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渔业
icon
搜索文档
希望的田野满满“科技范” 智慧农业绘就千里沃野好“丰”景
央视网· 2025-09-28 09:01
农业种植技术推广 -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机械化规模种植及先进技术 实现70万亩大豆丰收 [1][6] - 黑龙江北大荒集团采用大型联合收获机进行高效作业 精细调整农机参数确保收获质量 [8][10] - 宁夏青铜峡市引进抗盐碱水稻品种改善土壤条件 试种中科804等优质大米品种丰富当地品类 [15][19][21] 新型农业模式发展 - 四川金堂县采用稻鳖综合种养模式 建设500亩示范田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22][24] - 金堂县计划将稻鳖综合种养面积扩大至3000-5000亩 甲鱼体重最重可达2至3斤 [26] 水产养殖技术升级 - 福建宁德市改造传统养殖设施为深水环保塑胶网箱 网箱深度12米周长超90米 [28] - 加工企业增设智能X光检测机识别鱼刺 预计真鲷鱼捕捞量超1000吨 [30]
上半年,滨州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27.2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9-28 06:43
下一步,市海洋发展渔业局将坚决扛牢"走在前、勇争先"的使命担当,锚定"大海洋、强渔业"发展目 标,聚力打好"三大战役"、抓好"三大行动",坚决完成年度任务目标,书写滨州"向海向洋向未来"高质 量发展新篇章。 夯实"齐鲁粮仓",品牌兴海实现新拓展。丰富养殖业态。建成并启用全国首个国家级对虾联合育种平 台,引进罗氏沼虾、青蟹等新品种5个,普及新模式、新技术5项,推广应用面积2.2万亩,亩均效益提 升1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推广效果;凡纳滨对虾大水面棚塘接力养殖技术入选全省农业主推技 术、"广泰1号"入选全省农业主导品种。发展设施渔业。新增设施养殖水体23万方,改造池塘3000亩, 建立淡水池塘虾鱼、虾蟹贝多营养层级养殖示范基地3处。全省率先成立"党徽闪耀渔海间"滨州市渔业 科技服务队,开展渔业技术指导。博兴渔业绿色循环试点争取补助1.3亿元,为滨州市近年来单笔支持 资金最多的渔业项目。千乘文旅、止河数字渔业现代产业园开工建设,家旺渔业产业园投入使用。快检 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实践与思考案例获农业农村部二等奖。塑强渔业品牌。乔庄镇依靠对虾 产业成功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博兴清江鱼"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 ...
从“靠海吃海”到“科技耕海” 山东守护“蓝色粮仓”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03:54
中新网济南9月28日电(李欣 陈宛婷)坐拥3500多公里海岸线、近16万平方公里海域,山东海洋资源得天 独厚,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达18011.8亿元(人民币,下同), 其中,渔业经济总产值4904亿元,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等7个产业增加值稳居中国首位。 从良种培育到养殖空间拓展,再到水产品增值加工,近年来,山东凭借科技创新与系统布局,完成 从"靠海吃海"到"科技耕海"的深刻跨越,守护着愈发丰盈、高质的"蓝色粮仓"。 "以前养刺参是'靠天吃饭',现在'参优1号'耐高温,夏季高温期成活率比普通刺参平均提高25%以 上。"养殖户口中的"良种优势",道出山东破解水产养殖难题的秘诀。 工作人员 观察海参的生长、摄食、健康等状态。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山东始终将水产新品种研发培育作为建设"蓝色粮仓"的根基。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等行业专 家,围绕海鱼、牡蛎、扇贝等重点养殖品类,聚焦抗逆、抗病、高产等种质性能提升,积极开展水产育 种技术攻关。 其中,在大西洋鲑种质研发领域,包振民院士团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诱导10000余尾大西洋鲑伪雄 鱼,诱导率近100%,填补了中国 ...
万吨“蟹山”抢滩吕四港
新华日报· 2025-09-27 22:31
□ 本报记者丁蔚文 记者见到了壮观的"蟹山"——一筐筐梭子蟹密密麻麻排列着,"加了冰马上就走,今天一共2100多箱30 吨左右。"苏启渔08266船长李宜江行色匆匆,他的渔船在海上待了三四天收购海鲜,"这段时间忙坏 了,累得没有时间休息,一天也没停。"今年吕四海鲜捕捞前期总体产量较多,梭子蟹刚开海时收获颇 丰,渔获比去年多,但鱼多个头小,价格普遍比去年低。"精品鱼价格高,码头一开始十几二十几元一 斤,大鲳鳊鱼100多元一斤,中等60多元。"他坦言,现在梭子蟹少了,鱼多了。比起往年,今年海鲜价 格平缓且低,买鱼的老百姓可高兴了。 在吕四,海鲜带火了餐饮、酒店等行业,宾馆爆满,"最鲜公路"游客络绎不绝。"这个季节适合来吕 四,最近我在吕四饭店吃了31只梭子蟹,味道很鲜美。"专程来吕四尝鲜的上海食客张先生说。记者了 解到,吕四海边码头梭子蟹每斤20—40元不等,随着梭子蟹捕捞量激增,近期吕四港梭子蟹价格普遍降 低,当前批发价约30元/斤,小规格的梭子蟹甚至低至20元/斤。随着上市量进入高峰,整体价格还会小 幅下行。 在江苏沿海海域,每年这个季节,作为全国四大渔场之一的吕四渔场,五湖四海的渔船蜂拥而至,陆续 回港的渔 ...
利比里亚首艘半工业化玻璃钢渔船启航 渔业现代化迈出历史性一步
商务部网站· 2025-09-27 17:12
此次交付对利比里亚和阿曼均具开创意义:对利比里亚而言,它带来了先进的渔业技术;对阿曼来 说,这是其造船业首次实现渔船出口。此次合作不仅展示了阿曼海洋工程技术的进步,也为两国间的国 际合作开辟了新天地。 该局代理局长赛格贝表示"海王"号象征着利比里亚对渔业可持续管理和现代化的承诺,作为利比里 亚首艘现代化渔船,预计该船将显著增强利半工业化渔业能力,提高高价值鱼种捕获量,促进国内外市 场的供应,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此举将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改善渔民生计来增强国家粮 食安全。 (原标题:利比里亚首艘半工业化玻璃钢渔船启航 渔业现代化迈出历史性一步) 利比里亚《每日观察家报》9月24日报道,利比里亚国家渔业和水产管理局近日迎来该国首艘半工 业化玻璃钢渔船"海王号"(Sea King),标志着该国渔业领域的一项历史性突破。该船由阿曼海之娇子 (SeaPride)海洋工程公司设计建造,并通过世界银行资助的"利比里亚可持续渔业管理项 目"(LSMFP)交付使用。 ...
赣榆“源头”海鲜迎“双节”交易火
扬子晚报网· 2025-09-27 08:55
9月25日18时,返港渔船在连云港赣榆渔港码头交易红火。国庆、中秋双节将至,连日来,连云港赣榆区海头渔港"源头"海鲜交易倍加繁忙,每天近百艘 出海捕捞渔船返港,捕捞的皮皮虾、梭子蟹、小黄鱼等海鲜深受市民宠爱,更成为当地商户的抢收货和销往全国各地市场。 海鲜出舱 捕捞返港 分拣梭子蟹 分拣婆婆虾 海产品分拣 收购装车 通讯员姚绍庄吴苏红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凌飞 ...
听见丰收丨乌苏里江新船歌
央广网· 2025-09-27 00:41
央广网北京9月27日消息(记者王海樵)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 金秋时节,乌苏里江畔的边陲小城黑龙江抚远迎来了渔获满舱的丰收喜悦。昔日靠岸等客的渔民,如今 架起"云端渔网"增收致富。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听见丰收》本期推出《乌苏里江新船歌》。 如今,夫妻俩的订单日日不断。新鲜的江鱼打包后,通过冷链从乌苏里江畔直达千家万户的餐桌。 清晨五点,抚远市抓吉赫哲族村的江面上,渔民李记踩着露水跃上渔船,手臂一扬,渔网在空中划 出一道银弧。妻子王莹莹举着手机紧跟其后,镜头始终追随着渔网出水的方向。 李记:家里收入也翻了好几倍!去年还添了辆皮卡,拉货方便多了。我们还能按顾客的需求把大马 哈鱼籽加工成礼品,顾客很喜欢! 王莹莹:家人们稍等一会儿,咱们一会儿就起网了,起网看看咱们乌苏里江的冷水鱼! 丰收的喜悦背后,是当地政府和居民对乌苏里江生态的精心守护。1989年起,抚远市通过人工孵化 大马哈鱼,每年都会往江里投放数十万尾鱼苗,并严格控制渔网网眼尺寸。2016年起,抚远市严格推 行"封江育鱼"政策,避免"一网打尽"。 直播间里,已有几千位粉丝守在屏幕前,期待看到活鱼出水蹦跳的画面。 李记:以前打着鱼了蹲 ...
东营市水产品监督抽检合格率为100%
齐鲁晚报网· 2025-09-26 10:59
强化执法监管,严打违法违规行为。针对黄河口大闸蟹、海参、对虾等主养品种,大口黑鲈、鲫鱼2个重点治理品种,东营市联合监管、执法、技术支持 等单位,围绕生产养殖用药记录建立、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常规用药休药期落实等重点内容,对养殖主体开展全覆盖巡查检查,对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 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闭环管理。今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监管人员500余人次,检查渔业企业、家庭农场、养殖户等各类主体135家次,反馈问题10余 项。 黄学东介绍,"两节"期间正值养殖水产品大量集中上市,消费旺盛、购销量大,是质量安全问题易发的敏感时期。为全面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保障水产品消费安全,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坚守水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监管措施,全力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强化监测排查,精准防控问题隐患。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加大监督抽检频次,先后开展部级产地药残抽检12批次,省级监督抽检30批次,风险监测31 批次,产品覆盖对虾、大闸蟹、海参、淡水鱼等我市主养品种,同时,对重点治理品种实行批批速测、月月抽检,有效提高养殖户的抽检比例。今年以 来,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开展各级抽检325批次,东营市水产品 ...
海洋产业投融资路演在大连举行
科技日报· 2025-09-26 10:15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蕴)由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的"2025 年蓝色信贷、海洋中小企业和科技成果投融资路演(大连站)"日前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本次活动作 为第二届中国(大连)国际海洋商贸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国国际海洋牧场及渔业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供蓝色信贷和股权融资等多种融资类型,对接融资需求近10亿元。 图为大连海大智龙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全功能岸基智控中枢。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摄 路演采取"现场路演+线上直播"方式,吸引沿海地区自然资源和海洋主管部门、金融机构、投资机 构、涉海企业广泛关注,线上线下累计参与达2000余人次,实现了跨区域、多层次的高效对接与资源整 合。 活动设置专题培训环节及"蓝色粮仓""海洋生物""数字海洋"3个专场路演。在路演现场,海洋领域 中小企业和科创团队展示了前沿项目和科技成果,覆盖现代海洋牧场、海参高值化利用、智慧渔业养 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南极磷虾开发、智慧海洋通信等热点领域,充分展现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 应用新进展。点评嘉宾对路演项目给予充分肯定,并从产业化路径、商业模式、规模运营等方面提出专 业建议。项目团队与投资机构在现场 ...
“蓝色粮仓”迎丰收 科技赋能“海鲜自由”
央视网· 2025-09-26 09:09
央视网消息: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海鲜消费热度呈现上升趋势。眼下,我国四大海域已经迎来全面开渔,新鲜捕捞的海 产让人们大饱口福。作为百姓餐桌上的重要一环,从近海养殖到海洋捕捞,我国"蓝色粮仓"正在不断充实。 晚上六点多,来自舟山、台州等地的货车陆续抵达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银亮的带鱼、金黄饱满的小黄鱼、肥硕的鲳鱼等多种 海产在摊位上整齐码放,市场里人头攒动,一片繁忙景象。 这两天,东海开渔后的第一批海鲜陆续回港。在浙江舟山5号码头记者看到,工人们熟练地将海鲜分类装筐,搬运上岸,采购商 们马不停蹄,将海鲜运送至附近的批发市场进行销售。 海洋捕捞迎来收获的同时,近海养殖产业也在迅速发展。在广东饶平县,深海网箱养殖基地迎来大规模收鱼作业。渔民们通过 起网机将巨大的渔网底部逐渐收拢,网箱内鱼群涌动不息,水花激扬。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深海网箱的养殖深度可达10米,较传统养殖方式增加6米,提升单位海域的养殖容量。截至目前,当地累计 投放深远海重力式深水网箱达538个,这批优质海鲜的上市,将更好满足节日市场的需求。 随着现代渔业不断发展,2024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7358万吨,较2020年增长12.3%,水产品总产量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