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营销

搜索文档
雷军风评逆转!背后是什么信号?
新浪财经· 2025-09-29 01:31
某些互联网大厂总喜欢把不喜欢他们的网友成为"黑粉",如果这么定义"黑粉",他们最近黑粉太多了, 肯定是九位数了。。。 前不久,雷军的年度演讲又一次成为了全网热议的焦点。笔者看完,感觉整场演讲更像一个产品发布 会,看不到任何诚意的反思。 在那场演讲中,雷军站在聚光灯下,意气风发地分享着小米这些年来的辉煌成就。他谈到小米在汽车领 域的突飞猛进,小米汽车凭借着出色的性能和科技感十足的配置,逐渐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站 稳脚跟;还有玄戒O1芯片的横空出世,这一成果标志着小米在芯片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让小米成 功跻身全球少数掌握先进芯片技术的科技公司行列,也让台下的米粉们热血沸腾。 曾经,雷军可是无数人心中的"科技英雄"。他怀揣着"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的梦想,白手起家 创办小米。那些年,小米手机以超高的性价比席卷市场,让普通消费者也能用上性能出色的智能手机, 雷军也因此收获了一大波粉丝。可如今呢,曾经的赞誉声渐渐被质疑和调侃所取代。在演讲的评论区, 不再是清一色的夸赞,而是充斥着各种刺耳的声音。有人嘲讽小米的产品是"噱头大于实质",还有人质 疑雷军的"技术为本"不过是一句漂亮的口号。 雷军,这位曾经在科技 ...
舆情冲击!安踏市值单日蒸发58亿港元,亚玛芬体育美股盘前一度跌超11%
新华财经· 2025-09-23 01:52
时尚产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向新华财经表示,从目前来看始祖鸟的 品牌形象、人气都受到了波及,光靠一般的舆情公关无法解决问题,必须要有实质性举措来消除影响。 目前来看短期冲击已经形成,中长期的话,从安踏到亚玛芬体育,都应当反思过去存在的过度营销的问 题,低调经营回归初心。 在中产群体追逐运动品牌的热潮之下,始祖鸟从雪山、高原渗透进城市通勤、咖啡馆,"身上有鸟"在舆 论场上甚至被包装成为中产的"身份符号"。 不过,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高端运动品消费呈现增长乏力态势。根据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发布的 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始祖鸟所在的技术服装部门第二季度收入约5.09亿美元,同比增长24.94%,增速 较此前两个季度的30.08%、35.45%下滑明显。 对此,程伟雄认为,企业不能通过过度营销包装出商业奇迹,始祖鸟这次的烟花秀事件,就不排除是过 度营销导致的动作变形。亚玛芬体育相关业务板块的业绩增长乏力也并不意外,始祖鸟包括萨洛蒙等, 都聚焦于中产消费,最多渗透到二、三线城市,从经济层面、行业竞争层面来看,户外市场的下半场不 可能再继续高歌猛进的持续高增速。 "从更大的层面讲,安踏需要 ...
为什么网红文旅项目大多数都很短命?
36氪· 2025-09-08 00:23
文章核心观点 - 网红文旅项目普遍存在生命周期短暂现象 主要归因于内容同质化 盈利模式单一 过度营销 运营管理缺陷及盲目投资五大核心问题 行业需从流量驱动转向内容与体验驱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19] 内容同质化 - 全国文旅项目普遍套用"夜市+仿古街+非遗摊+大型实景演出"的网红四件套模式 导致产品高度雷同 [2] - 大型实景演出的剧情主题 表演手法及技术呈现高度重复 人造古镇内部业态充斥全国统一的义乌小商品和小吃摊 缺乏本地文化特色 [4] - 同质化直接削弱项目核心吸引力与辨识度 引发价格战和客流分流 导致项目热度快速消退 [4] 盈利模式单一 - 过度依赖门票经济 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投资25亿元 开业后日均购票游客不足20人 因门票和夜间表演收入无法覆盖成本 [5] - 陕西蓝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日接待游客量曾达15万人次 但因业态仅限小吃和民俗工艺 缺乏深度体验 开业四年后关停 [6] - 部分项目依赖政府补贴或地产反哺 自身造血能力不足 高固定成本与低边际收益导致长期亏损 [8] 过度营销问题 - 社交媒体过度包装营造虚假预期 游客实地体验落差巨大 引发"照骗式营销"吐槽 如小红书平台多次曝光名不副实案例 [9] -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因增设灯光秀和美食街等改造 被批评破坏原有美感 导致口碑崩塌 [11] - 负面评价通过社交平台迅速传播 对项目口碑造成毁灭性打击 [11] 运营管理缺陷 - 基础设施与接待能力不足 高峰期出现交通拥堵 排队过长 卫生恶化等问题 影响游客体验 [12] - 运营团队缺乏长期经验 重建设轻运营 存在招商管理粗放 业态更新缓慢 服务质量下滑等问题 [12] - 长沙超级文和友因菜品质量下降 卫生问题及模式被复制 导致吸引力衰退 广州文和友于2025年初关店撤场 [14] 投资与规划问题 - 盲目跟风投资导致项目缺乏精准定位 如各地特色小镇因模仿热门模式而沦为空城 [15] - 非理性投资决策忽视可行性 贵州独山县数亿元文旅项目因资金链断裂烂尾 万达长白山度假区230亿元投资因选址不当最终亏损转让 [16] - 创新不足导致简单拼凑流行元素 项目缺乏原创性 模仿者跟进造成供给过剩 形成恶性循环 [18]
网红餐厅:是时候回归吃的本质了!
搜狐财经· 2025-08-07 17:26
网红餐厅营销现象分析 一、核心问题:营销与产品脱节 - 网红餐厅过度依赖视觉营销和流量裂变,导致食物品质与服务体验被忽视[3][4] - 营销成本(如KOC软文、雇人排队)转嫁至菜品定价,30元成本的菜品标价128元,溢价达327%[6] - 消费者决策依据被扭曲,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差评被淹没在营销内容中[5][6] 二、行业影响与消费者行为变化 - "网红"标签污名化,与"贵"、"难吃"等负面印象关联,波及优质餐厅[11] - 消费者产生"信息恐惧症",对营销内容信任度下降,决策成本增加[9][10] - 专注产品的老店因缺乏营销曝光被劣币驱逐,市场环境恶化[12] 三、消费者避雷策略 - **信息筛选**:重点分析差评中"口味普通"、"性价比低"等具体描述,优先参考熟人推荐[16][17] - **营销解码**:警惕"天花板"、"封神"等绝对化词汇,观察非饭点排队真实性[18][19] - **成本控制**:通过小份试吃、同品类平替店建立基准线,降低试错成本[22][23] 四、对行业的建议 - **产品回归**:需将预算向食材采购、厨师技艺倾斜,而非仅追求"拍照价值"[25] - **体验优化**:提升服务响应速度与就餐舒适度,实现"流量"到"留量"的转化[26] - **定价策略**:溢价应基于真实品质提升,避免过度转嫁营销成本[27] - **评价管理**:正视差评并改进,建立长期口碑而非短期流量[30]
经济日报:别让过度营销撞飞常识
财经网· 2025-08-06 07:13
新能源汽车行业营销现象 - 某品牌发布新车测试视频显示家用汽车与8吨重卡对撞时重卡车头翻覆且四轮离地 测试结果在特定条件下呈现[1] - 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技术"弯道超车"与广告"营销超速"并存现象[1] - 广告法明确规定禁止虚假宣传及贬低竞品行为 市场最终只认可真实产品力[1] 汽车安全测试真实性 - 碰撞测试视频引发热议 但需注意实验条件可能经过特殊设计[1] - 行业需警惕将实验室理想化数据等同于实际道路安全性能的营销手法[1]
理想i8把“重卡”撞飞?乘龙再回击:安全不是空口无凭的理想!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4 08:55
事件背景 - 理想汽车在7月29日i8上市发布会上播放与卡车碰撞测试视频 显示卡车车轮弹起、驾驶室分离 引发公众对乘龙卡车安全性质疑[2] - 测试中以100公里/小时相对速度正面碰撞 卡车四轮离地整车弹飞 驾驶舱向前翻侧砸在理想i8车头 理想i8除车头损毁外A柱未变形[7] - 网友根据未打码方向盘识别出卡车为乘龙品牌 质疑2.6吨新能源车为何能撞飞8吨卡车[7] 车辆规格争议 - 理想称测试卡车为"总质量8T"的重卡 但根据GA802-2019标准 重卡总质量需达12吨及以上 8吨属中型货车[6] - 视频中车型经外观判断为乘龙M3载货车型 同样属于中卡类别[6] 双方回应 - 东风柳汽于7月31日发布侵权声明 指控理想未经授权使用并扭曲传播测试视频 与实际场景存在严重差异 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9] - 理想汽车回应称测试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 卡车为随机购买未指定品牌 并表示可接受复测直播[11] - 测试方中国汽研证券部称"测试符合所有规定和标准" 但特别强调这是"非公告测试"[11] - 东风柳汽于8月1日发布海报二次回击 强调"安全不是空口无凭的理想" 并宣传乘龙M3的30%高强钢应用和铠甲式防护[5][13] 行业影响 - 事件引发车圈过度营销和恶意营销讨论 跨界势力使汽车营销越来越"互联网化"[13] - 暴露车企营销的法律边界问题[13] - 根据2024年《乘用车追尾卡车事故分析报告》 高速公路上乘用车追尾卡车事故致死率是其他车型的4倍[13]
商家宣传防晒指数“UPF200+”?中消协:涉嫌过度营销,UPF50+即为最高等级
新华网财经· 2025-07-17 13:49
防晒衣物行业现状 - 防晒衣、遮阳帽、防晒面罩等产品夏季销量火爆,但存在数值虚标、成分造假、过度营销科技概念等问题[1] - 全国消协统计显示夏秋季节防晒衣物类投诉多发,主要涉及产品质量、虚假宣传、货不对板等问题[1] 防晒性能标准与技术要点 - UPF50+为国家标准最高等级,部分商家宣传"UPF200+"等存在过度营销嫌疑[2] - 现行有效标准包括GB/T 18830-2009和FZ/T 74007-2019,消费者需认准UPF标注[2] - 防晒效果取决于材质(聚酯纤维、锦纶等)、工艺(二氧化钛涂层、原纱型技术)及织法紧密程度[3] - 深色系防晒效果优于浅色但吸热更强,需平衡美观与实用性[3] 产品选购与使用建议 - 高价不一定对应高防护等级,低价产品可能因原料差导致防晒失效[4] - 建议选择透气孔/网眼设计产品,避免因透气性差影响体感[4] - 防晒衣需手洗阴干,避免机洗/高温烘干导致涂层损坏[5] - 防晒需求全年存在,秋冬可选购结合防风/防水/保暖功能的产品[5] 行业营销乱象与识别方法 - 部分商家虚假宣传添加玻尿酸、艾草精华等成分,缺乏科学依据[6] - 检测报告需核验产品一致性、核心指标及CMA/CNAS认证资质[6]
“雷火”成单机圈负资产,《归唐》救的是网易品牌
新浪财经· 2025-06-25 11:22
网易新游戏《归唐》的市场反应 - 网易雷火事业群发布全新单机游戏《归唐》,背景设定为唐朝安史之乱时期,以送信者视角还原归义军历史故事,预告片B站播放量突破1440万次[1][3] - 海外玩家对《归唐》画面精细度给予高度评价,期待其成为继《黑神话:悟空》后的又一中国故事3A大作[3] - 国内玩家对《归唐》质疑集中在实机内容少、商业模式不清晰及播放量虚高,担心单机变手游[8][9][11] 玩家质疑与官方回应 - 玩家批评预告片CG占比过高,实机操作画面仅占30%,24工作室回应称全部为实机画面,无CG内容[8] - 玩家因网易过往营销行为(如《燕云十六声》商业模式转变)对《归唐》单机承诺持怀疑态度,工作室强调将坚持单机模式[9] - 部分玩家质疑预告片播放量异常(抖音话题5天达4179万次),认为存在机器人刷量行为,网易未回应[11] 网易雷火的营销策略与行业标签 - 雷火因《逆水寒》系列过度营销(如抽鹤岗房子、微博违规冲榜)被贴上“过度营销”标签,单机玩家对此反感[12][13] - 《逆水寒手游》通过争议营销(如与《剑网3》骂战)实现首月流水30亿元,但单机玩家更注重内容而非营销手段[13] - 雷火过往营销行为导致玩家对其单机项目天然不信任,即便《归唐》定位为高质量3A游戏[11][13] 网易单机游戏的战略与开发背景 - 《归唐》为雷火负责人胡志鹏带队开发,筹备7年,目标为打造叙事驱动的3A单机游戏,对标《神秘海域》《刺客信条》[14] - 开发过程中与《黑神话:悟空》团队游戏科学交流,胡志鹏出现在《黑神话》特别鸣谢名单中[16] - 胡志鹏强调团队对单机游戏的执念,否认“村里又一个大学生”的营销话术,承诺将放出更多实机内容[21] 行业玩家生态与厂商应对建议 - 单机玩家更依赖真实玩家口碑而非KOL宣传,厂商需减少“花活”,通过实机演示和线下试玩重建信任[17][19] - 《影之刃零》通过持续放出试玩Demo扭转玩家质疑,可作为《归唐》参考案例[19] - 玩家核心诉求仍是游戏质量,网易需以实际内容回应质疑,而非依赖营销话术[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