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

搜索文档
国家税务总局 首次披露
上海证券报· 2025-08-18 14:00
税务监管行动 - 国家税务总局首次曝光"新三样"领域偷骗税案件 旨在警示违法行为将受严惩[1] - 税务部门依法查处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骗享税费优惠案件 追缴税费及罚款共计571.9万元[1] - 税务部门依法查处深圳犯罪团伙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 追缴出口退税款1.49亿元并处1倍罚款[2] 企业违法行为细节 - 江西南氏锂电在2021至2023年通过扩大研发人员范围 将非直接从事研发人员工资费用668.22万元违规纳入研发支出申报[1] - 深圳骗税团伙2019至2022年操控11家企业 将不能退税的"铅酸蓄电池"以"锂电池"名义出口骗取退税款1.49亿元[2] - 深圳案件主犯林嘉阳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000万元 其他18名涉案人员获刑三年至十一年六个月[2] 行业影响与政策导向 - 少数"新三样"企业违规骗享税费优惠 助长低价低效无序竞争并加剧产能过剩[1] - 国家实施税费优惠政策支持"新三样"领域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但要求合法合规享受优惠[1][3] - 税务部门推动政策红利直达专注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的企业 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3]
化工行业新材料周报(20250811-20250817):英伟达推出新Cosmos模型,2025Q2中东手机出货量大增-20250818
华创证券· 2025-08-18 01:17
行业投资评级 - 化工行业新材料板块维持"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 新材料板块表现 - 本周Wind新材料指数上涨5.69%,跑赢沪深300指数(2.37%)和申万基础化工指数(1.09%),机器人材料和半导体材料标的领涨 [10][23] - 涨幅前五标的:凯美特气(+35%)、新瀚新材(+31%)、扬帆新材(+30.9%)、久日新材(+28.6%)、聚石化学(+26%) [27][28] - 价格涨幅前三品种:6F(+9.45%)、磷酸铁锂(+5.05%)、氧气(+2.81%) [10][23] 新能源材料 - 工信部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强调治理低价竞争和推动落后产能退出,预计2025年风光新增装机超500GW [11][32] - 南都电源斩获全球最大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2.8GWh),六氟磷酸锂价格突破6万元/吨 [33][34] 消费电子材料 - 2025Q2中东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至1320万部,成为全球增长最快地区 [13][64] - 东旭光电UTG超薄柔性玻璃良率突破90%,蓝思科技纳米微晶玻璃量产良率达85% [65] 机器人前沿材料 - IDC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占近半份额 [14][73] - 英伟达推出70亿参数的Cosmos Reason视觉语言模型,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年底将部署数千台 [72][73] 氢能政策 - 财政部明确使用氢能、甲醇的进项税额可抵扣,预计2025年三北地区绿氢产能超40万吨 [15][78] 行业数据跟踪 新能源领域 - 6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58.2GWh,磷酸铁锂占比81% [8][52] - 5月光伏新增装机92.4GW,6月风电新增装机5.11GW [50] 化工行业指数 - 华创化工行业指数71.97,环比-1.21%,价差百分位为过去10年的0% [19][22] - 行业开工率66.57%,环比+0.40% [19] 重点公司动态 - 龙蟠科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 [34] - 中研股份:PEEK树脂产能达千吨级,有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75] - 国瓷材料:MLCC粉体材料市占率领先,平台化布局电子/催化/生物医疗材料 [66]
武汉港“汉亚直航”今年增加近一半
长江日报· 2025-08-18 00:32
武汉港国际航运业务增长 - 武汉港2024年8月15日出入境船舶达100艘次 较2023年同期67艘次增长49% [1] - 武汉直航境外业务34年来稳居长江中上游港口首位 [1] 国际航线网络扩展 - 2019年开通首条武汉至日本直达航线 2021-2024年新增4条直达航线覆盖韩国釜山港、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越南胡志明港及印尼拉博塔港 [2] - 2024年新增花山港区至日本门司港航线、汉南港区至日本名古屋航线 [2] 货物贸易结构升级 - 直航进口以食品原料、大米、汽配、工业品、大豆、大理石为主 出口以无纺布、化工品、农副产品、汽配为主 [2] - 2024年新增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三样"出口产品 强化与东亚、东南亚经贸联系 [2] 多式联运枢纽优势 - 阳逻港通过铁路专线连接国家铁路网 实现铁水联运与天河/花湖机场互联 [3] - 航线西接中欧班列 东联国际直航 覆盖120多个国家200余个城市 [3] 通关效率提升措施 - 边检实施"一船一策" 对中国籍船舶实行一站办结及免登轮检查 [3] - 海关推行"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模式 提供7×24小时随到随查服务 [3] 物流成本优化案例 - 格林美通过武汉-印尼航线运输镍湿法冶炼中间品 航行时间缩短至11.5天 节省7-10天 [4] - 企业物流成本降低10%-20% [4]
华友钴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六成;中国神华拟购买国源电力等资产丨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7 23:21
华友钴业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23.78% [1] - 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长62.26% [1] - 主要产品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均有所增长 [1] -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1] - 印尼镍钴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为未来业绩提供支撑 [1] 中国神华资产收购 - 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12项资产 [2] - 包括国源电力100%股权、新疆能源100%股权等 [2] - 拟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西部能源持有的内蒙建投100%股权 [2]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2] - 收购将显著提升公司资源储备和产业规模 [2] 海南矿业投资动向 - 拟以3亿元现金增资洛阳丰瑞氟业有限公司 [3] - 获得丰瑞氟业15.7895%的股权 [3] - 丰瑞氟业主营萤石矿采选和无水氟化氢生产 [3] - 拥有多个萤石矿采矿权 [3] - 萤石是锂电池产业的关键原料 [3]
中伟股份上半年净利7.33亿元,同比下降15.2%
北京商报· 2025-08-17 09:29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7.33亿元,同比下降15.2%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3.23亿元,同比增长6.16% [1]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新能源金属等销售增加所致 [1] 公司业务 - 公司是专业的新能源材料科学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与前驱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5日收盘,公司股价报34.95元/股 [2] - 公司总市值327.8亿元 [2]
中伟股份: 关于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7 08:15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36,023,053股,发行价138.8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49.99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49.530亿元,资金于2021年11月17日到位[1]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60,966,688股,发行价70.6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43.07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42.729亿元[2] - 2021年募集资金净额49.530亿元,加利息收入578.52万元及未置换发行费用102.90万元,累计投入49.598亿元,期末余额为0[2] - 2022年募集资金净额42.729亿元,加利息收入195.73万元,累计投入42.746亿元,期末余额0.82万元[2] 募集资金存放与管理 - 公司设立专项账户存储募集资金,并与华泰联合证券及多家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明确权利义务[3][4] - 2021年募集资金专户涉及建设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20家银行分支机构,2022年新增民生银行、工商银行等7家机构[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合计8,187.52元,主要存放于印尼项目相关账户[6]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1年募投项目:北部湾三元项目一期投入35.054亿元(超计划539.15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4.544亿元,累计投入49.598亿元[7] - 2022年募投项目:印尼高冰镍项目投入18.213亿元,贵州硫酸镍项目1.779亿元,广西高冰镍项目2.120亿元,开阳磷酸铁项目7.81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2.820亿元,累计投入42.746亿元[8] - 北部湾三元项目一期、贵州硫酸镍项目、开阳磷酸铁项目因产能未完全释放未达预期效益[7][8] 募投项目进展 - 北部湾三元项目一期2024年12月达产,实际效益2.148亿元,低于预期[7] - 印尼高冰镍项目进度100.01%,广西高冰镍项目2023年11月达产并实现效益1.217亿元[8] - 贵州开阳磷酸铁项目2024年9月达产,亏损0.993亿元[8] 资金管理合规性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办法》,严格遵循证监会及深交所监管要求,未发现违规使用情形[6] - 报告期内未发生募投项目变更、实施方式调整或闲置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等情况[6][7][8]
1000+深度报告下载: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新材料能源/新材料等
材料汇· 2025-08-16 15:58
新材料投资领域 - 新材料投资覆盖半导体、新能源、光伏、新型显示、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 [1][3] - 半导体领域重点关注光刻胶、电子特气、靶材、硅片、湿电子化学品等材料 [1] - 新能源领域聚焦锂电池、钢离子电池、硅基负极、复合集流体等方向 [1] - 光伏领域关注光伏胶膜、光伏玻璃、钙钛矿等材料 [1][3] - 新型显示领域涉及OLED、MiniLED、MicroLED、量子点等技术 [3] 半导体产业发展 - 半导体制造工艺持续演进,从FinFET向GAAFFI架构发展 [11] - 光刻技术从DUV(248/193nm)向Hi-NA EUV升级 [11] - 台积电制程从28nm逐步推进到2nm、1.4A等先进节点 [11] - 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工艺正在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11] 企业投资阶段分析 - 种子轮企业处于想法阶段,重点关注团队能力和行业门槛 [6] - 天使轮企业已开始研发,需要考察研发投入和渠道推广能力 [6] - AS阶段产品相对成熟,销售额快速增长,是投资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节点 [6] - B42阶段企业估值较高,投资目的是抢占市场份额和开发新产品 [6] 知名企业布局 - 半导体设备领域关注ASML、中芯国际、台积电等企业 [4] - 新能源领域重点关注比亚迪、特斯拉等企业 [4] - 材料领域涉及杜邦、汉高、3M等国际巨头 [4]
100种材料重塑产业!中国2025新材料决胜图曝光:半导体突围、固态电池量产、人造血管落地
材料汇· 2025-08-16 15:58
新一代半导体材料(12种) - 碳化硅衬底(SiC)击穿场强为硅基材料的7倍,导热率4.9W/(cm·K),适配电动车800V高压平台,提升系统能效10%以上,光伏逆变器损耗降低50% [11] - 2025年全球衬底需求140万片,2030年超500万片,年复合增长率30% [12] - 天岳先进全球导电型衬底市占率22.8%(排名第二),半绝缘型衬底连续四年全球前三 [12] - 氮化镓外延片(GaN-on-Si)电子饱和速度达2.5×10⁷cm/s(硅的3倍),支持数据中心电源效率>99.3%,快充体积缩小50% [16] - 2030年外延片市场$30亿,车用GaN器件CAGR达48% [17] - 英诺赛科为全球最大8英寸IDM,晶湛半导体专注射频外延 [18] - 氧化镓单晶(β-Ga₂O₃)Baliga优值指数3400(SiC的4倍),击穿电压>8kV,适用于电网超高压器件 [21] - 2030年晶圆需求50万片,全球市场达$193亿(CAGR50.13%) [22] - 杭州富加镓业开发AI智能长晶设备,中电科46所掌握导模法 [24] - 金刚石半导体热导率2200W/mK(硅的15倍),抗核辐射性能零衰减,适用航天器电源 [27] - 2030年极端器件市场$5亿 [27] - 国晶辉提供航天级衬底,沃尔德掌握CVD金刚石技术 [29] 新能源战略材料(15种)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i₆PS₅Cl)室温离子电导率>12mS/cm,电化学窗口>5V,适配4.5V高电压正极 [67] - 2030年全球需求超8万吨,市场规模$120亿(CAGR68%) [68] - 宁德时代中试线良率90%,赣锋锂业具备吨级产能 [69] - 钠电普鲁士蓝正极(Fe₄[Fe(CN)₆]₃)理论比容量170mAh/g,原料成本<6万元/吨(仅为三元锂电1/3) [73] - 2030年正极材料需求200万吨,占钠电池成本35%,中国市场$50亿 [74] - 中科海钠建成全球首条GWh产线,钠创新能源实现交大技术转化 [75] - 钙钛矿光伏组件(FAPbI₃)单结效率突破26.1%,溶液法印刷成本$0.02/W(晶硅1/3) [76] - 2030年全球装机100GW,市场空间$120亿,中国产能占比超60% [77] - 协鑫光电1m×2m组件效率18.04%,极电光能建设无锡150MW产线 [78] - 质子交换膜(全氟磺酸树脂)质子电导率>0.1S/cm(80℃),机械强度>40MPa(湿态),燃料电池寿命>2万小时 [81] - 2025年全球市场$50亿,中国需求占比35% [82] - 东岳集团为国内唯一量产企业,科润新材料开发无氟膜中试 [83] 新型显示与光学材料(10种) - 电致发光量子点(QLED)色域覆盖120%NTSC(传统LCD的1.5倍),发光半峰宽<25nm [124] - 2028年QLED材料市场$18亿,电视渗透率>20% [125] - 纳晶科技专利数中国第一,普加福红光量子点效率99% [125] - 金属氧化物TFT(IGZO)电子迁移率>10cm²/Vs(非晶硅20倍),漏电流<10⁻¹³A(功耗降低50%) [126] - 2025年高端面板渗透率50%,材料市场$25亿 [127] - 京东方合肥10.5代线量产,维信诺布局固安产线 [129] - Micro-LED外延芯片亮度>100万尼特(OLED的100倍),功耗仅LCD的10% [130] - 2030年Micro-LED显示器市场$300亿,年复合增长率80% [131] - 三安光电专注砷化镓芯片,华灿光电开发蓝绿光芯片 [132] - 柔性聚酰亚胺基板(CPI)耐弯折>20万次(半径1mm),玻璃化温度>380℃ [134] - 2025年全球需求1.2亿平方米,市场$45亿 [135] - 瑞华泰、中天科技掌握超薄CPI膜技术 [138] 生物医用前沿材料(10种) - 可降解镁合金血管支架(Mg-Zn-Y-Nd)降解周期6-12个月,抗拉强度>300MPa,弹性模量45GPa [164] - 2030年可降解支架市场$120亿,占心血管支架60%份额 [165] - 微创医疗获全球首款CE认证,先健科技开发铁基支架延伸 [166] - 腺相关病毒载体(AAV血清型)转染效率>90%,免疫原性低,为CAR-T疗法核心递送系统 [167] - 2025年基因治疗CDMO市场$50亿,年增速40% [168] - 和元生物位列全球产能TOP5,药明生基建设无锡基地 [169] - 胶原蛋白人工骨(重组人源型)孔隙率>90%,抗压强度>15MPa,降解速率可调 [170] - 2025年骨科修复材料市场$80亿,年增12% [171] - 双骏生物生产骨科填充剂,昊海生科专注关节修复 [173] - 聚乳酸可吸收缝线(PLLA-PGA)降解周期90-180天,拉伸强度>0.5GPa,炎症反应发生率<1% [174] - 2025年可吸收缝线市场$35亿,中国增速超20% [175] - 威高股份市占率40%,迈普医学开发神经外科专用产品 [176] 高端装备特种材料(15种) - T1100级碳纤维(航空级)拉伸强度7.0GPa,模量324GPa,密度仅1.8g/cm³ [201] - 2025年航空航天需求2万吨,市场$45亿 [202] - 中复神鹰实现T1000量产,光威复材为军品主力供应商 [204] - 第四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15)承温能力>1150℃(三代合金+70℃),抗蠕变强度>800MPa [205] - 2030年航发高温合金市场$150亿,中国需求占比25% [206] - 钢研高纳为涡扇20供应商,图南股份专注舰用燃机 [208] - 碳化硅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MC)1600℃强度保持率>90%,密度仅2.5g/cm³ [209] - 2028年航空航天市场$22亿,年增30% [210] - 西安鑫垚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航高科提供预制体 [212] -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TiAl-4822)比强度>300MPa·cm³/g(镍基合金2倍),700℃抗氧化性优异 [213] - 2025年全球需求5000吨,市场$12亿 [214] - 宝钛股份生产航空紧固件,西部材料掌握板材轧制技术 [216] 节能环保先锋材料(10种) - 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导热系数低至0.013W/(m·K)(传统材料1/5),憎水率>99.8% [263] - 2025年全球市场$25亿,中国需求占45% [264] - 纳诺科技拥有全球最大产能,埃力生参与国标制定 [265] - 金属有机框架捕碳材料(Mg-MOF-74)比表面积>7000m²/g,CO₂吸附容量>10mmol/g(25℃) [266] - 2030年碳捕集材料市场$120亿 [267] - 建龙微纳为吸附分子筛龙头,中触新材开展示范项目 [269] - 生物基聚酯(PEF)气体阻隔性>PET10倍,强度>80MPa,碳排放降低50% [270] - 2025年全球产能50万吨,市场$15亿 [271] - 金发科技万吨线投产,金丹科技延伸丙交酯业务 [272] - 海水淡化石墨烯膜水通量>100L/(m²·h·bar)(传统膜3倍),脱盐率>99.9% [273] - 2030年膜法淡化市场$30亿,石墨烯膜渗透率>20% [274] - 杭州水处理中心实施示范工程,格瑞水务开发抗污染涂层 [276] 先进化工新材料(10种) - 环烯烃共聚物(COC)透光率>92%,双折射率<0.0005,吸水率<0.01% [300] - 2025年全球市场$25亿,年增速15% [301] - 金发科技获医疗级认证,沃特股份建设中试产线 [302] - 氢化丁腈橡胶(HNBR)耐温-40℃~165℃,耐臭氧性>1000小时(普通NBR10倍) [304] - 2025年全球市场$12亿,年增20% [305] - 道恩股份具备万吨级产能,赞南科技突破催化剂技术 [307] -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玻璃化温度121℃(PET高50℃),紫外阻隔率>99% [308] - 2025年全球需求80万吨,年增速12% [309] - 万凯新材生产光学级薄膜,三房巷转型聚酯业务 [309] - 聚苯硫醚纤维(PPS)耐腐蚀性>PTFE,极限氧指数>34%,燃煤电厂滤袋寿命>4年 [310] - 2025年高温滤料市场$15亿,PPS占比>60% [311] - 新和成产能全球前三,昊华科技保障军工品质 [313]
沪指“八连阳”之后,谁与共振?
经济观察网· 2025-08-16 14:11
市场表现 - 沪指2025年8月13日收于3683点创近四年新高全市场成交总额重回2万亿元A股迎来"八连阳"[2] - 次日沪指突破3700点后回落至3666.44点但全市场成交额达2.3万亿元显示资金热度依旧[3] - 8月15日沪指收于3696.77点上涨0.83%深证成指上涨1.60%创业板指数上涨2.61%成交额连续第3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3] 行业与板块表现 - 军工重组概念涨幅超5%科技类主题如液冷服务器人形机器人表现活跃[7] - 券商汽车零部件元件等高弹性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电信等高股息行业成稳健资金配置首选[8] - 热点板块以科技制造新能源材料硬科技创新链为主线[3] 政策与资金动向 - 中国央行8月15日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为市场注入流动性[11]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出台对服务业经营主体提供年利率1%贴息贷款规模最高100万元[11] - 7月金融数据显示信贷罕见负增长新增人民币贷款-500亿元居民贷款减少4893亿元[9] - 7月人民币存款增加5000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但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9] 市场逻辑与投资策略 - 经济学家刘煜辉认为牛市底层逻辑在于"国家治理能力溢价"取代传统盈利驱动[3] - 联博基金建议"红利+高质量科技"哑铃型配置策略高派息企业具备债券属性AI+应用提升生产效率[16] - 中金公司建议关注AI/算力创新药军工有色金属等高景气板块券商与保险等弹性板块以及红利板块[16] 国际与宏观环境 - MSCI新兴市场指数年内上涨17.8%美元走弱年内跌幅7.85%提高非美元资产吸引力[15] - 中国出口至美国集装箱数量维持高位表明供应链仍具黏性[15] - 沪深300指数动态市盈率略高于10年均值尚不构成估值过热[16] 市场展望 - 若贴息政策带动消费回暖企业盈利端将迎来修复窗口A股或进入"盈利与估值"双修复通道[17] - 当前牛市逻辑在于资本相信中国能在地缘政治博弈中占据优势并认可政府管理经济周期能力[17]
丰元股份: 关于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24
税务退还情况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收到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34,099,984.79元,款项已到账[1] - 公司控股孙公司丰元汇能收到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10,853,028.14元,款项已到账[2] 政策依据 - 丰元锂能退税依据包括财政部税务总局2022年第14号、21号公告及2019年第20号公告[1] - 丰元汇能退税依据包括2019年第39号公告、2022年第14号、21号公告及2019年第20号公告[2] 财务影响 - 退税事项将改善公司现金流,但对资产和损益无直接影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