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慢牛

搜索文档
沪指再创10年新高!A股“系统性慢牛”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21 05:1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下探回升并创10年内新高 科创50指数大涨超3%创近两年半新高 [1] - 半导体产业链午后强势爆发 寒武纪涨超8%站稳千元关口 [1] - 消费电子和汽车股表现抢眼 白酒股连续低位反弹 [1] 全球政策环境 - 美国与多国达成贸易协议使政策不确定性下降 市场情绪得以修复 [1] - 美国财政政策由收缩预期转向扩张 未来十年减税规模达4万亿美元 [1]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高 美债实际利率从4-5月高点回落约20个基点 [2] 流动性环境 - 美元指数年初以来下跌近10% 美元流动性外溢明显 [1] - 多国央行较美联储更早降息 增加全球货币供应并带动资本流向非美市场 [2] - 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提升A股资产吸引力 [2] 国内经济基础 - 上半年中国GDP实际增长5.3% 领先其他主要经济体 [2] - 中央政府推出一系列化债和改革措施 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 [2] - 国内相对宽松环境为融资和主题行情活跃提供基础 [3] 资金流向 - 资金集中流向医药和电子等热门板块 [2] - 两融余额快速增长显示杠杆资金加速入场 [2] - 全球对冲基金快速买入中国股票 保险资金在政策引导下成为重要长线力量 [2] 外部影响因素 - 美国政策变数可能引发美元指数反弹 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 [3] - 内外部宏观环境若无大幅波动 市场乐观情绪有望延续 [3]
A股开盘速递 | A股红盘震荡!科创50指数一度大涨2% 芯片股延续强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1:5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早盘红盘震荡,沪指涨0.32%,深成指涨0.36%,创业板指涨0.10%,科创50一度大涨2% [1] 行业及板块表现 - 稳定币概念走强,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板块上涨,中油资本、御银股份、天融信等多股涨停,新晨科技、朗新集团、四方精创跟涨 [1][4] - 稳定币概念指数上涨51.92点至1191.09,涨幅4.56%,天阳科技主力净流入8044.1万,四方精创主力净流入6624.1万,新大陆主力净流入8291.0万,广电运通主力净流入4233.9万,海联金汇主力净流出861.5万 [5] - 芯片股延续强势,端侧方向领涨,寒武纪盘中股价续创历史新高,翱捷科技、盛科通信、伟测科技、兆易创新、芯原股份涨幅靠前 [1][6] - 芯片概念指数下跌8.95点至6569.29,跌幅0.14%,三未信安主力净流入3687.4万,华灿光电主力净流入5127.0万,翱捷科技主力净流入9231.2万,兆驰股份主力净流入1.6亿,万通发展主力净流入8826.7万 [7] - 消费电子板块拉升,科森科技五连板 [1] - 白酒等大消费板块回调,银行、风电等板块跌幅居前 [1] 焦点个股 - 中兴通讯AH股盘初大涨,A股涨停,H股涨超13% [2] 机构观点 - 浙商证券认为本轮牛市是系统性慢牛,雨露均沾是行情底色,大金融加泛科技搭配有望持续战胜基准,建议投资者在重要支撑均线附近增加配置 [3][8] - 华西证券认为中期A股市场仍有充足空间和机会,行业配置关注新技术新成长方向如国产算力、机器人、固态电池、医药,以及受益于股市流动性宽松的大金融板块,主题关注自主可控、军工、低空经济、海洋科技 [9] - 东方证券认为市场持续回暖,资金面、情绪面、政策面共振,股指震荡不影响上行态势,结构性投资机会明显,重点关注券商、AI+、军工、半导体等产业方向,当前白酒板块具调整时间长、估值低、高股息特点,可作为大盘震荡期资金高低切方向 [10] 板块点评及催化因素 - 稳定币概念走强因香港金管局鼓励意向申请人于8月31日前联系监管,成熟申请人申请时限为9月30日,首批牌照张数仅个位数,预计有望于年底前落地,建议关注可能获取首批稀缺牌照的发行人及参与稳定币使用场景创设的场景平台 [4] - 芯片股强势因AI端侧应用兴起,高端芯片亟需国产,有望推动我国芯片厂商技术升级,加速AI芯片等高尖端科技领域突破,AI芯片领域国产替代有助于国内企业把握产业发展机遇,实现产业升级 [6]
21社论丨持续筑牢A股“健康牛”根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3:52
市场表现与行情特征 - A股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全市场日成交金额达2.81万亿元 为历史第三高 沪深京三市超4000股上涨 [1] - 本轮行情被舆论称为"系统性慢牛" 区别于结构性牛市 表现为行业板块交替轮动 指数走势稳健 [1] - 市场热点从早期高息板块(银行 能源 公用事业 消费)轮动至近期技术板块(AI 创新药 军工 半导体) [1] 行情驱动因素 - 中国科技创新突破带来投资机会 AI 机器人 创新药等领域持续突破 部分装备材料领域实现赶超 [1] - 整治低价无序竞争推动低端产能退出 行业集中度提升 PPI修复 部分全球竞争力领域具备提价能力 [2] - 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流动性改善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达2.29万亿元 较一季度末增加2.38% 持股数量增加3.18% [2] - 存款理财收益率下行引发"储蓄搬家" 7月人民币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 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2] - 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以上 但当前规模相对流通市值比例低于2015年水平 [2] 流动性预期 -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进入降息周期 全球流动性有望进一步释放 [3] - 中国央行表示将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3] 市场结构变化 - 行业轮动呈现小步慢走特征 避免市场整体过热 [1] - 机构资金持续入市 包括国有商业保险公司 养老保险基金 年金基金等 [2] -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促使资金减少美元资产配置 增持中国资产(A股 港股 中概股) [2]
21社论丨持续筑牢A股“健康牛”根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2:41
市场表现 - A股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全市场日成交金额达2.81万亿元 为历史第三高 沪深京三市超4000股上涨 [1] - 市场呈现"系统性慢牛"特征 区别于"结构性牛市" 表现为行业板块交替轮动 指数走势稳健 [1] 驱动因素 科技创新 - 中国在AI 机器人 创新药 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持续突破 市场看好中国企业未来全球扩张潜力 [1] - DeepSeek等案例使全球重新认识中国科技创新能力 目前处于技术突破阶段 [1] 行业整合 - 整治低价无序竞争推动低端产能退出 行业集中度提升 PPI持续修复 [2] - 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域获得提价能力 为上市公司创造更多业绩与利润 [2] 流动性 - 国有商业保险公司 养老保险基金 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 [2] -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升高 促使资金减少美元资产配置 加仓中国资产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达2.29万亿元 较一季度末增加2.38% [2] - 降息导致存款理财收益率下行 7月人民币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 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部分资金可能流入股市 [2] - A股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以上 但当前流通市值为2015年的两倍 两融规模相对合理 [2] 政策环境 - 美联储可能9月进入降息周期 释放全球流动性 [3] - 中国央行将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3] 市场预期 - 流动性释放 技术创新 行业整合 市场信心改善等多因素形成合力 推动股市稳健上行 [3] - 需警惕短期投机行为 避免群体性亢奋 维护低波动率 [3]
持续筑牢A股“健康牛”根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2:05
市场表现 - A股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全市场日成交金额2.81万亿,为历史第三高,沪深京三市超4000股飘红 [1] - 市场呈现"系统性慢牛"特征,区别于"结构性牛市",表现为行业板块交替轮动且指数走势稳健 [1] - 两融余额8月5日重返2万亿元以上,但当前A股流通市值是2015年的两倍,两融规模相对合理 [2] 驱动因素 - 科技创新突破驱动市场预期,AI、机器人、创新药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增强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预期 [1] - 整治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PPI修复使部分全球竞争力领域具备提价能力 [2] - 中长期资金入市(国有商业保险、养老保险基金等)及北向资金增持(持仓市值2.29万亿元,环比增2.38%)形成流动性支撑 [2] 资金流动 - 存款理财收益率下行引发"储蓄搬家",7月人民币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2] -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将释放全球流动性,中国央行强调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3] 行业轮动 - 早期高息板块(银行、能源、公用事业、消费)与近期技术板块(AI、半导体、军工、创新药)交替轮动 [1] 市场预期管理 - 需避免过度鼓吹"牛市",警惕社交媒体荐股及场外配资活动,机构资金应维护市场稳健运行 [3]
当前市场8大核心问题,快问快答
天天基金网· 2025-08-18 11:00
市场表现 - 8月5日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大关,为十年来首次 [4] - 8月13日沪指突破前期高点3674点,14日升破3700点创近四年新高 [4] - 全市场成交额连续三天超两万亿元,显示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 [4] 驱动因素 - 多重因素共振:估值底+政策底、资金盛+资产荒、AI+反内卷叙事、情绪蓄势+指数前高牵引力 [5] - 外围利好:美国关税延期、经济数据推升降息预期 [5] - 全A指数显示早期投资者转为浮盈,新入场投资者成本更高但仍浮盈,形成正向资金循环 [5][7] 机构观点 - 浙商证券认为A股处于首次"系统性'慢'牛",宏观风险偏好提升和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牛市 [9] - 中金公司上调2025年A股盈利预测至3.5%,增速较2024年明显改善 [10] - 西部证券指出居民资金可能成为后续主要增量资金 [10] - 华泰证券和中金公司均认为当前情绪未过热,行情尚未结束,类似"增强版2013" [10] 回调应对策略 - 华夏基金建议上涨趋势中的阶段性调整是较好参与节点 [12] - 市场可能以"进二退一"节奏完成中枢抬升,中期逻辑未变(流动性宽松、盈利修复) [11][12] 板块配置建议 - 低位科技(港股互联网、创新药)、军工(基本面驱动)、券商(低估补涨)、反内卷(有色/钢铁困境反转)、小盘风格指数(中证2000/科创200等) [12][13] - 小盘指数市值中位数50亿-170亿元,弹性较大 [13] 长期配置工具 - 低风险投资者可布局沪深300(传统宽基)和中证A500(覆盖91行业),两者风格均衡且分散风险 [13] 动态调整策略 - 浮盈者按风险偏好选择止盈或持有,未解套者区分持仓质量补仓/止损,踏空者分步建仓(底仓宽基+进攻仓科技/消费) [13]
廖市无双:“中场休息”何时到来?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A股市场、银行、非银金融(保险、证券)、科技成长(军工、计算机、传媒、电子、电芯、创新药)、消费、地产、化工等[1][2][13][21][31][32][33][37] * 公司未明确提及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逼近四年高点(2024年10月8日高点3,674点),但成交量萎缩,需关注放量上涨持续性[1][4] * 中长线看好,压力位在3,750-3,800点(2007年与2015年高点连线)及国运线上沿[1][5] * 当前为"系统性慢牛",类似2020年牛市主升浪,60日均线为中线入场点[1][6][9] * 小盘股(中证1,000、国证2000)表现优于大盘股,反映游资和散户主导行情[1][8][10][11][22] **行业表现与配置** * 科技成长(通信、电子、计算机、电芯)涨幅居前,金融(非银)表现强劲,银行板块因性价比降低被抛售(本周跌3%)[13][14][15][16][21] * 推荐组合策略:大金融(银行20%、非银20%)+科技成长(军工15%、计算机10%、传媒10%、电子10%、创新药10%、新能源5%)[21] * 化工板块新进前十(橡胶制品、膜材料、氟化工等细分领域强势)[31][33] * 军工板块短期动量回落但中长期基本面预期反转[38] **风险与策略** * 主要担忧:持续上涨后的回调风险及美方关税政策到期影响[1][3][4] * 牛市主升段通常在20日均线上方运行,跌破则可能回调至60日均线(中线买点)[17][18][19][20] * 短期压力位:3,731-3,750点(2021年高点)[16][19] * 选股建议:贴近年线、关注低位有潜在利好标的(如前期券商、近期地产)[24][26] 其他重要内容 **宏观环境影响** * 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利好A股/港股成长股,红利型股票受压[2][28][29] * 大盘成长风格受青睐,主动权益基金偏好推动储蓄搬家[27] **细分领域动态** * 三级行业分析体系新增(如化工板块的橡胶制品、电子化学品)[34] * 强势主题:双创100指数、半导体(国产算力)、汽车配件、互联网金融[35][36] * 非银金融(证券、保险)动量排名靠前,基本面预期改善[37] **数据与趋势** * 中证1,000指数自2024年10月8日以来四次创新高,上证指数仅两次[11] * 创业板补涨迹象明显,追赶2024年10月高点[12] * 22个行业中14个上涨(通信+电子+计算机领涨),地产爬升至第七[13]
A/H股指还有新高?十大券商最新研判来了
格隆汇· 2025-08-18 00:48
市场表现 - 上周全球股指普涨,深证成指领涨全球股市,A股市场延续走强,上证指数录得"八连阳"并一度突破3700点,创下近四年来新高 [1] - A股两市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双双突破2万亿元,科技主线延续强势表现,AI、半导体、机器人等成长板块大涨 [1] 券商策略观点 国泰海通证券 - 中国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共同构筑起中国股市"转型牛"的基石,A/H股指还有新高 [2] 中信证券 - 建议聚焦创新药、资源、通信、军工和游戏五大强势行业,更加聚焦于有真实业绩兑现度的子行业 [3] - 五大强势行业对应ETF包括有色ETF、稀有金属ETF、恒生创新药ETF、5G通信ETF、游戏ETF和军工龙头ETF [3] 兴业证券 - 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在国家战略方向指引下,叠加政策与资金托底、新动能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和增量资金入市 [4] 中泰证券 - 市场有望延续偏强震荡格局,配置上坚持"进攻与防御并举"的思路 [5] - 重点把握科技主线(AI、机器人、算力)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方向,同时延续港股高股息红利资产的防御配置 [5] 浙商证券 - 本轮牛市是"系统性'慢'牛","大金融+泛科技"的搭配有望持续战胜基准,建议适度忽略短线走势,在重要支撑附近增加配置 [6] 华西证券 - 中期A股市场仍有充足空间和机会,居民存款向上偏离趋势线约50万亿以上,潜在增量资金庞大 [7][8] - 居民存款搬家仍处于早期阶段,一旦资本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将促进"居民配置资金入市与股市慢涨"的正反馈效应 [8] 广发证券 - 美联储货币政策再度调整的窗口或已到来,建议重点关注出口高增长的硬科技板块、景气趋势明确的赛道板块和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中国核心资产 [9] 财通证券 - 财政延续发力+资金新增流入,成交温和扩张助力行情持续创新高,全A成交额达到2.3万亿元新平台,但距离3.5万亿警戒位仍有空间 [10] 东吴证券 - 市场趋势向上依然具备确定性,建议关注科技方向相对低位的消费电子、智驾、国产算力、AI软件等 [11] - 居民资产搬家是不可忽视的趋势力量,外资、险资等机构资金也有望加大流入 [11] 招商证券 - 小盘风格仍然相对占优,居民存款流向非银部门特征明显,融资余额、私募基金规模持续攀升成为居民资金入市的主要渠道 [12]
A/H股指还有新高?十大券商最新研判来了!
格隆汇· 2025-08-18 00:04
全球股指与A股市场表现 - 上周全球股指普涨,深证成指领涨全球股市,A股市场延续走强,投资者风险偏好整体抬升 [1] - A股两市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双双突破2万亿元,上证指数录得"八连阳"并一度突破3700点,创下近四年来新高 [1] - 科技主线延续强势表现,AI、半导体、机器人等成长板块大涨 [1] 券商策略观点汇总 国泰海通证券 - 中国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共同构筑起中国股市"转型牛"的基石,A/H股指还有新高 [1] 中信证券 - 建议聚焦创新药、资源、通信、军工和游戏五大强势行业,更加聚焦于有真实业绩兑现度的子行业 [1] - 五大行业对应的ETF包括有色ETF和稀有金属ETF、恒生创新药ETF、5G通信ETF、游戏ETF和军工龙头ETF [1] 兴业证券 - 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国家战略方向指引下,政策与资金托底、新动能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和增量资金入市 [2] 中泰证券 - 市场有望延续偏强震荡格局,配置上坚持"进攻与防御并举"的思路 [3] - 进攻方向为科技主线(AI、机器人、算力),防御方向为港股高股息红利资产及非银金融板块 [3] 浙商证券 - 本轮牛市为"系统性'慢'牛","大金融+泛科技"的搭配有望持续战胜基准,建议适度忽略短线走势 [3] 华西证券 - 中国经济韧性得到国际认可,居民超额储蓄约50万亿以上,潜在增量资金充裕 [3] - A股总市值/居民存款、A股流通市值/居民存款处于历史低位,居民存款搬家仍处于早期阶段 [3] 广发证券 - 美联储降息窗口或已到来,建议重点关注出口高增长的硬科技板块、景气趋势明确的创新药及港股互联网龙头 [4] 财通证券 - 财政延续发力+资金新增流入,成交温和扩张助力行情持续创新高,全A成交额达2.3万亿元,距离3.5万亿警戒位仍有空间 [4] 东吴证券 - 短期市场有望维持相对强势,行业配置关注科技方向低位品种、新消费及主题投资 [5] - 中期市场趋势向上具备确定性,居民资产搬家是不可忽视的趋势力量 [5] 招商证券 - 小盘风格仍然相对占优,居民存款流向非银部门特征明显,科技成长风格+小盘风格占优 [6]
浙商早知道-20250818
浙商证券· 2025-08-17 23:30
重要推荐 兆丰股份(300695) - 公司轮毂轴承单元主业稳健增长,战略投资人形机器人主机厂+丝杠产能打开成长空间 [3] - 超预期点:产业投资效益逐步兑现,25Q1实现约875万投资收益,驱动归母净利同比+20%;入股开普勒谋求人形机器人深度合作 [3] - 驱动因素:①"售后+主机"双轮驱动轮毂轴承单元主业增长;②汽车电控、高端工业轴承等新兴业务加速布局;③产业基金投资效益兑现,持股奇瑞(约0.4%)、开普勒(约2.2%)等;④加码人形机器人丝杠产能建设,年产100万套项目已获批 [3]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757/973/1287百万元,增长率13.7%/28.6%/32.3%;归母净利润169/204/248百万元,增长率21.0%/20.9%/21.4%;PE为59.1/48.9/40.2倍 [3] - 催化剂:新增新能源客户OEM定点、人形机器人丝杠产能及订单加速落地 [3] 曹操出行(02643) - 推荐逻辑:国内网约车平台第二,吉利汽车产业链赋能定制车生态;轻资产大举开城提升份额;构建"定制车+智能驾驶+出行平台"Robotaxi三位一体闭环生态 [4] - 超预期点:①轻资产大规模开城提升份额;②定制车生态构筑成本壁垒;③Robotaxi商业化落地节奏超预期 [5] - 驱动因素:①网约车份额提升带动毛利率;②定制车销售规模增加;③Robotaxi苏杭试点启动 [5]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197/256/300亿元,同比+34%/+30%/+17%;归母净利润-7.1/-3.1/0.3亿元 [5] - 催化剂:网约车份额提升、Robotaxi商业化落地超预期 [6] 重要观点 宏观深度报告 - 核心观点:两山理念核心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过创新转化路径释放生态红利 [7] - 市场看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偏向象征意义 [7] - 驱动因素:2025年8月15日为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 [7] - 与市场差异:预计中国将持续转向新能源为主的经济模式,助力发展中国家绿色转型 [7] A股策略周报 - 核心观点:行业配置采取"大金融+泛科技"均衡配置(银行、非银+军工/计算机/传媒/电子/电新等),增加对地产板块关注度 [8] - 市场看法:本轮牛市为"系统性'慢'牛","大金融+泛科技"搭配有望持续战胜基准 [8] - 驱动因素:上证指数突破2024年高点3674,目标指向2021年高点3731 [8] - 与市场差异:建议忽略短线走势,在重要支撑位增加配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