累计融资规模接近20亿元 [12] - 投后估值从最初9500万元攀升至2025年7月末的67.625亿元 增幅超过70倍 [12] - 2023年8月获5亿元C轮融资(洪泰基金领投) 2024年12月获5.375亿元D轮融资 2025年7月获2.25亿元E轮融资 [13][14] 股东结构 - 上市前创始人陆川持有32.46%股份 为第一大股东 [16] - 洪泰基金通过旗下主体持股11.45% 星河产业集团持股9.68% 深创投集团持股3.77% 广东万全投资(广东万科投资)持股2.30% [16] - 股东包含多家地产背景企业 包括星河控股集团(黄楚龙创立)和万科集团 [1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7亿元 5.08亿元及5.53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6.6% [2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1亿元 同比增长65.1% [21] - 2022-2024年毛利分别为4500万元 7110万元及2.10亿元 毛利率分别为25.4% 14.0%及38.0% [2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2430万元 同比增长74.8% 毛利率10.1% [22] - 星基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03亿元 4.60亿元及4.41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58.0% 90.7%及79.7% [23] - 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9090万元 1.39亿元及1.77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92亿元 [24]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全球科技竞争正由"天数地算"向"天数天算"转变 太空计算基础设施成为科技制高点 [2] - 全球AI算力需求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5% OpenAI训练GPT-5消耗3.6吉瓦时电力 相当于30万户家庭日均用电总和 [25] - 轨道太阳能资源总量相当于地球年能耗的8600倍 赤道轨道区域太阳能密度达1360瓦/平方米 单位面积发电量可达地面光伏电站8倍 [25] -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收购火箭制造商Relativity Space 计划将数据中心送入近地轨道 [26] - 亚马逊蓝色起源公司推进"轨道数据枢纽"计划 目标2029年前将卫星数据在轨处理率提升至70% [26] - 欧盟"太空计算2030"计划投入2.3亿欧元 目标实现100千瓦级数据中心在近地轨道稳定运行 [26]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2025年5月成功发射"天算一号"星座 将台风路径预测模型数据处理时延从30分钟压缩至8分钟 [26] - 美国初创企业Starcloud计划在太空构建千兆瓦级数据中心 已获2100万美元投资 目标5年内建成5千兆瓦级轨道数据中心 [27] - 麦肯锡预测2035年全球太空算力市场规模达21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40% [29]
中美欧太空竞赛!成都老板完成全球首发,深圳神秘富豪力挺
创业邦· 2025-09-04 03:3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国星宇航是国内少数贯通卫星设计、制造、发射及运营全链条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3]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所有管理完整卫星产业价值链的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达22.1%[4][13] - 按累计发射AI卫星数量计算 公司稳居国内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首位[4][13] - 公司选择一体化发展路径 自主设计制造卫星 独立承担发射任务 并将卫星数据深度转化为应用产品[13]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公司于2018年12月成功发射中国首颗AI应用卫星 2024年2月率先发射中国首颗AI智算卫星[8] - 成立至今累计发射27颗卫星 其中21颗为AI卫星[8] - 研发的XSD-15卫星为全球首颗在轨验证AI大模型运行的卫星[8] - 2024年5月成功发射全球首个由12颗卫星组成的AI智算卫星星座 单颗卫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 首发星座整体具备5POPS太空计算能力 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高达100Gbps[9] - 提出"星算"计划 目标构建由2800颗AI卫星组成的天基算力网[8] - 2025年2月新增发射60颗卫星计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准 目标2028年前发射首批100颗AI智算卫星[11] 业务模式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分为星基解决方案、卫星及相关服务、其他服务三大板块[30] - 星基解决方案为核心收入来源 2022-2024年分别贡献收入1.03亿元、4.60亿元及4.41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为58.0%、90.7%及79.7%[30]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7亿元、5.08亿元及5.53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6.6%[29]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41亿元 同比增幅达65.1%[29] - 2022-2024年毛利分别为4500万元、7110万元及2.10亿元 对应毛利率分别为25.4%、14.0%及38.0%[29] - 公司仍处于未盈利发展阶段 2022-2024年净亏损额分别为9090万元、1.39亿元及1.77亿元[32] 融资历程与股权结构 - 成立7年完成十轮融资 累计融资规模接近20亿元[16] - 投后估值从最初9500万元攀升至2025年7月末的67.625亿元 增幅超过70倍[16] - 上市前创始人陆川持有32.46%股份 为第一大股东[18] - 洪泰基金旗下主体持股11.45% 星河产业集团持股9.68% 深创投集团持股3.77% 广东万全投资持股2.30%[18] - 股东包含多家地产背景企业 包括星河产业集团和广东万全投资[19] 行业背景与发展机遇 - 全球科技竞争正由"天数地算"向"天数天算"转变 突破人工智能从地面迈向太空[4] - 国内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突破6000亿元[28] - 成都市推进千亿级卫星产业集群建设 实施"蓉城星海"专项计划[28] - 太空太阳能资源总量相当于地球年能耗的8600倍 能源效率优势显著[34] - 全球科技巨头竞相布局太空数据中心 谷歌前CEO收购火箭制造商Relativity Space 亚马逊推进"轨道数据枢纽"计划[35] - 欧美将太空数据中心纳入国家级规划 欧盟投入2.3亿欧元推进"太空计算2030"计划[36]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2025年5月成功发射"天算一号"星座[36] - 麦肯锡预测2035年全球太空算力市场规模达21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40%[40]
顺灏股份(002565) - 顺灏股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8月21日
2025-08-21 09:44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坚持"环保低碳新材料+生物大健康"双翼发展战略,涵盖特种环保纸、印刷品、工业大麻精深加工及新型烟草四大业务 [2] - 近期通过1.1亿元投资参股北京轨道辰光科技,持股比例达19.30%,布局太空数据中心业务 [3] 核心业务表现 - 特种防伪环保纸业务(真空镀铝纸、激光防伪材料)作为上市主营业务,近年营收利润稳定 [2] - 印刷品业务通过招投标获取订单,具有高稳定性、大批量(多批次)、高精度及强环保性特点 [2][3] - 新型烟草业务通过控股子公司上海绿馨和参股深圳美众联开展,已形成规模收入 [3] - 工业大麻业务:国内子公司云南绿新专注CBD提取,美国子公司推出Vitaldiol-R系列含CBD/NMN成分的健康产品 [3] 财务与投资数据 - 2025年上半年预收房租261.25万元,仅占总资产0.10% [3] - 太空算力规划:首颗试验星拟2025年底发射,后续每年均有发射任务 [3] 法规与市场动态 - 因国内法规不明确,暂未拓展口含烟代工业务 [3]
2连板顺灏股份:轨道辰光天数天算业务可能在未来5年内有明确的商业价值
快讯· 2025-06-24 11:25
公司投资 - 顺灏股份出资1 1亿元参与轨道辰光本轮融资 投资金额未达到公司内部审议和披露标准 [1] - 顺灏股份持有轨道辰光19 30%股份 但未直接参与其日常经营管理 [1] - 公司现有业务与轨道辰光业务目前未产生协同效应 [1] 被投企业业务 - 轨道辰光经营范围涵盖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系统集成 卫星导航服务 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制造及销售 [1] - 轨道辰光"天数天算"业务可能在未来5年内形成明确商业价值 [1] - 太空数据中心"地数天算"业务预计未来5-10年逐步具备与地面数据中心竞争的优势 [1]
顺灏股份:出资1.1亿元人民币参与轨道辰光的本轮融资,持有轨道辰光的股份比例为19.30%
快讯· 2025-06-24 11:20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在2025年6月20日、6月23日、6月24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1] 投资轨道辰光 - 公司出资1 1亿元人民币参与轨道辰光的本轮融资 [1] - 持有轨道辰光的股份比例为19 30% [1] - 该投资金额未达到相关规则及公司内部制度要求的审议和披露标准 [1] 业务协同与前景 - 公司现有业务未与轨道辰光的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1] - 轨道辰光的"天数天算"业务可能在未来5年内有明确的商业价值 [1] - 太空数据中心的"地数天算"业务可能在未来5-10年内逐步具备与地面数据中心进行竞争的优势 [1]
商业航天+算力革命 北京轨道辰光科技有限公司完成1.4亿元融资
证券时报网· 2025-06-21 04:55
融资情况 - 轨道辰光科技完成首轮及加轮融资,总金额人民币1.4亿元 [1] - 加轮独投方顺灏股份投资人民币1.1亿元 [1] - 联想创投旗下联想中小企业基金及团队作为首轮投资人分别投资人民币2000万元和人民币1000万元 [1] 公司背景与业务 - 轨道辰光科技是北京星辰未来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个孵化落地的产业项目 [1] - 核心任务是在地球晨昏轨道发射部署算力卫星,组成太空数据中心 [1] - 利用空间太阳能和宇宙极寒背景辐射的散热条件发展空间智能,提供天基算力服务 [1] - 目标实现"天数天算"和"地数天算" [1] - 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建设重大空间基础设施,助力商业航天和人工智能发展 [1] 投资人观点 - 联想创投董事总经理顾正斌表示天基算力时代必将来临 [3] - 联想创投推动轨道辰光科技与联想集团在星载服务器方面合作 [3] - 太空数据中心在能源、散热、快速部署等方面具有地球上无与伦比的优势 [3] - 轨道辰光科技创始团队兼具远大理想和可实现的商业计划 [3] - "天数天算"业务在未来5年内有明确商业价值 [3] - "地数天算"业务在未来5—10年将逐步具备与地面数据中心竞争的优势 [3] 行业前景与公司规划 -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动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3] - 太空数据中心或是解决算力需求的终极路径 [3] - 公司将加速研发,推动发射部署算力星座 [3] - 助力抢抓稀缺太空资源,支撑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产业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