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楼市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楼市大局已定!45%有多套房的家庭,将要面临这4个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9-03 11:45
房地产市场调整趋势 - 国内房价自2022年起进入长期调整 平均房价跌幅超过30% 环京三四线城市如涿州、廊坊、燕郊跌幅超过50%[1] - 调整从二三线城市如天津、郑州、武汉开始 后扩展至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 尽管有救市政策出台但调整大局已定[1] 多套房家庭面临挑战 - 全国超过45%家庭拥有多套房产 这些家庭将面临四个主要难题[3] - 二手房变现困难 原因包括挂牌量快速增加而购房需求萎缩 供大于求现象明显 投资购房群体退出或观望 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家庭收入减少支撑不了高房价[5] - 房贷压力加大 收入减少但房贷支出不变 案例显示武汉投资者2019年购买160万房产现值110万 仍承受每月8000元固定利率房贷压力[8] - 养房成本持续上升 一套100平米物业费每月200-300元 多套物业费超千元 另有取暖费、电梯使用费、维修基金等支出 且物业费用逐年上调[10] - 以租养贷难度增加 三四线城市因人口流出租房供大于求 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房租价格持续下跌 难以实现租金覆盖房贷[12] 市场现状与投资建议 - 楼市失去赚钱效应 房子不再是稳赚不赔的投资 建议多套房家庭趁房价高位出售落袋为安 持有现金在通缩时期更踏实[12] - 刚需购房家庭可关注救市政策 有机会捡到性价比较高房产[12]
信号强烈!一线城市数据下滑,大家不是买不起房,而是不敢买?
搜狐财经· 2025-08-26 15:32
市场情绪与预期 - 市场弥漫观望情绪 买家预期房价继续下跌 传染性强 [3] - 上海作为全国楼市风向标 其悲观情绪可能对其他城市产生毁灭性冲击 [9] - 稳定上海楼市对提振全国市场信心具有重大意义 是稳住军心的关键 [8][10] 成交量表现 - 7月二手房成交量1.69万套 未跌破1.5万套心理防线 显示市场活跃度尚存 [4] - 当前呈现"价跌量稳"特征 买家持币等待更优惠价格 卖家需降价促成交 [4] 供应压力与库存 - 7月二手房挂牌量达22.3万套 形成巨大卖盘压力 [4] - 房源持续增加 中介反馈单次刷新APP即新增数百套 形成"房源海啸" [5] 价格变动趋势 - 5月二手房价环比下跌0.7% 6月继续环比下跌0.7% [5] - 7月环比跌幅扩大至1.82% 呈现连续三个月下滑且跌幅加速态势 [5] - 供应过剩导致价格受压 卖家通过降价争取快速成交 [5] 宏观背景因素 - 人口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 住房需求基础发生变化 [6] - 全国范围出现供大于求局面 楼市进入长期调整期 [6] - 一线城市与低线城市市场分层明显 上海仍具备人口吸附力和资源集中优势 [7] 政策应对措施 - 政府持续推出托市政策 包括降低首付比例 下调利率及优化限购等 [6] - 政策目标为防止市场快速下跌 目前已产生一定稳定作用但尚未完全遏制下滑惯性 [6]
楼市大局已定!未来国内超过41.5%的家庭,不得不面临3大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8-21 23:55
核心观点 - 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时代 家庭资产面临缩水 流动性枯竭 适老化改造需求紧迫 就业与收入不确定性加剧等挑战[1][2][3][4][5] - 需优化资产配置 提前规划养老需求 保持现金流稳定以应对行业下行风险[9] 行业数据表现 - 全国70个大中城市2025年上半年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显著下滑 三四线城市房价跌幅超10% 核心二线城市跌幅超5%[2] - 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超7.8亿平方米 部分三四线城市库存周期超5年[2] - 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 北京超14万套 成都突破20万套[2] - 房地产行业关联超100个行业 贡献GDP占比7.3%[4] 家庭财富结构 - 城镇居民家庭房产净值占家庭总财富比重超70%[1] - 超41.5%家庭面临资产缩水风险[1] - 典型房产价值从2018年320万元降至2025年275万元 年均缩水率3%[2] 人口结构与需求变化 - 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3亿 占总人口比例21.4%[3] - 80后90后独生子女家庭需承担四位老人赡养责任[3] - 三居室适老化改造成本达12-15万元[3] 就业市场影响 - 2025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1222万创历史新高[4] - 传统行业岗位萎缩 智能系统替代人工趋势加速[4] - 企业经营压力导致降薪/调岗/裁员措施增加[4] 应对策略 - 优化资产配置 减持非核心房产 增加金融资产比重[9] - 提前规划适老化改造 利用地方政府补贴政策[9] - 保持现金流稳定 通过节流和开源增加收入[9]
马云又说对了?如果不出意外,2025年下半年楼市将发生重大转变
搜狐财经· 2025-08-21 10:38
房地产市场现状 - 2025年下半年一线城市房价普遍下跌30% 深圳南山科技园次新房价格遭遇腰斩 [1] - 全国住房总量超过6亿栋 足够容纳30亿人居住 远超14亿人口实际需求 [3] - 00后比90后少4700万人 00-10后比80-90后少1.1亿人 [3] 供需结构变化 - 城镇化率接近70% 新增购房需求大幅减少 [3] - 2026年全国小学生预计减少263万人 需求端持续萎缩 [3] - 百城二手房市场挂牌量突破300万套 90后购房意愿明显降低 [5] 政策与制度变革 - 保障房和商品房双轨制建立 五年计划推出600万套保障房 [3] - 北京保障房租金低于市场价30% 对商品房需求形成分流 [3] - 现房销售占比从2020年10.5%大幅升至2024年26.5% [3] 市场发展趋势 - 房贷利率跌破3% 未来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5] - 一线城市限购进一步放开 非核心区域已放开 核心区域预计松动 [5] - 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高达40以上 下跌速度可能加快 [5] 结构性机会领域 - 改造老小区位于城市核心地段 医疗交通商超学区配套齐全 [8] - 一线城市地铁口次新房租金回报率超过3.5% [8] - 智能系统完善的新房和次新房成为抗跌硬通货 [8] 市场机制转变 - 期房销售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现房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3] - 市场从卖方市场彻底转变为买方市场 [5] - 大中城市旧改全面提速 一线城市中心区老旧小区纳入拆迁范围 [5]
王石预测的楼市“软着陆”会实现吗?调整还需要3-5年?
搜狐财经· 2025-08-13 12:35
行业调整周期 - 房地产行业调整至少需要3-5年时间 房企洗牌才刚开始 [4] - 政策工具箱持续释放缓冲空间 包括4800亿土地收储资金进场托底 浙江四川试点专项债收购存量房 [4] - 行业面临7.7亿平米待售库存压力 开发商通过首付5万住三居 送车位直降15%等促销手段加速去化 [5] 市场分化表现 - 2025年1-6月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3.5% 二手房却逆势增长11.0% [5] - 北上广非市中心租金回报率风险补偿回正 市中心房价仍维持高位 [5] - 一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缩至8个月以内 可能率先企稳 上海内环品质次新房带看量近两月上升30% [6] 区域市场差异 - 强二线城市深陷拉锯战 武汉南京核心区新房去化周期长达18个月 土地流拍成常态 [6] - 三四线城市面临严峻挑战 某北方城市新区亮灯率不足三成 收购价不到当初楼面价一半 [6] - 人口净流出城市房价回暖可能永远等不到 [6] 购房者面临挑战 - 银行审批严格到查支付宝流水 需要备三成首付加百万应急金 [7] - 建议避开小开发商期房 优先考虑二手现房或国企楼盘 [7] - 自住客遭遇限贷令 贷款成数从七成骤降到五成 需要额外筹措资金 [7] 市场机会与价格变化 - 北京回龙观板块次新房从年初均价6.2万/平 部分急售房源跌破5.5万/平 [7] - 广州黄埔区地铁口两房总价已回到2019年水平 [7] - 市场为资金充足者敞开议价空间 投资客扛不住利息抛货 自住客等待更低价格 [8]
疯抢80轮,溢价80%成交!深圳顶豪,割肉离场
搜狐财经· 2025-08-04 06:58
深圳豪宅市场调整 - 深圳蛇口双玺花园三期398平方米豪宅通过法拍以5830.16万元成交 单价14万元/平方米 较市场价4043.95万元溢价80% [2][3] - 该房源此前二手挂牌价为6500万元 单价16.37万元/平方米 最终法拍成交价较挂牌价低约700万元 [3][5] - 2023年2月同户型曾创1.1亿元成交记录 单价27.64万元/平方米 当前成交价较峰值下跌逾33% [15][18] 项目历史价格走势 - 双玺三期2016年开盘均价12.8万元/平方米 2018年推盘均价12.4万元/平方米 当时398平方米户型开盘价约4534万元 [9] - 2020年11月业主登记过户价仅4500万元 低于4年前开盘价格 [10][11] - 2024年同户型成交三宗 价格分别为6860万元、7350万元和7200万元 较2023年峰值明显回落 [17] 资产抵押与债务情况 - 2022年9月业主抵押房产向北京银行深圳分行借款6000万元 [13] - 本次法拍成交价5830.16万元不足以覆盖债务本息 [15] - 房产存在物业费欠款及司法查封记录 买受人需承担额外费用 [14][24] 产品分层价差特征 - 楼层价差显著 7层与8层价差达72万元 高楼层(10层以上)因海景视野更优溢价明显 [22] - 当前市场挂牌价呈现分层差异:高楼层单价超30万元/平方米 中低楼层单价约17万元/平方米 [15][20] 临深区域市场分化 - 惠州大亚湾等临深板块房价较2015-2020年峰值大幅回调 部分房源价格腰斩 [33] - 深圳核心区土地市场仍受追捧 华润等央企近期创土拍地王记录 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 [30][33] 开发商背景与风险传导 - 法拍房源业主陈江洪系惠州灿邦集团实控人 该公司为惠州本地知名开发商 [26][28] - 灿邦集团2022年起出现项目延期交付 与新城控股合作被市场解读为资金链紧张 [30] - 企业法人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 反映区域性房企经营压力向个人资产传导 [25][30]
70城房价最新数据出炉!深圳止跌信号已现?
搜狐财经· 2025-07-18 10:21
楼市整体表现 - 6月70城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普遍下跌,但同比降幅整体收窄,市场处于"探底"与"修复"的关键节点 [1] - 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升转降,仅上海微涨0.4%,北京、广州、深圳分别下跌0.3%、0.5%、0.6% [4] - 一线城市二手房整体环比下降0.7%,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分别跌1.0%、0.7%、0.7%、0.5% [4] 深圳楼市特点 - 深圳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6%,为一线城市中跌幅最大,且已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跌 [4] - 深圳二手房价格同比下降2.8%,为一线城市中唯一跌幅未超3%的城市 [5] - 深圳新房价格同比下降2.5%,降幅小于其他一线城市(上海涨6.0%,北京、广州分别降4.1%、5.1%) [5] 深圳抗跌原因 - 新房市场结构性分化,"新规产品"凭借质价比优势对非新规老项目形成冲击,导致整体价格承压 [6] - 深圳人口持续流入、改善需求旺盛,核心区新规产品仍能维持一定价格韧性 [6] - 二手房市场业主心态务实,避免恐慌性抛售,使得价格波动更平缓 [6] 政策与市场预期 - 各地正加速储备新政,如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购房补贴等 [7] - 中央层面即将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或释放城市更新、房地产新模式等支持政策 [7] 购房建议 - 刚需群体可关注核心区次新房、配套成熟的"新规产品" [8] - 改善群体可关注外围区域"新规产品"的优惠机会 [8] - 投资群体需聚焦人口持续流入、产业支撑强的板块,避免盲目追高 [8]
不要乱买房子了!楼市4个“坏消息”袭来,准备购房的家庭要留意
搜狐财经· 2025-07-05 05:03
中国楼市调整期现状 - 2023年中国楼市持续低迷 3月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主要受疫情冲击收入 改善型需求理性化 炒房空间萎缩等因素共同作用 [1] - 8月百城二手房价连续6个月下跌 下跌城市达96座 广东惠州出现开发商对折促销极端案例 [1] 开发商风险暴露 - 恒大 碧桂园 富力等头部开发商相继爆雷 美元债违约 破产申请频发 负债率普遍超100% [6] - 烂尾楼问题恶化导致购房者信任崩塌 对行业复苏形成显著阻碍 [6] 政策成本压力 - 房产税试点可能在经济好转后加速扩容 "十四五"期间或全面推行 [7] - 部分城市拟开征"房东税" 对超额出租房产征税 双重政策将推高持有成本 [7] 二手房市场失衡 - 2023年4月起全国二手房挂牌量持续攀升 6月13个重点城市同比增25% [8] - "认房不认贷"政策刺激下 一线城市挂牌量暴增:上海20万套 北京19万套 广州13万套 [8] 需求端疲软 - 央行调查显示58%居民倾向更多储蓄 仅17.5%选择更多投资 消费意愿明显收缩 [10] - 居民储蓄意愿强化导致购房需求持续低迷 市场复苏面临挑战 [10][11]
商界大佬预言成真?楼市出现3大新趋势,有人紧张了
搜狐财经· 2025-06-22 22:58
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 - 房地产市场正经历深刻调整 印证李嘉诚关于房价大洗牌的预言 [1] - 调整源于多年积累的矛盾 并非突发事件 [1] 房企经营状况 - 2022年千亿销售额房企减少21家 百亿规模房企减少28家 [3] - 2023年近400家房地产企业申请破产 反映市场购房需求急剧萎缩 [3] - 大型房企面临资金链断裂和债务危机 行业洗牌加剧 [3] 购房贷款需求 - 4月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为房贷)减少1156亿元 出现罕见负增长 [3] - 5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1684亿元 但仍处于历史低位 [3] - 居民收入下降 对未来预期悲观 购房更加理性 [3] 楼市价格走势 - 5月百城新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达54个 较4月增加10个 [4] - 5月百城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达83个 较4月增加7个 [4] - 44个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双双下跌 较上月增加9个 [4] 二手房市场 - 5月多地二手房挂牌量激增 上海达20万套 重庆武汉超20万套 [5] - 炒房者抛售房产导致供应骤增 价格下行压力加大 [5] - 市场交易持续低迷 供大于求现象显著 [5] 受影响群体 - 投机炒房者面临高价抛售压力 套现难度加大 [5] - 房地产从业人员面临失业或转行风险 [5] - 银行金融机构因房贷需求萎缩面临业绩增长压力 [5]
买菜大妈一句话“说透”楼市本质?人们坦言:比很多专家看得透彻
搜狐财经· 2025-06-22 07:51
楼市现状 - 2023年放开疫情管控后楼市进入调整周期 新房成交量和面积双双下滑 二手房挂牌量激增 成都重庆突破20万套 上海超18万套 [1] - 7月百城二手房价指数显示96座城市同比下跌 [1] - 政府出台"救市"政策包括放松限购限售 下调房贷利率至4%以下 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 推出"认房不认贷"政策 [1] 市场低迷原因 - 三年疫情冲击导致居民收入锐减 购房能力下降 [3] -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价持续下跌 房地产"财富效应"消散 炒房客退出市场 [3] 专家建议与争议 - 专家建议动用百姓15万亿存款中的三分之一刺激房地产消费 [4] - 该建议引发争议 网友认为存款是"救命钱" 高位接盘难以接受 [4] 市场预期 - 政府政策旨在避免短期剧烈波动 实现"软着陆" 稳中有降是大概率 [6] - 当前处于长期调整阶段 政策只能短期延缓波动 难以扭转长期趋势 [6] - 专家"动用存款支撑高房价"建议忽视民生福祉和市场风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