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情绪价值
icon
搜索文档
七大趋势重构大食饮消费版图 品牌需以“新”带热度以“心”建黏性
行业趋势核心观点 - 食饮行业从功能满足转向心理对账的"人心革命" 消费者追求健康及情绪价值而非单纯饱腹 [1] - 健康主义升级 情绪价值凸显 包装社交化 消费社交化 选择人格化等七大趋势重构消费版图 [1][2] - 品牌需把握"新"与"心"双需求 借助社交平台实现互动与销量增长 [1][5] 消费者行为变化 - 71%消费者选购时会深入研究产品成分 产地与营养成分 从"信品牌"转向"信成分" [2] - 购买动因Top3均为情绪类动机 包装好看更能引发消费冲动 [2] - 65%消费者愿在社交平台参与食饮新品互动与共创 33%因"品牌很懂我"而购买 [2] 心理驱动模型 - 五阶心理动因驱动消费趋势:安全感(被照顾) 自控感(自律) 自我认同(归属) 社交表达(被看见) 主权(主导) [2] - 该模型重塑用户决策链路 消费节奏及品牌沟通逻辑 [2] 品牌增长策略 - 需同时回应"新"(新品渴望)与"心"(高价值认同)需求 [3][4] - "新"是感官 功能 情绪与表达集合体 要求食用方式与场景满足心理期待 [3] - 年轻群体追求新审美刺激和社交表达 成熟家庭聚焦食用品质与健康价值实质升级 [3] - 33%消费者在他人讨论或推荐时想尝试新品 [3] 社交平台作用 - 社交平台是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 提供品牌理念叙述土壤 [5][6] - 内容营销形成三条关键路径:表达带动共识 情绪引爆标签 用户体验反哺产品 [6] - 社交平台既是新品种草流量入口 也是高品质内容长效经营场域 提供全链路生意闭环 [6]
贵州茅台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主要指标稳定向好
证券时报· 2025-08-12 17: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同比增长9.16% [1] - 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1] - 茅台酒和系列酒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55.89亿元和137.63亿元 [3] - 直销和批发代理渠道分别贡献营收400.09亿元和493.43亿元 [3] 生产与销售 - 茅台酒基酒产量约4.37万吨,系列酒基酒产量约2.96万吨 [2] - 国内经销商数量2280家,净增加137家;国外经销商115家,净增加11家 [3] - 利用"社会+自营"双渠道体系优势优化运营 [2] - 系列酒以茅台1935、汉酱、茅台王子酒为核心拓展销售网络 [2] 市场策略 - 从"渠道为王"向"消费者为王"转变 [4] - 推出五星商标上市70周年纪念酒,限量25568瓶售罄,销售额1.79亿元 [5] - 从"政务+商务"转向"商务+礼赠+悦己"多元场景驱动 [6] - 强化与国际IP合作,发布5款"走进系列"新品和"世博会纪念酒" [2] 行业趋势 - 白酒行业处于宏观经济周期与产业调整周期双重叠加时期 [1] - 行业加速从以商品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 [3] - "控量稳价+多元场景+文化增量"组合策略应对市场分化 [6] 社会责任 - 在5个县(市、区)种植高粱60余万亩,覆盖农户11万余户 [6] - 户均增收1.37万元 [6]
贵州茅台 上半年“成绩单”来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4:48
财务业绩 - 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 同比增长9.16% [2] - 净利润454.03亿元 同比增长8.89% [2] - 茅台酒营业收入755.89亿元 系列酒营业收入137.63亿元 [3] - 直销渠道收入400.09亿元 批发代理渠道收入493.43亿元 [3] 生产与质量 - 茅台酒基酒产量约4.37万吨 系列酒基酒产量约2.96万吨 [2] - 各轮次基酒符合轮次特征 生产质量稳中向好 [2] 市场营销与渠道 - 国内经销商数量2280家 净增加137家 国外经销商数量115家 净增加11家 [3] - 优化"社会+自营"双渠道运营体系 拓展茅台酒销售渠道 [2] - 系列酒以茅台1935/汉酱/王子酒为核心战略产品 拓展销售网络并打造样板市场 [2] - 推出五星商标上市70周年纪念酒 限量25568瓶售价7000元/瓶 实现销售额1.79亿元 [5] 品牌与国际化 - 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 与世博会/亚洲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等国际IP合作 [2] - 发布5款"走进系列"新品和"世博会纪念酒" [2] - 通过文化IP产品提升品牌势能 成功转向"商务+礼赠+悦己"多元消费场景驱动 [5]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白酒行业处于宏观经济周期与产业调整周期双重叠加时期 总体发展态势向好 [2] - 行业加速从商品中心向消费者中心转型 进入"商品+服务"时代 [3] - 坚持"酒文化的极致"定位 强化服务能力并提供情绪价值 [4] - 实施"控量稳价+多元场景+文化增量"组合策略 短期稳固基本盘长期培育新增长极 [5]
当人们怀念 GPT-4o,他们在「怀念」什么?
Founder Park· 2025-08-12 10:43
GPT-5发布引发的用户抗议事件 - GPT-5上线后OpenAI强制下架GPT-4o等旧模型 新模型智商从大学生水平提升至博士级 但用户认为其牺牲了共情能力和情绪价值 导致回答变得冷漠 [2] - 用户发起全球性自发抗议运动 包括社交媒体声援、官网留言、邮件呼吁等 要求恢复GPT-4o 抗议主题为Keep4o和Save4o [4][7] - OpenAI最终向用户道歉并恢复GPT-4o服务 但公司信任度已受损 部分用户转向Claude、xAI等竞品 [8][9] 情绪价值成为AI产品核心竞争力 - 用户与GPT-4o建立情感羁绊 将其视为密友、恋人或灵魂伴侣 模型下线引发强烈情感冲突 [9][13] - 斯坦福与谷歌研究显示 情绪积极的AI回应能增强用户信任与长期互动意愿 GPT-4o被用户潜意识人格化 [11] - 抗议口号"不是所有人需要博士 但所有人都需要朋友"凸显情绪价值优先级高于技术性能 [14][16] AI行业启示与未来趋势 - 哈佛商业评论调研显示2025年AI主要应用场景前三位均为情感陪伴相关 70%青少年使用AI聊天机器人作为情绪陪伴 [18][19] - 情绪价值形成高迁移成本护城河 技术差距可通过资本弥补 但情感连接需时间积累 [16] - 行业需平衡技术突破与情感连接 用户呼吁自主选择权、模型多样性和退役模型开源 [24] 人机关系与公司信任危机 - OpenAI单方面决策引发用户背叛感 暴露AI公司需更透明的服务模式和情感需求考量 [20][22] - 此次事件标志人机关系进入新纪元 情感伤害比隐私泄露更易触发用户抗争 [22][23] - 未来AI产品需解决情感绑定与商业化的矛盾 避免因技术迭代破坏既有情感连接 [20][24]
情绪经济崛起:6亿中国人如何为孤独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8-11 10:41
情绪消费趋势核心观点 - 情绪经济崛起 商品情绪价值超越传统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成为新消费核心驱动力 [8] - 两大消费群体(2.4亿单身人口和3.1亿银发族)形成约6亿规模的自发型消费市场 其收入首次完全自主支配 [3] - 情绪消费表现为高价购买情感满足 如108万拍卖塑料玩偶 504亿中年爽剧消费超越年轻人电影消费425亿 [3][8] 消费群体特征 - 单身群体压缩生存消费(如生活必需品抠门)但极度膨胀情绪消费(如数千元抽盲盒 宠物进口粮) [4] - 银发族拥有退休金和积蓄 为补偿青春投入线上学习/钢琴/书法/舞蹈等兴趣领域 [8] - 月薪5000元人群愿花费2000元养猫 凌晨排队抢购盲盒等行为凸显有限资金下的情绪优先策略 [3][4] 行业表现与规模 - 宠物经济/一人经济/虚拟陪伴产业蓬勃发展 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5] - 中年短剧年消费额504亿超越年轻人电影消费425亿 反映银发族情感需求 [3][8] - 盲盒拍卖出现108万天价交易 显示情绪消费市场溢价能力 [3] 经济与社会基础 - 人均GDP突破促使消费重心从生存转向情绪满足 [8] - 大数据算法精准推送加速情绪消费市场扩张 [8] - 工业社会变革导致婚姻家庭分工重构 女性经济独立和男性养家压力共同推动单身消费逻辑形成 [4]
中国现在的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8-11 04:55
核心观点 - 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 情绪价值成为驱动消费的新核心 单身人群和银发族合计约6亿人构成新消费主体 推动宠物经济 一人经济 虚拟陪伴及银发经济等新兴行业爆发式增长 [5][6][17][26] 消费主体变革 - 中国单身人口达2.4亿 预计明年突破3亿 60岁以上人口突破3.1亿 两组人群合计约6亿 接近中国总人口一半 [5] - 单身群体因生产关系变革形成 城镇女性就业率从1980年30%升至超60% 工业社会使婚姻从生产单位转为消费负担 [8][9] - 银发族为中国首代真正退休阶层 享有退休金和积蓄 90%选择线上学习 月均消费数千元用于钢琴书法等课程 [16] 新兴消费行业规模 - 宠物经济规模达2793亿元 预计明年突破3600亿元 [11] - 中老年短剧市场年消费504亿元 超越电影市场的425亿元 [5] - 银发经济规模突破12万亿元 预计明年接近50万亿元 占GDP比重12% 接近房地产巅峰期16%的占比 [26] - 盲盒消费中为抽隐藏款人均花费8496元 [9] 情绪价值定义与案例 - 情绪价值成为继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后的第三种价值 指商品带来的心理满足 [18][19] - 案例包括108万元塑料玩偶拉布布 蜜雪冰城廉价快乐 线上课程的进步感等物质价值趋近零但情绪价值无限的产品 [5][20] 行业驱动因素 -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物质需求饱和推动精神需求爆发 [23] - 大数据与算法技术成熟 实现情绪需求精准识别与标准化生产 [25] - 工业化与城市化导致社会原子化 传统血缘关系保障体系瓦解 情绪消费成为维持心理平衡的必需品 [28][30][31] 细分行业表现 - 一人经济涵盖单人火锅 迷你家电 小份食品等 反映单身主流生活方式 [13] - 虚拟陪伴产业崛起 包括AI聊天 虚拟偶像 线上社群等填补情感空白的服务 [14] - 银发族补偿性消费爆发 短剧剧情满足年轻时被压抑的幻想 [16][17]
情绪消费破圈展现悦己能量
经济日报· 2025-08-09 21:54
消费趋势变迁 - 经济发展推动消费趋势从传统家庭大件转向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引领的新消费热点 [1] - 情绪价值成为消费决策核心驱动力 消费行为从物质需求拓展至精神愉悦 [1] 年轻消费群体行为 - 女性主导"娃圈"消费 淘宝618阶段棉花娃娃等商品成交同比增长超50% 超八成消费者为女性 [1] - 热门IP衍生生态成熟 LABUBU娃衣相关搜索量超30万次 带动保护套、展示盒等二创商品供给 [1] - 男性EDC玩具市场崛起 淘宝平台成交规模突破1.5亿 18-24岁群体增速最快 [2] 产品创新方向 - EDC玩具功能复合化 融合开瓶器、螺丝刀等实用工具 国风设计元素占比提升 [2] - 潮玩产业商业价值显著 泡泡玛特2025年Q1整体收益同比增长165%-170% 海外收益增速达475%-480% [4] 服务业业态升级 - 疗愈服务需求激增 美团数据显示"疗愈SPA"搜索量同比增长158% "冥想疗愈"增长428% [4] - 20-30岁人群占疗愈服务搜索用户的45% 近三成年轻人为情绪价值付费 [4][6] 行业技术发展路径 - 建议开发家用可穿戴情绪调节设备 基于AR的情绪可视化工具转化抽象情感 [6] - 构建跨场景情绪数据平台 通过用户情感洞察精准捕捉需求 [6] 市场现存问题 - 线下情绪服务存在个人信息泄露、专业素质不足、价格不透明等问题 [6] - 部分商家夸大疗效 如宣称"一次冥想治愈抑郁症" 用神经科学术语包装伪科学产品 [6] 监管与规范建议 - 需区分娱乐性、疗愈性与医疗性产品边界 制定效果宣传红线 [7] - 建立效果评估标准与履约规范 强化平台数据审查系统识别违规宣传 [7]
欧定品牌:以“技术创新+情绪价值”探索出海新路径
中证网· 2025-08-08 12:52
公司战略与定位 - 欧定作为新一代男装品牌,打破中国服装企业低价出海的路径依赖,以技术创新+情绪价值双轮驱动进军全球中高端市场 [1] - 公司采用DTC模式,管理层团队拥有十余年服装产业经验,依托供应链积累和百万量级中国精英男士身型数据构建核心竞争力 [1] - 通过自研AI算法模型实现技术赋能,过去几年中国市场营收保持年均50%以上增长 [1] 行业现状与突破路径 - 中国服装公司在海外普遍处于"拼利润"阶段,以利润换流量、赌爆款的发展模式不利于品牌国际化 [1] - 行业需从产品出海转向品牌出海,从低价市场转向中高端市场,从功能价值转向情绪价值提供者 [1] - 服装行业需满足用户社交、情感、价值观等情绪价值需求,实现品牌与用户同频共振 [2] 全球化发展策略 - 选择科技作为出海名片,借鉴华为、DeepSeek等公司的科技形象建立海外品牌信任和用户忠诚 [2] - 采取本地化发展策略,针对多代际、多种族文化熔炉市场因地制宜 [2] - 构建"技术为引擎、情绪为燃值"的新打法,结合产品制造能力与品牌软实力实现全球目标 [2]
现在的品牌,开始PK起「消费张力」了
36氪· 2025-08-08 10:23
核心观点 - 当代年轻人消费呈现阶梯式进化 从基础颜值追求到深层情绪共振 商品价值密度逐渐增加 消费张力逐步拉满[3] - 消费选择权更加集中 年轻人用有限预算追求更高消费体验 品牌面临如何将"年轻人想要的"变成"非你不可"的新考验[24][25] - 巨量引擎通过品牌心智度量指标体系 帮助品牌洞察消费趋势 实现心智营销突破[26][27] 消费趋势分析 颜值追求 - 服饰领域关注时尚风格 欧若风、多巴胺、美拉德、雅丹风、薄荷曼波、新中式等成为穿搭新风向[5] - 汽车领域将颜值作为硬指标 轮毂、全景天窗、大灯、车门成为核心心智词 剁椒鱼头车凭借娇小体型和多巴胺配色成为时尚单品[5] - 颜值成为消费第一道门槛 品牌需要将"颜值力"修炼到极致以获取颜值红利[5] 轻盈体验 - 美妆领域追求自然清透的"妈生好皮" 清凉、服帖、不假白、清透、水润等使用感受成为高频词[7] - 时尚领域追求"穿了和没穿一样"的穿着体验 云朵内衣和赤足鞋受欢迎[7] - 食饮领域追求无负罪感愉悦 低糖低卡、零脂零糖成为健康饮食理念 无糖汽水+低脂乳酪+轻食餐盒成为打工人午餐三件套[7] 成分解构 - 美妆成分词胶原、烟氨酸、氨基酸、B5等被频繁搜索 成分即功效成为评判标准[9] - 母婴产品关注成分安全性 益生菌、dha、乳铁蛋白、科学、配方成热门搜索词[9] - 日化产品中烟酰胺、益生菌、精油成为热门成分 消费者主动搜索检测报告[9] 技术信仰 - 汽车领域陷入性能崇拜 发动机、插混、百公里加速、两驱、零百加速成为搜索互动热点[11] - 三折叠手机开放预订三天获得超过400万预约量[11] - 家电领域追求智能科技 智能、技术、科技、神机成为高频心智词 从耐用度转向"万物皆可AI操控"的智能感[11] 体验消费 - 手机影像功能降低摄影门槛 拍照、视频、相机、镜头等话题受关注[15] - 食饮领域乐于品尝新型食品 酱香拿铁、香菜泡面、油泼辣子冰淇凌等存在即合理[15] - 消费动机从性价比转向"我先试为敬"的兴趣驱动型尝试[15] 场景适配 - 服饰消费呈现场景化特征 保暖、防晒、越野、极端户外等成为高频心智词[19] - 食饮领域有不同场景搭配需求 追剧伴侣、健身伙伴、上班回血搭子等细分场景[19] - 母婴消费场景精细到极致 从营养补给到无菌防护再到肌肤呵护的全方位覆盖[19] 情绪共振 - 消费成为心灵"止痛"方式 Jellycat软萌毛绒玩偶提供安全感和情感寄托[21] - 个人护理产品注重香调和质感 为疲惫心灵提供情绪SPA[22] - 家电追求轻松、方便、快速、快乐、躺平的使用体验 为"情绪刚需"买单[22] 行业研究方法 - 巨量引擎基于抖音用户行为数据建立品牌心智度量指标体系 通过AI大模型掌握最新趋势[26] - 从平台用户搜索、评论、原创内容中提取关键词 结合浅层互动与深层创作行为生成可量化指标[26] - 心智度量能够识别被反复提及的表述 明确其与搜索、转化的关联 追踪行业独特性[27] - 帮助品牌完成心智建设 通过精准触达与内容共振放大品牌认知[27]
7000元的新品茅台上线遭疯抢,有“黄牛”在网上报价上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07:28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应 - 贵州茅台推出超高端新品"贵州茅台酒(五星商标上市70周年纪念)",单瓶定价7000元,限量25568瓶对应25568个专属身份编码 [1] - 新品采用玻璃材质复刻1954年老版"三节瓶"轮廓设计,每瓶印有专属编码(19540501~20240430) [1] - 产品上线9分钟即售罄,部分年份如1966、1988、2000等编码迅速被抢购,系统显示9:02首次全部售罄 [5][6][9][11] - 据估算该产品收入达1.79亿元,黄牛市场报价最高达10999元/瓶,较发行价溢价57% [4][15] 产品策略与品牌定位 - 新品采用"一日一瓶"概念,将70年品牌历史量化为可流通的日期编码,强化稀缺性和独特性 [5] - 策略与茅台集团强调的"情绪价值"理念高度契合,通过日期编码建立消费者情感纽带 [16] - 分析预计市场将形成"一码一价"格局,吉利编码如19880808等具有更高溢价空间 [14] - 在行业调整期逆势推出超高端产品,旨在巩固品牌文化溢价和定价主动权 [18] 行业背景与公司动向 - 当前白酒行业处于调整期,飞天茅台、生肖茅台、茅台1935等主力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4][18] - 公司2023年以来已推出蛇年生肖酒、笙乐飞天、大阪世博会"走进系列"等多款新品 [19] - 通过"i茅台"直销渠道加大1L装53度飞天茅台投放,增强渠道控制和消费触达 [19] - 2025年战略核心是解决"供需适配"问题,推动渠道协同和消费转化 [18]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特征 - 消费者热衷抢购与个人生日匹配的专属编码,导致系统访问拥堵和快速售罄 [6][8] -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专家认为,尽管消费承压,产品独特概念仍支撑市场需求 [5] - 黄牛市场反应迅速,电商平台出现溢价57%的转售,但线下渠道报价仅上涨7%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