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宝石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在2025CAME,感受美妆行业“中国式创新”的力量
FBeauty未来迹· 2025-09-28 14:37
展会概况 -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暨精品博览会(2025CAME)于9月25日至27日在南京举办 主题为"科技、品牌、共进" 汇聚上百家企业、500多个品牌、1000多款新品、14个国际组织及超百位演讲嘉宾 搭建"政产学研资用传"深度融合平台 [3] - 展会以高品质、高规格、高精尖和专业化、精品化、国际化为特点 汇集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珀莱雅、上美股份、华熙生物等美妆企业及巴斯夫、帝斯曼等原料企业 阵容堪称行业"全明星" [5] 科技与创新成果 - 珀莱雅展出红宝石系列、能量系列、源力系列、双抗系列等多系列产品 能量面霜2.0版应用复合配方CELLERGY PRO™ 为线粒体抗老领域前沿技术成果 [9][10] - 珀莱雅线粒体研究成果在IFSCC全球大会荣获2025十大基础研究奖 该奖项从68份现场发布论文中评选(总投稿1151份) 体现基础研究突破性 [11] - 上海家化发布行业首款皮肤糖化水平量化及成像设备AGEScan Lite 实现在体、实时、无创的皮肤糖化定量分析与成像 填补化妆品领域无创糖化检测空白 [12] - 半亩花田围绕"神经美容"理念开发产品 自创"闪式提取技术"提取格拉斯玫瑰有效成分 发现"牡丹肽"活性为普通提取物的1000倍 [14] - 欧莱雅展示全新第四代胶原小蜜罐 添加全球独家首发超分子重组胶原 协同玻色因PRO和四大胜肽 强化胶原抗老效果 并发布DARE科学传播模型 [16] - 资生堂呈现2000年起连续14届中国化妆品科学技术大会累计39个奖项成果 中国研发中心独立研究成果首次获奖 标志本土化科研创新里程碑 [17] 行业白皮书与科研发布 - OLAY联合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发布《中国化妆品行业胜肽应用与展望》白皮书 总结胜肽抗老科研50年成果 引领行业科学规范化发展 [18] - 欧诗漫举办"珍珠科技未来式"大会 展示58年珍珠科研成果 发布"PEARL"珍珠科技研发体系5维模型 创新成分"珍白因Pro"实现自噬级美白 [19][20] - 上美股份发布《2025韩束肽类研究与功效护肤品应用年鉴》 系统梳理全球多肽技术50年发展历程与三次技术跃迁 标志中国品牌具备国际研发实力 [22] 原料与技术创新 - 润辉生物创新研发"油溶玫瑰PDRN" 打破传统PDRN仅适用水基配方限制 提供多浓度、多规格定制方案 开发西洋参、侧柏等植物源PDRN产品 [26][28] - 珈凯生物通过AI算法自建植物分子数据和功效靶点库 实现植物成分与目标功效精准匹配 开发安糖优、修妍因等创新成分 [28][30] - 济肽生物应用AI实验室集成智能设计平台 提升研发效率 通过"肽矩阵"实现多维功效组合(如促胶原+抑皱+修护+抗氧化) [29][30] - 环特生物推出能量护肤、光感少女透白、细胞级抗衰等循证研发解决方案 提供多维度、多链路服务支撑体系 [30][31] - 诺斯贝尔发布"植物细胞智能制造平台" 推出GreenCall™植物愈伤细胞定向培养技术 布局创新原料开发高维度服务模型 [31][33] 产业链协同与国际化交流 - 展会开设数十场主题会议 邀请超百位重量级嘉宾 覆盖全产业链关键领域 包括IFRA主席、PCPC全球战略副总裁等分享全球法规动态与技术创新案例 [35] - 多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完成 包括化妆品功能植物成分研发和智造平台产学研合作项目 推动产业化促进与"科技+品牌"双轮驱动价值竞争 [37] - 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自2023年起连续两年超万亿元 成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消费市场 国货品牌在海外市场掀起"中国风"热潮 [38]
珀莱雅(603605):中报展现多品牌韧性,拟发行H股拉开国际化新篇章
东方证券· 2025-08-27 01:4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估值112.65元 [3][6][12] 核心观点 - 中报展现多品牌经营韧性 主品牌收入基本持平 彩棠同比增长21% OR洗护品牌实现103%高增长 原色波塔增长80% [11] - 毛利率同比提升3.56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稳步提升 [11] - 经营活动净现金同比增长95% 存货周转天数减少14天 中期每股分红0.8元 [11] - 拟发行H股推动品牌出海与海外并购 拉开国际化新篇章 [2][11]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4.44元/5.13元/5.88元(原预测4.56元/5.36元/6.06元) [3][12] - 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计为117.84亿元/129.26亿元/141.56亿元 同比增长9.3%/9.7%/9.5% [4]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7.58亿元/20.32亿元/23.30亿元 同比增长13.3%/15.6%/14.6% [4] - 毛利率持续改善 预计从71.4%提升至73.6% 净利率从14.4%提升至16.5% [4] 估值分析 - DCF估值采用10%的WACC和3%的永续增长率假设 [13][15] - 当前股价91.99元较目标价112.65元存在22.4%上行空间 [6] - 2025年预测市盈率20.7倍 市净率4.9倍 [4] 业务亮点 - 三大研发中心(杭州/上海/欧洲)聚焦原料端开发与数智化研发体系 [11] - 红宝石系列、双抗系列持续升级 新推防晒系列/源力系列/能量系列形成增长接力 [11] - 资产负债率从27.1%降至15.7% 流动比率从4.63提升至8.48 [17]
美护商社行业周报:多部门印发消费贷贴息方案,毛戈平盈喜-20250820
国元证券· 2025-08-20 03:17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重点关注美护、IP衍生品、黄金珠宝等新消费板块 [7][30] 核心观点 市场表现 - 本周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美容护理分别+0.98%/+0.40%/+0.07%,排名第18/20/22,同期上证综指+1.70%,深证成指+4.55%,沪深300+2.37% [3][15] - 子板块中酒店餐饮/一般零售/专业连锁涨幅居前(+2.06%/+1.55%/+0.95%),饰品/旅游景区跌幅居前(-1.17%/-0.54%) [3][17] - 个股方面:上美股份港股+4.80%,A股百亚股份+10.95%,毛戈平预计25H1净利润同比+35%-37% [19][5][28] 政策与宏观数据 - 消费贷贴息政策出台:个人消费贷款贴息1个百分点(不超过利率50%),实施期1年 [4][24] - 2025年1-7月社零总额28.42万亿(同比+4.8%),7月单月3.88万亿(同比+3.7%),商品零售表现优于餐饮(+4.9% vs +3.8%) [4][24] 细分领域动态 美护行业 - 毛戈平25H1收入同比+30.4%-31.9%,净利润同比+35%-37% [5][28] - 新氧Q2轻医美连锁业务营收1.44亿元(同比+426%),成熟门店单季均收519.9万元 [24] - 花王集团25H1净销售额8090亿日元(+2.67%),归母净利润496亿日元(+14.32%) [24] 出行链 - 全国民航第32周日均航班量17195架次,同比2019年+18.8%,国际航线恢复至2019年93.1%水平 [5][25] IP衍生品 - 阅文集团25H1 IP衍生品GMV达4.8亿元(接近2024全年水平) [6][27] - 泡泡玛特LABUBU/ZIMOMO与优衣库联名UT将于8月22日发售 [6][27] 零售 - 老铺黄金宣布8月25日产品提价 [6][27] - 小商品城25H1营收77.13亿元(+13.99%),净利润16.91亿元(+16.78%) [6][28]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标的:上美股份、巨子生物、珀莱雅、潮宏基等美护及IP衍生品企业 [7][30]
夏日营销的温度计:品牌如何在梗文化、人物共鸣与场景体验中赢得年轻人
经济观察报· 2025-07-07 09:52
品牌营销趋势观察 - 2025年夏季第一周多个行业品牌采用"共情"策略与用户互动 包括外卖 美妆 电商 运动等领域 [2] - 行业营销重点从单纯内容输出转向内容与场景的新平衡演练 [2] - 品牌营销底层逻辑转向情绪 节奏 关系与参与感的重新构建 [15] 美团外卖营销策略 - 6月30日上线新广告将小龙虾"工具化类比" 通过超现实视觉呈现强化产品存在感 [5] - 创意核心在于用"幽默+比喻"压缩传播产品价值主张"足量 饱满 有性价比" [5] - 在短视频时代利用"梗"作为高信息密度叙述单位 实现品牌价值高效传播 [5] 闲鱼代言人策略创新 - 7月1日宣布刘宇宁为首位代言人 突破传统代言模式 [8] - 代言人深度融入社区生态 参与开屏视频 打卡挑战等互动活动 [8] - 营销策略从"面孔信任"转向"场景共存" 从"曝光行为"升级为"社群内嵌" [8] lululemon夏日营销 - 发起"夏日乐挑战"活动 邀请贾玲与汪顺组成非典型运动CP [10] - 传递"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动感"的理念 弱化专业标准强调参与感 [10] - 活动在社交平台引发大量UGC内容 用户以个性化方式响应品牌 [11] 珀莱雅情感营销 - 6月30日官宣邝玲玲为红宝石系列"灵感大使" 围绕"年轻的秘密"展开传播 [14] - 通过人物叙事重新定义"抗初老"与"自我价值感知" [14] - 选择具有"非工业化流量"特质的代言人 建立与用户的价值立场共鸣 [14] 行业趋势总结 - 营销正转变为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温柔连接方式 [16] - 成功营销案例共同特征是将品牌形象变得更接近用户群体 [18] - 各品牌通过不同方式探索如何成为用户"愿意靠近 分享 记住"的存在 [18]
珀莱雅: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10:00
公司信用评级 - 联合资信维持珀莱雅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珀莱转债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1][3] - 公司现金类资产充裕,截至2025年3月底达47.34亿元,对全部债务保障能力强[6] - 公司债务负担较轻,资产负债率和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分别为28.15%和11.98%[6] 经营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1.04%至107.78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34%至18.89亿元[5] - 公司"大单品策略"持续成功,珀莱雅品牌在天猫精华品类和面霜品类排名第1,抖音美妆排名第2[5]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21%至2.10亿元,新获得25项专利[5] 财务指标 - 2024年公司营业利润率70.61%,净资产收益率28.90%,盈利能力表现良好[6] - 公司期间费用同比增长25.52%至57.01亿元,费用率提升至52.90%,对利润形成一定侵蚀[6]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07亿元,经营获现能力良好[7] 行业分析 - 中国化妆品行业竞争激烈,集中度低,前五大公司合计市场占有率约11.95%[12] - 行业技术壁垒较低,毛利率整体较高,期间费用以销售费用为主[12] - 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5%[12] 研发与生产 - 公司拥有229项专利,其中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23项[5] - 湖州生产基地扩建项目(一期)已投产,设计产能10118万支/年[21] - 2024年公司护肤类产品产能利用率74.85%,彩妆类产能利用率32.77%[23]
创始人儿子上任不到一年,珀莱雅昔日功勋几乎全数出局
公司高管变动 - 副总经理、董秘、财务负责人王莉于2025年5月19日离职,原定任期至2027年9月12日,离职原因为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4] - 研发总监蒋丽刚2022年离职加入百雀羚,首席营销官叶伟2023年离职加入上海家化,首席科学官魏晓岚也已离职 [4] - 2024年9月侯亚孟接任总经理,标志着公司进入"二代接班"阶段 [4] 新任高管团队 - 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期间任命首席科学官黄虎和首席研发创新官孙培文 [5] - 2025年4月新增两位研发负责人:Lieve Declercq(前雅诗兰黛基础科学研究副总裁)和常晓维(前联合利华、汉高高管) [5] - 2025年4月任命首席数字官胡宁波推动数字化转型,此前侯亚孟已牵头引入数字化工具 [5]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侯军呈1992年从化妆品代理起步,曾代理小护士、羽西等品牌 [7] - 2007年通过叶茂中策划的"深层补水"概念和大S代言迅速打开市场 [8] - 抓住电商红利,与头部主播合作推出红宝石系列、双抗系列等爆品,确立国货美妆领先地位 [9] 经营策略与挑战 - 2024年销售费用达51.6亿元(同比+30%),销售费用率48%,2018-2024年销售费用年均增长25%-40% [10] - 研发费用率长期维持在2%左右,低于行业水平 [10] - 前任管理层采用23个部门的扁平架构,新任管理层面临管理模式调整的挑战 [10] 品牌营销策略 - "早C晚A"概念由离职高管蒋丽刚提出,叶伟将其推广成为核心营销亮点 [4] - 历史营销投入集中在明星代言(如大S)和头部主播合作 [8][9]
珀莱雅(603605):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子品牌接力增长,规模效应驱动利润优化
长江证券· 2025-05-26 05: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维持该评级 [7][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主品牌稳增长、毛利率显著优化,规模效益带动归母净利润改善;2025Q1子品牌接力增长,强供应链议价及费用管控力凸显利润弹性;后续主品牌核心系列升级和子品牌持续增长有望贡献增量空间 [5][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30%;单四季度营收38.1亿元,同比增长4.3%;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23.4% [2][4] - 2025Q1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8.1%;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28.9% [2][4] 2024年情况 渠道与品牌表现 - 线上/线下营收102.3/5.3亿元,同比增长23.7%/-13.6%,线上态势良好 [5] - 主品牌营收85.8亿元,同比增长19.6%,产品推陈出新,扩展功效覆盖;彩棠营收11.9亿元,同比增长19%,扩张底妆类目;OR/悦芙媞/原色波塔营收3.7/3.3/1.1亿元,同比增长71%/9%/138% [5] 品类表现 - 精华及面霜于天猫平台领先,面部护理套装跃升至平台第2;彩棠小圆管粉底液增长,妆前乳位列天猫妆前类目第2 [5] 利润改善原因 - 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主因毛利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71.4%(运费率下降)、销售费率提升3.3个百分点(形象推广费增加)、管理费率节余1.7个百分点(股份支付费减少)、其他收益增加0.3个百分点(政府补助及增值税加计抵扣增厚) [6] 2025Q1情况 收入端表现 - 护肤/彩妆/洗护品类分别同比增长3%/22%/139%,预计彩棠保持增势,OR延续高增 [7] 盈利端表现 - 归母净利润提升2.7个百分点至16.5%,主因毛利率提升2.7个百分点至72.8%(主要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销售费用率节余1.2个百分点(小品牌经营改善,严控主品牌达播比例)、管理和研发费率分别收窄0.2、0.3个百分点 [7]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4.63、5.40、6.02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7]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包含2024A - 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等数据,如2025E营业总收入124.06亿元、归母净利润18.34亿元等 [17]
珀莱雅(603605):营收过百亿大关 龙头底色仍在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4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07.78亿元(同比+21.0%),归母净利润15.52亿元(同比+30.0%),扣非归母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29.6%)[1] - 2025Q1营收23.59亿元(同比+8.1%),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28.9%),扣非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29.8%)[1] - 2024Q4与2025Q1在收入稳健基础上实现20%+利润增长,受益于综合毛利率提升与费用端降本增效[1] 业务策略与产品表现 - 公司通过四大单品矩阵系列(双抗系列、红宝石系列、源力系列、能量系列)支撑客单价与复购率提升[1] - 2024年升级双抗系列、红宝石系列、源力系列核心大单品,并推出美白光学系列、油皮净源系列等新品[2] - 存量大单品系列升级延长生命周期,美白/油皮新系列贡献增量,驱动百亿收入后双位数增长[2] 行业竞争与公司优势 - 2024H2电商平台流量竞争激烈,美妆品牌利润率多承压,但公司利润率逆势提升[1] - 精细化运营与成本管控能力强,2020年转型以来品牌势能持续积蓄[1] 未来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25.84亿元(同比+16.75%)、144.40亿元(同比+14.75%)、163.02亿元(同比+12.89%)[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1亿元(同比+17.33%)、21.21亿元(同比+16.47%)、24.40亿元(同比+15.06%)[3]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4.60元/股、5.35元/股、6.16元/股[3]
“消费股新星”珀莱雅二连板,五粮液绩后涨超1%!消费ETF(159928)微跌,哪些消费股业绩提升最为明显?
新浪财经· 2025-04-28 09:31
文章核心观点 今日A股缩量下跌,消费ETF(159928)微跌但交投活跃,近60日资金持续流入消费;珀莱雅因业绩亮眼二连板获券商看好;消费股业绩密集出炉,部分公司净利润表现良好;消费ETF(159928)具有投资价值,其标的指数利润创新高且估值处于近10年低位 [1][3][8] 市场表现 - 今日A股缩量下跌,成交额降至1.07万亿,规模最大的消费ETF(159928)微跌0.37%,全天成交额近3亿元,交投高度活跃 [1] - 热门成分股中,珀莱雅二连板,五粮液绩后涨超1%,泸州老窖绩后微涨,贵州茅台收平;伊利股份跌超1%,牧原股份、山西汾酒微跌 [1] 政策消息 - 4月28日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表示将出台实施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促进消费方面包括扩大服务消费、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推动汽车消费扩容、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等举措,还将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加大对服务消费、养老产业等支持 [3] 珀莱雅点评 - 中信建投认为,珀莱雅多品牌发力迈入百亿规模,盈利能力优化显著,自23Q4毛销差走弱后调整,至24Q3环比回升、Q4起同比转正,2024全年线上营收102.34亿元,占比95.06%,多品牌矩阵逐步完善,2024年完成管理层换届,Q2收入端有望提速 [3] - 国联民生证券指出,2024年以来珀莱雅持续夯实“大单品策略”,存量大单品系列升级延长生命周期、美白/油皮等新系列贡献增量,有望驱动公司在百亿收入基础上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 [4] - 国信证券表示,珀莱雅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2024Q4/2025Q1毛销差分别为23.19%/27.15%,同比+1.57pct/+3.89pct,持续逆势提升 [4] 消费股业绩 部分公司一季度业绩 - 五粮液一季度营业收入369.4亿元,同比增长6.0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8.6亿元,同比增长5.8%;基本每股收益3.828元,同比增长5.8% [5] - 截至4月27日,消费ETF(159928)标的指数41只成分股中,22只发布一季报,14只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占比64%,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200%,燕京啤酒、海大集团、东鹏饮料增幅领先 [5] 部分公司全年及一季度业绩 - 截至4月27日,34只成分股发布一季报,21只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占比62%,安迪苏、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大北农、新希望归母净利润增幅居前 [7] - 4月28日,泸州老窖发布2024年年报,营业总收入311.96亿元,同比增长3.19%,归母净利润为134.73亿元,同比增长1.71%,拟10派45.92(含税),共计拟派发现金红利67.59亿元(含税),叠加2024年中期分红,2024年全年现金分红金额将超87亿元 [6] 消费ETF情况 - 资金持续流入消费,消费ETF(159928)近60日净流入近26亿元,截至4月25日,最新份额近190亿份,保持历史高位 [8] - 消费ETF(159928)标的指数利润迭创新高,估值仍处于近10年低位,去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191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9.44%,截至4月25日,最新市盈率20.37倍,近十年估值分位数1.17% [8] - 消费ETF(159928)标的指数具有穿越经济周期的盈利韧性,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67%,其中5只白酒龙头股共占比36%,养猪大户占比13%,其他权重股还包括伊利股份(10%)、海天味业(4%)和东鹏饮料(4%) [10]
雀巢中国换帅;珀莱雅营收首破百亿;优衣库中国退货政策收紧丨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27 10:29
雀巢中国换帅与市场表现 - 雀巢中国CEO张西强卸任 由菲律宾市场负责人马凯思接任 这是雀巢不再将中国市场设为独立大区后的人事调整[4] - 雀巢中国2022年单独设立大中华区 张西强成为首位本土CEO 曾制定2025年600亿、2030年1000亿营收目标[4] - 过去3年雀巢中国营收分别为401 6亿、436亿、408 69亿 增长遇瓶颈 与目标差距较大[4] - 雀巢中国高端化策略效果不佳 定价贡献率为-2 3% 显示涨价策略在中国市场失效[4] - 前CEO反思中国市场投资失误 如银鹭收购和婴幼儿奶粉份额下滑 认为中老年市场存在机会[4] 珀莱雅业绩突破与战略 - 珀莱雅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达107 78亿 同比增长21 04% 归母净利润15 52亿 同比增长30%[5] - 主品牌珀莱雅营收85 81亿 同比增长19 55% 天猫旗舰店成交金额排名第一[6] - 彩棠品牌营收11 91亿 同比增长19 04% 成为天猫国货彩妆第一 Off&Relax和悦芙媞营收均超3亿[6] - 提出"双十"战略 目标未来十年进入全球美妆前十 目前前十门槛为304亿[6] - 加大研发投入 在杭州、上海、巴黎设立三大研发中心 引进海外科学家[6] - 计划降低流量成本 通过内容带动自然增长 新设首席数字官建立ROI导向评估体系[6] 优衣库中国成本控制 - 优衣库中国收紧退货政策 仅限门店自提订单可线下退货 其他需退回线上指定地址[7] - 2024-2025财年中期中国大陆市场收益同比下降4% 经营溢利同比下降11%[8] - 新规引发社交媒体争议 显示品牌在成本管控与用户体验间的平衡难题[9] 三只松鼠业绩回暖与IPO计划 - 三只松鼠2024年营收106 22亿 同比增长49 3% 净利润4 07亿 同比增长85 39%[10] - 实施"高端性价比"战略 推出19 9元10包夏威夷果等亿级单品[10] - 抖音平台营收21 88亿 同比增长超80% 首次超越天猫成为第一大电商渠道[10] - 计划港股IPO 以强化全球品牌和供应链 应对零食行业价格战与竞争[10] 裕元集团利润预警 - 裕元集团预计一季度盈利下滑不超过25% 因鞋履制造成本上升影响毛利率[12] - 为耐克、阿迪等品牌代工 全球运动鞋市场份额第一 工厂分布于东南亚多国[12] - 美银证券下调其2025财年每股盈利预测8% 目标价降至14港元[12] 蜜雪冰城营销活动 - 蜜雪冰城雪王IP在绍兴打卡水上秋千 带动社交媒体热度 引发友商模仿[14] - 3月上市时因七个分身敲钟上热搜 4月江南游再次出圈 显示强IP运营能力[15] 伊利与刘晓庆合作 - 伊利联合刘晓庆推出「正话反说」短片 借助其翻红热度为女性群体发声[16] 茶饮行业苹果饮品趋势 - 霸王茶姬、古茗等20多个品牌推出苹果饮品 包括奶茶、果咖等品类[17] - 小红书苹果咖啡相关笔记119万+ 苹果饮品笔记54万+ 显示高热度[17] - 苹果适口性强、供应稳定 去年茉莉奶白「针王苹果」已现爆款潜质[17] 橘朵副牌推出 - 橘朵推出首个副牌「橘朵橘标」 主打防晒防汗高性能彩妆[18] - 瞄准户外运动场景 首批产品涵盖底妆、腮红等 顺应"防晒+"趋势[18] 斯凯奇中国市场下滑 - 斯凯奇Q1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全球营收24 1亿美元 低于预期[20] - CEO称仍看好中国市场 将继续投资产品与营销[20] 永辉超市业绩下滑 - 永辉Q1营收174 79亿 同比下降19 32% 净利润1 48亿 同比下滑79 96%[21] - 因战略转型关闭273家门店 47家调改门店客流提升但占比有限[21] 霸王茶姬海外扩张 - 霸王茶姬首家北美门店在洛杉矶试运营 首日排长队[22] - 2019年起布局全球化 已在东南亚开设上百家门店[22] 泡泡玛特海外增长 - 泡泡玛特Q1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5%-480% 美洲增长895%-900%[23][24] - 全球扩张为核心引擎 业务已覆盖23个国家及地区[24] 可口可乐与星巴克动态 - 可口可乐中国新任CFO Amit Kumar Tibrewal到任 原为拉美战略高级副总裁[25] - 星巴克入驻京东外卖 打通会员体系 设置专属点单界面[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