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人工智能(AGI)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驶向“无人区”
华尔街见闻· 2025-09-24 14:17
作者 | 周智宇 编辑 | 张晓玲 这套全新的叙事,等于要求资本市场彻底抛弃旧的估值坐标系。阿里试图告诉投资者:不要再用传统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逻辑来给阿里云定价了,请用一个属于ASI时代的、更高维度的坐标系来重 新审视它。 所谓的ASI,是一个新概念。吴泳铭在会上直接将目标从行业热议的AGI(通用人工智能)拉升至ASI (超级人工智能)。他清晰地描绘了通往ASI的三个阶段:从学习人类知识的"智能涌现",到辅助人类 的"自主行动",最终实现自主学习并"超越人类"。 支撑这套叙事的,是饱和式的技术和产品投入。本次大会,阿里云堪称"模型七连发",一口气推出了旗 舰模型Qwen3-Max、下一代架构Qwen3-Next、视觉编程模型Qwen3-VL等七款重磅新品。其中,旗舰模 型Qwen3-Max的性能已在全球权威榜单LMArena上位居前三,超越了GPT-5等顶尖模型。 在杭州初秋的小雨中,阿里巴巴CEO吴泳铭走上了云栖大会的舞台,并发表了题为《超级人工智能之 路》的演讲。这不仅是他执掌阿里巴巴两年后的年度汇报,更被外界解读为一次决定性的宣言。 此前,市场上就有关于阿里将上调资本开支的传闻,而在云栖大会上 ...
吴泳铭发言 解析阿里未来
小熊跑的快· 2025-09-24 13:58
AI发展阶段定义 - 公司首次系统阐述通往超级人工智能(ASI)的三阶段演进路线:第一阶段"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3]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类[3][6] 第三阶段"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实现自学习最终超越人类[3][8] - 当前行业处于第二阶段 AI通过Tool Use能力连接数字化工具完成真实世界任务 并借助Coding能力解决复杂问题[6][7] - 第三阶段需满足两个关键要素:AI连接真实世界全量原始数据[8][10] 以及实现Self-learning自主学习能力[11][12] 行业发展趋势与规模 - 全球AI行业投资总额最近一年超过4000亿美元 未来5年累计投入将超过4万亿美元[3] - AI Chatbot是人类有史以来用户渗透率最快的功能 行业渗透速度超过历史上所有技术[3] - Tokens消耗速度每两三个月翻一番[3] - 未来每个人可能需要使用100张GPU芯片 全球Agent和机器人数量可能超过全球人口[8][24] 技术架构变革 - 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 将替代现有OS地位 成为承载用户 软件与AI计算资源交互调度的中间层[14][15] - 自然语言成为AI时代编程语言 Agent是新的软件形态 Context替代Memory功能[14][15] - 模型部署方式将多样化 运行在所有计算设备中 具备持久记忆和端云联动能力[16] - 数据中心计算范式从CPU为核心转向以GPU为核心的AI计算 需要更稠密算力和更大集群规模[18] 公司战略与投入 - 公司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人民币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并持续追加更大投入[1][22] - 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提升10倍[1][22] - 通义千问选择开放路线 已开源300多款模型 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 衍生模型超17万个[16][19] - 定位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提供一站式模型服务平台百炼和Agent运行环境AgentBay等开发者套件[19] 产品与基础设施 - 运营中国第一 全球领先的AI基础设施和云计算网络 具备软硬件垂直整合能力[20] - 正在打造全新AI超级计算机 协同创新基础架构设计和模型架构[20] - 通义千问覆盖全模态 全尺寸 是全球第一的开源模型矩阵[19] 应用场景影响 - AI将渗透物流 制造 软件 商业 生物医疗 金融 科研等几乎所有行业领域[7] - 未来几乎所有与计算世界打交道的软件都由大模型产生的Agent替代[15] - 开发者规模将从几千万扩大到数亿 终端用户可通过大模型直接满足需求[15] - ASI将解决医学难题 发明新材料 解决可持续能源和气候问题 甚至推动星际旅行[4]
吴泳铭掌舵两周年,阿里穿过峡谷
36氪· 2025-09-24 13:33
吴泳铭是一个极少出现在聚光灯之下的CEO。 基于此,他阐述了阿里的两个核心选择:其一,通义千问选择开源路线,希望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其二,阿里云要成为"超级AI云",因为未来的 商业模式就像电力系统,"Token就是未来的电"。 为支撑这一宏大愿景,吴泳铭表示,阿里巴巴正在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会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根据远期规划,为了 迎接ASI时代的到来,对比2022年这个GenAI的元年,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这场演讲,是他少有的高调表达,为理解他上任后700多天的所有决策,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角。 1.终极思考:通往ASI的三级火箭 在他看来,实现一个具备人类通用认知能力的AGI,只是AI发展的一个阶段。AI的终极形态,将是能够自我迭代、超越人类智能的ASI。它将可能创 造出一批"超级科学家"和"全栈超级工程师",以指数级的速度去解决今天人类难以攻克的科学问题,比如新药研发、新材料和可持续能源。 执掌阿里巴巴两年以来,他极少发声,也未接受过任何一家媒体的专访。综合多方信息,可以拼凑出一个更立体的形象:他是阿里"第一个程序 员",亲手写下了公司早期 ...
阿里官宣核爆级AI战略,十大要点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2:13
记者丨 陶力 实习生林欣宜 编辑丨朱益民 视频丨 杨浩凯 9月24日,在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明确阐述了AI时代下阿里云的核心战 略。 他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而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大模型将取代传统OS,成为连接 用户、软件与AI计算资源的中间层。 他宣布,公司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到2032年,阿 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比2022年提升10倍。这一目标预示着阿里云算力投入将指数级 增长,为迎接超级人工智能(ASI)时代做准备。 9月24日,阿里巴巴港股全天大涨9.14%,股价创下2021年10月以来新高 ,市值一日暴增近 3000亿。本月该股已累计上涨超四成,年内涨幅接近翻倍。截至发稿,其总市值达到3.32万亿 港元。从美股层面来看,当地时间周一,华尔街明星基金经理"木头姐"凯茜•伍德(Cathie Wood)管理的方舟投资(Ark Investment)也重启对阿里巴巴(BABA.N)持仓,这也是四年来 的首次。 这意味着,美国资本市场也开始重新评估中国龙头科技公司,并展现了对阿里巴巴AI转型方向 和前景的认可。如何从电商巨头 ...
加大AI基建投资,阿里云要做“AI时代的Android”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1:58
(原标题:加大AI基建投资,阿里云要做"AI时代的Android")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陶力 杭州报道 从电商到云+AI,再到超级人工智能(ASI),在AI战略的全力投入,让阿里巴巴再次回到巅峰。 9月24日,在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明确阐述了AI时代下阿里云的核心战略。 他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而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大模型将取代传统OS,成为连接用户、软件与AI计算资源的中间层。" (2025云栖大会现场 本报记者 陶力/摄) 他宣布,公司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比2022年提升10倍。 这一目标预示着阿里云算力投入将指数级增长,为迎接超级人工智能(ASI)时代做准备。此前公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阿里云智能 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6%,创下近三年最高增速。公司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76%,表明AI投入已开始产生实效。 受到上述信息的刺激,资本市场也给予了积极回应。截至9月24日下午4点,阿里巴巴港股股价上涨超9%,市值一日增加近3000亿港元。 这意味着,阿里 ...
阿里狂发300多款模型背后,吴泳铭:做“AI时代的安卓”
搜狐财经· 2025-09-24 11:44
阿里巴巴AI战略与愿景 -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系统阐述通往超级人工智能(ASI)的三阶段演进路线:第一阶段"智能涌现"(学习人)、第二阶段"自主行动"(辅助人,当前阶段)、第三阶段"自我迭代"(超越人)[3][4][5] - 阿里巴巴认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自然语言将成为AI时代的源代码,超级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未来全球可能仅存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10] - 阿里巴巴计划投入3800亿人民币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提升10倍[11] 通义系列模型升级 - Qwen3-MAX:万亿参数模型,编程与工具调用能力国际领先,SWE-Bench Verified测试69.6分(全球第一梯队),Tau2-Bench测试74.8分(超过Claude Opus4和DeepSeek-V3.1),AIME25评测正确率98%[12][13][15] - Qwen3-Omni:全模态模型支持19种语言输入、10种语言输出,处理30分钟音频并输出纪要,VoiceBench-CommonEval得分90.8,22项评测达SOTA水平[18][19][20] - Qwen3-VL:视觉理解模型支持2小时视频精确定位,OCR语言扩展至32种,原生支持256K上下文(可扩展至100万token)[21] - Wan2.5-Preview:视频生成模型支持10秒长视频(时长提升1倍),最高1080P 24fps画质,首次原生支持音画同步[26] - 通义百聆:企业级语音基座模型,幻觉率从78.5%降至10.7%(降幅67.8%),支持行业术语100%准确召回[28] AI基础设施与开发生态 - 阿里云百炼平台支持Agent智能体开发,模型服务调用量过去12个月增长15倍,部分模型生成速度达100TPS[37] - 魔搭社区拥有超1800万用户和超10万个模型,通义千问开源模型超300款,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30][8] - 阿里云推出磐久AI Infra2.0服务器(单柜功率350千瓦)、HPN8.0高性能网络(支持几十万卡规模)、CPFS存储(单客户端40GB/秒,性能提升60%)及灵骏算力集群[38][39] Agent开发框架创新 - 百炼Agent平台支持低代码拖拽构建流程,基于Agentscope框架提升开发效率,支持MCP协议实现工具调用与私有API托管[36] - Agent能力重点突破方向:从预定义流程转向自动化需求分解、多模态记忆分层、本地知识实时学习、自主行动模式升级[32][33][35]
刚刚,阿里CEO吴泳铭发布「ASI宣言」:超级智能才是终局!
搜狐财经· 2025-09-24 11:25
新智元报道 编辑:好困 KingHZ 【新智元导读】 AGI解放80%日常工作,ASI创造超级科学家——阿里巴巴首次公开ASI蓝图,通义千问家族模型性能飙升,超越GPT-5,开启全模态智能时代。 10年前,通用人工智能(AGI)几乎是科幻小说中的想象;如今,全球科技巨头坚信AGI曙光初现。 但阿里巴巴新任CEO吴泳铭,却已悄然转身,目光投向了通往 超级人工智能 (ASI)的宏伟蓝图。 在2025云栖大会的主舞台上,这位掌控阿里巴巴集团与阿里云智能双舵的领航者,抛出令人震撼的「ASI宣言」: AGI的实现已是确定性事件 ,而真正决定未来人类命运的,是将智力维度提升至超越人类的ASI——超级智能。 AGI的目标,是将人类从80%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 而ASI,将创造出一批「超级科学家」和「全栈超级工程师」,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攻克癌症、发明新材料、解决能源危机,甚至实现星际旅行。 AGI,仅仅是智能革命的序章;真正的终局,是ASI。 在这条征途上,阿里云将遵循两大战略路径: 第一,通义千问坚定选择开源开放路线,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Android」; 阿里首次公开ASI路线图 | | | Qwen3-VL | ...
继OpenAI千亿豪赌后,阿里3800亿入局:全球算力之战,谁能给出终极答案?
锦秋集· 2025-09-24 10:17
全球算力投资格局 - 英伟达与OpenAI宣布千亿美元级别AI算力集群合作[1] - 阿里巴巴宣布投入3800亿人民币加强AI基础设施并持续追加投资[2] - OpenAI、谷歌、Meta、xAI及阿里巴巴等全球科技巨头均加入算力竞争[3][4] 算力竞争战略核心 - 算力基础设施成为AGI和ASI竞赛的战略基石[5] - 构建算力壁垒需具备未来预判、工程执行、系统架构颠覆和开发者生态构建能力[6][7] - 英伟达作为核心硬件供应商提供行业参考标准[8] 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 - 英伟达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联合开发定制数据中心和PC产品[10] - 合作使英伟达投资增值30%获利10亿美元[10] - 双方合作开发chiplet封装PC产品显著提升笔记本电脑市场竞争力[10] 市场竞争影响 - 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对AMD构成重大威胁[11] - ARM架构因英伟达获得英特尔技术支持面临竞争压力[11] GPU市场动态 - GPU市场经历从产能紧缺到价格战再回归产能为王的周期变化[12] - 初创公司获取少量GPU容易但大规模部署困难[12] 云服务商战略 - 甲骨文凭借强大资产负债表为OpenAI等客户提供3000亿美元超长期计算订单[13] - 采用灵活硬件策略兼容英伟达Infiniband和Arista以太网技术[13] - 通过精密数据中心模型预测算力增长和收入[13] AWS复苏策略 - AWS通过为Anthropic等客户提供海量GPU和自研Trainium芯片推动收入增长超20%[14] - 升级传统数据中心成本相比GPU价格微不足道[14] - Trainium芯片在特定大规模场景下展现效率优势尽管通用性较差[15] Blackwell架构性能 - GB200部署成本为H100的1.6倍但性能提升高度依赖工作负载[17] - 预训练任务性能提升约2倍属边际提升[20] - 特定推理任务性能提升达6-7倍每美元性能提升3-4倍[20] 系统可靠性挑战 - GB200 NVL72将72个GPU互联形成单一故障域[18] - 故障爆炸半径问题导致单GPU故障可能使整个机柜下线[20] - 采用64+8工作负载管理策略应对可靠性挑战[20] 硬件架构演进 - AI推理分为预填充(计算密集型)和解码(内存带宽密集型)两个阶段[28] - 业界采用分离式部署策略优化不同任务[21] - 英伟达推出专用CPX芯片剥离HBM降低制造成本[21] 英伟达核心竞争力 - 创始人黄仁勋采用YOLO式大胆决策策略如提前投资Xbox芯片产能[23] - 通过锁定供应链产能策略主导市场[23] - 管理风格依赖商业直觉而非数据报表[24] 技术执行力 - 芯片设计实现一次成功能力避免多次修订延迟[26] - Volta芯片在最后时刻增加Tensor Cores奠定AI硬件霸主地位[26] - 强大执行文化确保产品准时交付[25] 未来资金部署 - 英伟达年产生数千亿美元自由现金流面临巨额资金部署挑战[27] - 反垄断监管限制大型并购选项[27] - 可能投资数据中心、能源基础设施或机器人和AI工厂[27]
吴泳铭23分钟演讲,让阿里涨了2200亿
虎嗅· 2025-09-24 08:19
在9月24日上午10点许,阿里巴巴CEO、阿里云董事长&CEO吴泳铭演讲结束后,阿里的股价开始明显增长,从9:30开盘的158.5港元/股,到11:11时已经上涨 到了170.7港元/股,相当于在不到两个小时内市值增长了2200亿港元。 显然,对阿里股价而言,这是一场价值连城的演讲。笔者全程在现场听了吴泳铭的分享,我觉得他主要对AI未来的发展路线,以及阿里在这个未来中扮演 什么角色,进行了"定义"和"定位"。而阿里在吴泳铭演讲后股价大涨,可以理解为外界对于吴泳铭给出的"定义"和"定位"给予了"正反馈"。 吴泳铭的"定义"和"定位"其实可以用他演讲中的一段话来很好地总结:"AI 将会替代能源的地位,成为最重要的商品,驱动千行百业每天的工作……Token 就是未来的电……阿里云的定位是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提供世界领先的智能能力和遍布全球的 AI 云计算网络,向全球各地提供开发者生态友好的 AI 服 务。" 简单来说,吴泳铭眼中的蓝图不只是互联网、电商也不只是某个技术,而是成为AI时代的"水、电、石油"。 吴泳铭对这次演讲应该是非常重视的。我了解到,在吴泳铭成为阿里巴巴CEO后,他参与的所有致辞、电话会议都没有使用 ...
大涨!阿里大消息:联手英伟达!
证券时报· 2025-09-24 08:17
在9月24日举行的2025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和英伟达在Physical AI(物理人工智能)领域达成合作。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集成英伟达Physical AI软件栈,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预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评估、机器人强化学习、仿 真测试等全链路平台服务,进一步缩短具身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的开发周期。 截至记者发稿,阿里巴巴港股扩大涨幅至9%。此外,阿里巴巴美股盘前也涨近10%。 据介绍,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将集成NVIDIA Isaac Sim、NVIDIA Isaac Lab、NVIDIA Cosmos和Physical AI 数据集在内的全套 Physical AI 软件栈,结合阿里云大数据AI平台能力,形成覆盖数据预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评估、机器人强化学习、仿真测试在内的全链路平台 支撑。 所谓Physical AI,是AI技术向物理世界延伸的分支领域,旨在通过融合多模态感知、空间关系理解和物理规则认知 ,使AI能够与现实世界进行 交互。其典型应用包括人形机器人、高级别自动驾驶等需要与物理环境交互的系统。 在当天的2025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