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进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多举措拓宽就业渠道优化服务供给 持续吸引更多英才汇聚鹏城
深圳商报· 2025-08-12 17:22
深圳市就业促进措施 核心观点 - 深圳市通过多举措拓宽就业渠道和优化服务供给 助力大学毕业生就业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1] - 重点聚焦六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预计参训规模超10000人次 [1] - 计划通过"四新经济"和政府投资项目带动2025年新增就业岗位不低于5万个 上半年已完成3.03万个 [2] 技能培训计划 - "技能领航计划"针对人工智能 通信技术 软件与信息服务 低空经济 先进制造 跨境电商六大产业人才缺口 [1] - 首批已对接法本信息 爱培科技 深信服等30家企业 释放200个优质岗位 [1] - 培训课程为期5至10天 包含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融合内容 并安排企业实地参访 [1] - 首批培训项目吸引近500名毕业生报名 [2] 招聘活动与岗位创造 - 8月将举行78场公益招聘会 线上线下多渠道并行 [2] - "百万英才汇南粤"和"风华圳茂"行动推出31项具体举措 包括优秀人才支持 重点领域扩岗等 [2] - 上半年新增岗位中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达1.28万个 占比42.24% [2] 就业服务网络 - 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网络 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3] - 截至6月底已建设就业驿站80个 上半年提供就业服务超142万次 [3] - 累计收集招聘岗位超35.7万个次 [3]
长三角万亿城市排位生变,南通逆袭超过合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4:39
长三角经济总体表现 - 长三角41个城市上半年经济数据全部公布 上海以26222.15亿元GDP位居首位 舟山以6.9%增速领跑[1] - 9个万亿GDP城市上半年总额均突破5000亿元 成为区域稳增长核心支撑 温州(4831.9亿元)和徐州(4509.3亿元)为准万亿之城[1][5] - 34个城市GDP增速不低于全国5.3%水平 17个城市增速超6% 舟山(6.9%)、绍兴(6.8%)、淮安(6.8%)增速位列前三[2][12] 重点城市经济表现 - 上海GDP 26222.15亿元(增速5.1%) 第三产业占比79.1%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6% 人工智能相关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收入增长1.3倍[6] - 苏州GDP 13002.35亿元(增速5.7%) 第二产业贡献率超45%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56.4% 传统电气机械及纺织服装产业同步增长[7][8] - 杭州GDP 11303亿元(增速5.5%)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25.4%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17.8% 高端装备产业生态圈形成完整链条[8] - 南通GDP 6581.2亿元(增速5.8%)超越合肥 船舶出口增幅达177.4% 合肥保持6.0%增速领跑万亿之城 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增长30.7%[9] 产业发展特征 - 工业成为主支撑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效果显著 舟山电力生产供应业增长28.7% 船舶修造业增长24.0% 石油化工业增长8.2%[13] - 服务业贡献突出 上海信息服务业增长14.6% 舟山服务业增速7.5%居浙江省首位 海洋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6][13] - 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强劲 合肥支撑安徽成为汽车第一大省 上半年汽车产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第一[9] 区域协同发展 - 6大都市圈(上海/杭州/苏锡常/南京/合肥/宁波)发挥核心带动作用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程度提升[4][14] - 宁波都市圈整合舟山、台州海港资源 实现资源互补和经济互动 舟山通过海洋产业链实现高速增长[13][14] - 中心城市辐射效应显著 通过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带动中小城市发展 形成产业集群和创新共同体[11][14]
在链博会上“攒”一辆车
新华网· 2025-08-12 06:37
展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16日在北京开幕[1] - 展会设置六大链条包括先进制造链、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以及一个供应链服务展区[1] - 展会展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最新成果和经验[1] 展示内容 - 智能汽车链作为重点展示链条之一[1] - 记者现场体验"创业造车"寻找适合的供应链产品[1] - 供应链服务展区提供配套服务支持[1]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资本市场结构向好生态向优
新华网· 2025-08-12 05:42
A股市场总市值自6月底站上100万亿元新台阶后持续震荡上行,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收 盘,A股总市值达到105.5万亿元。这不仅反映市场规模的扩张,更展现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以及全球资金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在宏观经济回升向好、资本市场改革纵深推进、一揽子稳市政策落地 见效的多重驱动下,我国资本市场呈现出结构优化、企业价值提升、投融资功能协调发展的积极变化。 "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是我国经济的'压舱石'和'基本盘'。"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说,上市 公司质量和结构明显优化,对推动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具 有深远意义。 展望未来,上市公司有望量质齐升。近日正式落地的科创成长层,为一批技术突破显著、商业前景 广阔、研发投入持续但尚未盈利的优质科技型企业提供了资本市场专属"成长摇篮"。这一举措将加速形 成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资本市场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硬科技"上市公司群 体筑牢根基。 上市公司提质增效 投融资功能协调发展 市场内在结构的调整优化,上市公司质量的总体提升,为A股市值突破100万亿元提供了坚实支 撑。 7月11日,五粮液发布2 ...
精准投喂“技能包” 结业即上岗 全国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512万人次
央视新闻· 2025-08-09 02:52
职业技能培训规模与成效 - 上半年全国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512万人次 [1][4] - 新增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85.1万人次 其中技师及以上13.3万人次 [4] - 江西通过线上线下平台针对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65万人次 [13] 重点培训领域与行业需求 - 国家聚焦先进制造 数字经济 低空经济 交通运输 农业农村 生活服务等领域发布专项培训文件 [2] - 养老护理员培训需求显著 河南漯河上半年培训700多名养老护理员 持证学员就业方向包括医院护工 养老机构及入户陪护 [31] - 江苏南通海门区投入100多万元财政预算用于育婴员 养老护理员等紧缺工种培训 上半年参训人数同比增长30%以上 [40][41] 培训模式创新与就业联动 - 江西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模式 促进技能增收 [16] - 贵州毕节开展"订单式"培训 学员结业后直接上岗 已培训200多人 [43] - 河南养老护理培训采用"两近"原则 培训地点与就业地点就近 解决用工与就业双重需求 [33] 典型案例与学员反馈 - 江西萍乡计算机装配调试培训班通过企业真实场景实操提升学员岗位适应力 [5][7] - 贵州育婴培训班学员何绍平通过培训掌握科学育儿技能 获得托育中心稳定工作 [45] - 江苏全职妈妈俞海燕通过免费家政师 育婴师连续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 [36][38]
我省公开征集重点领域技能人才岗位需求
郑州日报· 2025-08-08 00:58
培训模式创新 - 实施"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 [1] - 按照企业发布用人需求、培训机构承接任务、劳动者自愿报名、人社部门监管原则开展培训 [1] - 分领域分层次开展就业导向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培训针对性和训后就业率 [1] 重点产业覆盖 - 围绕"7+28+N"产业链群建设 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覆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所需关键技能岗位及未来产业 [1] - 包含新兴职业与前沿技术领域 涉及新职业工种或新就业形态 [1] 民生服务领域 - 围绕现代服务业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全方位健康服务需求 [1] - 涵盖其他民生领域需求迫切的技能岗位 [1] 参与机构要求 - 征集对象包括企业、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行业协会、职业培训机构等 [2] - 同一或相近职业工种技能人才需求量原则上须超过10人 [2] - 通过河南省技能人才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填报信息 征集截止2026年12月30日 [2]
七部门重磅部署!事关新型工业化
金融时报· 2025-08-07 03:32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框架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明确到2027年基本建成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成熟金融体系 涵盖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工具联动 [1] - 政策强调"先立后破"原则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重点突破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避免粗放式增长 [3] - 构建全覆盖、差异化、专业性金融服务体系 以产业需求牵引金融供给侧改革 形成清晰实施路径 [4] 金融工具与资金结构优化 - 推动贷款、债券、股权多元化融资支持 提高制造业中长期信贷比重 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 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3][7] - 引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 支持关键技术攻关领域如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提供中长期融资 [7][8] - 创新信用贷款产品 以商标、专利为授信依据 满足中小企业需求 破除抵押担保依赖 [7] 重点领域与产业协同 - 强化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作用 引导信贷资源向先进制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倾斜 [3][6] - 发展供应链金融 提升产业链韧性 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 [4][7]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开展投融资路演和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 推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8] 金融机构实践案例 - 工商银行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提供针对性优惠金融服务 采用算法模型生成企业评估报告作为决策依据 [5] - 宁波银行打造设备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设备之家" 截至5月提供46亿元设备采购融资 帮助完成1.3万台设备更新升级 [5]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资金供给多元化、风险管理精细化、服务场景生态化、政策引导精准化的"四化协同" [8] - 重点发力五大领域: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完善科技金融体系、优化供应链金融、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数字金融 [6]
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5.8%,投资海口磁吸效应凸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6:25
核心观点 - 海口上半年GDP达1080.85亿元 同比增长5.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8%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5.8% 招商引资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 [1] - 通过招商引资实现城市经济增长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企业利用自贸港政策红利降成本 同时加速海口现代产业集聚发展 [4] - 海口形成"政策吸引企业—企业贡献产值—产值优化结构—结构反哺招商"的正向循环 未来需依托全岛封关制度优势吸引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企业 [5] 招商引资规模与成效 - 全市招引落地63个重点招商项目 其中比特大陆项目贡献16.2亿元工业增加值 [1] - 综保区新增26个项目 涵盖先进制造、国际贸易等领域 高新区签约13个投资类项目 包括印度太阳药业、银诺医药等 [2] - 江东新区完成70亿元投资签约 推动浦银金租、德国斯泰恩拜斯大学落地 复兴城考察超200家企业 促成益普索、晶澳太阳能光伏落地 [2] - 广东海南先进制造业合作产业园落地52个产业项目 总投资额超120亿元 442家企业完成实际投资近14亿元 康佳带动8家广东上下游企业组团发展 [3] 区域招商动态 - 秀英区推动优矩互动、中煤销售等13家重点企业落地 [2] - 龙华区推动山西鹏飞集团、安踏等重点项目签约 [2] - 琼山区招引新希望集团、途虎养车等项目 美兰区推动同程旅行、临工集团等企业落地 [2] - 海口累计赴广东招商74次 覆盖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期间 [3] 产业集聚效应 - 泰山体育利用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 建设年产20万辆碳纤维自行车生产基地 并受益于85国免签政策便利海外客户洽谈 [4] - 佰唯基因干细胞项目成为海南首个外资干细胞项目 助力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 [4] - 生物制造产业链专班全链条支持医药产业 在全国举办多场产业交流会 [4] 制度优势与未来展望 - 封关后"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制度将吸引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企业 [5] - 通关便利、税制改革、数据流动构筑的制度高地重塑海口全球经济坐标 [6] - 未来半年或将迎来投资落地冲刺潮 [6]
创新萧山如何走好创“芯”路
杭州日报· 2025-08-05 03:00
战略目标 - 到2035年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城区 成为科技创新高地 先进制造业高地和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2] - 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2] - 全省首个投资 消费 出口总量均超千亿元的区(县) [2] 产业布局 - 以"北斗七星+"为代表的科创平台矩阵 包括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钱江世纪城和湘湖·萧滨合作区四大平台 [2] - 成功入围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首批试点名单 主攻方向为AI+化纤纺织 [3] - 到2027年实现AI质检 工艺优化 智能排产等场景规模化落地 形成覆盖生产 管理 服务的智能化体系 [3] 技术创新 - 形成涵盖"算力-数据-模型-芯片-设备-终端-应用"人工智能产业链 [4] - 重点打造芯模 芯机联动 芯医聚创三大AI产业社区 [4] - 落地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医疗)中试基地 [4] 基础设施 - 图灵小镇AIGC智算中心 算力中心暨图灵中试创新发展试验基地已启用 [4] - 图灵小镇获评全市首个人工智能标杆产业园区 [4] - 形成以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 浙大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为核心的科创阵地 [4] 企业生态 - 中国视谷已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9个 总投资达260亿元 [6] - 云豹AI网络研发中心总部项目总投资10亿元 研发网络芯片设计 云计算智能网卡开发等技术 [6] - 全力攻坚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 推广先研后付"安心宝"模式 [5] 人才政策 - 建立人才"编制池" 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 [5] - 率先实现"全时双聘"人才享受属地政策 [5] - 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5]
《南沙方案》白皮书首次发布,从“新”看见南沙这三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4:13
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白皮书核心内容 - 《白皮书》系统总结过去三年南沙落实《南沙方案》的举措与成效 基本完成2025年第一阶段目标任务 [1][3] - 南沙战略定位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开发开放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1] - 围绕"一基地、一平台、一门户、一高地、一标杆"五大任务 推动标志性成果落地 [1][11] 大湾区建设进展 - 依托大湾区产业集群和创新要素 把握深中通道通车机遇 加强南沙与横琴、前海、河套等平台联动 [3] - 发挥南沙香港"超级联系人"和澳门"精准联系人"作用 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 [4] - 联动港澳构建与国际规则衔接的制度体系 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增强国际合作优势 [4] 科技创新产业成果 - 累计立项19个粤港澳联合科技攻关项目 港科大(广州)扎根南沙 [12] -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第三代半导体形成全产业链生态 [12] - 生物医药企业超400家 形成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 [12] 青年创业就业平台 - 建成15个青创基地 累计孵化企业2336个 其中港澳团队1178个 [13] - 港澳青创项目年产值30亿元 带动就业7115人 [13] 对外开放门户建设 - 境外投资"南沙快线"服务600多家企业 完成291个境外投资项目备案 [14] - 南沙港区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2048.9万标箱 国际航线174条 [14] - 广州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额约25万亿元 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1.1万个 [14] 城市发展标杆 - 国土规划明确4个发展定位和4个核心功能 [16] - 3个先行启动区在营企业达5959家 [16] - 2025粤港澳大湾区灯会吸引71万游客 [16] 经济发展数据 - 2024年GDP达2301.3亿元 2025上半年同比增长4.5% [19] -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37.8% 研发投入强度5.48% [19] - 高新技术企业超1300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 [19] - 实际利用外资336亿元 2025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增长17.5%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