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申万宏源研究:首予中矿资源“增持”评级,多金属业务布局绘新篇
格隆汇APP· 2025-09-28 08:20
公司业务与估值方法 - 公司业务主要包括锂盐、小金属和铜三大板块 [1] - 采用分部估值法分析公司价值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45亿元 [1]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0.63亿元 [1]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7.33亿元 [1] 2026年业务贡献 - 锂盐板块对归母净利润贡献约1.77亿元 [1] - 小金属板块对归母净利润贡献约7.25亿元 [1] - 铜板块对归母净利润贡献约1.61亿元 [1] 估值与投资建议 - 锂盐板块给予2026年28倍PE估值 [1] - 小金属板块给予2026年41倍PE估值 [1] - 铜板块给予2026年14倍PE估值 [1] - 测算2026年目标市值368亿元 [1] - 当前市值314亿元 [1] - 较当前市值存在17.36%上涨空间 [1]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
中伟股份:公司磷矿资源的采矿权证已取得 项目尚处于设计和规划阶段,项目建设规模年洗选磷矿石280t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9:24
磷矿资源进展 - 公司已取得贵州磷矿资源的采矿权证 项目目前处于设计和规划阶段[2] - 项目建设规模为年洗选磷矿石280万吨 采用破碎筛分+球磨+浮选+浓缩+压滤工艺[2] -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磷精矿195万吨 将完善公司产业链并提升盈利能力[2]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新篇章
经济日报· 2025-09-23 22:18
新时代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审视、谋划、部 署新疆工作,不断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明确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确立了新时代党 的治疆方略。新疆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 代党的治疆方略,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7499.47亿元增至2024年 的20534.08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33495元增至2024年的78660 元,现价增长1.3倍。新疆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全国优质农牧产品供给基地加速形成,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加 速发展,旅游、物流等产业活力日增,成为新增长点。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加快建设,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新疆自觉将区域性开放战略融入国家向西开 放总体布局,以"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为抓手,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 ...
东方铁塔:老挝矿产资源丰富,公司积极探寻其他资源的开发机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11:43
公司资源开发进展 - 公司积极探寻老挝铝土、铜等矿产资源开发机会并对多个项目进行考察 [1] - 老挝矿产资源丰富但相关开发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
中波双方谈完,波兰当着全球公布重大喜讯,欧盟:为何运气如此好
搜狐财经· 2025-09-19 10:44
9月15日,中波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四次全会在华沙如约而至。会场内外的气氛紧凑又热烈,成果清单一项接着一项,尤其是中方放宽关键矿产和两用物项 出口的决定,让外界眼前一亮。更巧的是,"中欧班列"也在此刻成为共识焦点,一南一北的线路呼啸向前。 9月15日上午,会场大门口的安保严密,媒体早早守候。消息一经披露,中方同意放宽关键矿产和两用物项出口,波兰代表团立刻把笑容挂上脸。对外界来 说,这一步意味着波兰在产业链里得到实打实的补给,稀缺资源直接打开了闸门。 关键矿产是什么概念?镍、锂、稀土,这些材料是新能源车、电池和军民两用装备的命脉。波兰一直想在欧洲新能源产业链中占一席之地,奈何缺口太大。 现在有了中方出口的放宽,华沙仿佛多了一张王牌,可以在欧盟内部发声更响亮。 波兰政府随即对外强调,这是合作的突破口。它不仅是贸易数字的增长,还能带动波兰国内的加工与就业。华沙清楚,拿到矿产原料等于掌握谈判主动权, 哪怕是和布鲁塞尔讨价还价,也能更硬气一些。欧盟内部长期围绕能源和矿产分配争执不休,此时波兰"率先一步",自然引人注目。 外界的关注点也落在安全层面。两用物项的出口往往涉及敏感技术,一旦流入波兰,就意味着其在防务和高端制造上 ...
Black Stone Minerals, L.P. Common Units (BSM) Shareholder/Analyst Call Transcript
Seeking Alpha· 2025-09-17 17:13
PresentationHello, and welcome to the Black Stone Minerals September 2025 Investor Presentation. [Operator Instructions] I would now like to turn the conference over to Mark Meaux, Director of Finance. You may begin.Mark MeauxDirector of Finance Thank you. Good morning to everyone. Thank you for joining us either by phone or online for the Black Stone Minerals September 2025 Investor Presentation. Today's call is being recorded and will be available on our website along with the presentation that was posted ...
安宁股份:2025年上半年公司钒钛铁精矿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增加主要系销量增加所致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09: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钒钛铁精矿营业收入增加主要由于销量增长 [1] - 2025年上半年钒钛铁精矿营业成本增加主要由于销量增长 [1] - 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变动幅度存在小幅差异 系产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正常波动所致 [1]
国务院国资委:下一步仍将大力推动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7 03:48
三是围绕优化公共服务实施重组整合。以提供质优、价低的公共服务为价值取向,加强相关领域的资源 整合融合,更好发挥国有经济的公益性、保障性作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去年组建成 立了中国资环集团,这家企业着力于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将有力促进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的绿色转型;再比如,我们持续推进中央企业医药医疗资源的整合,目前仅通用技术集团就拥有 医疗机构超过400家,开放床位超过5万张,年服务患者超过3500万人次。 李镇透露,下一步,我们将着眼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系统性思维、前瞻性谋划、创新性 举措,大力推动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不断提升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营效率,放大国有经济的整体功 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编辑:尹杨 一是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重组整合。以服务战略大局、维护国家安全为鲜明导向,在重要行业和关键 领域加快推进重组整合,进一步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托底能力。比如,着眼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 卫星互联网,组建了中国星网;再比如,加快战略性矿产资源领域的有效整合融合,切实提升了供应保 障能力。 二是围绕增强产业协同实施重组整合。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目标,既 ...
地缘经济论 | 第一章 在依赖中制衡:从地缘政治到地缘经济
中金点睛· 2025-09-16 23:40
文章核心观点 - 国际竞争逻辑正从地缘政治转向地缘经济 大国通过经济手段(如贸易壁垒、技术封锁、金融制裁)利用不对称依赖关系实现战略目标 形成"制衡中依赖"新常态 [2][4][6] - 地缘经济有效性取决于经济力量 其核心是经济规模和对全球经济关键节点的控制力 供给侧力量源于资源与技术 需求侧力量源于终端市场 [24][27][30] - 全球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美国保持金融和技术主导 中国成为制造业和区域需求中心 欧盟形成制度性协同 区域合作成为应对碎片化的关键路径 [45][47][51] 从全球化合作迈向地缘经济竞争 - 美国系统性运用经济工具:贸易领域对全球加征关税(2025年4月2日) 产业领域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投入巨额补贴 技术领域强化半导体出口管制 金融领域利用美元主导地位切断国际结算 [4] - 经济制裁使用频率自2017年后显著上升 受青睐程度超越传统军事手段 体现地缘经济成本低、风险可控的特性 [4][6] - 全球化塑造不对称依赖关系:越南出口占GDP比例达93.4%(世界平均水平30.8%) 美元占国际储备主导地位 美国通过SWIFT体系掌控金融流动 [10][12][14] 地缘经济竞争新常态 - 经济手段具备灵活性(可调整关税/制裁范围)、可逆性(作为谈判筹码)和可持续性(通过产业链深入影响) 成为大国博弈首选工具 [19] - 有效性受双重约束:涉及国家安全/主权时经济成本考量退居次要 依赖关系可被替代(如芯片制裁催生本土替代)将削弱结构性优势 [20] - 中美产业互补性降低:中国核心专利占比从近0%提升至2016-2020年的26.7% 出口相似度指数上升 促使美国战略从合作转向竞争 [16][18] 地缘经济工具与力量机制 - 经济手段按战略意图(进攻/防守)和干预方式(激励/惩罚)分为四类:进攻型惩罚(出口管制)、进攻型激励(海外基建投资)、防守型惩罚(外资审查)、防守型激励(产业补贴) [23] - 经济力量本质是制造成本差距的能力:惩罚性手段依赖施压国造成伤害的能力(如美国金融制裁) 激励性手段依赖市场/技术吸引力(如庞大消费市场) [24][25] - 力量来源包含经济禀赋(资源/市场/技术)和关键节点控制:美国控制SWIFT支付系统和美元结算 荷兰ASML垄断EUV光刻机 形成"以点控面"影响力 [27][30] 地缘经济格局量化分析 - 供给侧经济力量行业分布:采矿采石业(断供效应造成全球GDP损失2.27%)、租赁商务服务(1.99%)、批发贸易(1.15%) 技术制造和资源行业主导上游杠杆 [36] - 需求侧经济力量行业分布:电气光学设备(采购停止造成全球GDP损失1.10%)、交通运输设备(0.90%)、机械设备(0.78%) 终端消费品领域体现市场吸附力 [39] - 国家力量对比:美国在商务服务、化学品、金融服务等多行业领先 中国在电气设备、纺织品、基础金属等制造业具备优势 澳大利亚集中于采矿能源领域 [37] 全球网络结构演变 - 供给侧从单极向多极重构: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制造业影响力下降 但对欧洲金融服务影响力增强 中国成为东亚供给中心 辐射东南亚/日韩/澳俄巴 [44][45] - 需求侧形成三中心格局:美国保持对加拿大/墨西哥/日韩的吸附 中国跃升为亚太区域中心(与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密集联系) 德国强化欧洲核心位置 [46][47] - 大国相互制衡:中美经济规模相当 贸易金融往来占比有限 难以形成持续压力 但对中小国家单边施压能力显著(如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 [48][49] 区域化发展趋势 - 区域整合模式差异:北美通过USMCA形成美国单核主导 欧洲以德国为核心构建欧盟制度性协同 亚洲因缺乏强制度整合呈多元竞争格局 [51] - 全球经济治理转向区域协议:WTO/IMF等全球体系局限性显现 欧盟统一市场、中国"一带一路"、东盟一体化推动区域性自足机制 [54] - 产业链安全优先:半导体、能源、矿产等领域供应链碎片化成为常态 各国加强自主掌控(如芯片本土替代)和技术标准制定权 [55][56] 技术与资源竞争 - 关键技术依赖特定资源:半导体需稀土/锗/硅 清洁能源需锂/钴/镍 智利锂矿储量930万吨 澳大利亚700万吨 资源分布不均加剧战略竞争 [33][57] - 创新成为竞争核心:人工智能、5G、半导体技术领先直接决定产业链地位 技术壁垒和标准制定成为隐形贸易壁垒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