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汽车

搜索文档
多维发力应对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变化
证券日报· 2025-08-05 15:40
面向未来竞争,笔者认为,需要构建校企协同、企业深耕、行业联动的多维解决方案,方能形成可持续 的人才供给体系。 一是加强校企协同,构建人才供给"直通车"。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脱节,是人才缺口的核心症结。通 过"工学一体化教学"将企业真实生产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订单化"的人才培养能使学生的岗位适应周 期大幅缩短。例如,东风汽车技师学院将当前行业最新的800V电池包拆解搬进课堂,实施全流程实 训。更关键的是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淘汰机械制图等传统课程,新增车路协同、固态电池工艺等 12个微专业,将课程更新周期压缩至3个月。这种"把产线搬进教室"的模式,使学生就业适应期大幅缩 短。 二是企业深耕内部培育,打造人才成长"沃土"。外部引才成本高昂且难以持续,内部培育才是破局关 键。例如,吉利汽车通过全球校招引入新鲜血液,依托内部技术共享平台实现人才轮转,让高端人才带 动青年员工共同成长。航盛电子的实践同样值得借鉴,其设立的首席工程师工作室,已孵化出30余名各 领域专家,这种"以才育才"的模式比单纯"挖人"更可持续。对于传统技能人才转型,一汽-大众通过培 训为员工打上数字化操作能力标签,组建敏捷项目组参与新设备调试,既 ...
英飞凌预期,行情好了
半导体芯闻· 2025-08-05 10:10
公司业绩预测调整 - 上调本财年利润率预测,预计营收约为146亿欧元(约合16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49.6亿欧元 [2] - 调整后毛利率至少达到40%(此前约为40%),利润率目前应达到15%左右(此前约为15%左右) [2] - 投资总额目前约为22亿欧元(之前为23亿欧元),自由现金流有机增长约为10亿欧元(之前约为9亿欧元) [2] 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销售额为37亿欧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3] - 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4.03亿欧元下滑至3.05亿欧元 [3] - 分部业绩从7.34亿欧元下滑至6.68亿欧元,利润率为18% [3] 分析师预测与公司指引 - 分析师预计该财年收入为146.7亿欧元,分部业绩利润率为16.4% [3] - 分析师此前预测第三季度销售额为37.1亿欧元,净利润为3.24亿欧元,分部业绩为5.85亿欧元,利润率为15.8% [4] - 公司预计本季度营收约为39亿欧元,分部利润率将达到百分之十几左右 [5] 战略增长领域 - 重点布局软件定义汽车、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电源解决方案、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和未来人形机器人领域 [3] - 通过收购Marvell汽车以太网业务增强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的发展 [3] - 凭借功率半导体、模拟和传感器以及控制和连接的产品组合占据有利市场地位 [3]
450亿,又一汽车巨头被卖了
投中网· 2025-08-05 06:37
依维柯被收购事件 - 依维柯集团被拆分并出售给印度塔塔汽车和意大利莱昂纳多,交易总额约55亿欧元(约452.9亿元)[12] - 莱昂纳多以17亿欧元收购依维柯国防业务(IDV和ASTRA品牌)[13] - 塔塔汽车以约38亿欧元(约313.1亿元)收购依维柯剩余业务,合并后年销量将超54万辆,成为全球第七大商用车巨头[15][22] 依维柯发展历程 - 1975年由菲亚特牵头整合欧洲5家车企成立,推出经典车型Daily,迅速成为欧洲轻型商用车销量前三[16][17] - 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与南京汽车集团合资成立南京依维柯,年产能近10万辆[20] - 在中国市场曾开创"轻客"品类,但近年因性价比优势丧失而逐渐衰落[7][8][21] 行业变革趋势 - 电动化浪潮下,传统汽车巨头技术护城河被瓦解,国产车在技术和外观上已"遥遥领先"[9][24] - 中国汽车行业告别"以市场换技术"时代,迎来国产汽车大繁荣[10] - BBA等豪华品牌电动化转型受阻,纷纷寻求与华为合作智能化技术[25][27][32]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 - 中国重卡市场2025年上半年销售53.9万辆,同比增长6.9%,中国重汽以27.6%市占率领先[20] - 华为智能驾驶系统成为车企竞争关键,新势力车企纷纷接入华为生态[29][30] - 软件定义汽车成为现实,华为生态布局已形成护城河[31] 行业启示 - 技术变革速度超预期,传统巨头可能沦为行业变革的"代价"[25][33] - 自主创新是应对技术变革周期的关键[34] - 智能电动汽车时代需以技术为矛、生态为盾占据制高点[24]
中兴通讯通过TüV莱茵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5 05:57
中兴通讯获得IATF 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中兴通讯(南京)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基于IATF 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2] - IATF 16949是国际汽车工作组2016年发布的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通过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降低质量风险,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 认证表明公司拥有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汽车行业认证标准要求 [2] 中兴通讯在汽车领域的战略布局 - 公司首席质量官晏文德表示,认证是中兴通讯在汽车领域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上的重要里程碑 [3] - 中兴通讯在ICT领域有30多年研发积累,在芯片、算法、架构、操作系统领域具备强大底层创新能力 [3] - 公司将依托通讯设备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能力,致力于成为数字化汽车基础能力提供商 [3] - 目标是为汽车制造商提供网联化、智能化相关的基础软硬件产品及服务 [3] 与TüV莱茵的合作关系 - 中兴通讯和TüV莱茵有多年的良好合作关系 [3] - TüV莱茵副总裁郑萍表示,此次认证合作展现了中兴通讯在智能汽车领域的远见与实力 [3] - TüV莱茵期待与中兴通讯持续深化合作,为其拓展全球汽车业务提供全方位支持 [3]
专论 || 方建华:发挥资本协同效能 驱动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5 03:42
行业地位与全球格局 - 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连续10年产销量全球第一 2024年产销分别为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 同比增长34.4%和35.5% [1] -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形成全球领先的代际优势 科技巨头如华为小米入场深化产业变革 [1] - 国际竞争者战略调整 苹果退出新能源汽车领域 德系BBA集体放缓电动化进程 [1] 产业链竞争力 - 产业链完整性与规模效应成为核心竞争力 上游锂矿加工到隔膜实现自主可控 隔膜价格从18元/m²降至0.4-0.9元/m² [2] - 中游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稳居全球动力电池前列 电机电控全面国产化 垂直整合能力展现制造韧性 [2] - 动力电池技术持续突破 麒麟电池高能量密度 刀片电池结构创新 固态电池与硅碳负极技术加速落地 [2]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 - 智能化重新定义汽车为智能移动终端 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从2014年2.2元/Wh降至2024年0.42元/Wh [3] - 比亚迪秦Plus DM-i售价从2022年13万元调整至2025年8万元以下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支撑市场拓展 [3] - 充电基础设施完善 2024年末1281.8万台充电基础设施 同比增长49.1% 车桩比2.37:1 缓解里程焦虑 [3] 智能化转型与产业重塑 - 产业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 累计超2000亿元财政补贴催生头部企业 约190家锂电相关上市公司 [4] - 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双超1500万辆 预计全年增速30% L2级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近50% [4] - 车控操作系统与车规级芯片自主可控成为核心 华为小米带来软件定义汽车新思维 [4] 市场扩张与竞争动态 - 全链条出海践行双循环战略 应对国内市场格局 产能扩张与技术创新暂时失衡 [5] - 上游材料价格企稳与动力电池低位运行提供调整窗口 商用车领域智能化与燃料电池商业化突破在即 [5] - 光储充换一体化平台推进 打通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生态链路 [5][6] 双碳战略与能源安全 - 新能源汽车成为双碳战略与大國竞争载体 2024年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10亿吨 占总排放8% [7] - 2024年交通燃料占原油消耗53.6% 普及速度关系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 IEA预计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可能达80% [7] - 2030年电动化可替代石油超2亿吨 降低73%原油进口依存度 新能源汽车成为移动储能单元 [7][8] 能源体系重构 - 光伏度电成本降至0.1元/千瓦时 叠加储能成本优化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30年达25% 2060年达80%以上 [8] - 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协同模式加速传统能源格局调整 [8] 创新驱动与金融支撑 - 智能化通过智能制造压缩边际成本 提升产品溢价 实现降本增效 [9] - 车控操作系统与车规级芯片突破依赖材料创新与工艺升级 需科技投入与金融服务生态支撑 [9] - 三大关键机制激活资本协同:创投资本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银行发展科技金融专属产品 资本市场实施逆周期上市支持政策 [9] - 形成科技攻关-产业转化-金融反哺良性循环 加速智能化成果产业化应用 [9][10]
智能汽车热度持续升温,镁佳股份赴港IPO能否博得市场青睐?
智通财经· 2025-08-03 13:14
公司概况 - 镁佳股份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花旗、德意志银行 [1] - 公司投后估值达9.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亿元),获得M31资本、红点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投资 [1] - 中国智能汽车行业首批开发标准化、模块化、软件驱动的集成式域控解决方案的企业,语音识别准确率达99% [1]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3.88亿元增长至14.20亿元,CAGR为91.3%,毛利率从19.0%提升至21.8% [2] - 2022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4.23亿元、3.57亿元和2.91亿元,亏损逐年收窄 [2] - 2024年研发开支3.58亿元,占收入25.2%,2023年占比下降因收入大幅增长 [5] - 2024年交付量63.43万件,前五大客户合并钱包份额从2022年1.2%提升至12.7% [4][5] 业务与技术 - 提供智能座舱+泊车一体化解决方案,行业仅两家能提供全场景智能语音系统的第三方供货商之一 [1] - 采用"智能座舱+X"产品理念,融合AI语音助理、ADAS泊车、车联网等模块化功能 [6] - 模块化软件架构使单个定点研发费用2022-2024年累计下降40.6%,成本控制能力突出 [9] - 解决方案应用于奇瑞、长安、东风等头部主机厂,2024年中国每十辆智能座舱新车中有一辆使用其技术 [10] 行业与市场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4%,保有量占比10.27%,产销同比增幅超40% [11] - 2024年中国乘用车集成式域控解决方案新增装机量680万件,公司以9.3%市占率位居全国第二 [14] - 智能座舱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核心,宝马、智己等品牌在2025上海车展展示最新技术成果 [13] - 新能源补贴及"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预计将进一步刺激汽车消费需求 [15] 竞争优势与展望 - 业内唯一具备全栈自主研发能力的供货商,可独立开发软件、设计硬件并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 [15] - 2022-2024年累计定点数量从15个增至48个,2024年新获23个定点,交付量从12.01万件增至63.43万件 [5] - 重点布局舱驾一体化等集成度更高的解决方案,技术产业化进展将成未来业绩关键变量 [16]
J.D. Power研究:先进配置渗透率大幅上升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31 09:17
行业智能化水平 - 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智能化创新指数达588分,较2024年增长38分,市场深度指数提升80分至275分 [2] - 新能源市场深度指数同比显著增长86分至339分,巩固智能化引领地位 [2] - 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呈现两极分化:前者高频迭代快速响应,后者聚焦技术成熟度与稳定性 [2] 技术发展趋势 - 软件定义汽车成为行业主要方向,AI辅助驾驶和芯片算力技术迅猛发展 [2] - 消费者感知配置数量达6.9个连续四年上升,ADAS配置感知度整体上扬 [3] - 远程遥控泊车进入"多数派区间",安全防护与离车辅助功能跨越接纳区间 [3] 用户体验痛点 - 行业整体质量抱怨量同比增长34.8个PP100,智能座舱"不易理解/难以使用"问题占比升至36% [4] - 语音识别与内容理解仍是语音助手两大痛点,消费者期待AI提升交互效率 [4] - 故障类问题占比下降,消费者需求从"能用"转向"好用" [4] 市场需求变化 - 安全类配置(离车辅助、驾驶员监测等)使用频率与再购意愿显著上升 [4] - 消费者对便利性配置(数字钥匙、车控APP)需求持续旺盛 [4] - 用户对ADAS配置专注度提升,期待类人化辅助驾驶体验推动主流市场渗透 [3] 品牌创新指数排名 - 主流传统能源汽车品牌创新指数前三:领克(605分)、广汽传祺(605分)、长安汽车(589分) [6] - 行业平均分为557分,一汽丰田(532分)、MG(529分)、东风雪铁龙(523分)排名靠后 [6]
特斯拉FSD还没来,一场掀翻牌桌的战争已经打响
36氪· 2025-07-28 12:01
行业动态 - 特斯拉FSD入华传闻引发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阶智能驾驶功能价格雪崩 [1][2][3] - 特斯拉4月22日将FSD买断价格从1.2万美元降至8000美元并推出每月99美元订阅选项 [4] - 中国车企迅速反应 小鹏汽车4月24日宣布XNGP对MAX版车型永久免费 原价1.8万至3.6万元 [6] 企业策略调整 - 理想汽车5月发布L6时将城市NOA功能AD Max版本作为高配车型标配 取消单独软件付费 [6] - 华为问界新M7入门版直接搭载原需数万元选装的ADS 2.0高阶智驾系统 [6] - 蔚来推出NOP+增强领航辅助驾驶订阅服务 每月380元 [7] 商业模式转变 - 行业从"软件定义汽车"转向数据资产运营 短期牺牲软件收入换取用户行驶数据 [9][12][17] - 德勤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偏好一次性付费或功能包含在车价中 对订阅模式兴趣低 [9] - 麦肯锡指出头部企业降价策略导致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支付意愿下降 [9] 数据资产价值 - 数据闭环成为核心竞争力 真实路测数据驱动AI模型迭代 [12] - UBI保险模式将驾驶行为数据转化为个性化保单 实现直接变现 [15] - 数据积累构建用户粘性 为未来Robotaxi市场奠定基础 [15] 行业长期趋势 - 智能汽车价值从硬件转向持续升级的软件系统 数据成为核心燃料 [13] - 车企转型潜在出行服务运营商 市场空间远超传统卖车业务 [15] - 当前价格战实质是价值锚重置 从软件销售转向数据运营的战略转型 [17]
问界“与用户共话新豪华”,张兴海:不安全的车坚决不造
齐鲁晚报· 2025-07-27 23:43
公司战略与用户互动 - 公司坚持"用户定义汽车"的市场导向,推动用户参与产品开发、使用与服务各个环节,提升产品力和用户满意度 [3] - 举办"与用户共话新豪华"活动,直接倾听用户建议,了解需求和痛点,就辅助驾驶、服务等话题进行深度沟通 [1][3] - 公司从用户反馈中获取研发方向,形成"从用户中来,到研发中去,再交到用户手中"的闭环 [3] 产品安全与技术优势 - 公司将用户安全视为DNA和生命,强调"安全是第一位"的理念 [5] - 首创以场景定义安全,构建"生命保护""车身防护""健康呵护""隐私守护"四大安全领域的智能安全体系 [11] - 凭借辅助驾驶、智能安全、增程技术等领先一代的技术实力,重新定义新豪华 [11] - 辅助驾驶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出色,成功避让障碍物并主动超车 [9][11] 产品表现与市场认可 - 目前推出问界新M5、新M7、M8、M9四个系列产品,历时40个月累计交付70万辆,创中国新能源豪华品牌交付速度纪录 [11] - 据杰兰路研究显示,2024下半年至2025上半年,问界稳居发展信心指数榜首,品牌档次指数持续提升 [13] - 车主对产品驾乘品质、辅助驾驶功能和经济性给予高度评价 [7][9][11] 产品经济性与用户体验 - 问界M8能耗低,10元电费可行驶130-140公里,相比传统用车方式显著节省成本 [11] - 辅助驾驶功能帮助用户节省司机雇佣费用,每年可减少近10万元支出 [11] - 产品在乡村场景中展示出超越传统豪华品牌的科技感和高级感 [11]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举办"与用户共话新豪华"系列活动,深化品牌与用户连接 [13] - 坚持智电融合和软件定义汽车方向,提升产品力、服务力和品牌力 [13] - 致力于为用户带来超越期待的高品质智慧出行体验 [13]
中欧峰会重启务实沟通
中信证券· 2025-07-25 02:50
环球市场综合 - 2025年7月24日,第二十五届中欧峰会在北京举行,双方在全球性议题达成共识,贸易开局良好,欧洲财政支出计划带来合作机遇[6] - 重点新闻包括欧央行按兵不动、特朗普要求降息、欧盟通过930亿欧元对美关税反制计划等[6] 股票市场 - A股周四沪指涨0.65%、深证成指涨1.21%、创业板指涨1.5%,海南封关、影视、疫苗等板块活跃[15] - 港股恒科指微跌0.05%,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涨0.51%、0.18%,大金融、纸业等板块表现活跃[11] - 美股三大指数个别发展,道指跌0.70%,标指微升0.07%,纳指涨0.18%,金龙指数跌1.54%[9] 个股动态 - 恩智浦业绩稳步复苏,已进入业绩上行周期,完成对TTTech Auto收购支撑软件定义汽车战略[9] - Alphabet季度业绩反映AI需求强劲,AI概念股上升,特斯拉季绩逊预期[9] 板块要闻 - 饮料行业受高温和出行人次多催化,旺季有望表现良好,推荐农夫山泉等三条主线[13] - 2025年国采/国谈政策优化,有望带动医药板块稳步向上,建议围绕创新等领域布局[18] 外汇/商品 - 美元指数涨0.2%,纽约期金跌0.7%,纽约期油涨1.2%,贸易谈判进展推升原油价格[4][25][26] 固定收益 - 美国经济数据喜忧参半,美债收益率尾盘反弹,2年期国债收益率涨3.6个基点报3.92%[29] - 亚洲债市轻微走软,利差走阔1 - 2个基点,中国债市表现分化[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