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搜索文档
8.8%,较高增速!政策合力持续显效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撑更稳
央视网· 2025-09-13 02:46
社会融资规模 -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3.66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1][3] - 前8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6.56万亿元 同比多增4.66万亿元 [5] 人民币贷款 - 对实体经济人民币贷款余额265.42万亿元 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61.2% [3] - 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6% [3] 货币供应量 - 广义货币(M2)余额331.98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7] - 狭义货币(M1)余额111.23万亿元 同比增长6% [7] - M1与M2剪刀差明显收敛 显示更多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 [9] 政策效果 -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形成合力 [9] - 政府债券发行节奏靠前且力度提升 累计融资增量持续高于上年同期 [9] - 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支撑有力 [1]
(经济观察)中国金融总量保持高增速传递哪些信号?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3:51
(经济观察)中国金融总量保持高增速传递哪些信号? 一是彰显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和M2同比增速仍保持较高水平,与经济增长 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并略高一些,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业内专家指出,近年来实体经济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 资等直接融资占比稳步提升,观察金融总量情况不宜只看信贷单一渠道。 同时,单月数据容易受到经济运行的季节性规律、个人与企业资金需求规律、商业银行应对考核节点的 自发调节等因素的影响,分析金融总量时也不宜对单一渠道的单月变化过度关注。 二是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仍强。行业景气恢复、出口延续韧性、暑期消费旺季、房地产支持政策等 因素为8月信贷增长提供了支撑。 中新社记者了解到,部分企业的贷款增长受益于生产景气度出现回升。东部省份某银行分行客户经理表 示,制造业贷款储备及投放明显好于上年,该行今年1至8月新增制造业贷款占新增对公贷款比重为 53%,较2024年全年大幅提升33个百分点,尤其是以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景 气度较高,企业新增融资需求较多,对信贷增长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也有市场人士分析, ...
瑞达期货沪锌产业日报-20250911
瑞达期货· 2025-09-11 08: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宏观上中国实施积极宏观政策,8月CPI同比转降、核心CPI增幅回升、PPI同比降幅收窄,美国通胀意外下跌;基本面上国内外锌矿进口量和加工费上升,硫酸价格上涨使冶炼厂利润修复、生产积极性增加,新增产能释放和检修产能复产使供应增长加快,进口亏损扩大致进口锌流入量下降;需求端下游处于淡季尾声,镀锌板库存压力不大、加工企业开工率持稳回升,锌价跌至低位但下游按需采购、成交平淡、国内社库累增、现货升水低位小升,海外LME库存下降、现货升水上涨支撑锌价;技术面持仓减少价格震荡;操作上建议暂时观望或逢回调轻仓做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沪锌主力合约收盘价22250元/吨,环比涨35元/吨;10 - 11月合约价差-5元/吨,环比降10元/吨 [3] - LME三个月锌报价2887.5美元/吨,环比涨20.5美元/吨;沪锌总持仓量222719手,环比增970手 [3] - 沪锌前20名净持仓-6229手,环比增3619手;沪锌仓单44925吨,环比增596吨 [3] - 上期所库存87032吨,环比增1052吨;LME库存50825吨,环比降200吨 [3] 现货市场 - 上海有色网0锌现货价22180元/吨,环比涨90元/吨;长江有色市场1锌现货价22180元/吨,环比涨260元/吨 [3] - ZN主力合约基差-70元/吨,环比涨55元/吨;LME锌升贴水(0 - 3)23.01美元/吨,环比涨5.39美元/吨 [3] - 昆明50%锌精矿到厂价16860元/吨,环比降50元/吨;上海85% - 86%破碎锌15600元/吨,环比持平 [3] 上游情况 - WBMS锌供需平衡-12.47万吨,环比降10.41万吨;ILZSG锌供需平衡-69.1千吨,环比增10.4千吨 [3] - ILZSG全球锌矿产量当月值100.75万吨,环比降0.43万吨;国内精炼锌产量61.7万吨,环比降1.1万吨 [3] - 锌矿进口量45.59万吨,环比增12.49万吨 [3] 产业情况 - 精炼锌进口量35156.02吨,环比降22615.39吨;精炼锌出口量483.88吨,环比增266.83吨 [3] - 锌社会库存14.01万吨,环比增0.18万吨 [3] 下游情况 - 镀锌板当月产量232万吨,环比降13万吨;镀锌板销量234万吨,环比降12万吨 [3] - 房屋新开工面积35206万平方米,环比增4841.6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5034万平方米,环比增2467.39万平方米 [3] - 汽车产量251万辆,环比降29.86万辆;空调产量1967.88万台,环比增347.64万台 [3] 期权市场 - 锌平值看涨期权隐含波动率13.01%,环比降0.03%;锌平值期权20日历史波动率6.16% [3] - 锌平值看跌期权隐含波动率13.02%,环比降0.02%;锌平值期权60日历史波动率11.12%,环比降0.04% [3] 行业消息 -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指出要加快稳就业等,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等 [3] - 中国8月CPI同比转降0.4%、核心CPI增幅回升至0.9%,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9% [3] - 美国通胀意外下跌,8月PPI环比-0.1%,四个月来首次转负,同比增速2.6%低于预期 [3]
从计划执行报告看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加快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推动相关举措落地见效
新华社· 2025-09-10 15:00
政策部署与执行 - 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推动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举措落地见效 [1] - 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1] -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 促进提质升级 [1] 政策优化与储备 - 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 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 [1] - 加强政策统筹和预期引导 [1] - 根据政策实施评估结果优化政策 细化措施 强化实施 增强政策针对性有效性 [1] 行业治理 - 综合整治无序非理性竞争 [1]
加力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经济日报· 2025-09-07 01:02
财政政策基调调整 - 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更加积极" 是2008年以来首次重大基调调整 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针对总需求不足问题精准施策[2] - 政策工具包括赤字率设定4%左右 赤字规模达5.66万亿元 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及新增4.4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 - 政策通过扩大国债和专项债发行规模强化资金供给 并向新基建、民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倾斜[3] 赤字率安全性与国际比较 - 突破3%赤字率警戒线具有合理性 该标准为欧盟经验数据而非精确计算 政府需关注财政对经济的实际功能而非机械遵循平衡财政理念[5][6] - 中国2024年政府负债率为90.12% 显著低于G7国家平均值127.42% 其中日本251.15% 美国121.01%[7] - 特有财政金融体制确保政府债券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认购 避免募集失败 并通过央行流动性管理防止偿付困难[8] 政策作用机制 - 通过"扩内需"与"稳信心"双向发力 财政资金精准直达基层激活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 同时通过加码举措传递稳经济信号[9] -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通过债务置换工具提供流动性支持 并以税收优惠和转移支付引导资金流向薄弱环节[10][11] - 支持民生领域建设 加大教育医疗社保投入 并聚焦"双碳"目标、科技创新与区域协调发展[11] 微观层面影响 - 企业获得中央财政科技投入支持 制造业技术改造资金援助 以及纾困政策和融资担保缓解融资难题[11] - 居民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和消费券释放消费潜力 例如海南消费券政策 同时民生支出缓解教育医疗养老压力[12] - 就业补助和技能培训补贴稳定就业市场 物价调控措施降低生活成本[12] 政策协同与挑战 - 财政与货币政策需协调 通过政府债券发行带动社会投资 并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打开财政扩张空间[4][13] - 制约因素包括平衡财政理念惯性 地方财政收支矛盾 数字经济税源不确定性 人口老龄化及外部环境冲击[15][16][17] - 需处理年度与跨周期预算平衡关系 功能财政与平衡财政关系 以及经济建设与民生支出分配关系[19][20] 政策实施成效与展望 - 上半年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卫生健康三类民生支出合计5.7万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3% 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同比增长9.1%[24] - 中央财政安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18.8亿元 同比增长14.5%[24] - 下半年需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发行 出台稳就业促消费增量措施 并强化"两重""两新"工作支持[25]
加力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话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
搜狐财经· 2025-09-06 23:04
财政政策基调调整 - 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更加积极" 系2008年以来首次重大基调调整 [2] - 政策目标包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针对总需求不足问题精准施策 提振经营主体信心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2] - 赤字率设定为4%左右 赤字规模达5.66万亿元 同时计划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和4.4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3] 财政政策实施特点 - 政策工具和力度实现优化升级 通过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发行规模强化资金供给 [3] - 财政支出向新基建、民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倾斜 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3]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 通过合理安排债券发行带动社会投资 货币政策为财政政策实施提供支持 [4] 财政空间与债务安全 - 突破3%赤字率警戒线具有合理性 该标准系欧盟经验数据而非精确计算值 [5] - 政府负债率为90.12% 显著低于G7国家平均值127.42% 日本251.15%和美国121.01% [7] - 特有财政金融体制确保政府举债限度远高于欧美国家 国有商业银行为政府债券主要认购持有人 [8] 政策作用机制 - 通过"扩内需"与"稳信心"双向发力 财政政策覆盖面广、见效快、定向准的优势可快速提升社会总需求 [9] -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通过债务置换等工具为关键领域提供流动性支持 [10] - 支持民生领域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持续优化支出结构聚焦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 [11] 微观层面影响 - 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缓解企业转型升级现金流压力 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1] - 促消费与惠民生紧密结合 通过消费券、以旧换新等政策释放消费潜力 [12] - 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支出 上半年社保就业、教育、卫生健康三类支出合计约5.7万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3% [12][24] 政策协同与挑战 - 需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 兼顾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强化预期管理 [13] - 面临四大制约因素:平衡财政观念惯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待提升、人口老龄化、外部环境冲击 [15][16][17] - 需处理好三大关系:年度预算平衡与跨周期平衡、功能财政与平衡财政、经济建设支出与民生支出 [19] 重点任务与实施成效 - 三大重点任务:用足财政政策空间加大逆周期调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20] - 上半年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同比增长9.1% 中央财政安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18.8亿元同比增长14.5% [24] - 下半年需保持政策强度 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在三季度集中发行 出台更具针对性增量措施 [25]
加力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对话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
经济日报· 2025-09-06 22:08
财政政策基调调整 - 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更加积极" 是2008年以来首次重大基调调整 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针对总需求不足问题精准施策 [2] - 政策工具和力度优化升级 赤字率设定在4%左右 赤字规模达5.66万亿元 同时计划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和4.4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3] - 政策通过扩大国债和专项债发行规模强化资金供给 并向新基建、民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倾斜 [3] 财政空间与债务安全 - 突破3%赤字率警戒线是基于功能财政理念 核心关注点在于稳定物价、提升产出水平和实现充分就业 而非年度预算平衡 [5][6] - 中国政府负债率为90.12% 显著低于G7国家平均值127.42% 显示债务水平处于国际较低区间 [7] - 特有财政金融体制确保政府债券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认购 避免募集失败和流动性紧张 政府可通过调节金融市场控制债务资金流向 [8] 政策协同与实施路径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需加强协同 通过合理安排债券发行带动社会投资 同时利用货币政策工具为财政扩张提供空间 [4][13] - 政策需兼顾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加强预期管理 并与区域、产业政策协调以提升效力 [13] - 政策实施需处理年度预算与跨周期平衡、功能财政与平衡财政、经济建设与民生支出三大关系 [19] 微观层面影响 - 企业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制造业技术改造获得现金流支持 纾困政策和融资担保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11] - 居民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消费券等措施释放消费潜力 民生领域支出增强教育、医疗、养老保障 [12] - 就业补助和技能培训政策稳定就业市场 2025年上半年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健康三类民生支出合计约5.7万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3% [24] 政策成效与未来重点 - 2025年上半年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 同比增长9.1% 中央财政安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18.8亿元 同比增长14.5% [24] - 下半年需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发行 在稳就业、促消费、扩投资领域出台增量措施 支持"两重""两新"工作 [25] - 重点任务包括用足财政政策空间强化逆周期调节、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效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防范风险 [20][23]
股债“跷跷板效应”将延续
期货日报· 2025-09-05 23:42
国债期货价格表现 - 8月国债期货价格震荡回落 T2512合约价格下跌0.58% [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84% 较7月底上升14BP 创3月以来新高 [1] 经济基本面因素 - 7月工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3] - 制造业PMI指数49.4%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 综合PMI产出指数50.5% 分别较上月上升0.1/0.2/0.3个百分点 [3] - 生产指数连续4个月处于临界点以上 新订单指数增长显示市场需求回暖 [3] - 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 降幅较6月收窄2.8个百分点 [3] 货币与流动性状况 - 央行8月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 净投放3000亿元 连续第六个月加量续作 [4] - 两次逆回购操作分别开展7000亿和5000亿元 净投放3000亿元 [4] - 8月中下旬以来逆回购净投放11464亿元 [4] - 隔夜利率降至1.3%附近 7天利率降至1.4%附近 市场资金面保持合理充裕 [4] - M2同比增速回升至8.8% M1同比增速回升至5.6% 创2023年3月以来新高 [3] 债券市场供需 - 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超过191.71万亿元 [7] - 8月债券净融资额17571亿元 环比同比均小幅减少 [7] - 利率债净融资额17190亿元 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银行债净融资分别为8489/4526/4173亿元 [7] - 1-8月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累计新增10.2万亿元 还有4.46万亿元待发行 [7] - 每月发行规模接近1.1万亿元 不排除增发1-2万亿元特别国债可能 [7] 跨市场影响与政策预期 - 权益市场走强 8月中旬上证指数创10年以来新高 [1] - 债券与权益商品市场呈现跷跷板效应 资金流向收益更高的非银领域 [1] -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出落实适度宽松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4]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回升 年底前降息将超过两次 [7] - 中美利差收窄 人民币汇率走强 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打开 [7]
关注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释放的四大信号
中诚信国际· 2025-08-29 07:55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核心信号 - 央行强调落实落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全面降准降息或延后[3] - 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5.7%,较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3] - 7月社零增速降至3.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降至1.6%[3] 价格水平与政策协同 - 7月CPI同比为0%,核心CPI同比升至0.8%[5] - PPI同比下降3.6%,实际利率处于历史高位[5] - 货币政策注重物价回升,加强货币财政协同及结构性工具使用[5] 信贷结构与融资渠道 - 报告淡化信贷总量强调结构优化,聚焦五大重点领域[7] - 推动金融总量合理增长,拓展多元化直接融资渠道[8] - 科技创新融资渠道新增债券市场"科创板"等工具[8] 资金空转与金融风险防控 - 7月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9] - 重提防范资金空转,关注DR007与逆回购利率关系[9] - 商业银行一季度净息差收窄至1.43%,处于历史低位[9]
格林大华期货早盘提示-20250828
格林期货· 2025-08-28 0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国债期货投资评级为震荡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央行落实落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报批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商务部9月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短线股市回调整理有利于国债期货企稳,交易型投资可波段操作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复盘 - 周三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开盘或平开或小幅高开,早盘震荡下行,午后上攻然后横向波动,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L2512上涨0.24%,10年期T2512上涨0.08%,5年期TF2512上涨0.07%,2年期TS2512上涨0.02%;周三万得全A指数早盘小幅上行,午后连续下行,全天收中阴线,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全天盘中走势与万得全A呈跷跷板,但股市尾盘快速下行未推动国债期货快速上涨 [1][2] 重要资讯 - 公开市场:周三央行开展379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6160亿元逆回购到期和3000亿元MLF到期,净回笼2361亿元 [1] - 资金市场:周三银行间资金市场隔夜利率较上一交易日持平,DR001全天加权平均为1.31%,DR007全天加权平均为1.51% [1] - 现券市场:周三银行间国债现券收盘收益率较上一交易日多数上行,2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0.60个BP至1.41%,5年期上行0.44个BP至1.63%,10年期上行3.90个BP至1.80%,30年期上行3.50个BP至2.07% [1] - 工业企业数据:1 -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8.07万亿元,同比增长2.3%,1 - 6月为增长2.5%,2024年同比增长2.1%;1 - 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203.5亿元,同比下降1.7%,1 - 6月份同比下降1.8%,2024年同比下降3.3%;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1.5%,6月份下降4.3% [1] - 商务部举措:下个月,商务部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1] 市场逻辑 - 央行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报批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商务部9月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 [1][2] 交易策略 - 交易型投资波段操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