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新能源

搜索文档
双良节能9月10日获融资买入3008.67万元,融资余额4.12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11 01:20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10日公司股价下跌0.80% 成交额达4.16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3008.67万元 融资偿还3367.61万元 融资净流出358.94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4.13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4.12亿元占流通市值3.55% 处于近一年40%分位低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8.30万股 融券余额51.38万元 处于近一年50%分位低位水平 [1] 股东结构与经营业绩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1.28万户 较上期增加4.93% 人均流通股16611股减少4.70%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88亿元 同比减少37.13% 归母净利润亏损5.97亿元 但亏损额同比收窄52.54%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0.8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1.60亿元 [3] - 光伏ETF(515790)持股1310.51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3.61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98.92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43.38万股 [3] - 天弘中证光伏A新进持股845.73万股(第十大股东) 万家新兴蓝筹A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利港镇 成立于1995年10月 2003年4月上市 [1] - 主营业务包含节能节水系统(溴化锂机组/换热器/空冷系统)和光伏新能源系统(多晶硅还原炉/单晶硅棒/硅片) [1] - 收入构成:光伏产品67.97% 节能节水装备23.03% 新能源装备7.26% 其他业务1.74% [1]
双良节能股价涨5.69%,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310.51万股浮盈赚取432.4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5:33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上涨5.69%至6.13元/股 成交额5.32亿元 换手率4.71% 总市值114.86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光伏产品占比67.97% 节能节水装备占比23.03% 新能源装备占比7.26% 其他业务占比1.74% [1] - 主营业务分为节能节水系统(溴化锂冷热机组/换热器/空冷系统)和光伏新能源系统(多晶硅还原炉/单晶硅棒/硅片) [1] 机构持仓动态 - 华泰柏瑞光伏ETF(515790)二季度减持3.61万股 当前持有1310.51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7% [2] - 该ETF当日浮盈432.47万元 最新规模99.84亿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光伏ETF(515790)今年以来收益10.99% 近一年收益27.52% 成立以来亏损15.86% [2] - 基金经理李茜管理规模393.51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09.31% 最差回报-18.35% [3] - 基金经理李沐阳管理规模212.73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91.74% 最差回报-48.35% [3]
天宜新材2025年中报简析: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30 23:23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4.23亿元同比下降17.27% 主要受光伏新能源业务量价齐降影响 [1][2] - 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改善57.52% 第二季度单季度净利润-1.2亿元同比改善66.94% [1] - 毛利率-4.88%同比提升74.95个百分点 净利率-49.58%同比提升49.21个百分点 [1] 成本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1.3亿元占营收30.63% 同比上升23.05% 其中销售费用因薪酬减少下降9.83% 管理费用因折旧增加上升13.97% 财务费用因利息减少下降15.85% [1][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3.34% 因公司优化研发团队及项目聚焦核心竞争力 [4]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9元同比大幅增长328.42% 因加强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及政府补贴增加 [1][4] - 货币资金1.79亿元同比下降73.48% 因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减少 [1][2] - 有息负债12.13亿元同比下降34.90% 应收账款6.94亿元同比下降33.42% [1] 业务驱动因素 - 光伏新能源板块面临量价齐降压力 直接影响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 [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改善79.37% 因在建工程投入减少 [4] - 政府补助增加推动递延收益增长40.01% [2]
能辉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7 22:56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8.99亿元 同比上升44.8% 归母净利润2877.48万元 同比下降9.47%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89亿元 同比上升56.67%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303.5万元 同比上升5.53% [1] - 毛利率12.4% 同比减28.26% 净利率3.2% 同比减37.48% [1] - 每股收益0.19元 同比减9.52% 每股净资产5.34元 同比增0.15% [1] - 三费占营收比6.75% 同比减5.22%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6070.56万元 [1]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33元 同比增177.9% [1] - 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1152.29% [1][2]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53.92% [2] - 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值为负 [2] - 现金资产非常健康 [2] 投资回报与盈利能力 - 去年ROIC为5.06% 净利率4.79% 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2] - 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16.26% 2022年ROIC为2.4% [2]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7758.0万元 每股收益均值0.51元 [2] 业务发展 - 光伏新能源业务为主业 包括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及智能运维 [3] - 重点发展海外业务、商用车充换电和储能业务 [3]
每周股票复盘:天宜新材(688033)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9亿至2.4亿
搜狐财经· 2025-08-02 18:02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天宜新材报收于6.8元,较上周的7.05元下跌3.55% [1] - 7月28日盘中最高价报7.25元,8月1日盘中最低价报6.72元 [1] - 当前最新总市值38.23亿元,在轨交设备板块市值排名19/31,两市A股市值排名3852/5149 [1] 业绩披露 - 预计2025年1-6月归属净利润亏损1.9亿元至2.4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2亿元至2.5亿元,营业收入4亿元至4.5亿元 [1][3] - 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亏25,278.57万元到30,278.57万元,同比减亏51.30%到61.44%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减亏25,788.16万元到30,788.16万元,同比减亏50.78%到60.62% [1] - 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业务持续恢复,但光伏产业链去库存且持续低迷,导致单晶拉制耗材产品需求疲软,光伏新能源板块业务受影响较大 [1] 公司公告 - 新增银行账户被冻结金额为6,153.41万元,累计被冻结金额为8,757.92万元 [2][3] - 被冻结金额占公司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2.39%,占2025年第一季度末净资产的2.45% [2] - 被冻结金额占公司2024年末经审计货币资金的32.83%,占2025年第一季度末货币资金的39.35% [2] - 多数银行账户处于被冻结状态,对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收支将产生一定影响 [2] - 公司正积极沟通资金被冻结事项,尽力降低不利影响,目前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2] - 公司收到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和山东省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的相关诉讼材料 [2] - 公司尚不清楚银行账户冻结的具体原因,正积极跟进、核查相关事项 [2]
4月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214.7%,逆变器出口额持续增长
山西证券· 2025-05-26 08: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 - A(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同、环比高速增长,组件出口额同比和环比下降,逆变器出口额同比和环比持续增长,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且在全国总发电量占比提升 [3][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装机 - 2025年4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45.2GW,同比增长214.7%,环比增长123.4%;1 - 4月累积新增光伏装机104.9GW,同比增长74.6% [3][13] 出口 组件出口 - 4月组件出口额161.6亿元,同比下降20.3%,环比下降8.5%;1 - 4月累计出口额622.4亿元,同比下降26.5% [4][16] - 2025年3月国内光伏组件出口量23.38GW,同比下降5%,环比增长44%;1 - 3月国内组件累计出口61.9GW,同比下降8% [4][16] - 2025年3月全球前五大单一出口市场依序为巴基斯坦、荷兰、印度、巴西和法国,合计出口量约占全球市场41% [4][16] 逆变器出口 - 2025年4月逆变器出口额58.2亿元,同比增长17.9%,环比增长28.0%;1 - 4月累计出口额180.3亿元,同比增长10.0% [5][30] - 4月国内逆变器对欧洲出口26.5亿元,同比增长25.9%,环比增长49.2%;对亚洲出口18.9亿元,同比增长18.5%,环比增长14.8%;对拉丁美洲出口4.9亿元,同比下降26.1%,环比增长17.3%;对非洲出口5.0亿元,同比增长112.4%,环比增长38.0%;对北美洲出口1.5亿元,同比下降22.2%,环比下降28.6%;对大洋洲出口1.4亿元,同比下降3.1%,环比增长5.3% [5][30] 太阳能发电量 - 2025年4月我国规上太阳能发电量44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在全国规上工业总发电量占比为6.29%,环比增长0.92pct [6][45] - 我国4月总发电量711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发电量分别同比 - 2.3%/-6.5%/+12.4%/+12.7% [6][45]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BC新技术方向的爱旭股份、隆基绿能;供给侧改善方向的福莱特;海外布局方向的横店东磁、阳光电源、阿特斯、德业股份 [2][6][49] - 建议积极关注信义光能、协鑫科技、通威股份等多家公司 [6][49]
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券报· 2025-04-28 22:40
公司业务转型与战略聚焦 - 公司自2022年起转型布局光伏新能源领域,专注于异质结(HJT)电池、组件、钙钛矿、EPC总包及电站运维业务,同时剥离部分橡塑业务子公司股权以优化资产配置 [4][5] - 光伏新能源业务已成为核心战略方向,公司在山东枣庄和安徽泗县投建HJT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 [5] - 通过技术研发和产业链整合,公司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HJT电池组件制造商和清洁能源服务商 [4][6] 光伏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公司光伏产品包括高效HJT太阳能电池组件,主打大功率型号(如740W+),并加入中国光伏太阳能高效740W+俱乐部 [6][7] - 已获得30多项专利,产品通过德国莱茵TUV、欧盟CE、中国CQC等权威认证 [6] - 与光势能新能源、华晟新能源等10余家行业企业合作探索技术及市场方向 [6] - 研发聚焦降本增效技术路线,包括硅片薄片化、银包铜浆料应用、钙钛矿叠层等9项关键技术 [9] 高分子材料业务现状 - 低碳环保高分子材料业务包括EVA/TPR改性材料及制品、改性工程塑料,应用于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 [13][14] -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直销为主,需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技术支持服务 [15] - 改性工程塑料原材料采购采取备货与订单结合模式,其他材料按订单采购 [15] 经营与生产模式 - 光伏业务采用"以销定采"采购模式,与供应商签署中长期协议保障电池片供应,常规材料通过招投标控制成本 [10] - 生产端实行"以销定产",在山东、安徽基地设组件车间,按订单排产并动态调整安全库存 [11] - 销售以直销为主,通过展会、技术服务等获取国内外电站客户订单 [12] 行业地位与荣誉 - 公司获评"2023中国品牌500强"、"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光伏组件企业"等称号 [6] - 担任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员、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副会长等行业职务 [6] 研发与技术布局 - 设立独立研发中心,采用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管理体系,覆盖概念到产业化全阶段 [9] - 高分子材料研发基于客户需求定制配方,通过试样测试后投产 [16] 财务与股东结构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审计意见 [1][2] - 报告期未盈利且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转增股本 [3] - 普通股股东结构未披露重大变动,无优先股及表决权差异安排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