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需失衡
icon
搜索文档
碳酸锂月报:供需失衡,锂价重心下移-20250430
中辉期货· 2025-04-30 12: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碳酸锂供需宽松,总库存累积,主力合约价格将向下寻求新平衡 [76] - 供应端充足,需求无季节性增量,成本端支撑下移,锂价或先测6.5万支撑,若上游减产不及预期,可能下探6万关口 [76] 各部分总结 宏观概况 - 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与上年四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回升0.1个百分点;CPI同比下降0.1%,反映消费需求不足;主要经济指标在政策作用下整体表现尚可,部分回升 [3] - 特朗普关税政策超预期,二季度是各国与美国谈判窗口,市场波动率上升 [3] 供应端 - 4月产量预计7万吨左右,环比下滑7%,外采矿冶炼厂利润倒挂,龙头大厂检修致产量回落,但5月盐湖旺季,若矿端减停产不及预期,产量仍将维持高位 [3] - 截止3月全国碳酸锂产能2018120吨,环比增0.5%,月度开工率47%,环比增5.8%,3月产量78730吨,环比增24%,同比升77.9%;4月预计产量下滑 [12] - 截止4月25日,碳酸锂产量15693吨,较上周减612吨,企业开工率40.55%,较上周降1.57%,四川大厂轮检,部分中小厂减停产,但青海盐湖旺季,供应难明显收缩 [13] - 2025年3月中国碳酸锂进口1.81万吨,环比增47.0%,同比减4.8%,其中从智利进口1.27万吨,环比增67.9%,同比减22%,自阿根廷进口4646吨,环比增5.9%,同比增86.3%;4月智利锂盐生产商或暂停5月发货 [17] - 2025年3月国内锂辉石进口53.45万实物吨,环比减6%,折合碳酸锂当量4.6万吨LCE,澳大利亚进口量30.8万吨,环比增33%,津巴布韦、南非进口量减少 [18] 需求端 - 4月1 - 20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47.8万辆,同比增20%,较上月同期降11%,零售渗透率53.3%,预计4月新能源零售可达90万,渗透率51.4%;海外美国3月销量同环比上涨,渗透率10%,欧洲销量同比大涨 [4] - 储能市场受关税影响,下游观望,订单减量,5月电池厂和正极材料厂排产环比下滑 [4] - 3月国内碳酸锂表观消费量96635吨,环比升28%,同比增53%,终端消费旺季,新能源车企推新车型,储能市场有抢装潮,下游材料厂开工回升,带动刚需补库 [23] - 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127.7万辆和123.7万辆,环比增28.7%和38.7%,同比增47.9%和40.1%,渗透率51.1%;3月动力电池装车量56.6GWh,环比增62.3%,同比增61.8%,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车量占比82%,同比增97%,三元电池装车量占比17.7%,同比降11.6% [26] - 3月国内储能市场完成73个招标项目,招标规模9.66GW/34.8GWh,电网侧和独立储能项目占比大;2小时储能系统平均报价0.669元/Wh,环比涨12.1%,用户侧项目系统均价比非用户侧高33% [31] - 20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04900千部,同比增1.53%,中国市场产量11086万台,同比增7%,三星市场份额20%居首,苹果18%,小米14%;4月贸易局势紧张,二季度出货增速或维持低位 [32] 库存 - 截至4月24日,碳酸锂总库存131864吨,较上月增3954吨,上游冶炼厂库存52400吨,较上月增2085吨,下游材料厂库存36641吨,较上月减2420吨,其他环节库存42823吨,较上月增4289吨,注册仓单数量33477吨,较上月增15722吨 [4] 成本利润 - 截止4月25日,行业平均成本70568元/吨,环比降2.2%,非洲SC 5%报价475美元/吨,环比跌95美元/吨,澳大利亚6%锂辉石到岸价788美元/吨,环比下滑55美元/吨,锂云母市场价格2115元/吨,环比下滑245元/吨,碳酸锂行业平均毛利 -1294元/吨,环比下滑174% [5] - 截至4月25日,碳酸锂生产成本70568元/吨,环比上周减760元,行业亏损1294元/吨,环比增870元,价格跌破7万倒逼原料端价格下行,成本支撑弱化 [60] - 截至4月25日,氢氧化锂生产成本69923元/吨,环比上周减68元,利润968元/吨,环比上周减309元,原料端和碳酸锂下跌,价格承压,利润空间压缩 [62] - 截至4月25日,磷酸铁锂生产成本35543元/吨,环比上周减411元,亏损905元/吨,环比上周增316元/吨,原料端价格下滑,负反馈难支撑基本面,行业亏损严重 [64] 价格一览 - 4月锂电行业多种产品价格下跌,如锂辉石6%CIF跌6.53%,非洲SC 5%跌16.67%,碳酸锂电池级跌9.03%等 [6] 行情回顾 - 截至4月29日,LC2507报收66260元/吨,较上月下跌10.65%,现货电池级碳酸锂报价67000元/吨,较上月下跌9.03%,基差转正,主力合约持仓量24.9万,主力合约加速下跌,07合约增仓放量创新低,供需失衡、累库、成本端负反馈致市场情绪偏空 [7] 各产品生产情况 - 截止4月25日,氢氧化锂产量5265吨,较上周减15吨,企业开工率39.42%,较上周降0.11%,市场开工低位盘整,终端需求低迷,下游备货意愿低,库存充裕抑制生产积极性 [20] - 截止4月25日,磷酸铁锂产量63996吨,较上周减1850吨,企业开工率59.27%,环比上周降1.71%,下游订单较充足,国内储能市场有支撑,二季度订单上涨,部分企业选择性接单 [36] - 三元系材料5月海外订单预期下滑,产量回落 [38] - 其他正极材料下游备货情绪一般,执行长单 [46] 平衡表 - 对2024年4月 - 2025年5月碳酸锂的供应、需求、库存及供需差进行了统计和预测,供应包括进口量和产量,需求涵盖多种材料及出口量,库存涉及冶炼厂、材料厂、贸易商和仓单库存 [75] 观点及策略 - 单边策略为偏弱运行,逢高布局空单,参考区间【60000,70000】;套保策略为生产型企业可根据自身利润水平在盘面反弹时套保 [77]
沪铜:供需失衡 75000-78000元波动
搜狐财经· 2025-04-30 06:54
【近期秘鲁重要铜矿事故令全球铜供应链雪上加霜!】国内铜精矿紧缺矛盾凸显,TC价格费预计下 降,冶炼厂检修压力增大。不仅铜精矿资源紧俏,再生铜供应也紧张,部分地区出现再生铜与电解铜价 格倒挂,下游企业改采电解铜,加剧国内电解铜供需不平衡。美国市场虹吸效应仍存,跨大西洋套利持 续。国内终端需求旺季,一季度铜材产量近年最高,4月产量环比3月预计增加,国内铜社库连续9周去 库,下游企业节前备货积极,支撑现货价格。宏观层面,白宫关税释放缓和信号,美股止跌反弹,利多 铜价。沪铜短期上方压力区间在77000-78000元/吨附近,下方支撑区间在75000-76000元/吨附近。关税 脉冲影响市场,锌价波动整理。锌价受海外矿端事件推动的情绪支持力减弱,进口到货致现货库存止跌 回升,本周进口加工费继续略有上行,现货升水在价格回升后下滑。锌下跌中继休整后延续下探,近月 偏强结构因进口窗口打开或有缓和,下方支撑21600-22000,短线注意22800-23000压力,趋势逢高偏 空。盘面横盘整理。电解铝供给宽松,需求板块分化明显,建议短线波段操作,少量逢低试多,关注宏 观及板块共振影响。沪铝05合约上方压力区间20200-205 ...
中盐化工(600328) - 中盐化工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04-28 07:46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精细化工金属钠、氯酸钠产量3.40万吨、销量3.29万吨,营收21343.68万元[1] - 2025年第一季度基础化工纯碱产量104.39万吨、销量95.02万吨,营收121025.87万元[1] - 2025年第一季度医药行业蓉益肾颗粒产量320.15万盒、销量345.50万盒,营收3414.97万元[1] 价格变动 - 报告期内金属钠、氯酸钠产品价格同比分别下降9.67%、15.81%[3] - 报告期内纯碱产品价格同比下跌41.49%[3] - 报告期内原盐、焦炭等采购价格同比下降[4]
【安泰科】工业硅周评—市场情绪悲观 价格小幅下跌(2025年3月19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3-19 09:20
工业硅价格走势 - 主力合约收盘价从9945元/吨下跌至9785元/吨,跌幅1.61% [1] - 全国综合价格下跌135元/吨至10676元/吨,分牌号553/441/421价格分别为10002/10471/10875元/吨 [1] - 新疆、云南、福建、四川综合价格分别为10133/10883/15640/11000元/吨,FOB价格持稳 [1] 市场供需分析 - 市场成交清淡,下游采购以刚需为主,盘面跌破万元加剧悲观情绪 [1] - 供应端北方大厂复产推进,其他厂家无复产意愿,总体供应小幅增加 [1] - 需求端有机硅单体厂减产计划实施且力度可能加大,工业硅需求预期减少 [1] - 多晶硅开工稳定需求持稳,铝合金厂按需采购,整体需求因有机硅减产小幅下降 [1] 细分行业动态 - 有机硅单体厂挺价意愿强烈,价格呈上涨趋势 [1] - 多晶硅价格维持稳定 [1] 未来展望 - 工业硅供应预期增加而需求预期减少,供需基本面未改善 [2] - 库存压力较大,价格预计维持底部区间震荡 [2]
中银航空租赁:滞俄飞机减计影响出清,交付掣肘与降息放缓成关键变量-20250314
申万宏源· 2025-03-14 08: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13日中银航空租赁披露2024年业绩超预期 2024年实现总营业收入25.6亿美元同比增长4% 税后净利润9.24亿美元同比增长21% 创历史新高 剔除报告期收回滞俄飞机减计影响后核心税后净利润6.33亿美元同比增长16% 2022年滞俄飞机减计影响出清 [3] - 考虑到资产端飞机交付问题短期仍然存在 负债端美联储降息节奏放缓 下调公司飞机交付量假设 上调资金成本假设 从而下调25 - 26E的盈利预测 同时新增27E盈利预测 预计中银航空租赁25 - 27E实现净利润671、717、754百万美元 同比分别 - 27%、+7%、+5% 考虑到资产端公司机队年轻化优势不改 剩余租期优于可比同业 且公司可明确受益于亚太航空客运市场的成长性 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24.61亿、25.57亿、25.62亿、26.91亿、28.18亿美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7%、3.9%、0.2%、5.0%、4.7% [4]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4亿、9.24亿、6.71亿、7.17亿、7.54亿美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708.1%、20.9%、 - 27.3%、6.8%、5.2% [4]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1.10、1.33、0.97、1.03、1.08美元/股 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0%、15.3%、10.2%、10.2%、10.2% [4]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7.2、6.0、8.2、7.7、7.4 市净率分别为0.96、0.87、0.81、0.76、0.74 [4] 公司点评 - 自有飞机数量创新高 交付是目前影响公司核心租金收入的最大掣肘 2024末公司机队规模709架 自有机队445架创历史新高 期末自有飞机利用率99% + 平均机龄5.0年 平均剩余租期7.9年 2024年出售29架自有飞机 新签118项飞机租赁承诺 新交付飞机38架不及预期 新签飞机购买承诺47架 期末订单簿232架飞机 飞机交付预期干扰公司核心租金收入兑现 [4] - 行业强复苏弱供给现实推高飞机资产价值 产业链话语权&资产布局优势将共同驱动公司业绩释放 2025年1月全球RPK同比增长10.0% 全球PLF 82.1% 亚太地区表现领先 IATA预测未来20年亚太地区客运需求CAGR为5.1% 高于北美和欧洲 主流机型A320neo、B737 - 8新机价值较2022年分别提升6.2%、7.5% 公司机队中相关系列占比超6成 公司亚太区飞机资产占比40.4% 可享受亚太地区高增长红利 [4] - 美联储降息放缓使得公司资金成本降幅放缓 资产、负债端浮动结构差使得公司在降息周期中收入稳健 公司经营成本中财务费用占比42% 2024年资金成本为4.5% 1Q25新发3年期债券利率为4.75% 利差缩小至60bps 公司负债结构中浮动利率占比27%、租约结构中浮动利率占比仅8% 降息周期中资产 - 负债端浮动利率差使公司租赁收益率 - 资金成本的差值走阔 [4] 合并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4.61亿、25.57亿、25.62亿、26.91亿、28.18亿美元 [5] - 2023 - 2027E营业总成本分别为16.01亿、15.18亿、18.17亿、18.95亿、19.80亿美元 [5] - 2023 - 2027E财务费用分别为6.36亿、7.10亿、7.28亿、7.32亿、7.50亿美元 [5] - 2023 - 2027E期间费用分别为9.56亿、9.71亿、10.68亿、11.40亿、12.08亿美元 [5] - 2023 - 2027E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900万、 - 1.64亿、2100万、2200万、2200万美元 [5]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8.61亿、10.39亿、7.46亿、7.96亿、8.38亿美元 [5] - 2023 - 2027E利润总额分别为8.61亿、10.39亿、7.46亿、7.96亿、8.38亿美元 [5] - 2023 - 2027E所得税分别为9700万、1.16亿、7500万、8000万、8400万美元 [5]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7.64亿、9.24亿、6.71亿、7.17亿、7.54亿美元 [5]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64亿、9.24亿、6.71亿、7.17亿、7.54亿美元 [5]
工业硅盘面跌破万元关口 需求未见明显改善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3-14 07:50
工业硅期货价格下跌 - 3月11日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2505跌破万元关口 盘中创阶段性新低9975元/吨 当日收9985元/吨 下跌0.84% [1] - 自3月4日起工业硅期货价格连续下跌 现货价格同步承压 主因供需失衡 [1] 供需基本面分析 - 供应端:西北头部企业检修后逐步复产 开工率维持高位 产量逐渐增加 供给压力上升 [1] - 需求端:有机硅单体厂检修减产且库存累积 可能进一步扩大减产 多晶硅企业开工率仅30%-40% 光伏终端需求传导滞后 铝合金需求稳定但整体需求未见明显增长 [1] 库存与成本因素 - 2024年下半年持续累库 2025年初供应缩减小幅去库 但库存总量仍超90万吨 在供应增加预期下库存可能继续累积 [2] - 原材料硅煤价格回落导致工业硅成本下移 西南地区丰水期利润空间缩小甚至可能亏损 预计开工率同比大幅降低 [2] 价格走势展望 - 供需基本面未改善 价格仍有小幅下跌可能 但已跌破部分企业成本线 下跌空间有限 预计短期维持低价区间震荡 [2]
中银航空租赁(02588):滞俄飞机减计影响出清,交付掣肘与降息放缓成关键变量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3-13 14: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13日中银航空租赁披露2024年业绩超预期 2024年实现总营业收入25.6亿美元同比增长4% 税后净利润9.24亿美元同比增长21% 创历史新高 剔除报告期收回滞俄飞机减计影响后核心税后净利润6.33亿美元同比增长16% 2022年滞俄飞机减计影响出清 [5] - 下调25 - 26E盈利预测 新增27E盈利预测 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资产端飞机交付问题短期仍存在 负债端美联储降息节奏放缓 下调公司飞机交付量假设 上调资金成本假设 从而下调25 - 26E的盈利预测 同时新增27E盈利预测 预计中银航空租赁25 - 27E实现净利润671、717、754百万美元 同比分别-27%、+7%、+5% 考虑到资产端公司机队年轻化优势不改 剩余租期优于可比同业 且公司可明确受益于亚太航空客运市场的成长性 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6][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61|2,557|2,562|2,691|2,818| |同比增长率(%)|6.7%|3.9%|0.2%|5.0%|4.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64|924|671|717|754| |同比增长率(%)|3708.1%|20.9%|-27.3%|6.8%|5.2%| |每股收益(元/股)|1.10|1.33|0.97|1.03|1.08| |净资产收益率(%)|14.0%|15.3%|10.2%|10.2%|10.2%| |市盈率|7.2|6.0|8.2|7.7|7.4| |市净率|0.96|0.87|0.81|0.76|0.74|[6] 公司点评 - 自有飞机数量创新高 交付是目前影响公司核心租金收入的最大掣肘 2024年末公司机队规模709架 自有机队445架创历史新高 期末自有飞机利用率99%+ 经账面净值加权后的平均机龄为5.0年 平均剩余租期为7.9年 2024年公司全年出售29架自有飞机 新签118项飞机项租赁承诺 新交付飞机38架不及预期 新签飞机购买承诺47架 期末订单簿232架飞机 飞机交付预期干扰公司核心租金收入兑现 [6] - 行业强复苏弱供给现实推高飞机资产价值 产业链话语权&资产布局优势将共同驱动公司业绩释放 2025年1月全球RPK同比增长10.0% 全球PLF 82.1%创历史1月新高 亚太地区表现领先 IATA预测未来20年亚太地区客运需求CAGR为5.1% 远高于北美和欧洲 目前主流机型A320neo、B737 - 8新机价值分别较2022年提升6.2%、7.5% 公司机队中A320neo、B737 - 8/9系列占比超6成 公司作为亚太市占率第一的飞机租赁商 飞机资产亚太区占比40.4% 可享受亚太地区高增长红利 [6] - 美联储降息放缓使得公司资金成本降幅放缓 资产、负债端浮动结构差使得公司在降息周期中收入稳健 公司经营成本中财务费用占比42% 2024年公司资金成本为4.5% 美联储降息放缓背景下 公司新发债成本边际略有提升 但利差缩小 公司负债结构中浮动利率占比27%、租约结构中浮动利率占比仅8% 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资产 - 负债端浮动利率差使得公司租赁收益率 - 资金成本的差值走阔 [6] 合并利润表 |单位:百万元,USD|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2,461|2,557|2,562|2,691|2,818| |营业总成本|1,601|1,518|1,817|1,895|1,980| |财务费用|636|710|728|732|750| |期间费用|956|971|1,068|1,140|1,208| |资产减值损失|9|-164|21|22|22| |营业利润|861|1,039|746|796|838| |其他收益及营业外收支|0|0|0|0|0| |利润总额|861|1,039|746|796|838| |所得税|97|116|75|80|84| |净利润|764|924|671|717|754| |少数股东损益|0|0|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64|924|671|717|7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