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

搜索文档
Starbucks Is Closing Stores and Cutting Jobs. Will It Save the Stock?
The Motley Fool· 2025-09-27 09:55
Brian Niccol took the helm nearly a year ago, but results have been disappointing.It's been one year since Brian Niccol took the top job at Starbucks (SBUX -0.47%). The move surprised industry observers. Niccol had earned a reputation as a turnaround specialist after getting Chipotle rolling again when the burrito chain was still reeling from the fallout of an E. coli-related crisis that started back in late 2015.Starbucks stock jumped roughly 25% in a single session on news of the burrito whisperer's arriv ...
转型船企后 这家*ST公司 9月份狂揽3份巨额造船订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4:16
公司业务转型 - 公司原主营业务为日用陶瓷制造 因行业竞争加剧和市场需求萎缩 2021至2024年连续亏损[3] - 2025年5月通过重大资产置换置入恒力重工集团100%股权 7月完成重组 全面转型为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成为中国国内民营造船第一股[3] 近期造船订单 - 9月26日下属恒力造船签订4艘30.6万吨VLCC建造合同 金额合计4-6亿美元 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上半年交付[2] - 9月6日恒力造船2艘30.6万吨VLCC建造合同生效 金额合计2-3亿美元 2026年下半年交付[2] - 9月12日恒力造船签署4艘60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 金额合计3-5亿美元 交易对方为Eastern Pacific Shipping旗下单船公司[3] 财务表现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2.75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7664.24万元[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66.8亿元 归母净利润6.47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3] 子公司经营情况 - 恒力造船为恒力重工全资子公司 注册资金65亿元[4] - 2024年恒力造船营业收入54.96亿元 净利润3.01亿元[4]
小米最需要改变的,或许是“雷军”这个符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1:01
雷军个人IP与小米品牌战略 - 雷军通过年度演讲等个人IP活动深度绑定小米品牌 强化品牌价值观传播和情感共鸣 [1][2] - 雷军个人营销能力突出 在各大社交平台拥有数千万粉丝 发布会观看量超1亿人次 为小米节省巨额广告费用 [2] - 企业家IP化营销模式在品牌初创期效果显著 但伴随业务复杂化显现局限性 [2][3] 小米企业转型挑战 - 公司正从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向硬核科技企业转型 涉及造芯 造车和手机高端化三大战略方向 [1][3] - 2025年小米遭遇多重危机 包括SU7严重车祸事件 SU7 Ultra碳纤维盖板争议及169元车规级纸巾盒产品舆情 [3] - 过度依赖个人IP导致舆情压力集中 公众要求雷军直接回应企业危机 公司正常管理流程(如员工开除)被关联至个人关系 [3] 资本市场与用户反馈 - 2025年9月26日小米集团股价收盘大跌8.07% 市场对演讲内容反应消极 [4] - 部分用户对雷军故事式营销产生审美疲劳 演讲后出现舆论反弹 [4] 品牌战略调整方向 - 需构建去个人化品牌体系 参考苹果从乔布斯向产品魅力过渡 或华为轮值CEO制度培养多元高管代表 [3][4] - 应建立多元化发言人矩阵和品牌应急管理系统 切割企业家IP与产品舆情风险 [4] - 品牌传播重点应从技术参数转向发展战略代言 强化技术创新 产品质量和用户服务等系统能力 [4][5] 企业长期发展愿景 - 公司需实现从个人英雄主义到系统能力的进化 确保雷军淡出后品牌战略仍可持续传承 [4][5] - 终极目标是从"雷军的小米"转型为"科技的小米" 通过硬核实力赢得用户认可 [5]
每经热评 | 小米最需要改变的,或许是“雷军”这个符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9:21
雷军个人IP与小米品牌战略 - 雷军年度演讲通过讲述与凡客陈年等个人故事 将造芯造车手机高端化三大战略转化为工程师奋斗叙事 强化个人IP与品牌绑定[1] - 雷军在各大社交平台拥有数千万粉丝 发布会观看量常超1亿人次 为小米节省巨额广告费用[2] - 雷军个人营销模式在品牌初创期所向披靡 但随业务复杂化显现局限性[2] 个人IP绑定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 2025年小米SU7严重车祸事件中 公众直接要求雷军本人表态而非企业回应 雷军称该月为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时期[3] - 产品宣传出现169元车规级纸巾盒等争议 公司开除员工王腾时舆论首先联想其与雷军关系[3] - 9月26日小米集团股价收盘大跌8.07% 部分网友对雷军故事出现审美疲劳[4] 企业转型与品牌战略调整方向 - 小米正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企业转型 需实现从个人魅力到系统能力的过渡[3] - 可参考苹果从乔布斯到产品魅力的转型 或华为轮值CEO制度培养多元化高管代表[4] - 需构建不依赖个人的品牌应急管理系统 打造多元化发言人矩阵 让技术产品消费者更多发声[4] 战略进化路径 - 企业家IP与品牌松绑是从个人英雄主义到系统能力的进化 保障雷军淡出后品牌持续传承[5] - 最终目标使小米从"雷军的小米"转变为"科技的小米" 实现"伟大公司赢得人心"的愿景[5]
东阿阿胶半年报:业绩增速放缓,高分红背后暗藏成长隐忧
新浪证券· 2025-09-26 09:00
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增长动能减弱 产品结构单一 营销合规漏洞及品牌信任危机等多重挑战 复苏之路仍存不确定性 [1][6][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51亿元同比增长11.02% 归母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0.74% [2] - 第二季度营收13.32亿元较第一季度下降约3.87亿元 增速从18.24%骤降至2.91% [2] - 拟每10股派现12.69元 分红总额8.17亿元几乎相当于上半年全部净利润 [2] 产品结构 - 阿胶系列产品收入28.4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高达93.24% [3] - 其他药品及保健品收入仅1.42亿元占比不足5% [3] - 新品如桃花姬 皇家围场1619等健康消费品成效有限 未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3] 合规与品牌风险 - 全资子公司东阿阿胶电子商务公司在直播间宣称阿胶适用于6岁以上儿童 涉嫌虚假宣传 [4] - 因虚构原价 误导消费者等价格违法行为被处罚 [4] - 复方阿胶浆存在追溯码重复问题 涉及11个省份46家医药机构 [4] - 产品定价较高使其成为骗保事件高频标的 渠道管理与终端管控存在薄弱环节 [5] 发展挑战 - 过度依赖单一品类使抗风险能力弱 制约市场竞争突围能力 [3] - 若不能尽快培育新增长点 加强内控与品牌建设 恐难实现可持续复苏 [6]
杨少杰:企业转型最先建立的E2E流程应该是哪个?
搜狐财经· 2025-09-25 01:58
另外一条是从订单到产品交付(Order to Delivery)流程,简称OTD流程,这也是一条集成流程,起始于销售计划或订单,横跨销售、计划、采购、仓储、 生产、质量和物流等多个功能,结束于产品成功交付完成,很多企业对这条E2E流程也不陌生,因为就功能属性而言,在一些特定企业里又被称为ISC(集 成供应链管理),其实是以生产功能为核心对整个产品业务链条的进行集成而形成。 《进化》三 部曲 在我们以前的文章中,曾反复强调进入转型期之后,流程体系将从产品流程系统变为集成流程系统,集成流程是一种E2E(端到端)的业务流程,它的出现 才意味着企业正式进入转型期。集成流程是一种系统化、集成化的业务流程,是比产品流程更高层次的业务流程形式,因此产品流程做不到的事情,集成流 程能做到,它能打穿"部门墙"使业务活动能够直接与客户需求贯通,企业有能力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 业务流程系统演变 规律 企业转型最先建立的E2E流程应该是哪个?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另外一层含义,即哪个E2E流程对转型企业来说紧迫性、重要性优先级最高?而从这个问题 又可以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哪个E2E流程的建立,能够判断企业顺利进入转型期?因此这也是一个 ...
红蜻蜓2025年上半年由盈转亏,已关闭305家门店
犀牛财经· 2025-09-22 09:0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0.23亿元 同比减少11.76% [1] - 净亏损2297.27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 [1] - 鞋靴/箱包/儿童用品三大品类营收全面下滑 其中其他产品营收1420.16万元同比降40.19% [3] 品牌结构 - 主品牌红蜻蜓营收8.70亿元同比降12.9% 占总营收85% [3] - 红蜻蜓KIDS营收2844.29万元同比降33.33% [3] - 其他品牌虽实现增长但整体营收占比较小 [3] 渠道布局 - 线下渠道仍为主要销售渠道 门店总数2777家 [3] - 上半年净关闭122家门店(新开183家/关闭305家) [3] - 加盟店2324家占比83.7% 自营店453家占比16.3% [3] 战略转型 - 2020年底开启二代接班 钱帆接任总裁后进行大刀阔斧改革 [3] - 公司承认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 短期业绩承压 [4] - 目前转型效果尚未充分显现 [4] 历史业绩 - 近几年业绩持续波动 [3] - 2024年交出上市以来最差成绩单 [3]
雷军第六次年度演讲:以改变为主题讲述小米创业十五年蜕变历程
搜狐财经· 2025-09-22 07:00
公司年度演讲活动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第六次举办年度演讲活动 旨在与用户深入交流并介绍公司本质及业务进展 [2][3] - 演讲定于9月25日晚7点举行 以"改变"为主题 重点讲述重大变革背后的经历与思考 [3] 公司战略发展 - 公司正值创业十五周年关键节点 在多个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包括汽车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和自研芯片成功落地 [3] - 整个企业处于深刻转型与快速发展阶段 将系统性呈现技术攻坚与产业拓展的真实历程 [3]
国有企业视角下的儒商精神与工商业文明实践
齐鲁晚报· 2025-09-19 11:22
国有企业地位与儒商精神 -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为经济发展 科技进步 社会建设 国防建设 民生改善作出历史性贡献 [1] - 企业家精神是市场活力的关键来源 国有企业带头人展现儒商气质魅力 根植齐鲁孔孟大地儒家文化 [2] - 济宁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发源地 是儒商精神发源和兴盛之地 水陆交汇商埠云集 [1]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战略转型 - 实施"一体两翼 双轮驱动+园区经济"战略 延伸煤电和港航两大产业链条 做强能源 港航运营和物流贸易三大产业 [3] - 建设6大百亿园区 打造千亿级物产集团 对接长三角 辐射一带一路 [4] - 2024年营收突破900亿元 位列中国物流企业50强第18位 中国企业500强第322位 财富中国500强第252位 [6] 港航物流产业突破 - 梁山港联通京杭运河和瓦日铁路 形成晋陕蒙连接长三角枢纽港 列为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5] - 形成"矿 路 港 贸 船 产 建 融"全产业链模式 推动济宁港向贸易港物流港转型 [5] - 2024年济宁港口货物吞吐量9666万吨 占山东内河航运77.1% 集装箱吞吐量43.2万标箱连续3年翻番增长 [5] 山东公用控股城市建设 - 资产规模达768.48亿元 集城乡水务 热电联产 燃气供应 环保科技 建设工程 智能制造 医养健康于一体 [6] - 承建济宁内环高架项目全长41公里 总投资146亿 15个月完成主线通车 日均车流量18万辆 [7] - 建设崇德大道快速路全长44公里 打造都市区半小时交通圈 2024年1月8日主线通车 [8][9] 济宁国投产业投资与社会责任 - 坚持"轻资产 差异化"发展战略 打造产业投资基金矩阵 获中国创投金鹰奖等荣誉 [10] - 麷街项目改造10万㎡老粮库为省级特色商业街区 入选山东省城市更新示范案例 [10][11] - 出资5000万元组建山东省首家国有托育集团 建成山东省第一家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11] 鲁泰控股科技创新 - 实施"一体两翼 循环发展"战略 形成化工新材料 能源 供应链物流三大产业板块 [13] - 收购新疆白杨河煤矿资源储量10.7亿吨 规划产能500万吨 收购上市公司黄山胶囊 [13] - 2016年成立全国首家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中心 研发4大产品系列16个产品体系 [14] 企业荣誉与行业地位 -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位列中国煤炭产量50强第49位 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第236位 [13] - 济宁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济宁港口居全省港口第4位 内河港口第1位 [5] - 山东公用承建项目包括济邹兖郓高速公路 引黄西线工程 长江运河地表水厂等省市级重点项目 [9]
海利生物转型遇阻单季净利降61% 收购标的估值缩水“退差价”3.99亿
长江商报· 2025-09-16 23:24
收购价格调整 - 海利生物将收购瑞盛生物55%股权的交易价格从9.35亿元调减至5.36亿元 交易对方将返回差价3.99亿元 [1][3] - 价格调整原因包括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及税收优惠政策收紧 [1][3] - 瑞盛生物最新估值为9.74亿元 较最初17.11亿元估值大幅下降 [1][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海利生物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1.09% 主要受瑞盛生物业绩下滑影响 [1][6] - 瑞盛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37.08万元 净利润3376.69万元 均低于2024年全年水平的一半 [6] - 海利生物2024年扣非净利润仅0.11亿元 同比下降10.49% 与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存在显著差异 [5] 行业竞争环境 - 2024年同类产品新增获批约20个 新进入者普遍采用低价竞争策略 [3] - 2025年第二季度瑞盛生物产品价格环比降幅达40% 尽管骨粉骨膜市占率提升6%-7% [3] - 口腔业务收入占海利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71.34% 毛利率87.26% [6] 公司业务转型 - 海利生物通过收购瑞盛生物55%股权向口腔组织修复与再生材料领域转型 [1][2] - 公司2018年收购捷门生物布局人保业务 形成双主业运营模式 [4] - 瑞盛生物曾筹划IPO 2023年9月整体估值约1.94亿元 增值率321.11% [2] 历史财务表现 - 海利生物2015年上市后扣非净利润均低于1亿元 2019-2020年连续亏损 [1][4] - 公司营业收入近10年在3亿元左右波动 2024年营收2.71亿元 [4] - 2024年处置长期股权资产投资收益1.43亿元 主要来自出售药明海德30%股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