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造

搜索文档
朗坤科技HMOs母乳低聚糖试产双主营增长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9-28 16:10
核心观点 - 公司全资子公司HMOs一期年产260吨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 标志着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打开第二主营增长空间 [1] - 公司控股子公司乳糖-N-新四糖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获国家卫健委批准 成为国内首家获批国产企业 [1] - 国庆中秋长假有望推动公司第一主营有机固废和生活垃圾处理业务短期营收放量 [2] HMOs项目进展 - 全资子公司朗健生物一期年产260吨HMOs项目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 生产环节稳步推进 [1] - 二期年产740吨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 届时总产能达1000吨/年 [1] - 乳糖-N-新四糖(LNnT)已正式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准 乳糖-N-四糖(LNT)审批积极推进中 [1] 市场拓展与应用前景 - 已与部分头部乳制品企业建立联系并进入合格供应商引入环节 [1] - HMOs主要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 潜在应用可延伸至健康补充品和功能性食品等领域 [1] - 公司有望率先打破海外公司市场主导地位 享受国产替代先发红利 [1] 技术平台与战略转型 - HMOs项目成功验证公司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高端产品的能力 [1] - 技术平台可复用于开发其他高价值产品如生物基可降解材料(PHA)等 [1] - 实现从环境治理向高端生物制造的跨越 [1] 传统主营业务表现 - 公司传统主营为有机固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1] - 2025年中报显示主营收入8.55亿元同比下降4.31% 但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2.36% [1] - 扣非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25.43% 盈利表现优于营收 [1] 短期催化因素 -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旅行人口流动数量惊人 餐饮垃圾厨余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需求短期放量 [2] - 8月份股价量能堆积关注资金增量放大 9月份受大盘影响持续缩量回调形成周线缩倍量形态 [2]
共启“肌肤长寿”新篇章|华熙生物与LG生活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发展网· 2025-09-28 07:12
战略合作协议 - 华熙生物与LG生活健康于2025年9月22日在首尔麻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MOU) 聚焦合成生物学技术研究应用 共同开发创新解决方案解决肌肤老化问题 [2] - 合作由华熙生物业务副总裁邹松岩与LG生活健康首席技术官姜來圭代表签署 [2][8] 合作目标与方向 - 双方计划结合华熙生物在细胞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领域优势 以及LG生活健康在肌肤长寿美妆研发实力 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抗衰老产品 [9] - 旨在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有效的抗衰老解决方案 推动美妆行业可持续发展 [9] 华熙生物技术优势 - 公司依托全球领先的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平台及中试转化设施 深耕生物活性物研发 积累深厚合成生物技术能力 [4] - 重点布局细胞外基质、细胞间通讯及细胞功能拓展三大核心领域 在透明质酸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4] - 积极拓展糖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再生医学领域的抗衰老技术 引领生物科技前沿创新 [4] LG生活健康科研实力 - 公司以卓越科研实力领航美妆界 深耕肌肤长寿科技 专注于细胞级抗衰、野山参功效及抗衰物质促渗研究 [6] - 推出NAD Power24?等创新抗衰研究成果 并将尖端科研成果融入旗下多个高端护肤产品 [6] - 推动全球美妆产业升级 为消费者带来焕新美丽体验 [6]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美妆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研究方向从改善皱纹等表象迈向"肌肤长寿"新领域 旨在延长皮肤健康生命周期 [2] - 行业聚焦细胞层面抗衰老研究 探索减缓细胞损伤和修复、降低炎症以及提升线粒体功能等关键生物学变化 [2]
谭天伟院士:加强生物制造顶层设计,助力我国在未来产业格局竞争中把握主动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9-28 02:32
生物制造产业战略地位 - 生物制造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组成部分 预计本世纪末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三分之一 形成30万亿美元新兴产业市场[4] - 当前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焦点 美国计划20年内用生物基产品替代90%传统塑料[4] - 欧盟2027年实施碳边界调节机制 对中国高碳排放产品构成绿色贸易壁垒[4] 资源环境效益 - 50立方米生物反应器生产青蒿素效率相当于节约3万亩耕地[4] - 每吨生物基塑料较传统塑料减少0.6吨二氧化碳排放[4] - 人造蛋白技术可替代亿亩耕地规模的大豆进口依赖 增强粮食安全[4] 技术应用突破 - 农业领域出现生物信息素等精准虫害防治手段 可替代高残留农药 德国开发长效附着绿色农药技术[5] - 透明质酸等产品通过生物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二氧化碳成为第三代生物制造原料[5] - 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细胞工厂设计 实现绿茶抗氧化剂原儿茶酸等稀缺成分工业化高效生产[5] 产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形成全球70%发酵产能规模[5] - 存在自主知识产权菌种缺乏 核心工具软件受限等瓶颈[5] - 需重点攻关二氧化碳生物转化 未来食品制造等前沿方向[5] 行业会议信息 - 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设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主题论坛[6] - 特色活动包括生物质绿色预处理 非粮糖 生物基化学品 非粮生物基材料四大专场[10] - 设置生物质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两大能源专场[11] - 包含100+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 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等配套活动[10]
常德生物医药的差异化突围:如何探索中部产业化答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00:49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常德津市便以发酵法制成晶体味精,开创湖南省生物制造之先河。历经数十年发 展,如今的常德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物酶制剂、甾体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生产出口基地,产业基础扎 实。 为破解生物医药成果转化"死亡之谷",常德将中试平台作为产业"共享基建"重点攻坚。位于常德的湖南 生物制造中试基地,已建成覆盖发酵、分离、纯化、精制全流程的多条产线,配备88个0.5吨至20吨的 各类中试发酵罐,可精准匹配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的放大验证需求,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架 起关键桥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报道 在传统的认知当中,生物医药在湖南生根发芽的土壤并不强大,然而随着区域政策扶持对产业土壤的培 育,湖南常德正在摸索一套中部产业化弯道超车的新打法。 "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常德科创能力暂时还不是那么出众,交通条件也还不是那么便利,生活配套还 提升空间,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常德市副市长陈计伟在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上坦言,道 出了中部城市在生物医药产业竞争中的思考。 在长三角、珠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高度集聚的背景下,常德市并未跟风追随前端研发"红海",而是锚 定"中试转化"这一核心环节,走出一 ...
北京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北京晚报· 2025-09-27 06:41
本报讯(记者刘苏雅)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大幅提升,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网 络关键枢纽,取得重要进展和丰硕成果。昨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 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果。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连续8年蝉联施普林格·自然集 团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榜首;独角兽企业数量连续四年位列全球城市第三……市科委、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张继红介绍,"十四五"期间,本市已累计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1105项重点项目 和重大任务落地。 2024年,北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49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6.9%。目前,本市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 术、医药健康、科技服务业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制造与装备、人工智能等7个千亿级产业集 群,重点培育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23个未来产业。 在打造"人工智能第一城"的过程中,原生多模态世界模型、覆盖科研全流程的人工智能科研平台等重大 原创成果诞生,豆包、智谱等标杆模型性能稳居全球第一梯队。目前,北京已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59 款,数量持续领跑全国。 张继红表示,展望"十五五" ...
五个全球前列、五个创新领先,北京已成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6 05:29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据第三方机构初步评估,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大幅提升,已经成为全球创新 网络关键枢纽,取得重要进展和丰硕成果。9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果。 首都之窗 李磊 摄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连续8年蝉联施普林格·自然集 团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榜首;独角兽企业数量连续四年位列全球城市第三……市科委、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张继红介绍,"十四五"期间,本市已累计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1105项重点项目 和重大任务落地,实现"五个全球前列""五个创新领先"。 2024年,北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49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6.9%。目前,本市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 术、科技服务业、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制造与装备、人工智能等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培 育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23个未来产业。 在打造"人工智能第一城"的过程中,原生多模态世界模型、覆盖科研全流程的人工智能科研平台等重大 原创成果诞生,豆包、智谱、kimi等标杆模型性能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
喜报!安然集团入选2025年山东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及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金投网· 2025-09-26 04:35
近日,2025 年山东省智能制造领域权威名单公布,安然纳米植物干细胞绿色智能工厂凭借全流程数字 化创新实践,成功入选2025年山东省先进级 (省级) 智能工厂名单,同时 "产线柔性配置""智能仓储""先 进过程控制" 三大场景同步获评2025年山东省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成为省内生物制造领域 "工厂 + 场景" 双优典范,为山东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从"先进级智能工厂"看综合实力 安然纳米植物干细胞绿色智能工厂总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建立了国内第一条人参干细 胞工业化生产线,设备技术参数及数字化控制程序已达到国外先进水平,率先实现人参干细胞的诱导和 大规模培养,填补国内植物干细胞产业化空白。 安然纳米植物干细胞绿色智能工厂作为国内首个实现植物干细胞工业化、产业化的开创性项目,此次双 荣誉加身,既是对安然集团硬核智造实力的权威认证,更凸显其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引领地位,为山东制 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 "安然力量"。 省级最高标准认证,彰显行业领先实力 安然集团斩获的两项荣誉,均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独家组织评选认定,评选全程严格遵循《智能工 厂梯度培育行 ...
竞争力领跑全球 我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近万亿元
央视新闻· 2025-09-26 00:19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接近1万亿元,发酵产能占全世界70%以上,一批有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已经成长起来。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司长 何亚琼:未来,新成果在应用场景方面的先行先试成果转化,是最需要突破的。各地要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制造,做好生物制 造顶层设计,做好生物制造政策的供给主要工作。 记者9月25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竞争力持续领跑。 产业规模与产能优势的背后,是技术创新的持续驱动。近五年,我国主要生物制造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累计分别达13680项、9447项,占历史申请总量 的52.2%和63.8%,技术创新步伐显著加快。目前,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在部分新兴领域已实现全球领先。 (责任编辑:王擎宇) ...
安徽生物制造产业加速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25 21:49
长丰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卫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建设概念验证、技术熟化、成果转化等平台,为先导区 持续导入创新企业、人才和前沿技术,全力打造生物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新高地,加快推动生物制造 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未来产业竞争核心赛道,安徽以建设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作为破题关键。今年 2月揭牌成立的合肥生物制造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其核心承载地长丰县,成为安徽探索生物制造发展 的"试验田"。 "先导区正着力构建'政策+平台+资本'三位一体保障体系,为项目快速落地与产业集群加速发展筑牢坚 实支撑。"长丰县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斌表示,先导区通过成立省市县发展工作专班、建设一批创新平 台及组建安徽省首支生物制造产业基金,全力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完整链条。 在先导区政策红利与配套服务的赋能下,企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我们在先导区内牵头建设人工智能 驱动生物制造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重点解决从实验室小试到产业化的关键衔接问题。"安徽华恒生物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忠诚介绍,依托先导区的良好环境,公司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6867万元, 新增6项发明专利与3项实用新型专利,创新成果转化成效 ...
产业规模近万亿 生物制造将迎更多政策支持
第一财经· 2025-09-25 14:23
作为未来产业之一,生物制造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赛道。 清华大学主办的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9月25日在湖南常德开幕。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中国的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经将近1万亿,中国的发酵产能占全世界70%以上,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一 批有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已经成长起来。但行业还存在着高质量数据和算法模型有待提升等问题。 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在论坛上表示,生物制造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具备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将会带来重构传统制造业的 生产模式,替代传统天然产物的获取方式,颠覆传统农业的种养殖模式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王宏伟谈到,据预测,2050年生物制造有望创造30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占全球制造业的1/3。当前,我国生物制造领域已经进入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速的 关键阶段,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要素配置水平,构建友好应用环境。 常德作为湖南生物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企业35家实现产值125亿元,今年1-8月产值增长24.01%,利尔生物、 鸿健生物、引航生物等重点企业产值分别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