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公告全知道】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华为+智能驾驶!公司四足机器狗力传感器已进入客户送样阶段
财联社· 2025-09-02 15:12
人形机器人及传感器行业 - 公司四足机器狗力传感器已进入客户送样阶段 涉及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华为和智能驾驶领域 [1] 先进材料应用行业 - 公司向下游部分机器人企业批量供应材料 覆盖PEEK材料、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和低空经济领域 [1] 创新药研发进展 - 公司创新药GB08注射液取得新进展 涉及创新药、减肥药和合成生物技术领域 [1]
裕太微20250902
2025-09-02 14:41
**裕太微 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业务进展分析** **一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2亿元 同比增长43.4%[2][3] * 归母净利润亏损1.04亿元 但亏损额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2][3]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为负0.9亿元[3] * 销售毛利率为42.8% 各季度基本保持在41%到44%之间波动[3][5] * 研发投入1.55亿元[3]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1.39% 环比增长73.74%[3] * 从单季度看 营收呈现逐步增长态势 从2024年Q1的7253万元增长至Q4的1.3亿元[4][5] * 归母净利润亏损额从2024年Q1的5414万元收窄至2025年Q2的4348万元[5] **二 核心业务进展与产品收入** * 新产品贡献超1000万收入 同比增幅达183.77%[2][6] * 百兆 千兆及2.5G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全面量产[2][6] * 2.5G芯片上半年收入超7000万元 同比增长88%[2][6] * 交换机芯片实现全系列国产替代 上半年收入1300多万元[2][6] * 国内唯一一家提供PC机服务器网卡芯片供应商 该领域收入700多万元 同比增长147%[2][6] * 车规级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上半年收入超1400万元 比去年全年增长215%[2][8] * 百兆和千兆车载产品上半年大约各占50% 但下半年预计千兆将占据主导地位[11] **三 车载业务发展** * 百兆 千兆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搭载主流新能源车型[2][7] * 以太网交换机芯片正导入国内大部分主流车厂验证 预计最快2025年底或2026年初量产[7][10] * 2025年上半年车载芯片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200%[2][10] * 预计2026年单一交换机芯片将带来千万级别营收[2][10] * 车载通信统一化是业界公认趋势 公司选择全面覆盖该领域以满足客户需求[17] * 车载交换机芯片(含TSN功能)已发布 预计2026年会有千万级别以上销售量[25] * 车载CDS芯片预计将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推出样品[24] **四 市场竞争与技术优势** * 公司已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 凭借2.5G和10G技术及成熟产品成为部分客户的唯一供应商[4][19] * 在国内2.5G市场份额感觉至少排名前两名 已拿到多个大客户第一份额[2][13] * 2.5G业务发展受益于WiFi速度升级 光纤速度提升及国家推行FTTR等全球趋势[12][14] * 核心护城河在于以太网芯片领域的数模混合设计优势 拥有400多人具备完整功能的团队 技术门槛较高[20] * 通过大规模量产和客户应用积累经验 形成较高的技术门槛[20] **五 未来战略与展望** * 公司计划控制团队扩张 每年增长10%到15% 重点扩大营收 力争2026年实现单季盈利[4][16][26] * 预计多款重量级产品将在2026年开始贡献收入[6][9] * 产品线围绕以太网进行布局 技术能力在各个产品线上共通[15] * 关注新兴机器人市场 其传输芯片在机器人应用中有使用 认为该市场未来可能超过汽车市场[22][23] * 公司将继续快速发展 在车载以太网 数据中心市场以及新兴机器人市场显示出重要的应用方向[27] **六 行业动态与影响** * 车载以太网市场加速发展 主要受益于自动驾驶 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提速[2][10] * Marvell出售车载以太网资产给英飞凌 证明了该市场前景良好[21] * 国产化替代是企业级园区网络接入网 汇聚网的重要动力[12] * 国家对国产化率有硬性指标 推动了国产芯片的发展[24]
智能驾驶:奇点已至
2025-09-02 14:41
智能驾驶:奇点已至 20250902 摘要 智能驾驶商业化面临挑战,单纯收费模式受限,但作为新兴技术具备可 行性。高阶智能驾驶能力将成为车企竞争关键,无法实现者或被淘汰。 智能驾驶核心在于算法、算力和数据。车企聚焦算法,采用大模型如 VRA,华为和蔚来则选择世界模型。硬件上,大算力是算法迭代支撑, 需自研芯片适配模型,下一代智能驾驶需达 1,000TOPS 级别。 智能驾驶商业化方向包括智驾评权和 Robotaxi。智驾评权将从高端车 型下放至全民刚需,Robotaxi 方面,特斯拉预计 2026 年实现小批量运 营,小鹏亦有相关计划,市场空间巨大。 VRA 技术通过视频传感器收集信息,生成语言描述,输入大脑体系进行 决策。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分别采用蒸馏先行强化兜底和强化主导深流 跟随的方法实现 VRA。 车企在算力芯片方面仍以海外厂商为主,国内逐步推进自主研发,如华 为、小鹏图灵芯片等。理想自研芯片预计 2026 年上车,国内车企正布 局算力到算法的闭环能力。 中国政府支持智能驾驶发展,北京等地已实施 L3 级别自动驾驶相关法规。 国家层面将进一步定义和规范自动驾驶能力及试点区域。 智能驾驶商业化路径包括支 ...
新势力 | 8月:车市平稳向上 新势力销量环比增长【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9-02 14:30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达194.0万辆 同比增长2.0% 环比增长6.2% [3] - 新能源零售销量预计达110万辆 渗透率56.7% [3] - 6家新势力车企(不含小米)合计交付199,279辆 同比增长20.0% 环比增长5.9% [3] - 市场价格体系趋于稳健 终端折扣收缩 新一批补贴资金到位推动消费潜力释放 [3] 车企交付量表现 - 零跑交付57,066辆 同比大幅增长88.3% 环比增长13.8% 稳居新势力首位 [2][4] - 小鹏交付37,709辆 同比激增168.7% 环比增长2.7% [2][5] - 蔚来交付31,305辆 同比增长55.2% 环比增长15.9% [2][5] - 理想交付28,529辆 同比下降40.7% 环比下降7.2% [2][6] - 埃安交付27,044辆 同比下降23.5% 环比增长1.8% [2] - 极氪交付17,626辆 同比下降2.2% 环比增长3.8% [2][7] - 小米交付超30,000辆 [2][7] 重点车企动态 零跑汽车 - B10和C10车型在20万以内市场表现强势 C10单月交付1.3万辆 占比25.2% B10交付0.9万辆 占比17.3% [4] - 新车型B01纯电轿车上月上市 售价8.98万元起 激光雷达版11.38万元起 72小时锁单超1万辆 [4] - 借助Stellantis品牌背书拓展海外市场 [4] 小鹏汽车 - MONA M03单月交付1.6万辆 占比42.9% G6交付0.6万辆 占比16.0% [5] - 充电网络覆盖超430座城市 建成超2,500座自营站和1.3万根充电桩 [5] - 新车型P7 2025款上市 售价21.98万元起 配备3颗图灵AI芯片 最高续航820km [5] 理想汽车 - L6单月交付1.5万辆 占比48.3% L7交付0.6万辆 占比20.3% [6] - 已建成3,113座超充站 充电网络布局完善 [6] - 新车型i8纯电SUV上市 售价33.98万元 标配5C超充电池 续航720km [6] 极氪汽车 - 极氪7X单月交付0.7万辆 占比40.8% 极氪007交付0.5万辆 占比27.7% [7] - 新车型极氪9X开启预售 售价47.99万元起 搭载900V混动高压架构 综合续航1200km [7] 小米汽车 - 新车型YU7中大型豪华SUV售价25.35万元起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英伟达Thor芯片 [7] - 开售3分钟订单突破20万辆 18小时锁单超24万辆 [7] 智能化发展趋势 - 端到端技术推动智驾能力飞跃 小鹏国内首发量产"端到端"大模型 [10] - 智驾技术普及加速 标配智驾时代来临 2025年有望降低至20万以内主流市场 [10] - 智能化成为车企竞争关键因素 特斯拉FSD使用率拐点显现 城市辅助驾驶加速落地 [11] - 智能驾驶迎来技术、用户接受度和商业模式三重拐点 [11]
华为云发布CloudVeo智能驾驶云服务,将在全国三大专区完成布局
观察者网· 2025-09-02 13:58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在2025年上半年攀升至44.3% [1] - L2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装车率达到67.8% [1] - 行业面临EB级数据处理、百Eflops算力缺口和百亿公里仿真验证等关键挑战 [1] - 汽车行业对AI算力需求显著提升 辅助驾驶技术迭代推动云端算力指数级增长 [10] - 车企AI化转型驱动算力加速上云 逐步构建AI时代核心资产 [10] 华为云市场地位与基础设施布局 - 华为云连续三年位居中国汽车云市场份额第一 [2] - 全国超100万辆智驾车辆在华为云上运行 500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由华为云提供服务 [5] - 华为云建成全球最大数据中心 在贵州部署超过40套CloudMatrix 384超节点 [2] - 华为云贵安汽车专区正式上线 与乌兰察布专区形成南北双专区布局 [1][8] - 贵安专区实现车云时延降低60% 可用性达99.9999% [10] - 未来将形成乌兰察布、贵安、芜湖三大专区协同联动的全国一体化智算网络 [8][10] 技术解决方案与性能突破 - 华为云发布CloudVeo智能驾驶云服务 聚焦更智能、更安全、更可靠三大核心要素 [7] - 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算力规模达300 PFlops 在典型感知模型上性能达到或超过H100的2.5~3倍 [2][7] - AI-Native智算存储实现训练效率提升20% 数据挖掘效率提升10倍 存储成本节省20% [7] - 以云助车方案将难例泊车成功率提升15% 并优化端到端泊车效率 [7] - 分布式接入架构保障跨区域出行场景中的一致智能辅助驾驶体验 [10] 生态合作与产业影响 - 华为自2009年启动车载模块研发 2013年布局车联网实验室 持续深耕智能汽车领域 [5] - 华为云与长安科技、奇瑞汽车、四维图新、广汽集团、一汽丰田等车企达成深度合作 [8][13] - 中国最大智能驾驶企业引望已跑在昇腾算力平台上 [2] - 多数头部车企已使用贵州智算资源 华为云做车企数智化转型的黑土地 [2] - 生态百花齐放成为技术落地的催化剂 [13]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2025年中报点评:智驾平权最大受益方,芯片出货高增驱动业绩超预期
东吴证券· 2025-09-02 13: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地平线机器人-W为智驾平权最大受益方 芯片出货高增驱动业绩超预期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5.7亿元 同比增长68% 显著超出市场预期 [7] - 产品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250% 授权及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 [7] - 中高阶芯片出货量达98万颗 同比增长六倍 [7] - 在中国OEM ADAS/AD市场市占率分别为45.8%/32.4% 均位列行业第一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13.3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23亿元 同比增长62% [7] - 2025年预期营业收入36.6亿元 同比增长53.52% [1] - 2026年预期营业收入53.7亿元 同比增长46.60% [1] - 2027年预期营业收入80.5亿元 同比增长50.00% [1] - 2025年预期归母净利润-24.5亿元 同比下降204.40% [1] - 2026年预期归母净利润-14.1亿元 同比改善42.57% [1] - 2027年预期归母净利润4.0亿元 同比增长128.68% [1] 业务运营 - 2025年上半年芯片整体出货量达到198万颗 同比翻倍 [7] - 芯片平均单价为393元/片 同比增长106% [7] - J6B芯片获得海外车企国际车型定点 预计全生命周期出货超750万颗 [7] - J6P芯片预计下半年发布 已获得十余款车型定点 [7] - 基于HSD算法布局Robotaxi业务 有望成为成长新一极 [7] - 与国内外27家OEM(42个品牌)达成合作 累计定点车型超310款 [7] 市场数据 - 收盘价9.44港元 [5] - 一年最低价3.32港元 一年最高价10.38港元 [5] - 市净率10.46倍 [5] - 港股流通市值101,185.19百万港元 [5] - 每股净资产0.82元 [6] - 资产负债率51.22% [6] - 总股本13,881.29百万股 [6] - 流通股本11,756.90百万股 [6]
新势力系列点评二十二:8月车市平稳向上,新势力销量环比增长
民生证券· 2025-09-02 11:27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7] 核心观点 - 8月车市稳健增长 新势力销量环比提升 价格体系趋于稳健 [5] - 端到端技术加速应用 智驾平权时代开启 智能化能力成为车企竞争关键因素 [12][13] - 优质自主车企及零部件供应商受益于智能化趋势和产业链重塑 [13][14] 市场整体表现 - 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约194.0万辆 同比增长2.0% 环比增长6.2% [5] - 新能源零售预计达110万辆 渗透率56.7% [5] - 6家样本新势力车企(不含小米)合计交付199,279辆 同比增长20.0% 环比增长5.9% [5] - 市场价格体系趋于稳健 终端折扣收缩 补贴资金到位及以旧换新政策优化释放消费潜力 [5] 新势力车企交付表现 - 零跑交付57,066辆 同比增长88.3% 环比增长13.8% 主要受益于B10、C10车型性价比优势 B01新车上市72小时锁单超1万辆 [4][6] - 小鹏交付37,709辆 同比增长168.7% 环比增长2.7% MONA M03车型占比42.9% 自营充电站超2,500座 覆盖超430座城市 [4][7] - 蔚来交付31,305辆 同比增长55.2% 环比增长15.9% ET5T车型占比34.9% ES8新款开启预售 [4][9] - 理想交付28,529辆 同比下降40.7% 环比下降7.2% L6车型占比48.3% 超充站3,113座 纯电车型i8上市 [4][10] - 极氪交付17,626辆 同比下降2.2% 环比增长3.8% 极氪7X车型占比40.8% 极氪9X开启预售 [4][11] - 小米交付超30,000辆 YU7车型开售3分钟订单突破20万辆 18小时锁单超24万辆 [4][11] 智能化发展趋势 - 端到端技术推动智驾能力飞跃 小鹏国内首发量产端到端大模型 [12] - 智驾普及加速 标配智驾时代已来 技术进步降低硬件门槛 20万以内市场有望普及 [12] - 智能驾驶迎来技术、用户接受度和商业模式三重拐点 [13] 投资建议 - 看好智能化布局领先、产品周期向上的优质自主车企 推荐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小米集团、赛力斯 [13] - 零部件领域关注新势力产业链和智能电动增量 推荐伯特利、地平线机器人、科博达、继峰股份、星宇股份、沪光股份、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 建议关注无锡振华 [14]
广汽埃安8月销量27044辆,新增34座充电站
巨潮资讯· 2025-09-02 09:31
公司销量表现 - 公司8月销量为27044辆 [2] - 公司7月销量为26557辆,8月销量环比微增1.83% [2] 新产品发布 - 公司于8月27日推出AION V Home霸王龙家庭版,售价10.98万元起 [2] - 新车型配备126线固态可变焦激光雷达和第四代端到端大模型 [2] - 新车型搭载254TOPS Orin-X芯片,支持城市NDA+高速NDA,覆盖超99%的城市、郊区、村镇场景 [2] - 新车型全场景智能泊车辅助支持300+种泊车场景,3km超长记忆泊车距离 [2] 充电网络建设 - 公司8月新增34座充电站、736支充电桩 [2] - 公司蝉联新能源品牌自建快充桩榜单第一名 [2] 国际市场拓展 - 公司在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地稳居纯电销量前三 [2]
国元证券:品牌力带动订单火热 智车继续AI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3:41
行业整体表现 - 8月1-24日乘用车零售128.5万辆 同比增长3% 环比增长3% [1] - 8月1-24日乘用车批发134.1万辆 同比增长12% 环比增长5% [1]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403.1万辆 同比增长10% 累计批发1686.6万辆 同比增长13% [1] 新能源细分市场 - 8月1-24日新能源零售72.7万辆 同比增长6% 环比增长7% 零售渗透率达56.6% [2] - 8月1-24日新能源批发71.1万辆 同比增长11% 环比增长3% 批发渗透率达53% [2] - 今年以来累计新能源零售718.2万辆 同比增长27% 累计批发834.5万辆 同比增长33% [2] 品牌新车发布表现 - 吉利银河M9开启预售24小时大定突破4万台 [3] - 华为与上汽合作鸿蒙智行尚界H5预售一小时小定突破2.5万台 [3] - 小鹏P7上市7分钟内大定订单突破1万台 [3]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 2025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以上智驾装车率达82.6% [4] - 16万元以下市场智驾装车率进一步增长 [4] - 华为采用WA世界行为模型技术路线 推出WEWA模型并计划部署于ADS4.0系统 [4] 政策与产业融合趋势 - 国务院印发政策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 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4] - 智能汽车加速与AI技术融合 硬件软件成本持续下降推动智驾功能普及 [4]
四维图新亦庄大厦正式投入使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2 03:40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四维图新正式投入使用亦庄大厦 标志着公司作为新型Tier1供应商持续融入北京亦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策源地[1] - 公司以智能驾驶为核心 整合芯片、智能座舱、大数据、高精度定位等软硬件技术形成全面产品布局[3] - 实现从入门级到中高阶智驾产品全面布局 夯实AI新基建全场景服务体系 支撑智驾应用持续演进[3] 产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与多家头部汽车品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成为智能出行领域领军企业[3] - 为生态合作伙伴及政府机构提供多维大数据服务及完整数据合规闭环解决方案[3] - 牵头制定多项国家标准 参与多个试点城市"车路云一体化"建设 推动多场景应用落地[3] 区域协同发展 - 作为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长期深度参与者 与亦庄从高精度地图、数据云服务扩展到智能网联云控平台等深度合作[4] - 得益于亦庄国投资源牵引 公司在创新效率、管理升级、生态完善方面持续加速[4] - 北京亦庄已集聚120余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 形成覆盖车、路、云、网、图、数据、汽车芯片的完整产业链[4] 战略意义与影响 - 亦庄大厦投用是公司发力智能驾驶赛道的重要里程碑 加速智能驾驶新型Tier1战略转型[4] - 为北京亦庄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注入新动能[4] - 推动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助力智能出行生态规模化发展[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