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

搜索文档
部分港股医药股股价翻倍式上涨,警惕蹭热度炒概念
证券时报· 2025-09-17 01:08
公司股价表现 - 药捷安康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获乳腺癌Ⅱ期临床默示许可后,股价从9月10日开始加速上涨,至9月16日达679.50港元,短短几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8倍 [1] - 福森药业因研发产品“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I)”上市申请获批,股价在9月16日盘中暴涨超400% [2] - 药捷安康股价在9月16日出现剧烈波动,从暴涨超50%转为暴跌超50% [3] 公司产品与管线 - 药捷安康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是一款多靶点激酶抑制剂,主要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三个关键通路,有潜力解决胆管癌、前列腺癌、肝癌、乳腺癌、胆道癌和泛FGFR实体瘤等多个耐药、复发或难治实体瘤 [1] - 福森药业获批的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为仿制药,其原研药厂为勃林格殷格翰和礼来,该药物已获美国FDA批准并于2019年进入国内市场 [2] - 药捷安康目前尚未实现任何主营业务收入,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23亿元 [1] 行业背景与市场情绪 - 创新药板块成为资本市场热门领域,创新药“出海”商务拓展金额创下新高,被视为板块价值重估的重要逻辑 [2] - 创新药所针对的疾病领域存在巨大未满足市场需求,国家出台加快审评审批、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创新药研发,提振了市场信心 [2] - 市场对医药股的炒作存在风险,缺乏基本面支撑的炒作最终可能导致跟风投资者损失惨重 [3] 信息披露与投资考量 - 上市公司在发布药品研发进展时,应详细披露临床试验阶段、入组患者数量、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指标等情况 [3] - 上市公司应参考同类型药物平均成功率说明研发成功率,分析市场竞争格局及自身产品差异化优势 [3] - 投资者在买入尚未有商业化产品的医药公司股票前,应充分了解公司在研管线情况并警惕失败风险 [3]
细分领域分析与展望(2025H1)——CDMO
2025-09-17 00:50
**CDMO行业与相关公司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CDMO(合同开发与制造组织)和CRO(合同研究组织)[1] * 提及的公司包括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泰子(药明康德子公司)[1][3][11][12][13] **CDMO行业核心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CDMO行业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接近12%)[2][3] * 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 扣非净利润增速近30%[1][3] * 业绩驱动因素包括订单加速、创新药需求提升及国际影响力深化[1][3] * 订单向头部企业集中 药明康德在手订单增长37% 泰子业务增长近150%[1][5][11] **CRO行业表现与展望** * CRO板块在2025年上半年股价涨幅超过75%[2] * 面临基数效应、订单价格内卷及撤单压力[4] * 随价格内卷趋缓和新增订单显现 下半年业绩有望向好[1][4] **医药板块估值与投融资环境** * 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 具备向上弹性[1][5] * 全球投融资1-7月基本持平去年同期 7月金额增长20%[6] * 国内投融资起底回升 2月至5月单月投资额实现双位数增长[6]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和港股18A标准为创新药企上市提供资金支持[6][7] **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地位与影响力** * 中国创新药企临床试验数量占全球比例从2016年不到10%增至2023年约28%[1][8] * 肿瘤药临床试验占比从2016年15%提升至35.5%[1][8] * 高盛预计2030年前后中国创新药在FDA审批中占比有望达30%[3][8] * 2025年上半年国内5000万以上规模BD交易占全球35%[3][9] **重点公司表现与前景** * 药明康德2025上半年收入增长20% 扣非增长26% 在手订单567亿人民币[3][11] * 药明康德欧美订单持续加速 海外产能扩张 资本支出指引70%-80%[11] * 康龙化成2025上半年收入增长15% 调整后净利润增长近10%[12] * 康龙化成实验室服务收入增长15.5% CMC收入增长18% CGT业务处于导入期[12] **行业总结与展望** * CDMO业绩韧性和订单兑现度优于CRO[1][4] * 头部企业有望保持双位数以上订单和收入增长[13] * 地缘政治影响钝化 对业绩韧性和确定性信心增强[11][13] * 海外产能贡献将在未来业绩中占据更重要位置[13]
部分港股医药股股价翻倍式上涨 警惕蹭热度炒概念
证券时报· 2025-09-17 00:38
9月10日,药捷安康发布公告称,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获得乳腺癌Ⅱ期临床默示许可。发布公告 后,公司股价即从当日开启加速上涨态势,一路飙升至9月16日的679.50港元,短短几个交易日累计涨 幅超8倍。 公司股价暴涨的背后,是市场对公司产品赋予的想象力。招股书显示,公司管线布局的核心产品替恩戈 替尼是一款具有独特机制的多靶点激酶(MTK)抑制剂,主要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三个关 键通路的激酶,有潜力解决多个耐药、复发或难治实体瘤,包括胆管癌、前列腺癌、肝癌、乳腺癌、胆 道癌和泛FGFR实体瘤。 场的巨大潜力。同时,创新药所针对的疾病领域存在未被满足的巨大市场需求,且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 励创新药研发的政策,如加快审评审批、给予税收优惠等,这些都极大提振了市场对创新药板块的信 心。 但需要注意的是,从行业惯例来看,创新药的研发充满不确定性,即使进入后期临床试验,仍面临临床 失败、审批延迟、市场竞争等多重风险。在9月10日发布的公告中,药捷安康提到,无法保证公司将能 最终成功开发及销售相关产品。 药捷安康股价9月16日从暴涨超50%到暴跌超50%,表明缺乏基本面支撑的炒作,最终会由跟风炒作的 ...
部分港股医药股股价翻倍式上涨,警惕蹭热度炒概念
证券时报· 2025-09-17 00:35
近期,部分医药公司的股价演绎堪称港股市场的"现象级"行情,公司发布药品研发进展后,迅速 吸引资金关注,股价翻倍式上涨。 9月10日,药捷安康发布公告称,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获得乳腺癌Ⅱ期临床默示许可。发布公告后,公司 股价即从当日开启加速上涨态势,一路飙升至9月16日的679.50港元,短短几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8倍。 公司股价暴涨的背后,是市场对公司产品赋予的想象力。招股书显示,公司管线布局的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是 一款具有独特机制的多靶点激酶(MTK)抑制剂,主要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三个关键通路的激 酶,有潜力解决多个耐药、复发或难治实体瘤,包括胆管癌、前列腺癌、肝癌、乳腺癌、胆道癌和泛FGFR实 体瘤。 与股价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药捷安康目前还未实现任何主营业务收入,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23 亿元。 作为一家典型的生物科技企业,药捷安康的估值完全依赖于其在研管线的潜力,但公司的管线价值能 否支撑目前的市值存在疑问。 无独有偶,港股上市公司福森药业在公司研发产品"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I)" 上市申请获批,也带动公司股 价9月16日盘中暴涨超400%。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获 ...
药捷安康的“疯狂一日游”行情:股价从最高679.5港元跌至192港元 多只创新药ETF承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0:23
公司业务与财务状况 - 公司是一家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 专注于肿瘤 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开发 [1] - 公司目前没有商业化产品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0元 亏损1.23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于2023年6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 IPO发行价13.15港元 总股本约3.97亿股 [1] 股价异动表现 - 9月16日早盘股价最高达679.5港元/股 创历史新高 市值逼近2700亿港元 [1][4] - 当日午间休盘时股价维持619港元/股 较前日收盘价上涨49.16% [1] - 下午两点后股价快速下跌 收盘报192.00港元/股 单日跌幅达53.73% [2][4] - 市值从近2700亿港元大幅缩水至762亿港元 [4] 股价波动原因分析 - 公司于9月8日被纳入港股通标的及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 [3] - 南向资金自9月8日起持续买入 截至9月15日港股通净买入306.25万股 占实际流通股本56% [3] - 多只创新药ETF被动配置公司股份 形成集中买盘 [3][5] - 实际流通股仅约549万股 流通盘小使股价易受资金推动 [1] 市场影响 - 公司被纳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在相关ETF中市值占比均达2.62% [5] - 9只跟踪该指数的产品规模总计371.23亿元 带来数亿元被动买盘 [5] - 股价跳水导致汇添富 工银 鹏华 银华等多家机构旗下创新药ETF净值承压 [5] - 股价最高点时市值在国内创新药企业中排名第三 仅次于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 [4]
药捷安康的“疯狂一日游”行情:股价从最高679.5港元跌至192港元,多只创新药ETF承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0:09
股价异动表现 - 9月16日股价盘中最高达679.5港元 较前日大幅上涨63% 市值一度逼近2700亿港元[1] - 当日收盘价暴跌至192港元 单日跌幅达53.73% 市值缩水至762亿港元[1][2] - 纳入港股通后出现连续大涨 除9月9日与16日外 其余交易日涨幅均超20%[3] 公司基本面状况 - 公司处于注册临床阶段 专注于肿瘤/炎症/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疗法研发[1]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0 亏损达1.23亿元人民币[1] - 目前尚无商业化产品上市 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变动[1] 股本结构与流动性特征 - 总股本约3.97亿股 IPO发行价13.15港元[2] - 实际流通股仅549万股 占比较低 流通盘极小[2] - 流通筹码有限导致股价易受资金集中买入影响[2] 港股通纳入影响 - 9月8日正式纳入港股通标的 同时进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3] - 南向资金持续加码 截至9月15日净买入306.25万股 占实际流通股本56%[3] - 纳入前最后一个交易日(9月5日)收盘价63.1港元 纳入首日即涨20.13%[3] 对创新药ETF影响 - 多只创新药ETF持有公司股份 市值占比均约2.62%[4]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跟踪产品规模总计371.23亿元[4] - 被动配置买盘达数亿元规模 股价跳水导致相关ETF净值承压[4]
首家中美合资药企60%股权确认出售!BMS表态继续投资中国市场,会影响药物供应吗?
新浪财经· 2025-09-16 23:54
公司股权交易 - 百时美施贵宝确认出售其持有的上海施贵宝60%股权给高瓴资本关联公司 交易预计2026年初完成[1] - 上海施贵宝成立于1982年 是中国首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 股权结构为百时美施贵宝中国投资公司持股60% 上药集团持股30% 国药持股10%[2] - 交易内容包括仅为中国大陆市场制造的关联产品[1] 公司战略调整 - 出售行动是公司全球生产战略的一部分 旨在通过外部合作平衡内部资源 深化区域战略布局[1] - 公司强调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 将继续在"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投资中国市场[1] - 公司未来将加速引入创新前沿疗法并提升药物可及性[1] 行业趋势 - 合资药企正逐步退出中国医药行业 2023年9月强生将西安杨森更名为"强生创新制药" 2025年7月赫力昂以16亿元收购中美史克剩余12%股份[2] - 跨国药企全球业务调整趋势明显 越来越多剥离非核心业务 聚焦创新药业务[4] - 跨国药企转向在中国引入更多创新药物 频频加码中国创新药资产[4] 产品与市场影响 - 上海施贵宝拥有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片(博路定) 降压药福辛普利钠片(蒙诺)等处方药 以及施尔康 百服咛等非处方药[2] - 经典降糖药格华止(盐酸二甲双胍片)由默克持有上市许可 但生产和销售由上海施贵宝负责[3] - 行业认为经典产品通过交易变换到新公司名下 未来仍有望在国内销售 老牌药物或焕发新的生机[4] 历史地位与行业贡献 - 上海施贵宝建立了中国第一支非处方药物推广队伍 是第一个通过美国FDA认证并将西药制剂出口到美国的合资企业[3] - 合资药企曾为中国医药市场提供经典药物 并推动中国医药行业发展 西安杨森被称为"医药界的黄埔军校"[3] - 行业人士指出合资药企时代结束 因成熟品种在国内已有更具性价比的仿制药[3]
中国首例植入式神经接口手术完成;新元素药业递表港交所丨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3:13
神经接口与脑机接口技术临床应用 - 中国首例舌下神经刺激植入手术完成 标志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1] - 手术通过微创方式植入舌下神经刺激系统 术后患者呼吸暂停显著减少且睡眠质量明显改善 [1] - 技术代表精准调控加智能干预新方向 有望带动睡眠医学、可穿戴监测及康复管理等产业协同发展 [1] 创新药合作与权益引进 - 海正药业引进艾欣达伟全球首创小分子前药AST-3424在中国区域权益 并开展AKR1C3酶活化平台战略合作 [2] - 合作有助于完善创新药布局 双方在研发、生产及销售方面优势互补 有望加速创新药落地并为肿瘤治疗提供新选择 [2] 药品注册与产品线拓展 - 人福医药控股子公司取得左炔诺孕酮片药品注册证书 产品为紧急避孕药 [3] - 获批丰富公司女性健康用药产品线 有助于提升竞争力并为业绩增长增添新动力 [3] siRNA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 大睿生物自主研发靶向INHBE的GalNAc-siRNA新药RN3161向澳大利亚递交临床试验申请 旨在为超重及肥胖人群提供长期减重疗法 [4] - 若研发成功将填补GLP-1类药物市场空白 公司融资充足且技术平台成熟 有望加速研发进程 [4] 生物技术公司上市与疾病领域布局 - 新元素药业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公司专注代谢、炎症和心血管疾病领域 涵盖痛风患者全流程护理 [5] - 产品管线中ABP-671和ABP-745进展顺利 上市有望助力研发加速及市场拓展 [5]
莫只谈潜力不谈风险 警惕蹭热度炒概念行为
证券时报· 2025-09-16 18:11
与股价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药捷安康目前还未实现任何主营业务收入,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 损1.23亿元。作为一家典型的生物科技企业,药捷安康的估值完全依赖于其在研管线的潜力,但公司的 管线价值能否支撑目前的市值存在疑问。 近期,部分医药公司的股价演绎堪称港股市场的"现象级"行情,公司发布药品研发进展后,迅速吸引资 金关注,股价翻倍式上涨。 9月10日,药捷安康发布公告称,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获得乳腺癌Ⅱ期临床默示许可。发布公告 后,公司股价即从当日开启加速上涨态势,一路飙升至9月16日的679.50港元,短短几个交易日累计涨 幅超8倍。 公司股价暴涨的背后,是市场对公司产品赋予的想象力。招股书显示,公司管线布局的核心产品替恩戈 替尼是一款具有独特机制的多靶点激酶(MTK)抑制剂,主要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三个关 键通路的激酶,有潜力解决多个耐药、复发或难治实体瘤,包括胆管癌、前列腺癌、肝癌、乳腺癌、胆 道癌和泛FGFR实体瘤。 药捷安康股价9月16日从暴涨超50%到暴跌超50%,表明缺乏基本面支撑的炒作,最终会由跟风炒作的 投资者买单。不少投资者因高位接盘而损失惨重,更危险的是, ...
百时美施贵宝出售这家合资企业股权 跨国药企缘何纷纷出售成熟产品
搜狐财经· 2025-09-16 17:17
公司资产出售 - 百时美施贵宝出售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持有的60%股权 该工厂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首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 最早成立于1982年 [1] - 出售前股权结构为百时美施贵宝持股60% 上海医药集团持股30% 国药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 [1] - 出售SASS工厂体现公司生产战略 通过外部合作平衡内部资源 深化区域战略布局 确保药物长期稳定供应 [1] - SASS工厂主要经营成熟产品 包括头孢拉定胶囊 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氨酚伪麻美芬片 恩替卡韦片等 [2] 行业趋势 - 跨国药企在华优化资产布局趋势显著 优时比2024年8月以6.8亿美元向康桥资本与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出售中国成熟产品业务及珠海生产基地 [2] - 自2019年以来礼来 葛兰素史克 武田 辉瑞等跨国药企均进行过以成熟产品为主的资产剥离 [2] - 2018年后中国集采政策压缩过期专利药利润 跨国药企难以依赖成熟产品获得高额回报 [2] - 中国政策导向转向创新药 在研发 审批环节给予优惠支持 医保目录持续向创新药倾斜 [2] 公司战略调整 - 百时美施贵宝实施"中国2030战略" 目标2025年前引进近30款创新产品或适应证 2026-2030年加速引入全球创新成果 [3]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在肿瘤学 血液学及免疫学等核心治疗领域的创新领导者 [3] - 2024年11月引入全球首创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迈凡妥 为心血管领域首个创新药物 [3] - 2024年12月重新获得RayzeBio管线产品在大中华区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用于GPC3靶点肝细胞癌治疗 [3] 产品市场表现 - 百时美施贵宝PD-1单抗O药(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于2018年在中国获批 为首个进入中国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4] - O药虽具全球先发优势和丰富适应证 但在中国未形成规模优势 因未进入医保导致患者治疗费用高昂 [4] - 公司正推动O药进入2025年医保目录 该药已通过形式审查 后续需经过专家评审和价格协商等环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