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是一个显而易见被低估了的服务消费大国!|东哥笔记
搜狐财经· 2025-07-29 13:05
中美消费结构对比 - 中国商品消费是服务消费的2倍 美国服务消费是商品消费的2倍 [2] - 2025年1-6月美国消费品零售总额42015.04亿美元 中国34167.78亿美元 中国相当于美国的81.32% [3] - 2024年美国服务消费总额13.6万亿美元(占消费总额69%) 中国仅2.15万亿美元(占46%) [3][4] 医疗行业差异 - 美国人均医疗支出0.99万美元 中国仅0.035万美元 相差28倍 [4] - CT检查价格差达90-233倍(中国200-800元 vs 美国3.6万-5万元) [5] - 心脏支架手术价格差400-857倍(中国集采支架700元/个 vs 美国28万-60万元/3个) [5] 电商快递服务 - 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1750.8亿件(人均124.17单) 美国238亿件(人均70单) [7] - 中国快递单价7.99元 美国7.9美元 中国价格仅为美国七分之一 [7] 餐饮外卖服务 - 中国外卖渗透率56% 美国42% [8] - 中国人均年外卖订单量20.7单 美国12单 [8] - 美国外卖客单价35美元(含附加费)是中国6.29美元的6倍 [8] 酒店服务业 - 中国酒店总数34.87万家(客房2150万间) 美国约8.5万家(客房4430万间) [11] - 中国酒店平均ADR约40美元 美国165美元 [12] - 2015-2025年中国酒店数量从7万扩张至35万 年复合增长率超8% [12] 法律服务 - 2024年美国法律服务规模3300亿美元(占GDP1.3%) 中国仅2800亿人民币(390亿美元) [9] 其他服务领域 - 中国修脚连锁品牌郑远元门店超6400家 服务价格存在显著汇率套利空间 [12] - 美国救护车服务起步价超4700元 中国免费或100-300元 [5][6]
社科院金融所:缓解物价低迷可从五方面入手,发展服务消费意义重大
搜狐财经· 2025-07-29 03:45
中国经济现状 - 二季度中国经济稳中向新,但物价持续低迷拖累名义经济增长,拉大宏微观经济温差 [1]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连续27个月在0%附近波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降幅扩大至3.6%,连续33个月为负,GDP平减指数同比连续9个季度为负 [1] - 物价低迷成因在于新旧动能转换阵痛,耐用消费品和房租价格对CPI拖累缓解,但居民收入预期转弱制约服务消费增长 [1] - 供给波动、内需不振和外需收缩共同作用下,中游化工品和下游必选消费品加大PPI下行压力 [1] 政策建议 - 提高名义财政赤字率,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资源向中低收入群体、服务消费和民营科创企业倾斜 [2] - 房地产政策应出尽出,稳定房价预期,化解头部房企流动性风险 [2] - 促增收、减负担、保休假,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2] - 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城镇化 [2] - 构建"政府职能—行业自律—企业创新"三级联动机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2] 服务消费作用 - 服务消费呈现差异化供给扩大、价格上升的定价逻辑,不同于一般商品同质化供给增加、价格下降的供需规律 [2] - 服务消费需求增加激励企业扩大差异化、个性化服务供给,价格上涨带动企业盈利改善和就业岗位增加 [4] - 稳定就业并提高居民收入,进一步提振服务消费,推动物价循环上行 [4] 下半年宏观调控 - 强化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社保等政策协同发力,促进经济供需平衡和物价合理回升 [4] - 将广义价格指数(CPI、PPI、GDP平减指数及房价、股价)纳入宏观调控目标,使用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 [4] - 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城镇化,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 [4] - 深化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质增效,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4]
万联晨会-20250729
万联证券· 2025-07-29 01:06
核心观点 - 周一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涨0.12%、0.44%、0.96%,沪深两市成交额17419.14亿元,申万行业中国防军工等领涨,煤炭等领跌,概念板块中PCB概念等涨幅居前,海南自贸区等跌幅居前;港股恒生指数收涨0.68%,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24%;海外美国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2][6] - 当地时间7月28日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旨在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2025年1月1日起每孩每年发3600元育儿补贴至3周岁,预计8月下旬各地陆续开放申领,国新办周三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3][7] - 截至2025年7月25日社服板块31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披露率39%,已披露公司表现分化,整体预盈率55%,在消费八大行业中排行第四,建议关注连锁餐饮、自然景区及冰雪游龙头、旅行社、免税零售商 [8] 市场回顾 国内市场 - 周一沪指收涨0.12%至3597.94,深成指收涨0.44%至11217.58,沪深300收涨0.21%至4135.82,科创50收涨0.09%至1055.11,创业板指收涨0.96%至2362.60,上证50收涨0.26%至2802.77,上证180收涨0.25%至9120.87,上证基金收涨0.05%至6996.80,国债指数收涨0.05%至225.62 [2][4][6] - 申万行业中国防军工、非银金融、医药生物领涨,煤炭、钢铁、交通运输领跌;概念板块中PCB概念、兵装重组概念、PET铜箔涨幅居前,海南自贸区、金属锌、煤炭概念跌幅居前 [2][6] 港股市场 - 恒生指数收涨0.68%,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24% [2][6] 海外市场 - 美国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指收跌0.14%至44837.56,标普500收涨0.02%至6389.77,纳指收涨0.33%至21178.58;日经225收跌1.10%至40998.27,美元指数收涨1.02%至98.66 [2][4][6] 重要新闻 中美经贸会谈 - 当地时间7月28日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此前在瑞士日内瓦、英国伦敦有相关会谈,此次旨在推动中美经贸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3][7]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每孩每年发放育儿补贴3600元至其年满3周岁,符合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均可申领,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预计8月下旬各地陆续开放申领,国新办周三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3][7] 社会服务行业2025H1业绩预告综述 行业核心观点 - 截至2025年7月25日社服板块80家A股公司中31家发布业绩预告,披露率39%,已披露公司表现分化,整体预盈率55%,在消费八大行业中排行第四 [8][9] - 为支撑经济增长,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是核心路径,下沉市场潜力释放夯实消费基础,海外拓展开辟新增量空间,服务消费占比接近50%临界点,预计将加速成为居民消费主体,经济增长动能转换驱动消费顺周期β行情,有效需求释放与服务结构优化创造系统性机遇 [8] - 建议关注具备规模效应且业绩弹性突出的连锁餐饮、经营稳健满足多元需求的自然景区及冰雪游龙头、受益客流复苏的旅行社、享政策与需求双驱动的免税零售商 [8] 投资要点 披露率与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5日,社会服务行业80家A股公司中31家发布业绩预告,披露率39%,在消费八大行业中位列第三 [9] - 2025年上半年预计盈利公司17家,预盈率55%,在消费八大行业中排行第四 [9] - 分业绩预告类型,今年上半年社服板块业绩分化更明显,预增/略增公司占比显著下滑至13%/6%,19%的公司扭亏为盈,占比较2024H1提升1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占比45%,与2024H1基本持平 [9] 各板块表现 - 体育、酒店餐饮、旅游及景区、教育板块半数以上公司披露半年度业绩,专业服务披露率仅17% [11] - 服务类板块表现更优,5家专业服务公司全部预计盈利,教育板块预盈率达63%,业绩边际改善;旅游类板块业绩承压,酒店餐饮、旅游及景区预盈率分别仅40%/36% [11] - 旅游及景区已披露业绩公司持续承压,预增占比由上年同期29%下滑至9%,续亏占比提升至45%,但18%的公司扭亏为盈;酒店餐饮业绩不佳,2家公司预减,3家公司续亏;专业服务已披露公司全部预计盈利,3家公司预计同比增长;教育板块业绩边际改善,亏损占比大幅下降,38%的公司扭亏为盈 [11]
全年50万亿“社零”底气何来?增长动能何在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458万亿元 全年预计突破50万亿元 [1] - 消费增长逐季加快 下半年规模有望超过上半年 [1][3] - 服务零售额上半年同比增长5.3% [4] 新业态与新品类驱动 - AI消费电子(笔记本、眼镜、手机)及IP衍生品(如LABUBU)成为年轻消费群体新增长点 [2]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达24.9% 较一季度提升0.9个百分点 [2] - "谷子经济"(手办、卡牌、徽章)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成为Z世代核心消费领域之一 [2] - 骑行、滑雪、露营、观演等新消费业态受年轻消费主力青睐 [3] 政策支持与以旧换新 - 中央安排3000亿元国债资金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 上半年已下达1620亿元 [4] - 以旧换新政策上半年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 [4] - 下半年将下达剩余1380亿元资金 分领域制定月度周度实施计划 [4]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支持服务消费与养老产业 [4] 入境消费与开放政策 - 上半年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 同比增长53.9% [6] - 离境退税销售额上半年同比增长94.6% [6] - 北京、上海接待入境游客量分别增长48.8%和37.6% [6] - 商务部推动对外开放引进优质服务 对内减少限制性措施 [5] 节日效应与消费场景 - "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3] - 下半年节假日与消费场景丰富 有望进一步释放消费活力 [3] 消费群体与结构变化 - Z世代及"新老族"成为消费市场细分人群核心驱动力 [2][3] - 人均GDP处于1万至2万美元区间 消费需求加速分化与结构转变 [3]
周末利好!10部门,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7-27 05:14
农产品消费政策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九方面23条具体举措,旨在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 [2][3] - 政策重点包括提升直播电商水平、挖掘网络销售潜力、开发新型加工产品、推动牛肉品质评价、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等 [4][5] 电商与网络销售 - 指导电商平台以公益方式扶持特色乡村,培育农民主播,开展主题直播活动,打造农产品直播专区 [4] - 深化"数商兴农",发展即时零售、社区电商等业态,拓展生鲜超市、便利店等本地零售供给 [4] - 鼓励电商平台优化算法推荐权重,促进优质优价,避免不正当竞争 [4] 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 - 支持食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人工淀粉、菌体蛋白、功能糖、益生菌等新食品配料 [4] - 推动牛肉主产省建立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地理标志水果质量分级标准,推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5] - 开展气调保鲜、精准保鲜等技术研究,开发即配、即烹、即热产品 [4] 营养健康与公共服务 - 科学优化学生餐计划,推动豆制品、优质豆奶进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扩大学生饮用奶推广 [5] -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将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纳入健康教育教学内容 [5] 内外贸与金融支持 - 推动出口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国内"三品一标"体系衔接,支持企业通过"同线同标同质"认证 [5] -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展订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加大农产品营销促销支持力度 [5] 消费设施与监管 - 支持完善农产品市场、冷链集配中心等现代流通网络,提升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 [6] - 加强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监管,试行产地准出分类监管制度,推进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6] 大消费趋势 - 消费场景创新、补贴政策落地、入境消费增长等因素将助力下半年消费"稳中有增",全年社零总额预计超50万亿元 [7] - 专家建议扩大消费政策范围,从商品消费延伸到服务消费,从耐用消费品扩展到必需品 [8] -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消费和科技赛道投资机会,如AI、能源转型、先进制造业及内需消费等领域 [8]
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百分之五点六 多元场景勾勒活力消费图景
四川日报· 2025-07-23 00:21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上半年汽车、家电和数码3C等以旧换新类商品对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1]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0.2%,增速较一季度加快8.9个百分点 [1][2]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3.1%,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新车消费突破440亿元,拉动比达1∶12.9 [1][3] - 智能电视、智能手表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4倍、1倍 [1][4] - 推动经营主体个转企4537家,升规入统394家,带动新开店1324家,增加就业10267人 [1][4] 汽车消费市场表现 - 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井喷,理想汽车在川销售额同比增长22.9%,特斯拉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近10% [3] - 限上二手车零售额同比增长59.6%,盘活了汽车存量市场 [3] - 四川出台12条创新措施推动汽车后市场发展,重点在"汽车+产业"全链提升、"汽车+消费"场景建设等领域突破 [3] 家电和数码3C行业 - 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0.8%,其中智能手机类同比增长51.6% [2] - 通过"贸易+产业"联动方式有效带动产业链升级 [4] - 一大批更具含'科'量含'绿'量的新品受到欢迎 [4] 消费促进活动 - 上半年全省组织11.5万家企业开展1.5万余场活动,实现销售额近1185亿元 [4] - 围绕季节特点开展"春启万象"天府消费季和"清凉消夏购在巴蜀"等主题活动 [5] - 以"赛事+消费"为引擎启动"乐享天府"服务消费季活动,线上线下发放总额超1亿元惠民礼包 [5] 新消费场景发展 - "低空+文旅"场景开通3条航线,"五一"假期人气商气俱佳 [5] - 成都骑行友好公园式商场"此地CyPARK"开业半年客流达320万人次 [5] - 成都东郊记忆园区上半年客流量超800万人次,推出集展览、社交、快闪等多功能新消费场景 [6] 服务消费升级 - "熊猫专列·成都号"5.59万元一张的火车票已售罄至10月底,其中70%为入境游客 [6] - 四川出台银发旅游列车专项发展行动方案,打造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 [6] - 全省退税商店达493家,销售额、退税额增速均突破200%,"即买即退"商店达115家 [6]
万联晨会-20250721
万联证券· 2025-07-21 00:46
核心观点 - 上周五 A 股震荡走高,上证指数、创业板指等指数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 1.57 万亿元,申万行业和概念板块涨跌不一;港股上涨,海外市场涨跌互现 [1][5]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 1.2 万亿元,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工信部等四部门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2][6] - 为支撑经济增长,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是核心路径,聚焦顺周期和入境游两大投资主线,建议关注连锁餐饮、自然景区及冰雪游龙头、旅行社、免税零售商 [7] 市场回顾 A 股市场 - 上周五 A 股震荡走高,上证指数收涨 0.5%报 3534.48 点,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涨 0.34%,盘中刷新年内高点;深证成指涨 0.37%;沪深两市成交额 1.57 万亿元 [1][5] - 申万行业中,有色金属、基础化工、钢铁等领涨;传媒、电子、轻工等领跌 [1][5] - 概念板块中,盐湖提锂、稀土永磁、丙烯酸等上涨,动物疫苗、禽流感、低辐射玻璃等下跌 [1][5] 港股市场 - 香港恒生指数收盘涨 1.33%报 24825.66 点,恒生科技指数涨 1.6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 1.51% [1][5] 海外市场 - 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道指跌 0.32%,标普 500 指数跌 0.01%,纳指涨 0.05%报 20895.66 点,续创历史新高 [1][5] -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互现;亚太主要股指收盘多数下跌 [1][5] 重要新闻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 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林芝举行,李强出席并宣布开工,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方式,建设 5 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 1.2 万亿元 [2][6] - 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张国清出席揭牌并强调打造世纪工程、标杆工程 [2][6] 新能源汽车产业 - 工信部等四部门部署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工作,要求推进产品价格监测、一致性监督检查、缩短供应商货款账期等工作 [2][6] - 加强行业自律,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中央第四指导组开展专题调研座谈,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2][6] 研报精选 行业核心观点 - 为支撑经济增长,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是核心路径,下沉市场潜力释放、海外拓展开辟增量,服务消费占比接近 50%临界点将成居民消费主体 [7] - 经济增长动能转换驱动消费顺周期行情,有效需求释放与服务结构优化创造机遇,聚焦顺周期和入境游两大投资主线 [7] 投资要点 回顾与展望 - 社会服务板块一季度业绩增长,营收利润双升,旅游细分板块业绩分化,自然景区优于人工景区与酒店板块 [8] - 上半年指数震荡上行,6 月金融支持消费政策利好使指数触底回升;下半年关注消费成经济增长动力、下沉与海外市场需求释放、服务消费支出加速增长趋势 [8][9] 餐饮 - 2018 - 2024 年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从 12%提升至 22%,进程加速,企业聚焦产业链优化和创新门店模型降本增效 [9] - 行业竞争加剧,中小企业压力增大,连锁龙头具规模和品牌优势,发展空间更大 [9] 旅游 - 旅游行业转入平稳增长通道,量价齐升,消费升级,客单价突破千元超疫前水平 [9] - 自然景区龙头淡季韧性凸显,中长期发展路径清晰;冰雪旅游潜力兑现,政策加码注入动能 [9] 旅行社 - 出入境政策红利彰显,文化软实力助力提升国际形象与旅游收入,2023 年后行业规模扩张,市场整合与优胜劣汰加速 [9] - 入境游复苏为旅行社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9] 免税 - 海南离岛消费结构性调整,规模回落但人均消费回升近峰值,全岛封关具两面性,政策业务有不确定性 [10] - 市内免税政策松绑,8 家新设店落地,商业 + 文旅价值凸显;机场免税随国际客流复苏有望超疫前水平 [10]
68.8%!内需扛鼎中国经济“半年报”,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搜狐财经· 2025-07-20 12:28
国民经济运行与消费贡献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二季度贡献率提升至52.3% [1] - 服务消费增速显著,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消费结构中占比持续提升 [2][4] - 文旅消费表现亮眼,如电影《哪吒2》票房超150亿元,带动IP联名商品销售及酒店预订量增长 [2] 政策驱动与消费升级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五大品类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补贴1.75亿份,其中汽车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家电销售7761.8万台 [5] - 中央分两批下达1620亿元以旧换新补贴资金,后续将再拨付1380亿元,政策推动消费品结构升级和产业链转型 [6]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聚焦服务消费,商务部培育"旅游+""体育+"等融合消费场景,金融支持政策加码 [4][12][14] 收入与就业支撑消费潜力 -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实际增长5.4%,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0%~5.4%区间 [7] - 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推进,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个人所得税优化或进一步释放消费能力 [8][9] - 稳就业政策集成发力,专项贷款、社保补贴等综合措施支持企业稳定岗位 [9] 服务消费与未来趋势 - 服务消费涵盖文旅、医疗、养老等领域,多地专项行动方案聚焦文娱、旅游、体育等新场景 [12] - 金融支持消费19条举措出台,服务消费再贷款工具助力供给提升,形成消费与供给良性循环 [14] - 国际机构调高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科技与消费领域被视为全球资本新磁场 [15] 新兴消费模式与业态 - 免签政策带动"中国游"升温,悦己消费、情绪消费等新模式兴起 [6][11] - 暑期"清凉经济"激活多样化消暑场景,高温催热相关消费活力 [11]
精准施策扩内需:释放服务消费潜能,扩大服务业有效投资
中国新闻网· 2025-07-20 03:02
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5.3%,二季度环比增长1.1%,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8%,二季度提升至77% [1] - 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16.8% [1][2] 消费领域表现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超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家电、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增速超25%,高于社零增速20个百分点 [1] - 服务消费同比增长4.9%,演唱会门票消费对当地消费拉动比为1∶4.8,银发群体旅居康养成为新业态 [1] 投资领域表现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分别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4.5和1.8个百分点 [2] -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投资增长26.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5%,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6%(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速达37.4%) [2] 内需战略优势 - 内需主导的国内大循环依托14亿人口市场,人均GDP超1.3万美元,通过消费与投资动态平衡形成经济韧性 [3] - 消费是经济循环终点与起点,投资短期拉动需求、长期形成产能,需激发消费潜能与有效投资 [3] 服务业发展潜力 - 服务消费增速暂低于商品消费,但文化娱乐、旅游、健康、养老等领域仍有增长空间 [4] - 建议完善工资增长机制、落实带薪休假,支持消费场景创新,推进服务标准建设 [4] - 服务业投资需降低融资成本,推动民企参与基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的新质生产力 [4]
助力打造服务消费新高地 2025“厦门市服务消费季”暨中山路“入境游友好型街区”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7-19 06:27
活动概述 - 2025"厦门市服务消费季"暨中山路"入境游友好型街区"启动活动在厦门市中山路步行街举行,主题为"暑期随心GO游厦门行" [1] - 活动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创新增效、提质惠民"原则,整合商文旅等领域资源推出上百场活动 [1] 消费举措 - 厦门市区两级联合发布《厦门市服务消费举措》,涵盖暑期促销、离境退税、便民服务、票根优惠等多项惠民措施 [3] - 90家退税门店为境外游客提供退税服务,部分支持"即买即退" [3] - 逾百家门店入选首批"票根福利"商户库,提供景点门票折扣、餐饮代金券、免费穿梭巴士体验券等服务 [3] 入境游优化 - 思明区打造多语种专业服务体系、优化国际支付环境(支持信用卡/电子钱包等),配合商圈专属优惠构建"政策优、服务好、体验佳"的入境消费生态圈 [3] - 中山路入境游多语种志愿服务队成立,首批十几位成员可提供英语、泰语、西班牙语等服务 [4] - 厦门拥有55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优势,此前已服务东南亚及欧美游客 [4] 配套活动 - 现场发布"从中山路快乐出发,游厦门"线路、"来厦门,游金门"旅游推介、"票亮思明·当夏畅行"消费季活动及入境旅客便利化服务内容 [4] - 思明区计划通过活动推动"旅游热"向"消费热"转化,提升城市国际化形象和商业能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