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小熊电器(002959) - 2025年5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6 11:26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电话会议,61 方参与,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6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李一峰等 [2] 2025 年一季度净利率恢复原因 外部因素 - 2024 年二季度小家电行业竞争加剧,三季度好转,平台战略调整,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利好行业 [2] 内部因素 - 调整经营策略,追求收入和利润均衡增长,进行价格管理,加强内部运营精细化管理,强化核心用户抓取,降本增效 [2][3] 未来三年增长抓手 海外市场 - 日韩、东南亚和欧洲等市场潜力大,虽受关税影响但长期坚持海外增长策略 [3] 国内市场 - 追求经营质量,回归品牌建设,提升用户体验,精细化管理,挖潜提高经营质量 [3] 2025 年经营重点 营销方面 - 构建全域营销能力,强化精细化运营,坚定品牌出海,开拓新兴市场,以用户为中心,强化线上传统渠道和线下数字化运营 [3] 产品方面 - 双轮驱动产品创新与开发,外销拓展品类和布局,内销优化产品结构,打造中高端旗舰产品 [3][4] 品牌方面 - 全面升级品牌,聚焦高价值用户,重塑品牌形象与价值,构建营销组织能力,创新核心用户运营模式 [4] 组织建设方面 - 升级重构组织架构、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构建三大核心管理流程 [4] 内部数字化建设方面 - 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流程、数据和系统”三轮驱动模式,扩大 AI 技术应用 [5] 海外重点发力市场 - 包括东南亚、日韩、欧洲以及北美市场,以自主品牌出海和跨境电商为主,贴牌代工为辅,加大研发费用 [6] 母婴赛道发展看法 - 2024 年母婴小家电品类收入约 2.5 亿元,母婴人群可做品类延伸,拓展海外市场规模会更大 [7]
关税风暴下,广交会如何“会”聚外贸信心
中国青年报· 2025-05-05 22:41
广交会新闻中心主任、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周善青介绍,本届广交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 元,增长3%,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交占比超六成,是拉动成交增长的重要引擎,传统市场成交 保持稳定。 5月5日,采购商在进口展区了解产品信息。当日,第137届广交会闭幕。截至5月4日,本届广交会共吸 引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17.3%,创历史新高。 新华社 记者 黄国保/摄 5月5日,为期20天的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在广州落下帷幕。在美国滥 施关税背景下,中国继续"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广交会这一窗口坚定维护全球经贸秩序,提供全球经济 迷雾中的"中国解法"。截至5月4日,共有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5届 广交会同比增长17.3%。 "如何应对关税冲击"是广交会参展商热议的话题。5月1日本届广交会第三期开幕当天,不少参展商旁听 了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国际贸易关税壁垒应对策略"主题分享会。此后,中国对外 贸易中心发布公告称,本届广交会对出口展参展企业按50%减免展位费。广交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
广交会观察:从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气象
中国新闻网· 2025-05-04 12:27
中国制造业品牌升级 - 中国制造业从"贴牌代工"向自主品牌转型 第137届广交会参展企业约3.1万家 其中拥有自主品牌企业1.7万多家 占比超50% [1] - 广交会从"中国制造"窗口升级为"中国品牌"舞台 见证从代工出海到品牌出海的历史跨越 [2] - 家电行业早期以OEM模式为主 现由美的、格力、海尔等自主品牌引领全球潮流 [2] 企业品牌出海案例 - 格力电器展示全产业链布局 自主品牌产品占出口总额70% 在"一带一路"国家占比超85% [2] - 机电行业从单一产品出口转向企业出海、品牌出海和产品出口相互促进的生态共建模式 [2] - 江西南昌"青山湖针纺"通过供采对接会达成1000万美元意向订单 展现区域品牌影响力 [4] 品牌建设战略价值 - 自主品牌能提高客户粘度、利润水平和谈判主导权 相比代工模式更具可持续性 [3] -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从"走出去"升级为"走进去" 通过技术创新和文化认同融入全球市场 [3][4] - 行业通过增加研发投入、调整国际产能布局等方式提升全球竞争力 [2]
飞科电器(603868):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净利率环比显著修复,品牌出海蓄势待发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30 05: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业绩符合预期,2024年营收41.47亿元同比降18%,归母净利润4.58亿元同比降55%,2025Q1营收11.57亿元同比降1%,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4][7] - 品牌结构优化,飞科品牌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达60.78%较2024年提升9.83个pcts,博锐品牌2024年营收8.82亿元同比增1.55%,公司积极推进海外市场布局 [7] - 25Q1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改善,毛利率56.21%同比降0.89个pcts,净利率15.64%同比提升0.31个pcts,环比24Q4提升16.46个pcts [7] - 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5、8.09、9.33亿元,同比分别+49.7%、+18.1%、+15.3%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33.95元,一年内最高/最低52.88/32.00元,市净率4.9,流通A股市值14,789百万元,上证指数3,286.65,深证成指9,849.80 [1]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7.38元,资产负债率16.51%,总股本/流通A股436/436百万 [1]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147|1,157|4,647|5,122|5,636| |同比增长率(%)|-18.0|-1.5|12.1|10.2|10.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58|181|685|809|933| |同比增长率(%)|-55.1|0.5|49.7|18.1|15.3| |每股收益(元/股)|1.05|0.42|1.57|1.86|2.14| |毛利率(%)|54.6|56.2|54.6|55.0|55.3| |ROE(%)|15.1|5.6|19.6|22.1|24.4| |市盈率|32|/|22|18|16| [6] 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5,060|4,147|4,647|5,122|5,636| |减:营业成本|2,202|1,883|2,108|2,307|2,521| |减:税金及附加|53|49|55|61|67| |主营业务利润|2,805|2,215|2,484|2,754|3,048| |减:销售费用|1,446|1,486|1,464|1,562|1,680| |减:管理费用|177|182|168|183|197| |减:研发费用|99|96|100|108|118| |减:财务费用|-7|-2|-7|-10|-11| |经营性利润|1,090|453|759|911|1,064| |加: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填列)|2|0|-7|-6|-7| |加: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填列)|1|-9|0|0|0| |加:投资收益及其他|15|23|20|20|20| |营业利润|1,131|489|773|925|1,078| |加:营业外净收入|122|72|68|68|68| |利润总额|1,253|561|841|993|1,146| |减:所得税|233|103|156|184|213| |净利润|1,020|458|685|809|933| |少数股东损益|0|0|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20|458|685|809|933| [9]
维维股份(600300):业绩简评经营分析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风险提示
国金证券· 2025-04-30 02: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57/0.65/0.75元,对应PE分别为14/12/11倍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品、渠道、新业态齐发力,看好公司未来成长性,主业以产品研发为战略支点,渠道优化国内门店质量并拓展海外市场,新业态加大与国际品牌合作力度 [4] - 当前公司经营风险释放较为充分,未来多元业态成长空间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简评 - 2024全年营收209.57亿元,同降2.65%,归母净利润21.59亿元,同降26.88%;2025Q1营收61.87亿元,同增0.16%,归母净利润9.35亿元,同增5.46%,一季报业绩超预期,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19.69亿元,分红率超91% [2] 经营分析 - 主业经营向好,线上、海外渠道增速亮眼,24年海澜之家主品牌/海澜团购营收分别为152.70/22.24亿元,同降7.22%/2.51%,25Q1为46.42/6.46亿元,同比 - 9.52%/+17.58%,25Q1直营渠道营收15.92亿元,同比增长13.15%,2025Q1末直营渠道1510家,24全年/25Q1新开216/42家;24年线上营收44.19亿元,同增35.63%;海外地区营收3.55亿元,同比增长30.75%,24年末海外门店总数达101家 [2] - FCC与京东奥莱等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其他品牌24全年/25Q1营收分别为26.68/7.43亿元,同增32.38%/100.22%;24年取得斯搏兹控股权,4 - 12月营收9.94亿元,净利润6705万元,截至24年底授权代理阿迪达斯门店433家;24年9月首家京东奥莱开业,截至2025年4月门店达12家 [3] - 盈利水平边际恢复,24全年/25Q1毛利率为44.52%/46.62%,25Q1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0.26%/4.78%,同比 + 1.29/-0.46pct,24全年/25Q1归母净利率为10.30%/15.12% [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57/0.65/0.75元,对应PE分别为14/12/11倍,维持买入评级 [5] 公司基本情况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528|20,957|24,620|27,128|29,847| |营业收入增长率|15.98%|-2.65%|17.48%|10.19%|10.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952|2,159|2,714|3,134|3,613|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6.96%|-26.88%|25.71%|15.51%|15.25%| |摊薄每股收益(元)|0.674|0.449|0.565|0.653|0.752|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19|0.48|4.06|3.46|4.00|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8.39%|12.69%|14.38%|14.84%|15.17%| |P/E|11.01|16.69|13.93|12.06|10.46| |P/B|2.03|2.12|2.00|1.79|1.59| [10] 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对2022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预测,如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毛利、各项费用、利润等,还包含比率分析、每股指标、增长率、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 [12]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日期|一周内|一月内|二月内|三月内|六月内| |----|----|----|----|----|----| |买入|1|9|24|36|93| |增持|0|0|1|1|0| |中性|0|0|0|0|0| |减持|0|0|0|0|0| |评分|1.00|1.00|1.04|1.03|1.00| [13]
以世博为阶,以和美为媒,五粮液擘画白酒国际化新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4-30 02:32
中国品牌出海趋势 - 中国品牌出海从"数量规模"向"价值提升"转变,从低附加值走向高附加值,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等"新三样" [1] - 白酒作为高附加值产品迎来国际化窗口期,五粮液成为首个亮相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的白酒品牌 [1] 五粮液国际化战略 - 公司以"中国馆高级合作伙伴"身份亮相大阪世博会,启动"和美全球行"活动,展现中国白酒融入世界文明交流的新路径 [1] - 通过"和美文化"内核与绿色发展理念,与世博会主旨及国际主流价值观高度契合 [2] - 以熊猫文化、白酒文化为载体,通过沉浸式体验活动促进海外嘉宾理解中国白酒魅力 [3] 文化出海与本地运营 - 公司从"出海者"转变为"扎根者",在日本市场布局20多年,覆盖物产店、商超、餐厅、电商等多场景 [4] - 在东京开设首家海外授权体验餐厅,与米其林餐厅跨界合作,打造"顶级酒+顶级餐"的高端餐饮场景 [4] - 在大阪打造中国白酒首个海外主题快闪店,推出跨界饮品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4] 营销与渠道拓展 - 联动全球免税渠道、日本零售终端、电商平台等,启动"五粮液·世博季"主题营销活动,贯通世博会IP与常规销售体系 [5] - 通过"和美全球行"活动走进10余个国家和地区,推动中国白酒文化走向世界 [7] 行业地位与使命 - 白酒出海是文化输出与产业价值跃迁的系统工程,近两万亿的白酒产业需站在更高维度审视 [6] - 作为行业领军品牌,公司深化"世界名酒"国际认知,展现"国之大者"担当,讲好中国故事 [7] - 构建以品牌高势能平台为核心、多渠道多场景联动的国际化生态圈,为白酒拓展全球市场积累经验 [8]
从专精特新到全球化IP打赢关税战的品牌出海四重奏
36氪· 2025-04-29 10:34
中国制造业战略纵深与产业防御矩阵 - 中国占据全球制造业30%份额,构建了覆盖全工业门类、贯通研发到市场的三维立体产业防御矩阵 [1] - 中国每减少1%出口将导致全球制造业成本指数上升0.8个基点,形成精密咬合的"产业齿轮组"效应 [1] - 掌控220多种工业产品全球定价权,通过"工程师红利"建立技术势差 [1] 双循环战略与贸易弹性 - "一带一路"拓展新兴市场,超大市场规模深化内需驱动,形成战略腾挪空间 [2] - 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供应链智能重构,展现系统协同能力 [1] 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 - 代工模式遭遇"成本死亡螺旋",东南亚人力成本优势叠加区域贸易协定导致订单转移常态化 [3] - 高关税削弱价格竞争力,技术封锁与绿色壁垒构建新型贸易门槛 [3] 材料创新与产业链升级 - 宁德时代NCM811高镍三元材料使电池能量密度提升50%,推动新能源汽车续航突破500公里 [4] - 独创"水晶结构"封装技术使电池组空间利用率达65%,引发上游镍价3年累计上涨120% [4] - 钠离子电池技术实现-20℃低温下90%容量保持率,成本目标0.5元/Wh [4] 技术专利与行业标准 - 宁德时代拥有1.6万项专利,核心材料专利占12%,覆盖原子级材料模拟到GWh级产线设计 [5] - "单晶中镍正极+碳纳米管导电剂"技术使电池内阻降低18%,成为行业技术标准 [5] 产业链垂直整合案例 - 迈瑞医疗通过并购HyTest获得核心抗原抗体技术,血球分析仪单价从12万元升至24万元 [10] - 三问家居收购德国Outlast获得NASA级PCM技术,填补国内恒温材料技术空白 [11][15] 全球化供应链布局 - 华为采用"多中心+分布式"策略,欧洲市场占比18.7%,中芯国际N+1工艺芯片支撑高端产品 [18] - 三问家居建立"3+2超级工厂"体系,保加利亚基地定位"德国研发-中国场景-欧洲制造"闭环 [20][21] - 埃及工厂年产10万吨原料,目标终端产值40亿元,实现"中国设计+非洲制造"模式 [22][23] 品牌与文化赋能 - 大疆占据全球民用无人机80%份额,拥有3500多项核心专利,主导ISO无人机国际标准 [26] - 三问家居构建"亚马逊+独立站+TikTok"品牌矩阵,客单价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28][30] - 通过收购美国Vitality品牌计划打造"新一代Lululemon",实现技术+渠道双重赋能 [35][37] 全球化商业模式创新 - 三问家居采用"先赋能后收购"策略,通过供应链协同降低采购成本5-10% [39][40] - 计划收购三家美国区域品牌,目标实现年营收200亿人民币,保持15%复合增长率 [38][42] - 将敦煌纹样与太空科技结合,形成"文化赋能+科技溢价"的独特竞争壁垒 [43][44]
康冠科技(001308)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10:26
经营情况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42亿元,同比增长10.82%,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15.81%,扣非后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31.75% [2] - 2025年Q1智能交互显示产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0.03%,出货量同比增长16.50%;创新类显示产品营收同比增长50.42%,出货量同比增长63.56%;智能电视营收同比增长5.88%,出货量同比增长30.98% [2] 品牌出海战略 - 线上搭建品牌独立站,通过第三方推广精准触达潜在客户,实现线上销售额和曝光量增长 [2] - 线下参加CES展、德国Gamescom展、日本TGS展、迪拜GITEX展等国际展会,与全球消费者交流,了解需求并展示技术 [2] - 未来加大研发投入,融合前沿技术推出新品,拓展海外市场,深化与全球合作伙伴协作,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2][3] 关税问题应对 - 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大部分是“一带一路”地区 [4] - 通过超级工厂MTO海外合作计划,在全球新建多个技术支持及服务中心,建立多个全资子公司及境外合作工厂 [4] - 坚持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开拓“一带一路”国家市场,视挑战为机遇 [4] 子品牌全球化布局 - 自有品牌“KTC”“皓丽(Horion)”“FPD”搭建海外媒体矩阵,积极参与国内外展会 [5] - KTC品牌显示器、移动屏上架亚马逊、Temu等平台,覆盖北美、欧洲等地;皓丽品牌入驻亚马逊;FPD品牌智能电视进入日本、美国市场,在日本半年内跻身电视品类前列,获亚马逊“最佳制造业转型新星”称号 [5] AI眼镜产品进展 - “KTC”品牌去年11月预计推出AI交互眼镜,产品于2025年1月在CES展会展出,详细进展待后续公告 [6]
华强北走出的草根姐弟,干到全球前三,年入百亿
创业邦· 2025-04-29 09:30
华强北创业历程 - 1999年江西双胞胎姐弟蔡华波、蔡丽江在华强北创立江波龙电子,主营存储卡、U盘等产品,如今年营收达130亿元 [7][9][36] - 初创时仅租用几平米柜台,依托华强北电子集散生态快速积累行业资源,2001年完成工商注册,姐弟分别持股70%和30% [9][10] - 早期通过MP3产业链完成原始资本积累,2002年因闪存囤货失误濒临破产,后意外因苹果iPod引发的闪存短缺实现扭亏为盈 [12][14] 技术转型与品牌突破 - 2011年推出自主品牌FORESEE,攻克eMMC/UFS存储技术,2012年工业级存储芯片通过国家电网等严苛测试,2015年成为传音手机核心供应商 [17][19] - 2010年代工业务占比70%,但毛利率仅8%-12%,远低于三星等原厂企业,倒逼自主创新 [15][17] - 2017年收购美光旗下雷克沙品牌,承接其4亿美元年销售额及200余项专利,实现高端消费市场突破 [22][24][25] 全球化战略与市场表现 - 收购雷克沙后海外营收占比从18%跃升至77.1%,进入全球70国零售体系,包括Best Buy、亚马逊等渠道 [32][36] - 2023年收购巴西SMART Brazil业务线,拿下巴西石油订单并导入自研UMIS芯片,建立欧洲分拨中心实现72小时泛欧配送 [33][35][36] - 2023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独立存储厂商,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超130亿元,雷克沙入选福布斯中国出海品牌TOP30 [36][39] 技术研发与产业链整合 - 投入超2亿元建设雷克沙实验室,累计申请专利2174项,推出全球首款1TB microSD卡及亚马逊销量前三的NM790 SSD [27] - 从长江存储采购晶圆到自研UMIS主控芯片,完成全链路资源整合,摆脱海外技术依赖 [39] - 2020年发起智慧终端存储协会,推动中国NM Card标准全球化,目标成为行业规则制定者 [42] 业务结构演变 - 从2010年代工占比70%转变为2024年自有品牌占比70%、技术定制20%、贴牌不足10%的格局 [41] - 形成FORESEE(行业存储)+雷克沙(消费市场)双品牌矩阵,客户覆盖惠普、比亚迪、巴西石油等跨界巨头 [25][27][33]
极米科技(688696):海外、车载积极在拓,Q4盈利表现大幅改善
长江证券· 2025-04-29 04: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极米科技作为智能投影行业龙头企业,坚持底层技术与产品创新双轮驱动,通过多样化宣传加强品牌影响力建立竞争优势 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海外家用智能投影产品发展处于早期,增长潜力逐渐打开 车载业务后续有望放量带动业绩增长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0、5.78、6.2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4.3、15.1和14.0倍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4.05亿元,同比下滑4.27%,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下滑0.30%,扣非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34.94% [2][4] - 2024年Q4公司实现营收11.23亿元,同比下滑1.02%,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367.35%,扣非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499.03% [2][4] 业务分析 营收结构 - 2024年投影整机产品同比-6.63% 长焦投影/创新产品/超短焦投影分别同比-3.67%/-35.80%/-26.75% 境内/境外分别同比-14.80%/+18.94% [11] 市场地位 - 内销行业量增价减,2024年中国智能投影市场(不含激光电视)销量604.2万台,同比+3.0%,销额100.1亿元,同比-3.5%,对应均价同比-6.31% 公司连续5年保持国内出货量及出货额双第一,IDC 2024年国内投影机销量TOP10及销额TOP10榜单中,分别有4款、6款产品上榜 [11] 海外拓展 - 公司坚定实施品牌出海和全球化业务布局,产品已进入欧洲、日本等区域主要线下渠道 [11] 车载业务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累计已获得8个车载业务定点,涵盖智能座舱、智能大灯等领域,2025年有望陆续开始车载定点的交付 [11] Q4情况 - Q4国补对终端销售有一定助力,2024Q4内销智能投影产品销额/销量/均价分别同比+7.04%/+9.67%/-2.40% [11] 盈利分析 全年情况 - 2024年公司毛利率达31.19%,同比-0.15pct,投影整机产品毛利率同比-0.99pct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同比-0.67/-0.80/+0.08/-0.57pct,全年归母净利率同比+0.14pct,剔除非经扰动后,全年扣非净利率同比+0.79pct [11] Q4情况 - 单Q4公司毛销差同比+10.47pct 外部国补助力下行业均价下滑幅度收窄,竞争态势缓和 内部夯实入门级DLP投影份额优势,提升中高端产品中激光投影占比,产品矩阵优化 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同比+0.75/-0.08/-1.19pct,单Q4归母净利率/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同比+11.28/+11.26pct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405|4048|4687|5089| |营业成本(百万元)|2343|2614|3102|3415| |毛利(百万元)|1062|1434|1585|1674| |销售费用(百万元)|598|567|609|611| |管理费用(百万元)|116|121|131|132| |研发费用(百万元)|368|364|412|433| |财务费用(百万元)|-50|-45|-56|-69| |营业利润(百万元)|84|357|604|692| |利润总额(百万元)|86|362|606|694| |所得税费用(百万元)|-34|4|30|69| |净利润(百万元)|120|358|575|624|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120|360|578|627| |EPS(元)|1.72|5.14|8.26|8.96|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230|436|606|671|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076|-46|-26|-56|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321|-262|0|0|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1167|128|580|614| |每股收益(元)|1.72|5.14|8.26|8.96|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3.29|6.23|8.65|9.58| |市盈率|57.11|24.33|15.15|13.97| |市净率|2.33|2.65|2.25|1.94| |EV/EBITDA|54.30|15.61|13.20|10.49| |总资产收益率|2.3%|6.5%|9.1%|8.9%| |净资产收益率|4.1%|10.9%|14.9%|13.9%| |净利率|3.5%|8.9%|12.3%|12.3%| |资产负债率|44.6%|40.3%|38.6%|36.3%| |总资产周转率|0.64|0.73|0.74|0.7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