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

搜索文档
波音“吹哨人”自杀,曾在波音工作32年,生前称“如果我出事,一定不是自杀”!最新:波音同意付钱达成和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7 23:17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波音公司最新同意支付至少5万美元(约合35.7万元人民币),以了结知名"吹哨人"约翰·巴尼特(John Barnett)家属提起的非正 常死亡诉讼。 △约翰·巴尼特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波音支付5万美元 达成"全面最终且保密"的和解协议 根据波音周五(9月26日)提交给查尔斯顿联邦法院、请求法官批准的文件,双方达成了"全面的、最终的(不再有后续诉讼)且保密的"和解协议。 并且此和解将撤销巴尼特本人及其遗产代表提起的所有索赔,包括他在去世时仍在进行的案件。 换句话说,就是波音和巴尼特家属"一揽子"私下和解,彻底了结现有和潜在的所有法律纠纷,之后双方都不能再就这些事情追责或提告。 需要指出的是,和解的具体条款(包括波音可能支付的额外金额)未予披露。在5万美元的非正常死亡和解金中,2万美元将用于支付律师费和相关费用, 剩余款项支付给原告。 根据文件,波音"否认并持续否认公司任何行为"导致了巴尼特的伤害或死亡。 波音还通过邮件告诉媒体:"我们对巴尼特先生的去世感到难过,并在达成这一解决方案之际向其家属致以慰问。波音在数年前已采取行动审查并处理巴 尼特提出的问题。" 截至9月26日收盘,波音股价大 ...
连环爆,安克再召回48万个充电宝,创始人3小时访谈只字未提
36氪· 2025-09-25 04:10
召回事件概述 - 美国CPSC公告召回约48.1万个安克移动电源 因存在火灾和烧伤隐患 已收到33起火灾和爆炸事故报告 包括4人轻度烧伤和1起严重财产损失 [1] - 公司回应称此次召回与6月国内召回属同一批次 因流程原因美国CPSC延迟发布 [1] - 2025年6月以来累计召回充电宝235.2万个 若全额退款可能导致经济损失4.32亿至5.57亿元 [1][4][6] 召回产品详情 - 6月召回115.8万个PowerCore 10000型号A1263充电宝 涉及19起火灾报告 包括2起轻微烧伤和11起财产损失 [4] - 国内同期召回71.3万个基础款移动电源 涉及型号包括A1642(14,327件)、A1647(134,854件)、A1652(109,450件)等7个型号 [4][6] - 最新召回48.1万个充电宝 型号与国内召回一致(A1647/A1652/A1257/A1681/A1689) 售价30-50美元 [1][7] 财务影响 - 三次召回涉及销售额:115.8万个约2.23亿元(27美元/个)、71.3万个1.06-1.63亿元(149-229元/个)、48.1万个1.03-1.71亿元(30-50美元/个) [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8.67亿元(同比+33.36%) 净利润11.67亿元(同比+33.8%)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32亿元(同比暴跌234.58%) [9] - 存货余额52.95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20.61亿元(增幅63.73%) 现金流恶化主因提前备货支付及职工现金增加 [9][10] 管理与企业响应 - 公司承认问题源于电芯供应商私自更改核心材料 已终止与该供应商合作并切换供应渠道 [6] - 建立全链路电芯监测体系 包括组建专家团队、建设检测实验室及大数据生产监控平台 [6] - 提供三种补偿方案:全额退款、升级换购或订单金额+50元代金券 并通过多渠道推进召回流程 [6] 管理层动态与战略调整 - 9月新增董事会秘书彭文婷(原投行业务背景)及首席营销官贾净东(原vivo品牌高管) 反映公司强化资本运作与市场营销意图 [9][10] - 创始人阳萌在3小时访谈中未提及召回事件 其管理风格强调赋权业务单元 被指可能导致质量监管缺失 [12][13] - 行业竞争加剧:华为、小米充电宝销量提升 倍思、绿联以低价抢占海外市场份额 [10] 市场反应与风险 - 亚马逊平台已下架相关召回型号产品 [1] - 高存货规模若无法快速出清可能引发减值风险 叠加召回事件对品牌形象的负面影响 [10] - 轻资产模式对供应商管理存在缺陷 需优化质量监管体系以应对行业快速迭代特性 [13]
连环爆! 安克再召回48万个充电宝,创始人3小时访谈只字未提
新浪科技· 2025-09-25 00:47
产品召回事件 - 美国CPSC公告召回约48.1万个充电宝 因存在火灾和烧伤隐患 已收到33起火灾和爆炸事故报告 其中4人轻度烧伤 1人严重财产损失 [1] - 2025年6月以来国内外累计召回235.2万个充电宝 包括美国召回115.8万个和163.9万个(含本次48.1万) 国内召回71.3万个 [4][6] - 召回产品全额退款可能导致经济损失4.32亿元至5.57亿元 其中美国召回产品售价27-50美元 国内售价149-229元人民币 [6] 财务与运营影响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8.67亿元 同比增长33.36% 净利润11.67亿元 同比增长33.8%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32亿元 同比暴跌234.58% 存货余额52.95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20.61亿元 增幅63.73% [8] - 现金流恶化归因于提前备货支付大量现金及职工薪酬增加 存货积压可能引发减值风险 [9] 管理层与战略调整 - 近期任命彭文婷为董事会秘书 原vivo高管贾净东出任首席营销官 反映公司加强资本运作和市场营销的意图 [8][9] - 创始人阳萌在3小时访谈中未提及充电宝召回事件 其管理风格强调体系构建和业务单元高度自主权 [11] - 轻资产运营模式导致对供应商监管缺失 电芯供应商私自更改核心材料引发安全隐患 [12] 市场竞争与行业压力 - 华为 小米等品牌充电宝销量提升 倍思 绿联以低价抢占海外市场份额 公司市场份额持续被蚕食 [9] - 消费电子产品迭代快 召回事件导致产品形象受损 高存货规模若无法快速出清将影响利润 [9] - 亚马逊平台已下架被召回型号产品 进一步影响销售渠道 [2]
董明珠霸气回怼“说话太满”:别骂我说话太满,这是自信
搜狐财经· 2025-09-24 07:32
公司战略与业务 - 公司强调不参与贴牌生产 所有产品从零部件到整机均为自主设计制造[3][7] - 公司工业核心零部件如电机 电容已获得外国企业主动采购[1] - 公司将资源集中于研发投入而非价格竞争[7] 行业竞争现状 - 家电行业存在普遍偷工减料现象 部分企业通过低价策略误导消费者[3] - 贴牌生产模式导致工厂利润受压 进而引发产品质量下降[3] - 部分空调产品售价低至1000元 引发对产品质量的质疑[5] 质量管理主张 - 公司主张行业竞争应从价格转向质量与技术导向的"向上卷"模式[1][5] - 公司认为缺乏技术支撑的低价竞争是行业发展的无能表现[5] - 公司强调产品质量需保障长期使用可靠性 避免损害消费者利益[5] 企业领导力与影响力 - 公司高管多次公开批评行业乱象 包括贴牌生产和质量缺陷问题[3][5] - 公司高管通过直播和公开演讲持续传递质量至上的经营理念[3][5][7] - 公司宣称获得消费者信任 即使面临网络质疑仍保持市场信心[7]
天猫代运营十大靠谱公司权威排名 新商家经营店铺需要注意哪些?
搜狐财经· 2025-09-24 05:08
F 电影 彩票 edillel F a a 0 天猫代运营 在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天猫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商平台,吸引了无数商家入驻。然而,对于许多新商家来说,如何高效运营店铺成为一大难题。天猫代 运营公司的出现,为商家提供了专业化的解决方案。本文将介绍天猫代运营十大靠谱公司,并针对新商家经营店铺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商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首先,我们来看天猫代运营十大靠谱公司的权威排名。这些公司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和丰富的经验,能够为商家提供全方位的代运营服务。 铸淘电商 铸淘电商专注互联网整合营销,全方位为品牌提供运营和推广服务核心服务包括网店代运营、视觉设计、营销推广,成功打造数十家年产值超千万的行业 KA店铺。合作品牌涵盖三星、华为、公牛、大益、劲酒、南极人等头部企业。差异化竞争力 定制化运营策略:根据品牌定位与市场趋势制定个性化方案, 注重数据化运营与流量精细化管理。技术团队优势:拥有技术精湛的运营、设计、推广及数据分析团队,实现高效服务目标。成本优化能力:通过专业运营 帮助品牌降低30%以上的运营成本。 天猫代运营 百秋 碧橙电商 碧橙电商是一家业务覆盖天猫、京东、拼多多、 ...
从三个法律视角看“预制菜”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06:44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的视角分析,"预制菜"存在着消费者"知情权"争议与经营者义务 的"灰度空间"。 近期预制菜之争众说纷纭,让部分消费者有无所适从之感,可以从以下三个法律视角厘清争论本 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 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依据法律规定精神,大多 数消费者认为自己有权利事先获知"预制菜"的相关信息。但是由于缺少认定标准与强制性明示要求,所 以多数经营者往往采取不予明示的做法。客观而言,无法明示是大多数经营者面临的现实。然而,如果 经营者能够依据有关文件定义与行业认知,积极主动向消费者明示自己认定的"预制菜",则应当会赢得 消费者的信任,与诚信经营所带来的市场回报。而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规定也将随着"预制菜"定义与标 准的进一步明确而得到保障。(对外经贸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员、市场监管研究院副院长 冀玮) 从《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的视角看,"预制菜"并不等于不安全食品。《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五十 条规定的"食品安全"定义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 ...
又有人和小米开撕?为什么小米的“敌人”越来越多?
36氪· 2025-09-14 23:27
事件概述 - 汽车圈知名博主闫闯公开宣布出售YU7车辆并停止使用小米产品 理由是与小米价值观不一致 涉及产品质量 宣传诚信和用户体验等问题 [1][2] - 事件引发广泛讨论 支持者认为其揭露了小米产品的真实问题 反对者质疑其动机可能涉及流量炒作或商业利益 [13] 产品具体问题 - 车辆存在普遍异响问题 用户反馈后排左侧异响现象非个例 且官方未有效解决 [1][2] - 碳纤维前舱盖选配件被指宣传与实际效果不符 该部件售价42000元 但用户实测缺乏宣传中的下压力和刹车降温功能 [4] - 车规级标准应用存在双标嫌疑 小米强调纸巾盒等配件为车规级 但核心部件如芯片仍使用消费级 引发诚信质疑 [4] - 驾驶辅助系统事故案例被提及 但行业普遍存在智驾能力夸大问题 该问题需结合行业背景看待 [6] 公司运营与品牌风险 - 宣传与实测一致性不足 高端配置如双风道碳纤维前舱盖缺乏透明数据支撑 易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9] - 质量控制存在缺陷 异响等细节问题反映整车调校与装配细腻度不足 影响用户日常体验 [9] - 用户反馈机制效率低下 问题响应和修复不及时 导致不满情绪积累和口碑恶化 [9] - 核心零件可靠性受质疑 车规级芯片等基础安全部件未达标可能引发信任危机或法律风险 [10] 行业与产品特性影响 - 汽车作为高单价和高信任度消费品 用户对安全 质量和体验的敏感度远高于电子产品 问题易被放大 [12] - 产品力是品牌信任根基 营销无法掩盖基础瑕疵 若问题持续未解 价值观不一致标签可能扩散 [15] 潜在改进方向 - 需加强宣传严谨性 提供高端配置的透明实测数据以避免用户实测落差 [9] - 应提升质量控制 重点优化异响等细节体验 强化整车调校与装配工艺 [9] - 须完善售后响应 建立高效问题沟通和修复机制 防止口碑恶化 [9] - 需推动核心零件标准化 确保车规级芯片等基础部件可靠性以重建信任 [10]
一拖再拖,英氏控股仍未公开回复问询
观察者网· 2025-09-13 01:46
监管问询与上市进程 - 公司未能如期披露北交所问询函回复 已第二次延迟披露 原定9月4日前提交[1] - 北交所问询涉及13个问题 包括股权清晰性 商标纠纷 经销模式内控有效性 推广费用真实性等 要求20个工作日内回复[1] - 市场担忧延迟披露反映财务数据 治理结构或商业模式存在疑点 对赌协议要求2025年底完成上市加剧IPO压力[1]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96亿元 17.58亿元 19.74亿元 同比增速从37.35%收窄至12.35%[3]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 2.2亿元 2.11亿元 增速从87.67%转为负增长-4.37%[3] - 2024年销售费用达7.21亿元 占总营收36.53%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销售费用率三年均值为35.04%-36.53%[4] - 2024年研发费用仅1714.83万元 占比0.87% 研发人员33人 投入规模显著低于销售费用[5] 产品质量与消费者投诉 - 婴儿米粉产品多次被曝含异物 包括毛发 黑色杂质 硬颗粒 虫子等[6][7]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2024年收到多次产品异物投诉 涉及米粉 鳕鱼肠 磨牙棒等多个品类[7] - 公司客服否认代工说法 声称拥有自有米粉工厂并经过第三方检测[6] 募投项目与产能利用 - 拟募集资金3.34亿元 其中7169.43万元用于产业基地创新中心建设 7481.49万元用于产线改造 9405.8万元用于品牌推广[8] - 2024年米粉产能利用率为72.53% 纸尿裤85.06% 纸尿片仅16.79% 其他产品采用委托加工模式[8] - 北交所要求说明募投项目必要性及设备购置明细 关注与主营业务关联度及核心竞争力提升作用[8] 品牌与经营风险 - 面临商标纠纷 代工模式争议 营销费用畸高与研发投入不足等多重负面舆论[2] - 监管质疑与消费者投诉叠加 可能影响品牌信任度及未来估值[2]
重金属超标!沙金首饰销售乱象遭曝光
搜狐财经· 2025-08-25 07:53
产品属性与成本结构 - 产品原材料为黄铜,表面电镀0.05微米黄金以模拟黄金质感 [3] - 出厂价约10元人民币,通过直播渠道包装为"越南提纯沙金"后售价达上百元 [1][3] - 实际成分为铜镍合金,部分产品含铅、镍等潜在有害成分 [5] 市场现象与消费需求 - 黄金价格持续上涨背景下,沙金首饰因外观酷似黄金且售价低廉迅速受到热捧 [1] - 年轻消费群体对"时尚+性价比"存在强烈需求,反映高金价时代产品结构供需错配 [5] - 商家宣称产品产自越南/缅甸,内外颜色相同且永不掉色,不怕火烧 [1] 产品性能与风险 - 电镀层较薄导致长期佩戴会出现磨损 [3] - 部分产品可被磁铁吸附,经光谱仪检测证实不含黄金成分 [5] - 行业存在将电镀合金材质虚假宣传为天然沙金的现象 [5] 行业规范与消费者权益 - 业界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查证质量认证信息并区分饰品与投资品属性 [6] - 需建立透明产品信息披露机制,平台、商家及监管部门应共同制定质量红线 [6] - 当前市面绝大多数"沙金饰品"与真正沙金无关联,存在虚假宣传问题 [5]
知名品牌:已回收停售!
南方都市报· 2025-08-16 10:21
产品质量问题 - 欧普照明1批次护眼灯样品因"谐波电流限值"项目不符合标准被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为不合格产品 [1][2] - 不合格样品为"可移式灯具",规格型号为"MT001CH-13.5SX",生产单位为欧普照明电器(中山)有限公司 [3] - 谐波电流限值不合格会增加线路损耗,影响设备稳定性,对电网保护装置产生干扰 [4] - 公司回应称不合格因生产时参考旧国标,已通知经销商停售并回收不符合新国标产品 [1] - 2024年3月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抽检中也发现相同问题,均为新标准实施前生产的产品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0.96亿元同比下降8.96%,归母净利润9.03亿元同比下降2.28% [6] - 主营产品产销量分别为2.44亿件和2.6亿件,同比下滑22%和13%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19亿元同比下滑50.86%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4.91亿元同比下降5.83%,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16.77% [6] - 国内市场营收63.62亿元同比下降8.57%,海外市场营收6.71亿元同比下降8.75% [6] 研发与营销投入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分别为11.52亿元、14.4亿元、12.91亿元,费用率2024年达18.19% [7] - 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3.70亿元、4.21亿元、3.06亿元,费用率长期维持在5%左右 [7] - 销售与研发投入比从2022-2023年3:1扩大至2024年4.22:1 [7]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6938万元同比下降16.78%,营收占比4.65% [8] 市场投诉与行业对比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695条投诉,近30天19条,主要涉及质量、售后等问题 [7] - 2024年销售费用率18.19%显著高于同业(佛山照明3.86%、德邦照明3.77%、阳光照明14.74%) [7] - 研发投入占比在A股LED行业42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28位,处于第三梯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