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自主化

搜索文档
半导体设备ETF(159516)盘中净流入1000万份,近10日净流入超2.5亿元!规模超30亿元,位居同类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06:57
半导体设备ETF资金流入 - 半导体设备ETF(159516)实时盘中净流入1000万份,显示资金正在抢筹半导体设备资产 [1] 半导体行业增长预测 - 202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11.2% [1]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的销售额同比增速预计分别为7.7%和8% [1] - ASML预测全球成熟制程、先进制程、DRAM、NAND平均每年的增量分别为34万片/月、24万片/月、16万片/月、4万片/月 [1]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机遇 - 中国晶圆代工厂的增长机遇包括承接海外回流的本土设计公司代工需求,以及部分海外公司在成熟制程领域的合作意愿 [1] - 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931743)涵盖半导体产业链上游关键环节,包括硅片、光刻胶、刻蚀机等核心材料和设备供应领域 [1] - 该指数集中反映国内半导体产业在基础材料与核心装备方面的自主化发展水平 [1] 相关基金产品 - 半导体设备ETF(159516)规模为32.57亿,在同类6只产品中排名第一 [2]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发起联接C(019633)和A(019632) [2]
资讯日报-20250808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8-08 05:17
全球股市表现 - 恒生指数年初至今上涨25.15%,报25081.63点[3] - 纳斯达克指数年初至今上涨9.01%,报21242.70点[3] - 德国DAX指数年初至今上涨21.51%,报24192.50点[3] 港股市场动态 - 小米预计2025Q2总收入1126亿元人民币,略低于市场预期[7] - 博彩股普遍上涨,金沙中国有限公司涨超5%[7] - 脑机接口概念股拉升,南京熊猫电子涨超19%[7] 美股企业动向 - 苹果宣布向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未来四年在美投资总额达6000亿美元[7] - 礼来口服减重药患者用药72周后平均减重12.4%,股价收跌14.14%[9] - Applovin二季度营收12.59亿美元,同比增长77%[9] 半导体行业影响 - 特朗普计划对进口半导体征收100%关税,台积电因在美设厂获豁免[9] - 中芯国际Q2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毛利率20.4%[14] - 华虹半导体Q2销售收入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8.3%[14] 宏观经济政策 - 美国可能延长对华关税休战期90天[13] - 日本政府将2026财年GDP增长预期从1.2%下调至0.7%[13] - 英国央行降息至逾两年低点[13] 科技与创新 - 全球智能手机Q2营收同比增长10%,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13] - OpenAI推出更强大的GPT-5模型[13] - 百度计划8月底推出文心大模型最新推理模型[14] 黄金与大宗商品 - 花旗调整黄金预测,称其将上涨至创纪录高位[7] - 中国央行连续9个月扩大黄金储备[13] 企业财报亮点 - 索尼Q1营收2.62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6%[9] - 软银Q1净利润4218亿日元,远超分析师预期[10] - 丰田汽车下调全年营业利润预期16%至3.2万亿日元[9]
港股异动丨半导体股走低 特朗普称拟对芯片征收100%关税
格隆汇· 2025-08-07 02:05
港股半导体市场表现 - 芯智控股股价下跌3.19%至1.82港元 [1]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1.47%至43.04港元 [1] - 贝克微股价下跌1.30%至56.85港元 [1] - 中电华大科技股价下跌1.23%至1.60港元 [1]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1.14%至52.00港元 [1] 特朗普关税政策内容 - 美国拟对未在美生产芯片或未计划设厂的国家征收100%半导体关税 [1] - 可能最早下周对所有含半导体芯片产品征收独立关税 [1] 行业影响分析 - 短期将加剧中国半导体行业出口压力 [1] - 中长期可能强化中国半导体自主化决心 [1] - 技术封锁与市场分割风险导致全球半导体效率下降 [1] - 技术封锁与市场分割风险导致全球半导体成本上升 [1]
“为成为全球顶级芯片供应商,我们必须走出中国”
观察者网· 2025-06-17 02:28
公司动态 - 芯驰科技将于2025年底首次向欧洲汽车制造商供应智能座舱SoC芯片,合作覆盖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的多款车型[1] - 此次合作是公司首次为海外OEM大规模量产车型提供芯片,标志着全球扩张的重要里程碑[1][3] - 公司计划通过德国办事处加强欧洲业务,此前已在日本设立分支机构[4] 产品与技术 - X9系列智能座舱SoC集成高性能CPU、GPU、AI加速器和视频处理器,专为先进驾驶舱设计[1] - 产品线涵盖四大系列:智能座舱X9、自动驾驶V9、中央网关G9和高性能MCU E3[3] - 2021年以来累计芯片出货量突破800万片,应用于国内100多款车型[3] 市场表现 - 当前出口占比不足10%,主要客户包括奇瑞、长安、上汽、广汽、北汽和理想等车企[3] - 在中国智能座舱SoC市场以3.5%份额领跑本土厂商,仅次于高通(32%)、恩智浦(19%)和瑞萨(13%)[4] - 公司定价策略较外资竞争对手低10%-20%,成本优势显著[4] 行业背景 - 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7460万辆,中国市场占比超30%[3] - 国产汽车芯片自给率从2021年的5%提升至2023年的10%,政策目标2025年达20%-25%[4] - 中国供应商在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新兴市场具备供应链优势,但需适应欧洲数据安全法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