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逐梦影视产业,《日掛中天》从珠江畔到威尼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4:06
电影《日掛中天》的国际成就与广东背景 - 电影《日掛中天》助力辛芷蕾获得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1] - 该片由广州薄荷糖影业出品 取景地包括广东广州和韶关 具体涵盖五羊邨、东山口、十三行、淘金和晓港等岭南风味浓郁的地点 [1] - 片名源自粤剧经典《紫钗记》的唱词"日掛中天格外红 月缺终须有弥缝" 比喻男女历经磨难后重归于好 影片讲述一对昔日恋人重逢后走向悲剧的故事 [3] 广东省和广州市对影视产业的扶持政策 - 2024年5月广东省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六大"政策包" 对国家重点项目和广东精品项目在选题孵化或剧本创作阶段给予最高500万元扶持 生产阶段按开机拍摄、获准发行、公映播出等环节分步给予扶持 合计最高2000万元 [1] - "广东影视政策15条"贯穿创作、拍摄、制作、发行、放映、衍生开发的全产业链 单个项目企业最高能获得3000万元扶持 [3][4] - 2023年增城区影视文化协会成立 提供企业落户、政策申报、项目申报指引以及协拍、商务等一站式影视服务 [6] 影视企业在广州的集聚与发展 - 广州增城区现有影视上下游企业及工作室约700家 包括广州猫眼、广东联瑞木马、中影(广州)电影制作、分子影业和广州漫迷等知名企业 [6] - 增城区位优势明显 位于广州东部新中心 环境优美且高速四通八达 联通惠州、东莞、深圳 辐射港澳 为影视企业提供广阔海内外发展空间 [6] - 1978电影小镇由糖纸厂旧改而来 是大湾区首家沉浸式微短剧小镇 园区搭建医疗场所、家居、办公室等"一屋一景"满足剧组需求 已引进四大IP包括"华语戏剧盛典"和"华语电影传媒盛典"等 [7] 产业基地与人才培育举措 - 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青年影视创作人才基地落户广州市增城区宝盛国际ICC创新中心园区 吸引光线影业、联瑞木马影业等超过30家影视文化企业 [4] - 广东影视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从注册落地到后期项目开展的一站式服务 包括上线"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 集成全省取景地、摄影棚等资源 公开政策信息、办事机构和联系人信息 [4][5] - 基地与广州众多高校建立共建合作关系 并与港澳等地联动 承担培养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人才的职能 [5] 企业案例与具体支持措施 - 广州薄荷糖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注册落户增城区 董事长陈有方表示剧组落地后获得广东省和广州市的票房、剧本、拍摄取景等扶持政策 且全部落实到位 [3] - 北京三山川文化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落户1978电影小镇 因增城自然环境及政策力度适合短剧拍摄 小镇提供一年免租福利 后续租金最低折扣及30%租金补贴 [7] - 增城区影视文化协会在13个镇街协调场地供企业拍摄 并提供演员、设备、吃住行或融入岭南文化特色等对应帮助 [7]
广发证券:长视频板块整体处于低位 鼓励性政策有望带来内容供给侧的繁荣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02:52
行业政策动态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若干举措》以扶持长剧内容 包括激励优质内容供给 释放创作活力和提升审查效率三个方向[1] - 具体措施包括支持优秀微短剧通过电视平台播出 支持引进优质海外电视剧 适当放开40集上限 取消季播剧间隔一年要求 古装剧调控灵活化 鼓励改编境外优秀作品[1] - 审查机制优化包括建立总局和省局同步审查机制 压减电视剧完成片审查时限 协审时限不超过50天 试行边审边播 边改边播新机制[1] 行业供需状况 - 长视频行业已完成出清 市场供需趋于一致[1] - 电视剧+网络剧制作备案总数从2021年1670部锐减至2024年1102部[2] - 发行许可总数从2021年425部减少至2024年281部[2] - 长视频平台上新剧数量从2021年366部减少至2024年271部[2] 产业链结构特征 - 优质故事IP在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热播剧多来自小说IP改编[3] - 中游剧集制作公司以产出"版权剧"和提供"定制剧"服务为主[3] - 视频平台自建剧集工作室逐步产出"原创剧"[3] - 平台通过强化原创和定制内容提升数字系统和项目管控能力[3] 平台运营状况 - 用户对长剧观看需求稳定 但用户和时长小幅下滑[4] - 会员收入是长视频平台最核心的商业模式 平台会员数在区间波动[4] - 内容表现较强周期会员数向上提升 但后向留存仍有提升空间[4] - 需要优化内容供给和排播密度来提升付费留存[4] 行业发展前景 - 鼓励性政策导向下内容制作周期有望缩短 审查机制有望提效[1] - 内容供给侧繁荣或拉动平台用户回流 订阅和广告业绩增厚[1] - 视频平台经营杠杆优化后将带动对上游内容制作投资重新扩张[1] - 有望带动上游影视制作公司收入和利润修复[1]
中国儒意(00136.HK)25H1点评:营收22亿净利扭亏 影视游戏强劲协同打造新增长极
格隆汇· 2025-09-10 19: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06亿元,同比增长19.93% [1] - 净利润12.28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2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经调整利润13.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0% [1] 分业务收入表现 - 内容制作业务收入5.70亿元,同比增长1085% [1][2] - 线上流媒体服务收入4.06亿元,同比下降55% [1][3] - 线上游戏服务收入12.10亿元,同比增长40% [1][2] - 货品销售收入0.20亿元,同比增长10% [1] 内容制作业务 - 主控影片《唐探1900》票房超36亿元,联合出品《熊出没·重启未来》票房8.21亿元 [2] - 《误杀3》《骗骗喜欢你》分获元旦档票房冠、季军 [2] - 储备项目包括《有朵云像你》《我们生活在南京》《蛮荒禁地》《寒战1994》《欢迎来龙餐馆》《转念花开》及追光动画合作作品 [2] 游戏业务 - 《仙境传说:爱如初见》《世界启元》《排球少年:新的征程》保持稳定热度 [2] - 《红警OL》累计流水超过60亿元 [2] - 新作《群星纪元》跻身iOS畅销榜前十,首月流水突破1亿元 [2] - 《龙石战争》与《驯龙高手》IP合作,植入标志性角色"没牙仔" [2] - 与NBA、育碧、EA等国际头部厂商合作强化IP商业化运营 [2] 流媒体业务 - 南瓜电影平台通过AI技术升级个性化推荐和用户体验 [3] - 计划推出AI生成的视频解说片段 [3] 投资与并购 - 2023年投资万达电影,打通内容创作至终端放映全产业链 [3] - 2025年上半年战略投资北京乐自天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布局潮玩、手办衍生品市场 [3] - 2025年7月启动收购快钱金融服务30%股权,构建"文化+科技+金融"闭环 [3] 行业前景与业绩预期 - 2025年电影行业呈稳步复苏态势,优质电影龙头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4] - 预计2025-2026年收入分别为48.4亿元、58.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22% [4] - 预计2025-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6.4亿元、20.3亿元 [4]
上海电影20250910
2025-09-10 14:35
公司及行业 * 上海电影公司 通过收购上影元子公司股权 将上影集团和美影厂的核心IP纳入旗下 共计60个 包括独占及非独占类影视和动画作品[13] * 行业涉及影视 IP开发 授权衍生品 实景娱乐[2][11][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IP的优势与本质 * IP具备跨周期性 轻资产和强网络效应三大优势 能穿越经济周期 降低贴牌成本 并通过用户认知度提升商业价值[2] * IP不仅仅是内容 而是一个明确的文化符号 真正被认可为IP的资产并不多 关键在于是否形成了广泛认同的文化符号[3] * 成功IP需具备正循环模型 符号化和延展性 开放世界观及组合性四大要素[2][6] IP的价值体现与评估 * IP价值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电影 剧集 游戏 图书等短期收入 第二层是授权和衍生品收入 包括消费品授权 玩具授权 服装联名 这部分收入较稳定且毛利率较高 第三层是线下实景娱乐 如主题乐园[11] * 传统影视公司的PE通常在十几倍到二十倍左右 而IP类公司的PE则可能高达50多倍 如三丽鸥 迪士尼等 这是因为IP类公司享受长期溢价 盈利质量更高 更稳定[10] * 评估影视公司和游戏公司的利润预期通常基于即将上线的电视剧 电影或游戏的票房潜力 但这种方法忽略了IP库的再生价值 即IP不仅体现在单一作品的价值 还包括长期开发和衍生品收入[8][9] 公司战略与布局 * 上海电影现行战略总结为3+1+X 即发行放映内容基本盘加上核心业务板块中的重点项目开发[2][13] * 公司积极探索超级娱乐空间 利用影城进行IP主题展示 如大闹天宫和黑猫警长主题影院 为其IP价值提供多层次支持[4][15] * 美影厂计划陆续开发旗下IP 包括此前备案的多部电影 预计每年更新两部IP内容 以保持持续热度和市场关注度[16]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上海电影公司收入下降了5% 利润下降了22% 主要原因包括影院业务压力及上半年缺乏新的IP内容产出[17] * 预计2025年盈利2.6亿人民币 2026年3.7亿人民币 后年4.4亿人民币 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7倍 39倍和33倍[17] * 公司通过中期分红方案 每10股派发0.48元现金红利 总计派发2000多万元 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0%[17] 其他重要内容 具体案例与数据 * 三丽鸥通过打造庞大的IP矩阵 每年通过投票选出新形象 并控制出货量 以应对IP老化问题 市值从2020年至今上涨20倍[2][12] *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达15.6亿元人民币 超出预期 猫眼预测其最终累计票房将超过16亿元 目前已与30多个品牌进行IP授权合作[4][13][14] * 该电影改编自中国奇谭第一季中的第一集 这一季共有八集 其中其他七集尚未改编 第二季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上线[14] 风险与挑战 * 宣发策略失误可能导致票房预期下调 进而影响股价波动 例如《浪浪山小妖怪》请傅首尔进行宣传反而产生了负面效果 否则票房有可能超过20亿元[8][13] * AI技术的发展可能不及预期 但上海电影公司仍然看好AI战略带来的潜力与机会[18]
当品牌还在做极简主义,年轻人却在搞极繁主义
36氪· 2025-09-10 12:53
文章核心观点 - Z世代凭借高数字素养成为网络内容的核心创作者、策展人与文化影响者,推动创意极繁主义成为数字时代的新创意语言,重塑全球流行文化面貌 [1][3][5] Z世代文化特征与内容偏好 - Z世代观看电视和电影的时间比普通人少26%,花在社交平台和UGC内容的时间多出54% [5] - 66%的14-24岁年轻人认为同龄人对网络热门话题有巨大影响,而25-49岁成年人中仅49%持相同观点 [5] - 互联网深度塑造Z世代文化认知:58%认为幽默感由互联网塑造,60%从网络创作者处习得习惯,59%承认个人风格受在线内容影响,62%使用从视频或网络梗中学到的语言 [5] - 成长于YouTube、Minecraft、《江南Style》等全球文化现象,媒体环境无国界、可定制、参与式 [5][6] 创意极繁主义特征 - 视听复杂性:Z世代适应多重输入创作风格,案例如《Skibidi Toilet》通过快节奏剪辑、怪诞画面和荒谬设定堆叠信息量 [7][8][9] - 内容共创性:粉丝通过二创、弹幕、评论参与内容扩展,案例如《EPIC: The Musical》演变为粉丝共创项目,B站UP主基于游戏或梗创作二次同人作品 [11] - 热梗流动性:将最新热梗塞入作品增加共鸣度和在场感,例如发疯文学、I人E人等网络流行语 [12] - 全球文化性:跨文化接受度高,案例如韩国《Alien Stage》吸引全球粉丝(美国为最大观众来源地),意大利脑腐(AI山海经)相关视频超45万条 [13][14] 对品牌与行业的启示 - 拥抱数字原生场景与语境:需深度理解年轻人文化内涵,案例如雷军"Are you OK"在B站被二创为鬼畜视频,成为小米品牌资产 [19] - 从小众文化寻找灵感:亚文化圈层是新梗思潮源头,案例如淘宝丑东西大赛将混乱多元的丑转化为大众话题 [20][21] - 鼓励二创并放弃控制权:提供易于二次创作的素材,案例如蜜雪冰城主题歌通过用户二创演变为网络梗 [23][24] - 拥抱不完美追求网感:过度精致显疏离,案例如多邻国猫头鹰使用平台原生滤镜和贴纸制作粗糙但信息量大的内容 [25] 技术催化与未来趋势 - AI工具降低创作门槛,让普通人成为极繁主义艺术家,使内容生态更拥挤、混乱但多元充满活力 [27] - 内容价值取决于激发互动、衍生梗及成为用户自我表达素材的能力,而非单纯精美程度 [27]
传媒板块2025H1业绩综述:业绩增长显著,子板块分化明显
中原证券· 2025-09-10 10: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上调) [1] 报告核心观点 - 传媒板块2025H1业绩显著增长 营收创同期新高 归母净利润增速大幅提升 [1][7] - 子板块业绩分化明显 游戏板块表现优异 影视板块Q2回落 出版板块利润增长依赖税收政策 广告营销板块头部企业表现突出 广电板块持续亏损 [7][27] - 游戏市场景气度高 政策环境改善 版号发放数量增加 为行业增长提供动力 [7][34] - 影视板块Q3有望企稳回升 关注国庆档影片表现及内容出品方 [5][59] - 出版板块营收受教辅征订政策影响下滑 但所得税优惠政策推动利润增长 [7][87] - 广告营销板块受宏观环境影响需求收缩 但梯媒等细分渠道保持增长 [104][111] - 投资建议关注游戏、影视、出版、广告等子板块的头部公司及转型机会 [5][7] 行业综述 - 2025H1传媒板块营业收入2728.86亿元 同比增长2.91% 增速较2024H1提升1.29个百分点 [7][14] - 归母净利润222.74亿元 同比增速从2024H1的-33.43%提升至38.08% [7][14]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7.23亿元 同比增长22.52% [14]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1386.90亿元 同比增长1.32% 归母净利润112.64亿元 同比增长32.62% [7][17] - 毛利率31.39% 同比提升0.99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8.16% 同比提升2.08个百分点 [22] - 销售费用率12.63% 同比上升0.70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7.03% 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2.94% 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 [22] 游戏板块 - 2025H1国内游戏市场规模1680亿元 同比增长14.08% 用户规模6.79亿人 同比增长0.72% [29] - 移动游戏市场规模1253.09亿元 同比增长16.55% 客户端游戏市场规模354.03亿元 同比增长4.86% [29] - 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销售收入95.01亿美元 同比增长11.07% [29] - A股游戏板块营业收入478.98亿元 同比增长23.78% 归母净利润82.20亿元 同比增长74.54% [38][7] - 毛利率68.45% 同比提升0.11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17.16% 同比提升4.99个百分点 [40] - 2025年国产游戏版号发放1050款 较2024年同期增加200款 进口游戏版号69款 [34] - 重点公司:ST华通(营收172.07亿元 +85.50% 净利润26.56亿元 +129.33%)、吉比特(营收25.18亿元 +28.49% 净利润6.45亿元 +24.50%)、完美世界(营收36.91亿元 +33.74% 净利润5.03亿元 扭亏为盈) [44] 影视板块 - 2025H1国内电影票房292.32亿元 同比增长22.29% 观影人次6.41亿 同比增长16.55% [58] - 春节档(1-2月)票房224.63亿元 同比增长64.00% 观影人次4.74亿 同比增长58.53% [58] - Q2票房48.44亿元 同比下降34.71% 观影人次1.21亿 同比下降34.24% [58] - 暑期档(7-8月)票房100.58亿元 同比增长6.89% 观影人次2.73亿 同比增长18.70% [58] - A股影视板块营业收入184.39亿元 同比增长17.16% 归母净利润17.24亿元 同比增长120.85% [7][60] - 重点公司:万达电影(营收66.89亿元 +7.57% 净利润5.36亿元 +372.55%)、光线传媒(营收32.42亿元 +143.00% 净利润22.29亿元 +371.55%)、横店影视(营收13.73亿元 +17.81% 净利润2.02亿元 +128.61%) [60][68] 出版板块 - 2025H1整体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增长0.73% 实洋同比下降0.31% [82] - 内容电商渠道码洋增长47.62% 平台电商、垂直电商及实体店渠道均为负增长 [82] - A股出版板块营业收入664.72亿元 同比下降8.19% 归母净利润87.83亿元 同比增长19.30% [7][86] - 所得税费用从2024H1的24.97亿元降至2.41亿元 主要受税收优惠政策影响 [86][87] - 毛利率34.78% 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13.21% 同比提升3.04个百分点 [88] - 重点公司:中原传媒(营收45.75亿元 +1.00% 净利润5.32亿元 +50.39%)、长江传媒(营收35.48亿元 -0.70% 净利润6.85亿元 +28.83%)、中南传媒(营收63.35亿元 -8.09% 净利润10.17亿元 +31.46%) [94] 广告营销板块 - 2025H1国内广告市场同比增长0.6% 户外广告渠道表现突出(高铁+14.7% 机场+29.1% 地铁+4.6%) [104] - 电梯LCD广告增长11.0% 电梯海报增长9.2% 影院视频下降1.6% [104] - 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3598.5亿元 同比增长5.6% [104] - A股广告营销板块营业收入1021.16亿元 同比增长2.34% 归母净利润36.88亿元 同比增长40.97% [7][111] - 毛利率11.75% 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3.61% 同比提升0.99个百分点 [114] - 重点公司:分众传媒(营收61.12亿元 +2.43% 净利润26.65亿元 +6.87%)、利欧股份(净利润4.78亿元 扭亏为盈) [111][119] 广电板块 - A股广电板块营业收入178.61亿元 同比下降1.74% 归母净利润-8.15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7][133] - 已连续8个季度维持总体亏损状态 [133][138] - 毛利率22.40% 同比提升0.14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4.56% 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 [134] - 重点公司:华数传媒(营收44.35亿元 +2.07% 净利润2.54亿元 +4.63%)、东方明珠(营收33.76亿元 +2.13% 净利润3.44亿元 -18.65%)、江苏有线(营收41.44亿元 +4.25% 净利润2.03亿元 +35.24%) [138] 投资建议 - 游戏板块建议关注完美世界、三七互娱、恺英网络、吉比特 [7] - 影视板块建议关注万达电影、光线传媒、芒果超媒 [5] - 出版板块建议关注中原传媒 [5] - 广告板块建议关注分众传媒 [5]
每日收评创业板指震荡反弹涨超1%,算力产业链卷土重来,两市成交额不足2万亿
搜狐财经· 2025-09-10 09:42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成交额1.98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404亿元[1] - 沪指涨0.13% 深成指涨0.38% 创业板指涨1.27%[1] - 市场热点快速轮动 上涨与下跌个股数量基本相当[1] 算力硬件板块 - 板块集体反弹 工业富联、东山精密、景旺电子涨停[2] - 美股甲骨文盘后大涨27% 预计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营收增长77%至180亿美元[2] - 科技之争核心抓手在AI 大厂上修AI相关资本开支[2] - 英伟达GB200上量/GB300量产/Rubin推出 谷歌/Meta/亚马逊等ASIC厂商快速发展[2] - 800G交换机加速渗透 出海算力链中期逻辑未变[2] - 液冷方向领涨 思泉新材、淳中科技涨停 英维克涨超7%[5] - PCB概念活跃 胜宏科技涨超10%刷新历史新高[5] 油气板块 - 板块全天走强 准油股份涨停 通源石油、惠博普等涨幅居前[2] - 纽约轻质原油期货涨0.59%至每桶62.63美元 布伦特原油期货涨0.56%至每桶66.39美元[2] - 地缘政治紧张引发供应担忧 但OPEC+决定10月增产13.7万桶/日[3] - 美国原油库存增加 或对油价形成下行压力[3] 影视院线板块 - 板块爆发 金逸影视涨停 幸福蓝海、芒果超媒等涨幅居前[3]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观影人次3.21亿[3]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达76.21% 电影市场处于恢复进程[3] 游戏板块 - 政策支持下行业中报实现高增长 三季度业绩有望环比提升[3] - 版号发放快速增加 行业增速由个位数提升至双位数[3] - 新炬网络、粤传媒、巨人网络涨停[3] 固态电池板块 - 板块整体调整但保持活跃度 先导智能、天际股份探底回升涨超4%[5] - 恩捷股份(隔膜方向)、嘉元科技(铜箔方向)出现补涨[5] - 预计后续仍存在反复活跃空间[5] 涨停梯队 - 天普股份11连板 首开股份6连板[6] - 卧龙新能3连板[6] - 淳中科技、苏宁环球等2连板[6] 市场量能 - 量能持续萎缩 买盘逐步衰退[7] - 若无增量资金 向上挑战前高存在难度[7] - 中期趋势未变 短线整理后走势仍值得期待[7] 行业政策动态 - 六部门联合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为期3个月[9] - 农业农村部拟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 牧原、温氏等25家企业参会[10][11] - 会议将分析生猪生产形势 部署下半年及明年的产能调控工作[11]
688388 20%涨停!这一概念卷土重来
证券时报· 2025-09-10 09:13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股指探底回升 创业板指涨1.27%报2904.27点 科创50指数涨1.09% 沪指涨0.13%报3812.22点 深证成指涨0.38%报12557.68点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0042亿元 较前一日减少1482亿元[2] - 港股走强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均涨超1% 鸿腾精密涨近13% 哔哩哔哩涨超7% 联想集团涨近5%[3] - 资源板块集体下挫 有色、煤炭、化工、电力等板块表现弱势[2] 影视行业表现 - 影视股集体活跃 幸福蓝海涨近14%盘中触及涨停创近9年新高 金逸影视和粤传媒涨停 华谊兄弟和芒果超媒涨超5%[5][6] - 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达119.66亿元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分别增长2.76%和12.75%[6] - 国庆档已定档重点影片包括《刺杀小说家2》《熊猫计划2》《三国的星空》 储备影片包括《抓特务》《志愿军第三部》等 IP续作进口片有望四季度引进[7] AI产业链表现 - AI产业链股集体走高 嘉元科技20%涨停 胜宏科技涨约12%股价逼近300元续创新高 东山精密、工业富联、景旺电子等涨停[9][10] - 甲骨文表示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销售额将跃升77%达180亿美元 并给出后续年度营收目标[10] - 博通2025财年第三财季营收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22% 预计第四财季营收1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8% AI芯片业务收入将增长至62亿美元[11] 泡泡玛特股价表现 - 泡泡玛特收盘跌4.5%报275.2港元/股 盘中一度跌逾7% 近11个交易日累计下跌约18%[13] - 公司面临二手市场跌价潮 部分产品价格从高峰期的4000余元跌至400元出头 大爆款产品已跌破原价[14] - 摩根士丹利认为二手交易价格不能有效反映真实供需状况 公司长期增长前景依然强劲[14] 其他板块表现 - 石油板块强势上扬 科力股份涨超10% 准油股份涨停[2] - 卫星互联概念拉升 三维通信、日海智能涨停 中国联通涨超5%[2] - 旅游出行板块崛起 凯撒旅业、天府文旅涨停 大连圣亚涨近8%[2] - 创业板新股艾芬达上市首日涨170%报74.77元/股 盘中最高涨幅达217.7% 单签最高盈利超3万元[2]
688388,20%涨停!这一概念卷土重来
证券时报· 2025-09-10 09:0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股指探底回升 创业板指涨1.27%至2904.27点 科创50指数涨1.09% 沪深北三市成交20042亿元 较前一日减少1482亿元 [1] - 港股走强 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均涨超1% [1] 行业板块表现 - 资源板块集体下挫 包括有色、煤炭、化工、电力 [2] - 石油板块强势上扬 科力股份涨超10% 准油股份涨停 [2] - 影视股集体活跃 幸福蓝海盘中触及涨停创近9年新高 金逸影视与粤传媒涨停 [2][3] - AI产业链股卷土重来 嘉元科技与东山精密等涨停 胜宏科技涨约12%续创新高逼近300元 [2][10] - 卫星互联概念拉升 三维通信与日海智能涨停 中国联通涨超5% [2] - 旅游出行板块崛起 凯撒旅业与天府文旅涨停 大连圣亚涨近8% [2] - 新股艾芬达登陆创业板涨170%至74.77元/股 盘中最高涨217.7%至87.98元/股 单签最高盈利超3万元 [2] 影视行业数据与动态 -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4] - 国庆档已定档重点影片包括《刺杀小说家2》《熊猫计划2》《三国的星空》 均定档10月1日 [4] - 中金指出观影需求自7月中下旬明显改善 国庆档影片定档及《惊天魔盗团3》等IP续作进口片有望支撑全年票房 [5] AI与算力产业动态 - 甲骨文预计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销售额跃升77%至180亿美元 并设四年营收目标分别达320亿/730亿/1140亿/1440亿美元 [7] - 博通2025财年第三财季营收159.5亿美元 同比增长22%超预期 第四财季营收指引174亿美元超预期 AI芯片业务收入预计增至62亿美元 环比增19% [7] -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AI算力产业链高景气度持续 资本开支增长空间大 [8] 个股异动 - 港股鸿腾精密涨近13% 哔哩哔哩涨超7% 联想集团涨近5% [2] - 泡泡玛特跌4.5%至275.2港元/股 近11个交易日累计跌约18% 主因二手市场跌价潮及产能增加导致货源充足 [9] - 摩根士丹利指出二手价格不能反映真实供需 强调公司IP多元化和海外扩张的长期增长前景 [9]
688388,20%涨停!这一概念卷土重来
证券时报· 2025-09-10 08:5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股指探底回升 创业板指涨1.27%报2904.27点 科创50指数涨1.09%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0042亿元 较前一日减少1482亿元 [1][2] - 港股走强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均涨超1% 鸿腾精密涨近13% 哔哩哔哩涨超7% 联想集团涨近5% [1][2] - 资源板块集体下挫 有色、煤炭、化工、电力等板块表现疲软 [2] 影视行业表现 - 影视股集体活跃 幸福蓝海涨13.83%盘中触及涨停 金逸影视和粤传媒涨停 华谊兄弟和芒果超媒涨超5% [2][4] -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达119.66亿元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分别增长2.76%和12.75% [5] - 国庆档重点影片包括《刺杀小说家2》《熊猫计划2》《三国的星空》 储备影片有《抓特务》《志愿军第三部》等 [5] - 进口片《惊天魔盗团3》《疯狂动物城2》《阿凡达3》有望2025年四季度引进 对全年票房形成支撑 [5] AI产业链表现 - AI产业链股卷土重来 CPO和算力板块强势 嘉元科技20%涨停 胜宏科技涨12.01%股价逼近300元续创新高 东山精密、工业富联、景旺电子均涨停 [2][6][7] - 甲骨文预计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销售额跃升77%至180亿美元 并设四年营收目标分别达320亿、730亿、1140亿和1440亿美元 [8] - 博通2025财年第三财季营收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22%超预期 预计第四财季营收1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8% AI芯片业务收入将增长至62亿美元环比增19% [8] - AI大模型用户渗透率仍较低 算力投资方兴未艾 资本开支会随大模型收入增长而增长 [9] 个股表现 - 新股艾芬达登陆创业板涨170%报74.77元/股 盘中最高涨217.7%至87.98元/股 单签最高盈利超3万元 [2] - 泡泡玛特跌4.5%报275.2港元/股 近11个交易日累计跌约18% 二手市场出现跌价潮 Labubu怪味便利店搪胶吊卡从4000余元跌至400元 [10][11] - 摩根士丹利认为二手交易价格不能有效反映真实供需 随着IP矩阵多元化和海外市场扩张 长期增长前景依然强劲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