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跷跷板效应

搜索文档
专访永明金融邓斌:险资配置需在不确定环境中寻找确定性收益|湾区金融大咖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00:37
中国资产吸引力 - MSCI中国指数今年以来上涨近13%,国际资金正参与中国资产重估[1] - 大长线资金着眼于10-20年发展前景,持续持有中国资产[1] - 中期资金关注地缘政治和中国科技发展进程,等待明确信号进入市场[1] 险资配置策略 - 国际长线资金在中国市场采用"哑铃型配置":高分红国企股与新兴科技产业链(算力/芯片/AI)[1] - 险资投资遵循"三不投"原则:无法风险管理/定价/退出的资产不投[3] - 亚洲市场险资对另类资产(如私募债)需求攀升,形成配置新趋势[2] 科技行业投资 - AI发展推动算力需求,带动电网升级和铜矿需求,电力及铜矿龙头被视为确定性机会[2] - 科技领域投资需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关注产业链龙头企业[2][8] 黄金市场动态 - 中国险资获准投资黄金,预计中长期持有量达208-555吨(占全球需求2%以内)[3] - 黄金长期看涨因安全资产需求及纸币贬值预期,但险资配置面临流动性挑战[3][7] 利率与债券市场 - 美债利率上升提升险资偿付能力,支持配置高收益资产[5] - 长期利率上行概率低,科技应用将降低生产成本缓解通胀[5] - 美债评级下调短期影响有限,全球安全资产需求仍集中于此[6] 港股与板块机会 - 港股走势取决于中美关系及中国自身发展,资金回流信心与不确定性消除相关[9] - 中国优质头部资产(如医疗/新能源)对外资吸引力显著,医疗产业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10] - 低利率环境推动股票上涨,融资成本下降利好经济发展和投资扩张[11]
侃股:债券ETF可作为补充交易策略
北京商报· 2025-06-02 12:01
债券ETF产品特性 - 债券ETF是跟踪债券指数的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其底层资产多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地方政府债等低风险债券 [1] - 相较于直接投资债券,债券ETF通过分散化配置降低了单一债券违约风险,同时通过T+0交易机制实现了资金的即时流动 [1] - 债券ETF的管理费率普遍低于主动管理型债券基金,且交易成本低廉 [1] - 部分债券ETF可作为质押券参与回购交易,实现杠杆增厚收益,场内T+0交易机制允许投资者通过日内波段操作捕捉超额收益 [2] 债券ETF投资价值与策略 - 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债券ETF的收益主要来自债券利息与交易价差,其长期收益可能不及股票ETF,但胜在收益稳定性强、回撤风险低 [1] - 可转债ETF具备股债双性,其抗跌属性使其在股市下跌时仍能提供正收益,成为保守型投资者的避风港 [1] - 对于股票投资者,在股市处于高估值区间或缺乏明确主线时,将部分资金转向债券ETF能降低组合波动率,并通过利息收入实现闲置资金增值 [1] - 投资者可通过做空国债期货,同时买入债券ETF进行套利交易 [2] - 当市场利率下行时,债券ETF的净值可能因债券价格上涨而提升,投资者可通过短期交易锁定收益 [2] 债券ETF市场前景 - 未来,随着债券ETF市场的不断发展,债券ETF的流动性与多样性将进一步提升 [2] -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债券ETF的低门槛与透明度使其成为参与债券市场的便捷通道 [2] -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债券ETF的质押回购功能与套利空间提供了更高效的资金管理工具 [2] - 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券ETF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动态调整资产配置的灵活工具 [3] - 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债券ETF有望成为更多投资者资产组合中的标配 [3]
6月债市调研问卷点评:震荡或为债市主旋律
浙商证券· 2025-05-30 01: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站在5月底展望6月,投资者对债市行情分歧增大,看多情绪降温、看空比例上升,债市震荡偏弱可能性增大;资金面是关注核心,投资者对短期国债和中低等级城投债偏好边际提高;投资者对6月债市有四点主流预期,包括长期国债收益率“上有顶下有底”、债市震荡偏弱、二季度经济预期改善后短期货币政策宽松可能性有限、短期国债及中低等级城投债受偏好且投资者多稳定仓位或持币待购 [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震荡或为债市主旋律 - 2025年5月27日发布债市调查问卷,截至5月28日17时收到352份有效问卷,涵盖各类投资者 [8] - 投资者对10年国债收益率下限,47%认为大概率落在1.60%-1.65%区间,39%认为将向下突破1.60%;上限56%认为落在1.70%-1.75%区间,23%认为不突破1.70%;降息后投资者修正对其核心运行区间预估,1.60%附近有止盈调整压力,上限判断降低 [10][11] - 投资者对30年国债收益率下限,超80%认为落在1.80%-1.90%区间,11%认为向下突破1.80%;上限约77%认为落在1.90%-2.00%区间;5月以来其在1.85%-1.95%区间窄幅震荡,投资者对其持续震荡预期强化 [13] - 投资者对二季度经济走势,16%认为“同比回升、环比超过季节性”,23%认为“同比回升、环比持平季节性”,34%认为“同比回升、环比弱于季节性”,27%认为“同环比均走弱”;4月中美贸易摩擦使投资者悲观,5月中旬联合声明使悲观预期占比从62%降至27% [15][17] - 投资者对降准,20%认为年内不再降准,近半数认为在三季度,28%认为在四季度;对降息,18%认为年内不降息,近半数认为在三季度,31%认为在四季度;5月降准降息后资金面未完全放松,联合声明或支撑经济,市场预期刺激政策节奏及力度放缓,围绕货币政策博弈持续 [19] - 投资者对美日债券波动,45%认为对国内债市影响有限,部分认为会通过中美利差制约货币政策空间等方式影响 [22] - 投资者对6月债市行情,40%认为走强(16%预期牛陡、24%预期牛平),22%认为偏弱,17%认为长短端分化(短端强、长端弱),9%认为短端弱、长端强;投资者分歧增大,乐观情绪降温,长期国债赔率不足制约走强,短期国债偏好提升 [23] - 投资者对债市操作,40%认为保持仓位稳定,31%认为持币观望待回调加仓,12%认为加仓,12%认为止盈减仓,5%认为降久期控制风险;多数投资者操作中性,待回调加仓占比提升,反映潜在购买力量充裕 [28] - 投资者6月看好债券品种,中短利率债和长利率债受青睐,超长债偏好回落,同业存单、中低等级城投债等被看好程度提高;短期方向难把握时,中短利率债因赔率高受青睐,中低等级城投债可增厚收益 [30] - 投资者认为6月债市定价主线逻辑,货币政策及资金面是核心,对财政政策及政府债发行关注度降低,对权益市场表现关注度提高;央行货币政策和资金面是关注因素,投资者关注权益市场表现及股债跷跷板效应 [33]
机构:债市呈现结构性机会,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连续6天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5-29 03:53
国债期货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29日11:30,国债期货集体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58%,10年期主力合约跌0.25%,5年期主力合约跌0.16%,2年期主力合约跌0.05% [3] - 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下跌0.57%,最新报价110.86元,盘中换手17.94%,成交12.88亿元,市场交投活跃 [3] - 近1月日均成交23.73亿元 [3] 存款利率调整与债券市场影响 - 国有大行及多家股份制银行同步下调存款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首次跌破1%降至0.95% [3] - 甬兴证券认为存款利率破1%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入新阶段,需把握短期流动性宽松红利,同时警惕中期股债跷跷板效应 [3] - 投资者应动态跟踪政策传导效果与经济复苏节奏,关注存单利率上行压力对债市情绪的压制 [3] 30年国债ETF博时表现 - 最新规模达71.97亿元,创近1年新高 [4] - 最新份额达6465.97万份,创近1年新高 [4] - 近6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5.03亿元,日均净流入8375.32万元,最高单日净流入2.02亿元 [4]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最新融资买入额4498.14万元,融资余额5295.74万元 [4] - 近1年净值上涨14.13%,指数债券型基金排名3/378,居于前0.79% [4]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5.35%,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10.58%,涨跌月数比9/4,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2.20% [4] - 月盈利百分比69.23%,月盈利概率70.79%,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100% [4]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0.97% [4] 30年国债ETF博时风险与收益指标 - 近1年夏普比率1.02 [5]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6.89%,相对基准回撤1.28% [5] - 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 [5] - 近1年跟踪误差0.071% [5] 30年国债ETF博时跟踪标的 - 紧密跟踪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选取符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30年期国债期货近月合约可交割条件的债券作为指数样本 [3]
固收周报:存款利率破1%对债市影响几何?-20250529
甬兴证券· 2025-05-29 03: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存款利率下行短期有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长期可能导致存款流向股票和债券市场;存款利率破 1%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入新阶段,债市呈现结构性机会,需把握短期流动性宽松红利,警惕中期股债跷跷板效应,投资者应动态跟踪政策传导效果与经济复苏节奏,关注存单利率上行压力对债市情绪的压制 [4][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利率债 - 流动性观察: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央行净投放 12295 亿元,银行间和交易所资金价格多数上行,DR001 下行 6.61BP 至 1.5652%,DR007 下行 5.14BP 至 1.5860%,隔夜 GC001 上行 10.90BP 至 1.6700%,GC007 上行 7.00BP 至 1.7110% [16][21][23] - 一级市场发行:2025 年 05 月 19 日 - 2025 年 05 月 25 日,利率债发行 9683.22 亿元,净融资额 5480.79 亿元,国债募集 5578 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募集 1620 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增加,募集 2485.22 亿元 [28] - 二级市场交易: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国债 1、3、5、7 年期收益率下行,10 年期上行,10Y - 1Y 期限利差走阔;国开债 1、3 年期收益率上行,5、7、10 年期下行,10Y - 1Y 期限利差收窄 [34] 信用债 - 一级市场发行:2025 年 05 月 19 日 - 2025 年 05 月 25 日,信用债发行规模增加,新发行 881 只,规模 12482.16 亿元,净融资额 1296.54 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只数占比最大,金融债发行额占比最高;AAA 级发行规模占比 78.13%;发行主要以 3 - 5 年以内为主;金融业发行只数最多 [43][45] - 二级市场交易: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城投债和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整体下行,AA 评级 5 年期城投债下行幅度最大为 8.84BP,AAA 评级 7 年期中短期票据下行幅度最大为 6.83BP [53] - 一周信用违约事件回顾:2025 年 05 月 19 日 - 2025 年 05 月 25 日,1 家企业主体信用债出现违约 [56] 大类资产周观察 - 欧美股指多数下行: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美三大股指下跌,欧洲三大股指分化,亚太股指整体下跌 [57][58] - 美债收益率整体上行: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1、3、5、7、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10Y - 1Y 期限变动 6.00BP 至 36.00BP [60] - 美元指数走弱,非美货币走强: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美元指数周跌 1.84%,英镑、欧元兑美元上涨,美元兑日元、人民币下跌 [62] - 周内原油回落,黄金价格上涨: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黄金价格上涨,原油价格下跌 [64] 投资建议 存款利率下行短期缓解银行净息差,长期或使存款流向股票和债券市场;部分中小银行或发行 NCD 补充负债致短期存单利率上行;短期存款脱媒,部分资金流向债市推动短端利率下行,风险偏好强的资金流向权益市场;长期商业银行加速改革,拓展财富管理等业务 [65][67]
控回撤与持债结构:Q1债基全梳理-20250516
国金证券· 2025-05-16 11: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债基新发数量延续回落,募集规模缩减至千亿以下,存量债基份额减至9.03万亿份,与债市承压、股债跷跷板效应显性化有关 [5][11][15] - 公募基金偏好切换,回归增持票息资产,细分券种上集中增持银行次级债,小幅增持普信债,连续三个季度减持一般商金债 [5][20][23] - 城投债把握短端下沉确定性,2年内品种持仓占比达2/3,浙江、山东、天津增持力度大,重庆持仓久期显著拉长 [5][32][35] - 产业债增持集中在建筑装饰行业,公用事业、综合、交通运输重仓规模前三,1年内持仓占比创新高 [5][43][46] - 金融债挖掘小众品种,重新买回中小行次级债,配置转向短端发力,保险债持仓规模创新高 [5][49][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概览增量资金:债市行情震荡,债基规模回落 - 2025年一季度新发行债券型基金57只,募集规模878亿元,创近三年新低 [2][11] - 债市承压,股债跷跷板效应显性化,股市吸引增量资金,债市情绪不佳 [2][15] - 普通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较上季度涨幅4.7%,债券型基金指数环比仅涨0.02%,长债基金收跌 [2][15] - 一季度末债券型基金存续份额环比减少0.44万亿份至9.03万亿份 [15] 重仓券看偏好:布局短债的一致性 - 一季度基金对信用债重仓规模环比上升3.2%至8065亿元,对利率债持仓规模环比减少1031亿元 [20] - 集中增持银行次级债,连续三个季度减持一般商金债,二永债、城投债、产业债、保险债重仓规模增加 [23] - 城投债持仓集中在AA+、AA、AA(2)等级,AA及以下品种持仓占比稳定在56%附近 [28] - 城投债持仓久期以2年内为主,占比达2/3,3年以上品种占比控制在15%以内 [32] - 浙江、山东、天津城投债增持力度大,浙江重仓规模超130亿元 [35] - 重庆城投债持仓久期显著拉长,环比拉长1.04年至2.19年 [39] - 产业债增持集中在建筑装饰行业,公用事业、综合、交通运输重仓规模前三 [43] - 1年内产业债持仓占比超越2022年三季度创近年新高,3年内持仓占比约74% [46] - 交通运输行业持仓久期拉长至2年以上,煤炭债久期拉长0.4年左右 [46] - 中小行次级债持仓规模增加54亿元,占二永债比重升至15% [49] - 对二级资本债配置力度放缓,对银行永续债重新转为净买入 [49] - 配置策略转向短端发力,1年内二级资本债增持力度最大,1年内、1 - 2年银行永续债受偏好 [53] - 基金对保险债持仓规模创历史新高,已连续三个季度增持 [57]
关税超预期下调,后续市场怎么看?——中美发布联合关税声明政策点评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5-12 14:06
关税调整幅度 - 美方对华关税从145%分阶段调降至30% 含2月 3月各上调10%基础税率后 5月通过谈判将美国4月加征的对等关税从34%削减24%至10% [1][4] - 中国同步暂停24%对美加征关税 将对美国商品税率从125%对等下调至10% [1][4][5] 市场短期影响 - A股有望迎来情绪面与基本面的双重提振 市场风险偏好有望得到显著修复 [1] - 前期深度调整的创业板指与中证1000指数或成为弹性修复主力 [1] - TMT板块 通信 计算机 电子 将受益于市场情绪回暖以及成交活跃度的提升 带动科技成长风格强化 [2] 行业影响 - 出口产业链相关行业 新能源 机械 家电 将直接受益于出口渠道改善效应 盈利预期上修将带动相关行业修复 [2] - 股债"跷跷板"效应下 部分投资者可能将资金转向权益市场 导致利率债抛压加剧 [2] - 关税调降将提振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长久期利率债面临阶段性回调压力 [2] 中长期市场影响 - 当前美国对中国的关税税率仍高达30% 出口相关产业仍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冲击 [1] - 中美贸易关税后续仍存在上调空间 800美元小额免税政策 De Minimis Exemption 也尚未调整 [1][5] - 潜在税率上调预期和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加速部分跨国企业供应链"去中国化"的进程 [1] 政策执行细节 - 美国已自5月2日起正式取消针对中国 含香港 输美商品价值800美元以下的"小额免税"政策 改征30%从价关税或25美元/件固定税 以较高者为准 [5] - 6月1日后将上调至50美元/件 该政策导致中国中小跨境企业及电商运营成本激增 [5]
周度金融市场跟踪:本周A股呈现普涨行情,债市震荡分化走陡(5月5日-20250511
中银国际· 2025-05-11 11:24
股票市场 - A股五一节后4个交易日普涨,小盘股走势更强,沪深300涨2.0%、中证1000涨2.2%、中证2000涨3.6%、微盘股指数涨5.7%,已连涨4周[2] - 港股恒生指数涨1.6%,恒生科技指数跌1.2%;美股小幅下跌,标普500指数跌0.5%,纳斯达克100指数跌0.2%[2] - 31个一级行业指数全收涨,国防军工、通信和电力设备领涨[2] 成交情况 - 本周成交额较节前放量,日均成交1.35万亿元,较上周上升22.6%[2] - 全A周度换手率1.6%,换手率ZScore由上周0.3升至0.8;沪深300换手率0.4%,换手率ZScore由-0.5升至-0.3;中证1000换手率2.2%,换手率ZScore由-0.2升至0.1[2] 估值情况 - 截至周五收盘,沪深300市盈率12.4,2015年以来市盈率ZScore等于-0.2;中证1000市盈率40.6,2015年以来市盈率ZScore等于-0.3;标普500市盈率25.3,市盈率ZScore为0.2;纳斯达克100指数市盈率30.9,市盈率ZScore为0.3[2] 债券市场 - 本周整体震荡偏强,现券曲线走陡;周二央行净回笼6820亿元,现券收益率小幅上行;周三央行宣布降准0.5%,下调政策利率0.1%,短端收益率下行,中长期收益率先下后上[3] - 周四降准降息引导资金中枢下行,央行净投放1586亿元,DR007降至1.65%,曲线继续陡峭化;周五现券窄幅震荡,资金面充足,DR007降至1.58%,曲线走陡行情暂止[3] 汇率和商品市场 - 本周美元指数回升0.4%收100.42,美元兑人民币离岸汇率涨0.4%收7.24[3] - 本周黄金上涨2.6%收至3326美元/盎司,原油反弹,布伦特原油涨4.0%收至63.9美元/桶,WTI原油涨4.6%收至61.1美元/桶;国内南华商品指数跌0.8%,7个一级商品指数6个下跌,仅贵金属指数涨0.4%[3]
降准降息政策出台 债市短端与长端利率分化明显
搜狐财经· 2025-05-08 07:48
货币政策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1] - 政策推出十项稳增长措施[1] - 7天期逆回购政策利率下调至1.4%[2] 债券市场反应 - 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75个基点至1.445%[1]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2.45个基点至1.887%[1] - 短端利率维持下行态势而长端利率转为上行[1] 市场分析 - 降准降息直接补充市场流动性缓解负利差现象使短债受益[1] - 长债受止盈情绪压制交易逻辑从"买预期"转向"卖现实"[1] - 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因政策力挺股市预期升温[1] 历史数据参考 - 2024年9月24日降准降息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阶段性上行[2] - 短端利率对流动性松紧更敏感降准降息有利于短端[2] - 长端利率走出利多出尽行情出现上行修复[2] 未来展望 - 二级市场回购利率预计逐步向1.4%靠拢缓解收益率倒挂[2] - 资金利率下行有望为债市提供支撑但下行节奏缓慢[2] - 债市或进入"慢牛"模式因机构止盈需求暂时不明显[2]
离岸人民币日内升破7.27关口;天茂集团宣布推迟发年报丨金融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21:24
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 3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8.74万亿元,其中国债发行1.28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9788亿元,金融债券发行1.02万亿元 [1] - 截至3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183.1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托管余额161.8万亿元,交易所市场托管余额21.3万亿元 [1] - 债券承销业务增量或提振券商投行收入预期,地方政府债放量可能加速基建项目资金落地节奏 [1] 金融"五篇大文章"统计制度 - 央行召开会议部署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落地工作,要求金融机构加强数据质量管理 [2] - 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数据治理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新能源、科创等产业链将获得更精准的融资支持 [2] - 传统高碳行业或面临信贷结构调整压力,长期看有助于优化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框架 [2] 央行逆回购操作 - 央行开展340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50%,实现净投放1200亿元 [3] - 逆回购规模精准对冲到期压力,操作利率持平传递政策连续性信号,有助于稳定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 [3] -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保持中性偏松格局,利好债市配置需求,基建、消费等领域企业融资环境有望改善 [3] 天茂集团年报推迟 - 天茂集团因部分信息需补充提供,推迟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4] - 公司股价开盘即跌停,收盘报3.04元/股,总市值缩水至150亿元 [4] - 保险板块或面临估值体系重构,信息披露完善的蓝筹标的可能更受资金青睐 [4] 离岸人民币汇率 -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短线拉升逾百点,盘中升破7.27关口,最高触及7.2647 [5] - 汇率企稳预期或提振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积极性,对北向资金偏好的消费蓝筹及高股息标的形成支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