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质生产力
icon
搜索文档
“双高协同”科技成果转化路演举行 校地携手迈向更深层次合作
镇江日报· 2025-10-09 22:32
活动概况 - 江苏科技大学与镇江高新区联合举办“双高协同”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活动,旨在搭建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1] - 活动是双方深化“双高协同”实践发展的举措,充分发挥了共建的“先进船舶海工区域转移转化中心”的高端平台作用[1] 重点项目与技术突破 - 航空航天高精度流量传感器项目突破了高温强振环境下液体流量高精度测量的技术瓶颈,测量精度从5%显著提升至0.5%[1] - 该技术通过了强振动、宽温域综合环境验证,打破了欧美国家的垄断,已应用于航空无人机、航天飞行器等项目的研发配套[1] 合作成果与投入 - 作为江苏省首批“双高协同”试点单位,双方累计开展校地对接50余家次,落地校企合作项目7项[2] - 合作带动新增科研投入超过6000万元,并推动“超低温薄膜存储技术推广研究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载体即将落户高新区[2] 合作领域与平台建设 - 合作聚焦于船舶海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前沿产业领域[1][2] - 共建的“先进船舶海工区域转移转化中心”围绕产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开展建设[1] 未来规划 - 下一步将依托校地共建平台,进一步打通信息、资本与技术对接渠道,推动校企供需双侧高效匹配[2] - 计划共同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与优秀人才汇聚[2]
两个万亿度,折射经济增长新动能(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10-09 22:22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风向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8月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同比 增长5.0%。这是继今年7月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之后,再度破万亿,在全球也属首次。 "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由乌东德、白鹤滩、三峡等6座梯级水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年发 电量的3倍多,也约是我国2015年7月用电量的2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智部副主任蒋德斌认为,月度用电量连续两月突破万亿千瓦时的背后,有 今夏高温高湿天气来得早持续久,带动居民用电快速增长的拉动,也显示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正形 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用电量向上攀升。 生产端:制造业向"新"向"绿"转型成效持续显现 在领克汽车浙江宁波余姚工厂,机械臂仅70秒便可拧紧车底盘的螺丝。"生产线前段时间刚完成智能化 升级,装配效率比之前更高了。"工厂电气技术主管工程师张辉介绍,8月工厂日出厂整车超400辆,订 单量超过原年度排产计划。供电部门数据显示,宁波汽车制造业8月用电量同比增长7%。 8月,我国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对全部规上工业 增长的贡献率为28.5%,带动相关行业用电量 ...
重视建设投资,也舍得生态投入(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10-09 22:21
在海南洋浦港,一动一静的两个工程,相映成趣。 洋浦港的海岸线上,起重机的长臂正为自贸港的未来描绘壮丽的天际线;静谧的深蓝之下,新生的珊瑚 正为这片海域构筑坚实的生态基石。当天际线与生态线和谐共融,这份为未来发展投下的"生态保单", 将让高质量发展的航船行得更稳、驶得更远。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做好"必答题",更要答好"协同题"。工程启动前,科研机构率先探路;施工过程中,专业团队精准操 刀,将影响降至最低;工程结束后,长期跟踪养护机制无缝衔接……这种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生态保 护逻辑,确保发展的步伐无论多快都不触碰生态红线。 为7万余株珊瑚乔迁新居,确保75%以上成活率,靠的不是一时热情,而是科学决策与系统保障。从宏 观着眼,海南出台全国首个省级珊瑚礁生态保护修复三年行动方案;从微观入手,科研人员改进飞碟状 人工礁盘,探索"胶泥+打孔固定"新方法。整个过程中,无人测量船、水下可视化系统摸清家底,在线 监测系统实时追踪水温、盐度和浊度等指标,为珊瑚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正是从顶层设计、科学移 植、过程监测到后期养护的闭环体系,让每一个决策、每一次施工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科技创新为 生态保护插上翅膀,在优化生态 ...
科技强国:从夯实根基到勇攀高峰
经济日报· 2025-10-09 22:19
全球首个!8月26日,广东江门一处静谧山体深处传出一则喜讯:位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简 称"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成为国际上首个运行的超大规模和超高 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 这座历时10余年建设的重大科学设施,将着手解决粒子物理学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微子质量排 序。"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它将使我们能够回答关于物质和宇宙本质的基本问题。"JUNO合作组 发言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说。 回首"十四五",这样的"高光时刻"比比皆是:"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 试,5G通信实现大规模应用,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 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 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看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我们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原创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光子的 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为容错量子计算奠定理论基础;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存在年轻的岩浆活动,为完 善全月演化框架提供关键科学证据;构建了新型可编程的染色体大片段DNA精准操 ...
我国月度用电量连续突破万亿千瓦时,为全球首次—— 两个万亿度,折射经济增长新动能(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10-09 22:00
"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由乌东德、白鹤滩、三峡等6座梯级水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年发 电量的3倍多,也约是我国2015年7月用电量的2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智部副主任蒋德斌认为,月度用电量连续两月突破万亿千瓦时的背后,有 今夏高温高湿天气来得早持续久,带动居民用电快速增长的拉动,也显示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正形 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用电量向上攀升。 生产端:制造业向"新"向"绿"转型成效持续显现 四川成都一家半导体生产企业,全自动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前不久,企业总投资15亿元的扩产项目投 运。"订单量和各项交付指标数据创新高,国庆、中秋假期我们也开足马力赶订单。"企业负责人介绍, 前三季度用电量预计同比增长约50%。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风向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8月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同比 增长5.0%。这是继今年7月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之后,再度破万亿,在全球也属首次。 在领克汽车浙江宁波余姚工厂,机械臂仅70秒便可拧紧车底盘的螺丝。"生产线前段时间刚完成智能化 升级,装配效率比之前更高了。"工厂电气技术主管工程师张辉介绍,8月工厂日出厂整车超400辆,订 ...
践行“精品投行” 德邦证券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证券时报· 2025-10-09 21:58
今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要求强化资本市场在 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功能,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普惠民 生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集聚,更好满足高质量发展对优质金融服务的需求,助力中国式现 代化建设。 德邦证券总经理武晓春近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德邦证券作为山东财金集团旗下的全国性、 全牌照、综合类证券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蓄力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深化金融创新与数字化转 型,全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7月,德邦证券牵头主承销的内蒙古电力集团科创债成功发行,规模达25亿元,创下内蒙古自治 区长期限信用债历史最低发行利率。该案例不仅为发行人提供了低成本融资支持,更成为金融赋能能源 科技发展的典范,让资本市场深入了解内蒙古的能源创新潜力。同年4月,德邦证券助力湖州市产业投 资发展集团发行2025年第一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金额7亿元,创浙江省同期限科创公司债利率新低, 为发行人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市场影响力;同月,山西路桥建设(600263)集团5亿元科创债成功发 行,创新设计多种选择权,推动基础设施行业科技 ...
金融活水为专精特新企业破除发展焦虑
中国证券报· 2025-10-09 20:53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提供风险保障 走进苏州工业园区播禾创新中心,这里是江苏省首批标杆孵化器,致力于成为中国首家信息科技(IT) 及生物科技(BT)交叉融合的创新孵化中心。在该中心,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已有多家生物医药企 业入驻,同时,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也在此设有经营机构。 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高投入、长周期行业。研发新药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研发周期长达10年以 上,且新药上市前需历经复杂漫长的临床试验,时间与资金投入占新药研发总投入的比重较大。 为增强市场信心、推动医疗科研有序开展,临床试验责任保险应运而生。此类保险保什么?如何促进医 药产业创新发展?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临床试验中,一旦发生因使用试验用药品 引发不良反应,导致受试者人身伤亡或出现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将按合同约定进行赔付。该保险不仅保 障了受试者的权益,还减轻了研发机构的经济负担。 护航科技创新,金融机构一直在路上。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进多家专精特新公司和中国太保产险苏 州分公司,调研保险力量如何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近年来,保险业已开发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体 系,创新产品 ...
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质效提升明显
证券时报· 2025-10-09 18:23
关于当前A+H上市热潮,吴伟志认为,从中长期看,更多的中国优秀企业在港股上市,会吸引海外投 资者不断增配中国股票,从而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但短期需关注IPO/配售供给对流动性的阶段性扰动。 国际资本增配中国股票,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近日,在第十九届上市公司价值评选专家评审会上,中欧瑞博董事长、投资总监吴伟志分享了当前市场 热点问题的见解。他表示,当前中国股市结构性慢牛特征较明显,客观上已具备慢牛行情的基础。资本 市场深化改革,对于增强上市公司股票定价的合理性以及提升股市估值都有很大的意义。"反内卷"大背 景下,看好传统周期行业及新能源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吴伟志从四方面谈了今年行情向好的驱动因素,认为今年中国股市从牛市第二阶段往第三阶段走的过程 中,目前仍处于该过程中。节奏上,结构性慢牛特征较明显。目前慢牛基础基本具备,这些条件包括: 低利率环境、制度改革落地、长期资金加速机构化入市、盈利边际改善;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与财报披 露季对质地较差公司的证伪是值得关注的风险点和时间节点。 据吴伟志观察,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正在把资本市场从"偏融资功能"重构为围 绕硬科技和新质 ...
东吴证券执委丁文韬:资本市场活力强劲多重利好提振A股
证券时报· 2025-10-09 18:21
对于今年行情的发展趋势,丁文韬表示,当前资本市场活力强劲,上证指数已突破十年新高。在基本面 和估值修复的双重共振下,A股依然将延续慢牛趋势,且已具备走出慢牛行情的基础。从底层动力来 看,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动能逐步承接旧动能;从制度层面而言,新"国九条"的颁布,有 利于建设长钱长投的资本市场生态;从市场主体质量来讲,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提高,资本市场 含"科"量不断提升,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上市公司正从聚焦主业、科技创新、强化管理 等多维度发力,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科创板"1+6"改革、"并购六条"等政策组合拳先后出台,第五套 上市标准重启并扩展至商业航天与AI领域。丁文韬认为,这一系列举措正从多方面重构资本市场生 态,注入新动能。在融资生态上,实现精准突破,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为未盈利企业上市开辟"专 属通道",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容让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企业迎来发展曙光,科技企业获得全 周期赋能;在产业整合方面,效能全面提升,"并购六条"推出的分期支付机制、简易审核程序等改革, 加速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跨行业并购有望催生新质生产力, ...
五年GDP增量预计超35万亿 中国经济阔步新征程
证券时报· 2025-10-09 18:09
"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这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多重维度上实现跃升:既有经济领域的提质增 量,也有创新层面的持续突破;既推动对外开放的深化拓展,也促进区域协调的稳步推进;既涌现文化 繁荣的生动实践,也积累绿色转型的扎实成效。证券时报即日起推出"决胜'十四五'"系列报道,梳理实 践脉络,呈现高质量发展实绩,敬请关注。 当2025年的时间刻度定格,"十四五"规划将如期交出圆满答卷。这五年,面对全球经济的风浪起伏,中 国经济巨轮始终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稳健前行,以"量"的积累托举发展底盘,以"质"的跃升激活内生动 力。 从宏观数据的跨越式突破到微观主体的创新实践;从传统产业的焕新升级到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中 国经济正向提质增量深刻转型。 "压舱石"夯实发展根基 "十四五"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连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大关,今年预计突破140 万亿元,五年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五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持续成为 全球经济增长最稳定、最可靠的"发动机"。 中国经济"量"的跨越离不开工业体系这一"压舱石"的坚实支撑。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我 国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