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色化经营
icon
搜索文档
不良率A股上市银行最高!兰州银行将如何提升资产质量?回应来了
贝壳财经· 2025-09-07 10:23
资产质量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达1.81% 居42家A股上市银行首位且高于城商行1.76%的平均水平[1] - 不良率高居A股上市银行首位的情况已持续三个季度[1] 资产质量提升措施 - 坚持审慎风险偏好并严控新增授信准入 加强重点领域及潜在风险客户监测[3] - 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完善智能风控体系 提升风险识别预警及处置效率[3] - 通过现金清收、核销、批量转让及债转股等方式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3] - 健全全流程风险管理机制 强化贷前贷中贷后环节责任落实与监督评价[3] - 对标优秀上市银行并严格按《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执行资产质量管理[4] 资产规模与市场地位 - 截至6月末资产总额达5097.42亿元 较年初增长4.82% 迈入中型银行行列[5] - 作为甘肃省最大地方法人银行 存贷款市场份额在省内及兰州市排名前列[7] 战略发展方向 - 将规模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和发展优势 注重资产质量、盈利效率及业务结构优化[7] - 通过数字化布局与特色化经营深化本地优势 强化审慎风控和可持续发展[7]
兰州银行高管回应不良贷款率为何高于同业,将从四方面着手压降
新浪财经· 2025-09-05 11:53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公司不良贷款率1.81% 为A股上市城商行中最高 超过行业平均1.76% [3] - 不良率高主因系对标优秀上市银行并执行严格的资产风险分类标准 [3] - 公司计划通过四大措施改善资产质量:严格新增授信准入、完善智能风控体系、加大清收处置力度(含现金清收/核销/批量转让/债转股)、健全全流程风险管理机制 [3] - 不良率较年初下降2BP 公司承诺坚守风险底线确保资产质量可控 [3] 分红政策与股东回报 - 2024年全年分红率30.47% 较2023年30.56%略有下滑 显著低于2022年39.44% [4] - 上市三年累计分红23.98亿元 达上市募集资金规模的1.18倍 年均分红比例33.49% [4] - 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已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制定 具体方案待后续公告 [4] - 公司强调将持续保持稳健分红政策以提供稳定投资回报 [4] 战略发展与经营成果 - 公司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元 达5097亿元 正式跻身中型银行行列 [5] - 未来战略聚焦资产质量优化、盈利效率提升和业务结构调整 [5] - 公司将通过数字化布局与特色化经营深化本地优势 强化风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公募公司业绩大分化:头部6家均实现盈利增长,中小机构困境中摸索出路
新浪财经· 2025-08-31 10:40
行业整体表现 - 64家公募基金公司上半年经营和净利润出现分化 市场回暖推动25家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但中小基金公司仍面临业绩下滑压力 [1] - 公募基金总规模超过35万亿元 行业马太效应增强 大中型公司凭借规模效应展现较强抗压能力 [5] 头部公司业绩表现 - 易方达基金营收58.96亿元同比增长9.71% 净利润18.77亿元同比增长23.84% 营收和净利润均居行业首位 [2][3] - 华夏基金营收42.58亿元位列第二 广发基金 南方基金和富国基金营收均超30亿元 分别为38.98亿元 37.97亿元和33.3亿元 [2][3] - 工银瑞信净利润17.45亿元同比增长29.64% 南方基金净利润11.94亿元同比增长15.25% 广发基金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43.54% 华夏基金净利润11.23亿元同比增长5.74% [2][3] 中型公司增长亮点 - 兴业基金营收6.95亿元同比增长29.91% 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43.71% [2] - 永赢基金营收8.97亿元同比增长42.16% 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80.2% 主动权益规模增加近250亿元 [2][3] - 上银基金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70.79% 诺安基金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43.75% [2][3] 业绩下滑公司情况 - 天弘基金净利润9.17亿元同比下降2% 招商基金净利润7.87亿元同比下降6.81% 汇添富净利润4.8亿元同比下降30.43% [2][4] - 华泰柏瑞受费率改革冲击 营收9.52亿元同比下降4.99% 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降36.16% [2][4] - 多家中小基金公司业绩显著下滑 东兴基金 信达澳亚和华富基金净利润下滑超40% 南华基金和浙商基金由盈转亏 [4] 中小公司发展挑战 - 中小基金公司面临无实际控制人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 主营业务单一 核心人员流失 合规及风险管理等多重挑战 [4][5] - 需聚焦特色化经营 加强投研能力建设 结合股东特点和区域优势打造细分领域产品线 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投资决策效率 [5] - 需优化成本结构 完善激励机制保留核心人才 从产品销售转向财富管理提升投顾能力 [5]
走具有农商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金融时报· 2025-08-07 02:34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市场细分、差异化竞争和人才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耕本土市场并聚焦三农小微领域 数字化转型和场景融合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覆盖 [1][2][3] 市场细分与客户经营 - 推动从产品导向转向客户导向转型 通过获客模型整合产业特征、信用状况和经营数据实现客群精细分类 [2] - 针对长尾客户激活价值潜能 对高净值客户配套财富业务 对他行重点客户通过速度、温度和额度竞争保障稳定性 [2] - "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营销模式推动整村整企用信 深挖社保卡、贷记卡、代发工资等渠道增强客户黏性 [6] 业务创新与服务体系 - 按东西南北中布局分设6大区域服务中心 选派6名中层管理人员到园区挂职 构建落地即服务的快速响应机制 [3] - 创新"前景评估+信用放款"机制解决重大项目初期抵押物不足问题 支持企业新建厂房和购置设备 [3] - 打造"泰惠生活"和"金融云营销"线上平台 截至2025年6月末金融云营销平台引流理财保险贵金属249笔 贷记卡1.3万张 小额信用贷款1.5万笔 手机银行超20万户 三代社保卡4000余张 泰惠生活积分商城活跃用户6.2万人 入驻商户160余家 交易超1.8万笔 [3] 差异化竞争策略 - 实施"金融+党建+乡村振兴"服务模式 与地方部门乡镇村居开展党建共建 社银合作和医银合作项目成为全省农商行样板 [4] - 打造"银杏飘香 百姓银行"企业文化体系 聚焦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领域 制定支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重点工作规划 [5] - 开展助农惠民走进社区系列活动 触达客户近万人次 提升金融产品使用率和客户满意度 [6]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 提升自主研发水平 建成员工行为管理、绩效考核、客户权益平台、企业微信营销、客户经理画像和数据服务管理系统 [7] - 优化"三台六岗"信贷模式压缩贷款审批时限 科技创新支撑业务发展、降本增效和风险防控 [7] 人才队伍建设 -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选拔向基层一线倾斜 完善选育用评汰晋全链条机制 严把政治能力作风三方面用人标尺 [8] - 构建定量指标+述职评价+360度民主测评考核体系 兼顾业绩风险硬指标和群众满意度带队能力软素养 [8] - 推行内训为主外训为辅的1+2+N培训体系 开展业务技能风险识别合规管理等多维度培训 [8] - 鼓励多岗位历练培育复合型人才 构建从中层助理到高管的多层级晋升通道 实行品德考察一票否决制 [8][9]
21深度|从接管到重生,一家央企系券商的合规变革与战略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4 11:17
公司高管变动 - 叶顺德不再担任诚通证券总经理,由董事长张威代任 [1] - 叶顺德自2016年起担任新时代证券董事长兼总经理,2020年公司被证监会接管,2022年股权变更后转任总经理 [1][5][6] - 新时代证券时期高管仅剩1人(秦皓),其余涉事10人中7人已离职,3人被处罚 [8][9] 高管团队背景 - 新任董事长张威曾任职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和诚通集团多个要职 [10] - 2023年新任副总经理张啸川有10年证监会工作经历 [10] - 2025年新任合规总监李枫曾任职于北京证监局 [10][11] 公司战略定位 - 诚通证券明确服务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的定位,发挥"改革工具箱"功能 [2] - 2023年发布"2023-2025年战略发展规划",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与国有资本运营 [11] - 首创信用"央企通""国企通"产品,建立央国企绿色通道 [15] 业务表现与行业对比 - 2024年行业营收/净利润增长11.15%/21.35%,公司营收持平、净利润仅增2.52% [14] - 自营业务行业增长40.11%,公司因央企背景更注重风险管控导致增速有限 [15] - 2022-2024年为海南高速等3家企业提供财务顾问服务 [15] 行业政策与同业动态 - 2024年证监会鼓励中小券商差异化发展,新"国九条"明确特色化经营方向 [3][17] - 天风证券2023年后为湖北企业融资超1200亿元 [18] - 开源证券与陕煤集团合作开展供应商平台等业务 [18] 集团协同与融资服务 - 2025年协助诚通保理发行公司债券,2024年为诚通集团及子公司提供债券/ABS融资支持 [16] - 2024年逆势招聘70人,2025年再招聘合规总监等关键岗位 [12] - 2022年并入诚通集团后连续两年业绩跑赢行业平均水平 [12]
寻求差异化发展,中小券商探索特色化经营之道
中国基金报· 2025-05-11 12:43
行业政策导向 - 监管层鼓励中小券商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化经营 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 [1] - 证券行业并购整合加速 行业集中度提升 同质化经营问题仍存 [1] 区域化发展战略 - 地方国资背景券商依托区域优势深耕本地市场 如国盛证券提出"深耕江西 服务全国"理念 积极融入江西省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 [2] - 西南证券立足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 打造"西部领先 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3] - 地方券商在区域内经营成效显著 如长江证券子公司长江保荐以湖北为根基建立深厚客户基础 国海证券在广西经纪业务市占率保持第一 设有48家营业网点实现全区覆盖 [3] - 央企系券商发挥股东资源优势 如长城证券全面参与华能集团权益融资 债券融资和资本运作等工作 [3] 特色业务聚焦 - 中小券商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 长江证券 国联民生证券 国海证券和华福证券研究条线表现突出 佣金分仓收入相对抗跌甚至逆势增长 [4] - 2024年公募佣金分仓收入排名中 长江证券升至第3位 国联民生证券从第12名升至第5名且收入基本未降 国海证券从第30名升至第23名 华福证券从第50名升至第35名 [4][5] - 国海证券打造"精品研究"平台 公募基金佣金市占率创历史新高 [5] - 东北证券聚焦中小企业服务 在全国股转公司做市商中位列第一 累计做市企业数量达76家 [5] - 华鑫证券坚持"金融科技引领业务发展"战略 2024年股基交易量与代理买卖业务净收入均位列行业前1/3阵营 排名远高于净资产规模 [5][6] 并购重组动态 - 中小券商积极寻求并购机会 如国联证券并购民生证券 浙商证券收购国都证券股权 [7] - 国元证券明确表示将"择机推进并购重组" 认为并购是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市值的重要途径 [7] - 东北证券表示将通过优势互补和战略延伸寻求高质量合作 提升公司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7]
当特色化成为城商行的破局之道
虎嗅· 2025-05-06 12:5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特色化经营和差异化发展策略 在零售转型 科技创新服务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构筑核心竞争力 形成"五大特色银行"体系 实现业务高质量增长 [1][11] 零售业务转型 - 公司打造"伴您一生的银行"服务体系 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 包括儿童金融 成长金融 创业支持 家庭财富管理及养老金融等服务 [2][3] - 零售业务表现显著: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零售AUM余额达1.26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8% 个贷余额7,07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3% [4] - 数字化推动客群扩张:零售客户突破3,100万户 贵宾客户(含私行)达117万户 较年初新增5.5万户 [4] 科技创新企业服务 - 公司定位"专精特新第一行" 推出专属信贷产品如"领航e贷"(累计放款超1,000亿元人民币)及线上融资入口"统e融" [5] - 提供组合金融支持:通过"股权+债权""金融+非金融"等多元化服务模式 覆盖企业及个人金融需求 [5] - 累计服务5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信贷支持超1.2万亿元人民币 覆盖北京市80%创业板 71%科创板及74%北交所上市企业 [8] - 服务73%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55%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8] 人工智能技术布局 - 公司提出"All in AI"理念 自研百亿级参数"京智"大模型 构建AI技术体系 应用体系及生态体系 [9] - AI应用覆盖高价值场景:包括办公 客服 资金交易 财富管理及风控等领域 [9][10] - 成效显著:AI协呼服务日均释放坐席0.5-1小时 工作效率提升10%以上;小京搜索系统每月节约人工20人/月;手机银行"i智配"覆盖客户近60万人 累计服务超700万次 [10][11] 特色化发展成果 - 形成"儿童友好型银行""伴您一生的银行""专精特新第一行""成就人才梦想的银行""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五大特色体系 [1][8] - 养老金融领域:个人养老金账户数突破180万户(北京地区达123万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