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比亚迪“狂奔”出海,中国汽车迈向“本土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14:27
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传统燃料汽车出口202.3万辆同比下降7.5% 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01.1万辆同比增长71.3% [1] - 比亚迪上半年出口47.2万辆同比增长1.3倍 与奇瑞差距缩小至7.6万辆 [1] - 2023年比亚迪出口销量41.72万辆同比增长67% 海外营收达1004亿元 [1] 比亚迪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1-5月比亚迪在巴西销量超3.9万辆 纯电车型市占率92.16% 插混车型占比35.8% [1] - 2024年1月比亚迪在欧洲多国销量反超特斯拉 [1] - 巴西市场同款车型售价为中国市场的2-3倍 显著提升盈利空间 [2] 本土化战略实施 - 比亚迪在巴西/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建立生产基地 构建全球供应链网络 [2] - 巴西卡马萨里工厂初期年产能15万辆 首批下线车型为海鸥和宋Pro 全面投产后本地化率超90% [3] - 长安汽车罗勇工厂已建成10万辆/年产能 计划扩展至20万辆/年 [2] 产业链深度布局 - 2015年设立巴西坎皮纳斯电动巴士工厂 2020年建成曼瑙斯电池工厂 年产能1.8万个电池模块 [4] - 巴西工厂雇佣超1000名员工 其中70%为本地人员 [3] - 自建船队保障工厂投产前的车辆供应 [3] 未来战略方向 - 比亚迪将出海与高端化列为重点战略 计划在巴西/匈牙利等5国扩建工厂 [6] - 民生证券预测比亚迪将在欧洲/东南亚/澳新市场加速发展 [6] - 行业预测下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 [6]
中国汽车“二征”巴西,比亚迪开启新能源狂欢叙事
经济观察网· 2025-07-11 23:31
比亚迪巴西市场布局 - 比亚迪巴西卡马萨里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 投资55亿雷亚尔(71亿元) 规划产能15万辆 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 [6] - 工厂前身为福特汽车组装厂 福特2021年关闭工厂后比亚迪接手 带动当地产业复苏 [6] - 巴西总统卢拉计划8月参观工厂 未来将实现全产业链本地化 [13] - 比亚迪在巴西已开设180家经销门店 年底将增至220家 [27] - 比亚迪巴西员工近1700人 本地员工占比近90% 未来计划提升至95% [38] 巴西汽车市场概况 - 巴西为南美最大汽车市场 2024年新车销量263.49万辆(+14.1%) 其中乘用车194.87万辆(+13.2%) [14] - 市场由欧美品牌主导(>50%) 日韩系为第二梯队 中国品牌占比小但增长快 [16] - 巴西无本土汽车品牌 市场完全由外资品牌占据 主要销售燃油小型车 [14] - 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 2024年EV销量6.15万辆(+219.2%) HEV销量5.62万辆(+32.4%) [25] 中国车企在巴西发展 - 比亚迪2024年巴西销量7.68万辆(市占率3.1%) 进入品牌销量前十 新能源车占比达90% [16][25] - 奇瑞2024年销量6.09万辆(+93.6%) 长城销售3万辆 多家中国车企计划进入巴西市场 [16] - 中国车企早期以低价策略进入 导致"便宜质量差"印象 新能源时代改变竞争格局 [21][24] - 比亚迪采取中高端定位策略 产品与丰田等国际品牌直接竞争 [25][26] 本地化与产业链布局 - 比亚迪推进全产业链本地化 包括电池厂生产刀片电池 计划建立两个研发中心 [33][34] - 除乘用车外 比亚迪在巴西布局电动大巴 叉车 卡车 云轨 光伏 储能等多领域 [19][37] - 比亚迪承建圣保罗17号线云轨项目 积累政商资源和供应链基础 [37][39] - 本地化包括文化融合 庆祝中巴节日促进员工认同 [38]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巴西对进口车征收高关税 新能源车进口税将逐步提高至35%(2026年7月) [19] - 政府推动能源转型 鼓励灵活燃料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25] - 市场波动大 2015年后规模萎缩 跨国车企面临发展困境 [22] - 需应对复杂税收 物流 劳工等问题 需专业本地团队处理 [22]
车市半年复盘:强者愈强 插混出口暴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4:23
汽车产销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562 1万辆和1565 3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 5%和11 4% [1] - 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552 4万辆 同比增长34 3% 首次超过传统燃油车销量542 6万辆 [1]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行业总销量的44 3% [1] 行业利润与竞争 - 2025年1-5月汽车行业利润1781亿元 同比下降11 9% 利润率4 3% 低于下游工业企业平均水平 [1] - 行业利润率偏低主要源于企业间价格竞争 政策层面已开始整治"内卷式"竞争 [2] - 5月末库存达345万辆 库存天数57天 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均面临较大去库存压力 [2] 自主品牌市占率 -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达68 5% 同比增长6 6个百分点 德系和日系品牌市占率分别降至13 1%和9 6% [3] - 销量前十五车企占据超九成市场份额 合计销量1443 4万辆 同比增长9 8% [3] - 比亚迪 上汽和吉利占据销量前三 市场份额合计36 9% 同比增长2 2个百分点 [3] 头部车企表现 - 比亚迪上半年累计销量214 6万辆 同比增长33% 规模化效应和垂直整合是其主要优势 [4] - 吉利银河品牌半年销量54 9万辆 同比增长232% 新能源成为其新增长点 [4] - 上汽自主品牌销量130 4万辆 同比增长21 1% 新能源车销量64 6万辆 同比增长40 2% [4] 市场动态与政策 -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 叠加车企新品投放和车展促销 推动市场消费活力释放 [5]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6 8% [5] - 比亚迪 上汽和吉利全年销量目标分别为550万 450万和300万辆 上半年完成率39% 45 6%和46 97% [5] 汽车出海 - 上半年乘用车出口258 1万辆 同比增长10 3% 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超70% [6] - 奇瑞上半年出口55 03万辆 同比增长3 3% 占其总销量四成 行业出口量17 8% [7] - 比亚迪出口47 2万辆 同比增长1 3倍 已在欧洲多国销量反超特斯拉 [7] - 插混汽车出口39万辆 同比增长210% 增幅显著高于纯电动汽车 [7] - 零跑1-5月累计出口超1 72万辆 位居新势力出口榜首 [8] 本土化与全球化 - 车企加速海外本土化布局 奇瑞在东南亚 南美等地建厂 长安泰国工厂投产 [6] - 行业从"扎堆"出海向"高质量"本土化阶段迈进 注重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 [6] - 插混和混合动力车型出口暴增 同时持续开拓澳大利亚 东南亚等市场 [8]
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 构建本土化产业协作模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3:51
全球化战略推进 - 公司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标志全球化战略进入新阶段 [1] - 巴西生产基地综合体总投资55亿雷亚尔(约71亿元人民币),规划产能15万辆,预计创造2万个本地就业岗位 [1] - 巴西工厂将生产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车型,并构建本土化供应链协作模式 [1] - 在柬埔寨建设首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计划年底前建成10家品牌门店,其中金边旗舰店占地1.5万平方米 [2] 海外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柬埔寨订单同比增长521%,金边车展订单占比达24% [2] - 在巴西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第一,2025年5月零售销量排名第四,市占率9.7% [1] - 日本市场单月上牌量首次突破400台,跻身进口车销量前十,海狮07EV贡献近60%销量 [3] - 澳大利亚已布局46家门店,覆盖七大主要城市,形成6款车型的全场景产品矩阵 [4] 欧洲市场拓展 - 在15个欧洲国家同步发布海鸥车型,6月起交付,是近三年在欧洲推出的第八款纯电车型 [3] - 已进入30多个欧洲国家,深耕欧洲市场 [3] - 计划在日本引入PHEV和K-CarEV车型,2025年底前设立100家门店并配备充电桩 [3] 海外业务规模 - 新能源足迹遍布六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超47万辆,同比增长132%,预计全年海外销售超80万辆 [4] - 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1602亿元,同比增长75.2% [5] 物流体系建设 - 第六艘汽车运输船"BYDCHANGSHA"交付,拥有9200个装载车位,采用LNG双燃料技术 [4] - 现有5艘运输船已运载超7万台新能源汽车 [4]
比亚迪(002594):6月内销去库存,出口表现持续亮眼
国投证券· 2025-07-03 10: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 454.25 元,2025 年 7 月 3 日股价 334.56 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 6 月比亚迪销售乘用车 37.8 万辆,同比 +11%,环比基本持平;纯电销售 20.7 万台,同比 +43%,环比 +1%,插混销售 17.1 万台,同比 -12%,环比 -1% [1] - 6 月内销同比下滑预计受去库存影响,剔除海外新能源销量,5 月国内销售约 28.8 万台,同比下滑约 8%,环比基本持平,6 月终端零售约 33.6 万台 [1] - 王朝海洋网基本盘表现稳健,王朝网销售 13.9 万台,同比 -19%,环比 -13%,海洋网销售 19.7 万台,同比 +25%,环比 +7%;6 月 7 日海豹 06EV 正式上市 [1] - 高端品牌增长亮眼,腾势销售 1.6 万台,同比 +29%,环比持平,方程豹销售 1.9 万,同比 +605%,环比 +50%,仰望销售 205 台;方程豹钛 7 登陆 6 月工信部目录 [2] - 出海持续创新高,6 月海外新能源销售 9.0 万台,同比 +234%,环比 +1%,各区域市场均有进展,且西安号、长沙号运输船交付启航 [3] - 展望方面,基本盘再上台阶、智能化普及提升产品竞争力,高端化持续突破,出海布局加速,预计 2025 年出口延续高速增长并贡献业绩增量 [4]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52.1、643.9、812.4 亿元 [4] 财务数据总结 主营及盈利数据 - 2023 - 2027 年主营收入分别为 6023.2、7771.0、9803.0、12487.8、14735.6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300.4、402.5、552.1、643.9、812.4 亿元 [9] - 2023 - 2027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9.88、13.25、18.17、21.19、26.73 元,市盈率分别为 33.5、25.0、18.2、15.6、12.4 倍,市净率分别为 7.2、5.4、4.6、3.6、2.9 倍 [9] - 2023 - 2027 年净利润率分别为 5.0%、5.2%、5.6%、5.2%、5.5%,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21.6%、21.7%、25.2%、23.2%、23.2% [9] 利润表数据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42.0%、29.0%、26.1%、27.4%、18.0%,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76.9%、32.5%、34.5%、15.3%、26.8%,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80.7%、34.0%、37.2%、16.6%、26.2% [10] 资产负债表数据 - 2023 - 2027 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77.9%、74.6%、73.4%、71.8%、70.2%,负债权益比分别为 351.6%、294.3%、275.8%、255.0%、235.1% [10] 现金流量表数据 - 2023 - 2027 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分别为 1697.3、1334.5、1185.7、2780.1、2238.1 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分别为 -1256.6、-1290.8、-1117.2、-1523.2、-1801.0 亿元,融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分别为 128.2、-102.7、-115.6、-344.9、-98.2 亿元 [10]
雷军:优先解决国内交付,小米汽车2027年再考虑出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3 00:46
小米YU7订单与交付情况 - 小米汽车优先专注国内市场 2027年再考虑出海计划[1] - 小米YU7"7天可退"原则被质疑数据水分 公司解释为行业惯例且因试驾安排延长犹豫期[1] - 小米SU7和SU7 Ultra转单YU7数量不足YU7总订单15%[1] - 小米SU7上市15个月累计交付量接近30万辆[1] 用户画像与市场表现 - YU7锁单用户平均年龄33岁 女性占比30% 较SU7同期高4 5个百分点[1] - 订单量前三城市为上海 杭州 北京 与特斯拉Model Y热销区域重合[1] 行业竞争与产能策略 - 部分车企推出报销5000元定金等拦截策略 公司称此举非良性竞争[2] - 公司建议急需用车消费者考虑小鹏G7 理想i8 特斯拉Model Y等竞品[2] - YU7将开启7月6-7日限时改配 解决用户错选配置问题[2] 产能与交付规划 - 公司持续提升YU7产能 但因排队人数多仍需用户等待[2] - 改配用户将重新安排生产并更新交付时间[2]
雷军座谈会:不 “卷” 低价车,2027 年准备出海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58
小米汽车订单与产能 - YU7订单中15%来自SU7系列转单,对应3.6万台,SU7标准版交付周期仍达9个月[1] - 当前SU7在手订单约25万台,叠加YU7锁单24万台,合计订单超50万台,需至明年5-6月完成交付[1] - 一期工厂月产能2.8万台,三期工厂投产后年产能将达100万台[3][2] 产品定位与战略 - 明确不生产低价红米汽车,聚焦20-35万元中高端市场[1][26] - 优先解决国内交付,预计2027年出海,届时国内供需缺口将缓解[2][40] - 2027年销量目标100万台,单车均价25.5万元,毛利率25.7%,税后核心经营利润221亿元[3] 产品性能与技术 - YU7 CLTC续航835公里(标准版),四驱版770公里,实测续航达成率93.9%[8] - 全系标配CDC减震器,Pro/Max版配备空气悬挂,搭载700 TOPS算力芯片和激光雷达[8] - 采用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车身强度达2200兆帕超强钢,电池包底部有防弹涂层[9] 市场表现与用户画像 - YU7发布18小时锁单24万台,女性用户占比30%,苹果用户占比52.4%[7] - 6月SU7新增锁单1.4万台,累计交付近30万台,转单YU7比例低于预期[29] - 用户平均年龄33岁,热销城市为上海、杭州、北京[7] 产能与供应链 - 年初交付目标30万辆,已上调至35万辆,覆盖92城335家小米之家[8] - 亦庄工厂附近购地拟建三期工厂,达产后月产能超8万台[2][3] - 测试投入653辆车,远超行业70-250辆标准,实际道路测试超1000万公里[23] 智能化创新 - 四域合一控制器整合智能驾驶、整车控制、座舱和通讯模块,减重降耗[25][10] - 车外小爱支持声纹识别,需匹配蓝牙/数字钥匙才执行指令[41] - 高阶驾驶培训包含理论课和四项实践课程,首批1万名车主免费[11] 设计细节与用户体验 - 车内收纳空间36处,配备磁吸纸巾盒、二排抽屉等场景化设计[20][21] - 专为女性设计防晒安全功能,采用婴幼儿友好材质和海帕滤网空调[9][18] - 开发8种车身颜色,如影青色、丹霞紫等,工艺复杂度高[9][38] 赛事与品牌建设 - 纽北赛道量产车圈速6分22秒,推出限量100台纽北版车型[10][32] - 冠名中国耐力锦标赛,提供SU7作为安全车,建立auto club赛道服务[33] - 在纽北租赁2780平方米办公室,长期布局赛道文化[31]
比亚迪电池装机量连续5个月创新高!
起点锂电· 2025-07-02 10:50
活动信息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2] - 活动由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主办 雅迪、台铃、新日、菜鸟、嘟嘟换电等超30家企业参与赞助或合作 [2] 比亚迪电池业务动态 - 6月动力/储能电池装机量达27.02GWh 1-6月累计134.526GWh 1月16.101GWh逐月攀升至5月28.476GWh [2] - 巴西工厂7月1日投产 投资71亿元 规划年产能15万辆纯电/混动车型 从动工到首车下线仅15个月 [3] - 弗迪电池广西三模块项目新增年产能7GWh 总规划产能45GWh 总投资140亿元 2023年5月投产 [5][6] - 长沙弗迪PACK产线扩建投资10亿元 产能从10GWh翻倍至19GWh [6] - 推出“迪碳云”碳管理平台 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管控 外供客户包括特斯拉、本田、奔驰及蔚来、小鹏等 [7] 中国车企巴西市场布局 - 比亚迪充电标准被纳入巴西国家法规 1-5月全球汽车产量占比34% 比亚迪/吉利分列全球第6/9名 [9] - 广汽、长城、上汽通用五菱等中国品牌在巴西建厂或引进新车型 当地80%电动车来自中国品牌 [10] - 对比十多年前首次出海失败 本次注重本地产业链建设与上游资源合作 通过生态构建实现长期深耕 [11]
雷军距离马斯克有多远?
搜狐财经· 2025-07-01 08:13
小米YU7与特斯拉Model Y的竞争 - 小米YU7对标特斯拉Model Y,起售价25.35万,比Model Y便宜1万元 [3][4] - YU7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8小时锁单量达24万台,相当于特斯拉Model Y 2024年内地总销量48万台的一半 [4] - 美国媒体The Verge将YU7称为"中国版苹果汽车"和"特斯拉Model Y的直接竞争对手",引发美国读者复杂情绪 [3]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进展与挑战 - 特斯拉完成首辆全自动驾驶汽车从工厂到客户的交付过程,全程无人介入 [4] - 特斯拉Robotaxi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小规模运营,每次费用4.2美元,但配备安全员 [6] - 外媒The Verge批评Robotaxi存在驶入错误车道、突然刹车等问题,质疑其安全性 [6] - 特斯拉在北美和欧洲市场销量下滑,部分原因是中国竞争对手加剧 [6] 小米汽车的发展规划 - 小米汽车计划2027年出海,当前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市场稳住阵脚 [15] - 2027年小米汽车三大主力产品将成型:SU7、YU7和增程SUV(代号昆仑) [15] - 增程SUV将进入问界和理想汽车的舒适区 [15] 特斯拉的全球市场表现 - 特斯拉全球前三大市场为中国、美国和欧洲,中国市场销量占比近一半 [16] - 2023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销量同比下滑13%,5月欧洲市场销量下滑27.9% [16] - 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总销量同比增长85%,市场占有率达5.4% [16] 特斯拉的应对策略 - 特斯拉可能推出低价版Model Y(代号E80),售价或降至15万元 [18] - 花旗银行建议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免费提供FSD软件并提供更多优惠 [18] - 分析师预测若无产能限制,小米YU7成熟阶段月销量可达6-8万辆 [18] 自动驾驶安全与声誉管理 - 小米SU7曾发生碰撞爆燃事故,导致行业对智能辅助驾驶宣传降温 [7] - 特斯拉2016年因两起死亡事故将"自动驾驶"改为"自动辅助驾驶" [9] - 2021年特斯拉在近400起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事故中占据273起 [12] - Waymo无人出租车出行次数突破1000万次,未发生严重事故 [13] 产能与交付挑战 - 小米YU7 Max版本交付周期需7个月以上,标准版需12个月 [14] - 社交媒体出现大量用户要求退款和转单,主要因等待时间过长 [14] - 特斯拉Model 3曾因产能问题导致20%预定者要求退款 [8]
出海提速,金融滞后:中国汽车全球化的隐形痛点
钛媒体APP· 2025-07-01 01:03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达640万辆,预计2030年有望冲击千万辆大关 [2] - 零部件出口(不含动力电池)超930亿美元,2030年目标1200亿美元 [2] - 金融支撑薄弱,央行对境外汽车金融持保守态度,不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2] 金融短板与风险 - 央行不对海外客户提供终端金融服务,海外用户对汽车金融依赖度更强 [2] - 海外经销商财务报表不佳,融资能力弱,库存融资艰难 [2] - 海外融资成本高,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网络不完善,风险评估模型适配性差 [3] - 新能源汽车生态化、快速迭代特征与传统金融产品设计逻辑冲突 [4] 新能源汽车金融挑战 - 电池技术迭代快,三年可能面临能量密度升级换代,残值评估与风险承担主体模糊 [4] - 车电分离模式、充电设施配套融资等新型需求缺乏成熟金融方案 [4] - 底盘一体化技术带来更高维修成本和保险定价难题,国外保险机构承保意愿低 [4] 资金跨境流动困境 - 企业在伊朗、俄罗斯等市场面临资金流转困境,支付链条脆弱 [4] - 昆仑银行对创业公司支持有限,大宗贸易转款风险高,价格波动可能吞噬利润 [4] 政策性金融补位 - 中国信保2024年为118家新能源车企承保22亿美元,整车出口承保额达175亿美元,同比增长45% [5] -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为一年内账期的实物流或服务出口提供付款保障 [5] - 海外投资险承保金额达720亿美元,覆盖战争暴乱、征收等政治风险 [5] 商业银行创新方案 - 兴业银行推出"NRA账户跨境供应链融资",解决境外子公司向境内采购整车时的资金融通问题 [5] 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建议 - 支持中国车企或金融机构在重点海外市场设立专属汽车金融公司 [6] - 建立专项汽车出口支持资金或海外产业发展基金,聚焦绿地投资、兼并收购等 [6] - 配套"融资审批白名单制度",为头部车企和优质项目提供高效融资与信保支持 [6] 海外协同与平台能力 - 车企与零部件企业海外布局缺乏协同效应,需借鉴日本商社模式 [7] - 海外汽车产业链长,涉及制造、金融、售后、二手车等多个环节,需顶层设计与协同共建 [8] - 日本车企历史路径显示,过度依赖出口规模终将遇到天花板,需转向全球产能布局 [8] 未来发展方向 - 从"走出去"到"扎下去",需资本、产品、战略耐心与体系化能力 [8] - 第二阶段目标是"把体系种下去",形成品牌、产能、服务、数据和政策协同闭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