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发展

搜索文档
【环球财经】法国度假村品牌地中海俱乐部宣布任命新总裁兼CEO
新华财经· 2025-07-21 23:10
公司高层人事变动 - 地中海俱乐部控股公司任命斯特凡纳·马凯尔为新任总裁兼CEO 接替效力二十年的前任CEO亨利·吉斯卡尔·德斯坦 [1] - 新任CEO马凯尔将常驻法国巴黎 全面领导公司 使命是引领可持续发展并保留品牌法国特色和价值观 [1] - 马凯尔此前担任家乐福巴西和拉美区总裁、执行董事 在消费品领域拥有深厚经验和卓越国际履历 [1][2] 公司战略方向 - 继任核心标准包括推动国际化战略同时坚守品牌法式根基与核心价值观 [1] - 新任CEO将在延续现有战略基础上 把握旅游与酒店行业快速演变中的新机遇 [1] - 此次人事变动是公司持续致力于国际化治理和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2] 董事会结构调整 - 新增两位董事会成员:菲利普·海姆与山田卓也 后者现任复星旗下IDERA Capital董事长 [2] - 山田卓也所在公司与Club Med在日本两家度假村有紧密合作 此次提名体现复星与Club Med全球布局 [2] - 人事调整彰显股东希望在公司最高治理层面强化国际参与度的战略愿景 [2] 股东评价 - 复星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徐晓亮表示马凯尔是加速发展、开启品牌新篇章的理想人选 [2] - 高度评价前任CEO亨利·吉斯卡尔·德斯坦的贡献 称其领导塑造了法式度假生活方式的全球成功典范 [2]
市值蒸发1600亿!暴跌84%,没落巨头靠一针痛风药,再冲IPO
搜狐财经· 2025-07-11 23:53
公司现状与挑战 - 公司股价从峰值500元暴跌84% 市值从2000亿元蒸发1600亿元 2024年净利润腰斩43% [1] - 核心产品生长激素收入占比仍高达87% 但利润已腰斩 面临医保集采价格从千元降至300元的冲击 [3][9] - 新生儿数量连年下滑叠加家长支付能力减弱 导致生长激素黄金赛道触顶 [9] 研发与国际化战略 - 近三年研发投入超60亿元 2024年研发费用率飙升至20% 金赛药业员工新增2518人主要为研发团队 [3] - 启动H股IPO筹备 利用港股允许未盈利药企上市政策缓解资金压力 [3] - 金赛药业海外收入猛增454% 阿尔及利亚等新兴市场成为国际化关键增量 [3] 核心新产品金蓓欣 - 1类新药金蓓欣获批 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直接靶向IL-1β炎症因子 [6] - 临床数据显示:注射6小时快速镇痛 72小时效果媲美激素 单针12周复发风险降90% 24周抑制率87% [6] - 定价2000元/针(诺华原研药2000美元) 年治疗费约4000元 面临医保准入和渠道建设挑战 [7] - 国内竞争对手三生国健SSGJ-613预计落后1年 卫材中国多替雷诺即将入局 [7] 多元化尝试与教训 - 带状疱疹疫苗2023年营收18.2亿元(增速70%) 2024年骤降至12.3亿元 净利润腰斩53% [8] - 减毒活疫苗技术路线保护率不及竞品重组蛋白疫苗 适用人群更窄导致市场份额丢失 [8] - 研发管线覆盖24款临床阶段产品 涉及肿瘤/辅助生殖/罕见病等九大领域 [10] 未来增长方向 - 长效生长激素占比从18%提升至35% 联合GLP-1减肥药拓展成人增肌减脂市场 [10] - 甲状腺眼病抗体药物即将报产 双靶点ADC药物计划年内提交临床申请 [10] - 辅助生殖领域布局长效促卵泡激素水剂 瞄准千亿生殖市场规模 [10]
董明珠,话少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7-01 02:24
管理层与战略调整 -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减少发言,更多由年轻管理层回应投资者问题,体现管理层年轻化趋势 [1][2] - 新任总裁张伟强调公司发展"一脉相承",不变的是情怀与价值担当,变化的是管理团队活力和价值增长方式 [3] - 公司进行人事架构优化,将人才放在最适合岗位,取得实质性进展 [5] 业务多元化发展 - 格力电器定位为多元化科技型全球工业集团,覆盖家用消费品和工业装备两大领域 [3] - 消费电器板块以空调为支柱,推动冰洗产品、厨房电器、环境电器等全覆盖 [3] - 工业装备板块聚焦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制品、模具等产业,加强研发投入和产业链布局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900.38亿元同比下降7.31%,但归母净利润321.85亿元同比增长10.91%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16.39亿元同比增长13.78%,归母净利润59.04亿元同比增长26.29%,展现复苏势头 [3] - 公司人均产值、创收和效率领先行业 [4] 格力钛业务进展 - 格力钛已完成"瘦身",重点发展碳酸锂电池、储能、新能源汽车三大板块 [5] - 格力钛银行贷款将在2024年全部还清 [5] - 格力钛聚焦电机、电容、电控及电源线等产品,技术沉淀将为公司带来新动能 [5] - 格力钛未影响股东分红和公司利润,未来发展基于"诚信"原则 [6]
格力电器回应市场关切:格力钛完成“瘦身”
上海证券报· 2025-06-30 19:10
管理层变化 -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话语减少,给予年轻管理层更多展示机会 [2] - 年轻管理层如总裁张伟、副总裁方祥建等更频繁地回答投资者问题 [2] - 董明珠表示内部已进行人事架构优化,将合适人才放在适合岗位 [4]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定位为多元化、科技型全球工业集团,覆盖家用消费品和工业装备两大领域 [3] - 消费电器板块以空调为支柱,推动冰洗产品、厨房电器、环境电器等多元化发展 [3] - 工业装备板块聚焦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模具等产业,加强科技研发投入 [3] - 公司强调发展"一脉相承",不变的是情怀与价值担当,变化的是价值增长方式 [3] - 格力钛已完成"瘦身",重点发展碳酸锂电池、储能、新能源汽车三大板块 [4] - 格力钛银行贷款将在2024年全部还清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900.38亿元,同比下降7.31%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21.85亿元,同比增长10.91%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16.39亿元,同比增长13.78% [3]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9.04亿元,同比增长26.29% [3]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 管理层强调"投资格力一定不会爆雷"的承诺 [3] - 董明珠强调格力钛不影响股东分红和公司效益 [5] - 公司坚持"诚信"底线,宁可不赚钱也要做好产品 [5]
重庆啤酒20250627
2025-06-30 01: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啤酒行业、饮料行业 - 公司:重庆啤酒,旗下涉及乐堡、乌苏、1,664、嘉士伯、风花雪月、大理、重庆、京 A 等品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情况 - 2025 年上半年啤酒行业销量持平,行业处于理性竞争状态,但有非食饮行业企业参与增加市场不确定性,消费场景如餐饮业受冲击影响啤酒销售 [2][4] - 即时零售等新模式给啤酒行业带来结构性变化,改变消费习惯,解决配送问题 [19] 公司整体经营 - 2025 年公司整体销量与 2024 年差不多,受外部环境影响,消费场景受限 [4] - 公司 2025 年无新增产能扩张计划,资本开支预计大幅下降,销售费用均衡配置,旺季费用投放随销量和结构调整 [3][30] - 公司主要以现金分红回报股东,2025 年分配 2024 年现金红利达 104%,分红比例无提高空间,未来或考虑产业链并购整合或业务多元化 [3][31][32] 成本与毛利率 - 2025 年大宗原料及包材采购单价下降,对成本有利,但佛山工厂折旧增加约三四千万,总额约 8000 万,不同资产折旧年限 10 - 15 年左右 [6][7] - 采购成本节约对毛利率有贡献,但产销量是变量,若全年产销量与去年持平,对毛利率有贡献,具体还需看消费及竞争情况 [8] 品牌销售情况 - 乐堡、嘉士伯、风花雪月、大理品牌自去年以来显著增长,乌苏、1,664、重庆品牌销售受抑制,2025 年上半年这一趋势持续 [9] - 乐堡过去四年持续增长成第一大品牌,2025 年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是全国品牌,核心市场周边覆盖效果好 [16] - 乌苏品牌自 2023 年以来销量下降,2025 年收窄仍面临挑战,全年销量约 80 万吨,疆内占比超 60%,疆内销量降价格升,疆外高端产品终端价 12 元以上带来销售挑战,公司认为乌苏将走向有序发展维持基础体量 [9][11][12][13][14] - 1,664 品牌 2025 年一季度表现基本持平,二季度及全年因娱乐渠道未复苏、高端消费力不足面临压力 [15] 渠道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现饮渠道收入占比不到 44%,非现饮渠道超 56%,传统餐饮仅占 30%,新餐饮渠道对啤酒销量贡献减少 [19] - 公司布局歪马送酒、酒小二、京东店铺、京东到家等新型渠道,8 款一升装精酿产品受欢迎 [19] - 公司放缓新区域推进,全国化布局通过大城市计划进行,2025 年 99 个城市参与,当前侧重现有区域增长机会 [20] 多元化业务 - 公司推出一升罐装精酿产品,拓展非啤酒赛道,4、5 月铺货大理胖儿汽水、天山鲜果庄园橙汁味汽水和电解质能量饮料,目前数据待完整反馈 [21][22] - 饮料业务是嘉士伯集团提出 beyond beer 战略,中国区自主决策生产,广告投放费用公司自行决定,根据成长和利润情况投放 [23][25] - 大理苍洱汽水主要在云南销售,天山鲜果庄园橙汁味汽水在新疆、宁夏、重庆投放,德赛电池能量饮料仅在新疆投放,产品采用啤酒瓶罐装形式 [26][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京 A 精酿扎啤机通过“酒头接管”方式进入上海市场,公司不提供设备给餐饮店,通过授权提供产品,设备属餐饮店自有 [17][18] - 新疆对功能性饮料需求可能更高,因当地少数民族饮酒受限,饮料需求大 [28] - 公司与美团买酒、酒小二等平台合作,在各市场有不同落地方式,包括即时零售配送及布店 [29]
嘉元科技: 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主体信用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7 16:31
公司概况 - 嘉元科技是国内电解铜箔行业第一梯队企业,2024年末产能超过11万吨/年,2024年产销量分别为6.70万吨和6.77万吨 [2] - 公司掌握3.5μm极薄电解铜箔生产工艺核心技术,5μm和4.5μm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销售 [2]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保持在4%以上,累计获得专利422项 [2][23] - 2024年资产规模130.45亿元,营业收入65.22亿元,但受行业影响出现亏损2.84亿元 [2][6] 行业状况 - 电解铜箔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2024年加工费大幅下滑导致多家上市公司亏损 [3][13] - 锂电铜箔需求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发展,但企业密集扩产导致供需失衡 [13] - 行业技术壁垒较高,添加剂技术和设备精度是关键,极薄铜箔生产技术难度大 [13][23] - 第一梯队企业包括嘉元科技、德福科技、诺德股份等,竞争激烈 [3][13] 业务运营 - 公司采用"铜价+加工费"定价模式和"以销定产"生产模式 [16][17] - 锂电铜箔收入占比81.17%,但2024年毛利率降至2.16%;标准铜箔毛利率为负 [14][17] - ≤6μm极薄铜箔产量占比81.94%,技术优势明显 [15][16] -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超过80%,宁德时代占比65.81% [21] 财务表现 - 2024年资产负债率45.98%,全部债务47.86亿元,短期债务占比35.47% [2][26] - 货币资金19.81亿元,现金短债比1.17倍,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26][31] - 2022-2024年EBITDA持续下降,全部债务/EBITDA达25.07倍 [31] - 银行授信总额111.51亿元,未使用额度75.97亿元,融资渠道畅通 [32] 产能与投资 - 截至2024年末建成产能11.58万吨/年,在建项目完成后总产能将达20万吨/年以上 [20][25] - 江西嘉元和嘉元时代生产基地在建,预计总投资85.73亿元,已投资25.61亿元 [25] - 因市场环境变化放缓产能扩张,原2026年完成目标延期至2029年 [20][25] 同业比较 - 2024年铜箔产销量仅次于德福科技(9.29万吨),高于诺德股份(5.17万吨)等 [5][6] - 综合毛利率2.01%,低于诺德股份(6.31%)但高于铜冠铜箔(-0.57%) [6] - 资产负债率45.98%,低于德福科技(69.25%)和诺德股份(55.31%) [6] - 短期债务占比35.47%,显著低于同业平均水平 [6][26]
国际足联要开始卖衣服了?
36氪· 2025-06-27 01:59
国际足联推出时装品牌FIFA1904 - 国际足联首次推出自有时装品牌FIFA1904,品牌名称对应其创立年份1904年,首批产品为西装、羊绒大衣等高级单品而非运动服饰 [2] - 品牌由国际足联联合纽约潮流平台VFiles共同策划,设计师Marcus Clayton曾任职于纪梵希、范思哲等奢侈品牌 [4] - 国际足联以非盈利机构身份参与,通过收取销售版税获利并保留设计审批权,预计2030年品牌价值达10亿美元 [4] 品牌合作与市场布局 - VFiles创始人朱莉·安妮·奎推动合作,观察到国际足联高管频繁出席政商活动需要高端服饰 [4] - 品牌旗舰店设于纽约SoHo区,运营中心位于纽约和洛杉矶,计划2025年举办首场时装秀 [4] - 美国市场成为重点,2026-2031年间将举办三项国际足联大赛(男足世界杯、女足世界杯、世俱杯) [6] 国际足联的商业化战略 - 主席因凡蒂诺推动营收增长,目标缩小与欧足联的收入差距(欧足联2023-24赛季收入76.4亿美元 vs 国际足联2023-26四年周期目标130亿美元) [7] - 通过世界杯扩军(2026年增至48队)预计增加6.4亿美元收入,新世俱杯扩军至32队以提升商业价值 [9] - 发展FIFA+流媒体服务,与DAZN合作建立专属内容库 [9][12] 体育与时尚跨界趋势 - 奢侈品与体育合作案例增多,如LV成为皇马官方旅行合作伙伴,NBA/MLB融入潮流文化 [12] - 国际足联首席商务官表示要"挖掘120多年历史品牌价值",探索文化产品延伸路径 [12] 品牌发展潜在挑战 - 国际足联非盈利性质与商业品牌运营存在身份合规疑问 [13] - 收入分配机制不透明可能加剧腐败质疑,韩国市场已存在另一条FIFA1904贴牌产品线 [16][17] - 目标受众模糊(非球迷群体),面临服装行业激烈竞争和长周期考验 [19]
既要“跑得快” 又要“飞得高” 中通快递6亿元成立航空公司
深圳商报· 2025-06-24 18:21
公司动态 - 中通航空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由中通快递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括公共航空运输、道路货物运输等 [2] - 中通航空在长沙自贸临空区注册设立,计划投资建设总用地规模约750亩的中通货运航空公司及相关产业项目 [2] - 项目涵盖中通货运航司、中通快运华中总部等六大核心板块,致力于构建全产业生态圈 [2] - 组建本土货运航空公司是中通全产业链布局的关键一环 [2] 财务表现 - 中通快递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08.9亿元,同比增长9.4% [3] - 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40.9% [3] - 经营性现金流23.6亿元,同比增长16.3% [3] - 一季度完成包裹量85亿件,同比增长19.1% [3] 行业背景 - 多家快递企业已涉足航空货运领域,包括顺丰航空(2009年成立)、京东航空(2019年成立)、圆通货运航空(2015年首航) [4] - 自有航空货运能力有助于提升时效性,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4] - 航空货运能满足远距离、高价值、时效性强的运输需求,帮助开拓新业务增长点 [4] - 电商尤其是跨境电商发展推动快递企业业务范围拓展 [4]
从投资智驾到布局算力,集成灶“四小龙”的跨界生存实验:科技大冒险商业化存疑
华夏时报· 2025-06-17 13:15
行业背景与转型动因 - 房产市场低迷对厨电行业尤其是集成灶领域产生持续负面效应,倒逼头部企业加速多元化布局 [2] - 集成灶行业曾受益于2022年前房地产繁荣周期实现高速增长,但随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进入转型阵痛期 [2] - 即便未来房地产市场回暖,厨电市场增长引擎已转向集成烹饪中心等新兴品类,迫使集成灶企业必须进行产品升级或跨界发展 [2] - 2024年集成灶市场累计零售额173亿元同比下滑30.6%,2025年一季度零售额同比下降34.5% [11][12] 企业跨界布局案例 - 浙江美大以1.1亿元投资智驾企业魔视智能,取得4.8657%股权,正式跨界智能驾驶领域 [3] - 火星人通过产业基金投资通用人形机器人企业星动纪元及商用仿人机器人企业戴盟机器人 [6] - 亿田智能成立亿算智能布局算力基础设施,与地方政府签署十万卡算力集群合作协议 [7] - 帅丰电器选择相对保守路径,围绕厨房场景延伸至整橱和全屋定制产品 [8] 企业经营与市场表现 - 浙江美大2022-2024年营收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47.54%和76.21% [9] - 火星人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5.68%和95.49% [9] - 亿田智能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2.73%和85.17% [9] - 帅丰电器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8.29%和68.21% [9]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集成烹饪中心2024年线下市场(灶蒸烤部分)同比增长超100%,对集成灶形成替代性冲击 [12] - 方太、老板、华帝等传统厨电头部企业重点布局集成烹饪中心赛道 [12] - 三四线城市集成灶仍有一定发展空间,但需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应对集成烹饪中心挤压 [12] 政策与市场展望 - 2025年2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为地产后周期行业复苏奠定基础 [10] - 以8-10年为换新周期,奥维云网预计最早2026年才会迎来集成灶大换新 [11] - 以旧换新政策对集成灶市场拉动效果有限,行业进入艰难调整期 [11]
从富士康打工妹到亿万富翁:王来春挣下1800亿,慷慨分给哥哥900亿
搜狐财经· 2025-06-16 09:35
财富与商业地位 - 2025年王来春财富达580亿元人民币 位列中国女性富豪榜前列[1] - 与杨惠妍 吴亚军等商业界重量级人物并驾齐驱 共同构成榜单前五[3] - 财富主要源自掌舵的立讯精密 市值突破4000亿元[3] 公司发展历程 - 从连接器供应商蜕变为苹果 华为等全球科技领军企业核心合作伙伴[5] - 2010年立讯精密在深圳上市 获得资金注入后迎来迅猛发展[38] - 2011年收购昆山联滔电子进入苹果供应链体系[40] - 2020年收购纬创iPhone组装厂 逐步跻身全球顶尖制造商行列[42] - 2021年超越富士康成为苹果最大供应商[42] 业务与战略布局 - 业务范围覆盖苹果 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37] - 2025年深化全球化布局 在越南 印度等地投资建厂[44] - 加大汽车电子和AIoT领域研发投入 实现多元化发展[44] 公司治理与运营 - 以富士康为模板发展但更注重员工关怀与成长[37] - 通过收购整合资源提升技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40] - 产品质量赢得客户一致好评 2017年获苹果CEO库克称赞为"全球供应链标杆"[42]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王来春出生于广东汕头贫寒农民家庭 初中因家境贫寒辍学[9][13] - 1988年加入富士康成为首批120名女工之一[17] - 在富士康十年间从操作工晋升为课长 成为屈指可数的女性管理者[21] - 1999年辞去富士康工作创立"全胜"代工厂[25][29] - 创业初期承接富士康小订单 凭借产品质量和效率赢得郭台铭信任[32][33] 企业文化与管理 - 打造充满温情与活力的团队 员工干劲十足[35] - 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提升员工忠诚度与归属感[61] - 2019年资助员工患病子女 亲自致电表达慰问[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