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市场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中办、国办重磅发布!事关全国碳市场建设!
天天基金网· 2025-08-26 06:08
政策核心目标 - 到2027年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同时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2][5] - 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 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并形成减排效果明显 规则体系健全 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2][5] 市场覆盖范围扩展 - 有序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 根据行业发展状况 降碳减污贡献 数据质量基础及碳排放特征等指标 [7] - 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 目标在2027年前完成 [7] 配额管理制度 - 建立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 并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 [7] - 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以平衡市场供需 增强市场稳定性和流动性 [7] - 合理确定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比例 [7] 自愿减排市场建设 - 建立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 针对可持续发展效益显著 社会期待高的重点领域加快方法学开发 [9] - 强化自愿减排项目开发 审定 实施及减排量核查等全链条管理 [9] - 倡导党政机关 企业及社会团体积极使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 其中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需发挥表率作用 [9] 交易机制创新 - 稳慎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10] - 建立完善碳质押 碳回购等政策制度 拓展企业碳资产管理渠道 [10] - 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 并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10] 数据与监管体系 - 健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 加快修订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 [12] - 实施碳排放核算分类管理 完善基于排放因子法的核算体系 并探索基于自动监测的碳排放核算 [12] - 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 综合运用大数据 区块链 物联网等技术提升监管水平 [13] 国际协作与标准建设 - 积极参与《巴黎协定》相关碳市场机制规则制定 推动技术 方法 标准及数据国际互认 [15] - 加强碳市场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公正转型 [15]
股债商品共振上涨,人民币汇率走强
华泰期货· 2025-08-26 05: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7月基本面仍有韧性,全球经济数据有支撑但国内月频经济数据有压力,A股、债市、商品市场上涨,人民币汇率走强,美国经济数据有喜有忧 [2] - 鲍威尔态度转鸽为美联储9月降息扫平道路,海外通胀上升路径更顺畅,不同商品板块受影响情况不同 [3] - 策略上工业品逢低多配 [4] 市场分析 - 中国7月官方制造业PMI回落至49.3,非制造业保持扩张,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7.2%,金融数据中货币供给超预期但融资和贷款数据仍弱,投资数据有压力 [2] - 国务院强调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等,央行开展MLF操作和买断式逆回购,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达6000亿创半年新高 [2] - A股全天放量大涨,三大股指全线攀升,沪指逼近3900点,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3.14万亿,AI硬件股等板块表现活跃 [2] - 债市国债期货低开高走,30年期主力合约涨超0.7%,商品期货悉数走高,焦煤、焦炭领涨,人民币中间价上调160点创7个月来最大幅度 [2] - 美国7月非农数据不及预期,但8月PMI继续改善,“大漂亮”法案或支撑后续消费 [2] 关税政策 - 7月31日白宫对部分国家重新设定“对等关税”税率标准,未列明国家统一适用10%税率,规避关税商品征收40%转运税 [3] - 8月19日美国商务部将407个产品类别纳入钢铁和铝关税清单,适用税率为50%,特朗普称两周内宣布半导体关税,税率或达300% [3] 国际合作 - 韩美25日峰会聚焦芯片、电池、造船合作,有望敲定贸易协议 [3] - 8月25日乌克兰总统宣布乌美将讨论乌俄和平谈判可能性 [3][5] 商品板块分析 - 国内供给侧黑色和新能源金属敏感,海外通胀预期能源和有色板块受益,黑色受下游需求预期拖累,有色供给受限未缓解 [3] - 光伏产业将规范竞争秩序,能源到2027年对部分行业实施配额总量控制,OPEC+加速增产,化工部分品种“反内卷”空间值得关注 [3] - 农产品短期受关税和通胀预期驱动,需等待基本面呼应信号 [3] 策略建议 - 商品和股指期货方面工业品逢低多配 [4] 要闻 - 本周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有20770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二有3000亿元MLF到期,周五有相关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5] - 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企业座谈会,将完善扩内需政策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5] - 市场今日继续走强,沪指续创十年多新高,个股涨多跌少,成交突破3万亿,商品期货部分品种涨幅明显 [5] - 中办、国办印发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意见,完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 [5]
黑色金属早报-20250826
银河期货· 2025-08-26 04: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钢材、双焦、铁矿、铁合金进行分析,认为短期钢价底部震荡,双焦震荡偏强,铁矿短期震荡,铁合金底部震荡,需关注旺季需求、煤矿安全检查、海外关税及国内外政策等因素[5][7][12][15][20] 各品种总结 钢材 - 相关资讯:中办、国办印发碳市场建设意见,8月25日76家独立电弧炉建筑钢材钢厂成本利润有变化,7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3] - 现货价格:上海地区螺纹3310元(+320),北京地区3250(+10),上海地区热卷3430元(+30),天津地区热卷3380元(+20)[4] - 逻辑分析:上周五夜盘黑色板块震荡偏弱,钢材复产、累库但速度放缓,出口有韧性,需求有修复,铁水产量高,阅兵临近预计铁水减产,福建煤矿事故抬升减产预期,8月煤炭日耗下滑高炉可能复产,焦煤库存累积产量上升,若减产预期落空阅兵后钢价有压力[5][7] - 交易策略:单边维持底部震荡走势,套利正套头寸可获利平仓,期权观望[7][8][9] 双焦 - 相关资讯:河南焦企8月25日 - 9月3日自主限产,邢台市场焦炭价格计划提涨,公布焦炭和焦煤仓单价格[10] - 逻辑分析:现货焦煤价格涨跌互现,下游采购积极性减弱,焦炭供需紧平衡,主流焦企提涨第八轮,预计全国煤矿安全工作趋严,制约产能利用率回升,煤炭供给有扰动,焦煤价格中枢提升[12] - 交易策略:单边震荡偏强运行,逢低做多,套利、期权、期现均观望[13] 铁矿 - 相关资讯:上海优化房地产政策,国家发改委听取扩内需稳就业意见,8月18 - 24日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环比减少,澳洲巴西发运总量环比增加,公布青岛港铁矿现货价格及基差[14] - 逻辑分析:夜盘铁矿价格小幅回落,市场情绪反复,近一个月主流矿山发运同比有增量但内部有分化,8月非主流矿发运同比高位,需求端7月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速环比走弱,终端用钢需求受压制,价格大涨因素减弱,短期震荡运行[15] - 交易策略:未明确给出具体策略[16] 铁合金 - 相关资讯:邢台市场焦炭价格计划提涨,上海6部门优化房地产政策[17] - 逻辑分析:硅铁25日现货价格稳中偏弱,部分区域上涨,供应端上周产量增幅放缓,需求端样本钢材产量维持高位,期货价格临近部分产区成本,高升水风险释放,底部震荡;锰硅25日锰矿现货稳中偏弱,锰硅现货稳中偏强,部分区域上涨,供应端产量增幅放缓,需求端螺纹样本表需回升,高升水风险释放,底部震荡[18][20] - 交易策略:单边底部震荡,套利期现正套逐步止盈,期权逢高卖出跨式期权组合[21]
事关全国碳市场建设,中办、国办对外公布
新华社· 2025-08-26 02:33
政策框架 - 全国碳市场被定位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转型的核心政策工具[1] - 市场体系包含强制减排责任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自主减排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1] 发展目标 - 2027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1] - 2027年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1] - 2030年建成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与有偿分配结合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1] - 2030年建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且国际接轨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1] - 2030年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1]
宝城期货资讯早班车-20250826
宝城期货· 2025-08-26 01:31
宏观数据速览 - 2025年6月GDP不变价当季同比为5.20%,较上期5.40%下降,去年同期为4.70% [1] - 2025年7月制造业PMI为49.30%,较上期49.70%下降,去年同期为49.40% [1] - 2025年7月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为50.10%,较上期50.50%下降,去年同期为50.20% [1] - 2025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当月值未给出,上期为11320.00亿元,去年同期为7707.00亿元 [1] - 2025年7月M0同比为11.80%,较上期12.00%下降,去年同期为12.00% [1] - 2025年7月M1同比为5.60%,较上期4.60%上升,去年同期为 - 2.60% [1] - 2025年7月M2同比为8.80%,较上期8.30%上升,去年同期为6.30% [1] - 2025年7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当月新增为 - 500.00亿元,上期为22400.00亿元,去年同期为2600.00亿元 [1] - 2025年7月CPI当月同比为0.00%,较上期0.10%下降,去年同期为0.50% [1] - 2025年7月PPI当月同比为 - 3.60%,与上期持平,去年同期为 - 0.80% [1] - 2025年7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额累计同比为1.60%,较上期2.80%下降,去年同期为3.60% [1] - 2025年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为4.80%,较上期5.00%下降,去年同期为3.50% [1] - 2025年7月出口总值当月同比为7.20%,较上期5.90%上升,去年同期为6.93% [1] - 2025年7月进口总值当月同比为4.10%,较上期1.10%上升,去年同期为6.64% [1] 商品投资参考 综合 - 上海出台楼市新政组合拳,包括外环外购房政策、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房贷利率及房产税征收调整等 [2] -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到2030年基本建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 - 证监会制定《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管理暂行规定》,10月9日起正式实施 [2] 金属 - 波兰跨国矿业公司KGHM7月铜产量为59900吨,同比下降2.4%;销量为56700吨,同比下降4.9% [3] 煤焦钢矿 - 8月25日铁矿石、热卷和螺纹钢等期价上涨,螺纹钢走势受地产行业拖累 [4] - 8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生产粗钢、生铁、钢材产量环比和同比均增长 [4][5] - 河南省内焦企8月25日 - 9月3日实行自主限产,幅度20 - 35% [5] - 美国内政部评估冶金煤及核电厂燃料铀是否列入关键矿物清单,草案未列入,公开征求意见 [5] - 美国将铜和钾盐等矿物列入2025年关键矿物清单,公开征求意见 [5] 能源化工 - 8月26日24时国内汽、柴油零售价预计下调约200元/吨 [6] - 8月25日美油主力合约收涨,国际油价上涨受地缘政治和供应端利好支撑 [6] - 自然资源部组织7个石油天然气探矿权挂牌出让,启动新一轮油气勘探开发热潮 [6] -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称油价维持在每桶45美元以上,盈利能力最弱项目也能盈利 [6] - 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7月日均原油产量环比增长1.2%至164.8万桶 [7] - 印度7月原油进口量环比下降8.7%,至1856万吨 [7] -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谈到与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有关的关税 [7] 农产品 - 截至8月中旬,豆粕流通领域价格环比上涨2.59%,报3049.3元/吨 [8] - 截至8月中旬,大豆流通领域价格环比上涨1.2%,报4443.1元/吨 [8] - 截至8月中旬,生猪流通领域价格环比下跌0.72%,报13.8元/千克 [8] - 2025年棉花进口滑准税加工贸易配额总量为20万吨,凭合同申领 [8] - 欧盟作物监测机构预测2025年欧盟软小麦单产为6.15吨/公顷 [8] - StoneX预测2026年巴西阿拉比卡咖啡豆产量将下降18.4%,至3650万袋 [9] - 巴西法院推翻监管机构暂停大豆禁采协议的决定 [9] 财经新闻汇编 公开市场 - 8月25日央行开展2884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投放219亿元,还开展6000亿元中期借款便利操作 [11] - 央行在香港成功发行450亿元人民币央票 [11] 要闻资讯 - 上海出台楼市新政组合拳 [12] - 国家发改委主任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完善扩内需政策举措 [12] - 多地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资本市场支持力度加大 [12] - 广西强化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 [13] - 香港金管局启动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优化安排 [14] - 东风汽车等公司有债券相关重大事件 [14] - 惠誉等评级机构对印度、英国等进行信用评级,穆迪警告美国部分州衰退 [14] 债市综述 - 债市现券期货走出独立行情,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下行,国债期货收涨 [15] - 交易所债券市场万科债多数下跌,部分国债和城投债有涨跌 [15] - 中证转债指数收盘上涨0.46%,成交额1007.73亿元 [16] - 8月25日货币市场利率涨跌参半 [17] - 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下行 [17] - 银行间回购定盘利率多数上涨 [17] - 银银间回购定盘利率多数下跌 [18] - 国开行、农发行金融债中标收益率及相关倍数情况 [18] - 欧债收益率普遍上涨 [18] - 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涨 [19] 汇市速递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上涨288个基点,中间价调升160个基点 [20] - 美元指数涨0.74%,非美货币多数下跌 [20][21] 研报精粹 - 中信证券认为股市慢牛期间可对债券超跌反弹博弈增厚收益,信用债套息空间高 [22] - 华泰固收认为短期债市逆风,利率上有顶,十月后找反攻机会,推荐曲线陡峭化交易 [22] - 弘则固收叶青认为应扭转机构行为,保险、理财等机构行为向好 [23] - 申万固收从杠杆率、久期、信用利差等视角分析债市风险,维持谨慎判断 [23] - 长江固收认为跨月阶段资金面仅有短期波动 [23] 今日提示 - 8月26日258只债券上市 [25] - 8月26日140只债券发行 [25] - 8月26日112只债券缴款 [25] - 8月26日257只债券还本付息 [25] 股票市场要闻 - A股三大指数单边上行,成交额近3.2万亿元,算力硬件等板块表现强势 [26] - 香港恒生指数等指数收盘上涨,成交额放大,南向资金净卖出 [26] - 8月22日收盘后中国全市场ETF规模达4.97万亿,即将突破5万亿 [26]
事关全国碳市场建设,中办、国办重磅发文
新华网· 2025-08-26 00:36
全国碳市场建设总体要求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兼顾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发展需要 [1] - 坚持有效市场 有为政府 坚持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 [1]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 有计划分步骤扩大实施范围 扩展参与主体 [1] 主要发展目标 - 到2027年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2] - 到2030年 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 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 - 建成诚信透明 方法统一 参与广泛 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 有序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 根据行业发展状况 降碳减污贡献 数据质量基础 碳排放特征等 [2] - 建立预期明确 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 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 [3] - 科学设定配额总量 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 到2027年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 [3] 配额管理制度完善 - 稳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 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 [3] - 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 平衡市场供需 增强市场稳定性和流动性 [3] - 合理确定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比例 [3]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 - 建立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 针对重点领域加快方法学开发 [4] - 强化自愿减排项目开发 审定 实施及减排量核查等全链条管理 [4] - 加强全国碳减排资源统筹管理 规范各类自愿减排交易活动 [4] 核证自愿减排量应用 - 倡导推动党政机关 企业 社会团体等积极使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 [5] - 完善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规则 提高国际认可度 [5] - 积极服务有关行业企业国际履约和产品碳中和 [5] 碳市场活力提升措施 - 稳慎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6] - 建立完善碳质押 碳回购等政策制度 规范开展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活动 [6] - 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 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 [6] 交易主体扩展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逐步引入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交易 [6] - 稳妥推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 风险可控前提下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6] 市场交易监管强化 - 规范重大政策信息发布 完善市场交易风险预防预警及处置程序 [6] - 开展全国碳市场价格跟踪评估 推动形成合理交易价格 [6] - 加强交易行为监管 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 操纵市场等行为 [6] 碳排放数据管理 - 健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 加快修订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 [7] - 实施碳排放核算分类管理 完善基于排放因子法的核算体系 [7] - 探索开展基于自动监测的碳排放核算 [7] 数据质量监管 - 加强碳排放关键计量器具配备 使用和管理 依法进行检定或校准 [7] - 实施重点排放单位关键参数月度存证 [7] - 压实重点排放单位履行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的主体责任 [8] 技术服务机构监管 - 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核查机构实施认证机构资质管理 明确准入条件 行为规范和退出机制 [8] - 加强碳排放相关检验检测机构管理 建立违规机构清出机制 [8] - 积极培育咨询服务 检验检测 审定核查等技术服务业 [8] 信息披露制度 - 重点排放单位 注册登记机构 交易机构等根据要求及时公开排放 履约 交易 质押等相关信息 [8] - 建立碳市场相关数据部门共享机制 [8] - 依法加强重点排放单位 技术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信用监督管理 [8] 政策法规支撑 - 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碳市场建设提供法律支撑 [10] -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长效机制 依法开展相关领域检察公益诉讼 [10] - 完善全国碳市场资金清算机制 提高资金清算效率 降低碳市场制度性交易成本 [10] 国际交流合作 - 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相关碳市场机制规则制定 [11] - 加强碳市场领域交流合作 推动技术 方法 标准 数据国际互认 [11] - 多渠道宣传我国碳市场建设做法和经验 [11]
事关全国碳市场建设,中办、国办重磅文件发布
新华社· 2025-08-26 00:27
政策核心目标 - 到2027年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1][4] - 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 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并建成与国际接轨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1][4] - 形成减排效果明显 规则体系健全 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1][4]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 有序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 根据行业发展状况 降碳减污贡献 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5] - 建立预期明确 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 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5] - 科学设定配额总量 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 到2027年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5] - 稳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 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5] - 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 平衡市场供需 增强市场稳定性和流动性[5]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发展 - 建立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 针对可持续发展效益显著 社会期待高的重点领域加快方法学开发[8] - 强化自愿减排项目开发 审定 实施及减排量核查等全链条管理[8] - 倡导党政机关 企业 社会团体等积极使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 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8] - 完善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规则 提高国际认可度 服务行业企业国际履约和产品碳中和[8] 碳市场活力提升措施 - 稳慎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9] - 建立完善碳质押 碳回购等政策制度 规范开展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活动[9] - 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 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9]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逐步引入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交易[9] - 加强交易行为监管 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 操纵市场等行为[9] 碳市场能力建设 - 推动建设全链条 数字化 智能化的全国碳市场管理系统 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10] - 健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 加快修订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10] - 实施碳排放核算分类管理 完善基于排放因子法的核算体系 探索基于自动监测的碳排放核算[10] - 完善重点行业核查技术规范 明确核查要点和要求 规范核查流程[11] - 压实重点排放单位履行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的主体责任 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内部管理制度[11] 技术服务机构与信息披露 - 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核查机构实施认证机构资质管理 明确准入条件 行为规范和退出机制[12] - 积极培育咨询服务 检验检测 审定核查等技术服务业 促进第三方技术服务市场健康发展[12] - 重点排放单位 注册登记机构 交易机构等根据要求及时公开排放 履约 交易等相关信息[12] - 建立碳市场相关数据部门共享机制 依法加强重点排放单位和技术服务机构信用监督管理[12] 政策实施保障 - 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碳市场建设提供法律支撑[13] -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长效机制 加大对碳市场违法犯罪行为的联合打击力度[13] - 加强全国碳市场与绿电 绿证等市场化机制的政策协同 制度衔接[13] - 完善全国碳市场资金清算机制 提高资金清算效率 降低碳市场制度性交易成本[13] - 积极参与《巴黎协定》相关碳市场机制规则制定 推动技术 方法 标准国际互认[14]
新华财经早报:8月26日
新华财经· 2025-08-26 00:10
绿色低碳转型与碳市场建设 - 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1] - 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 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形成减排效果明显 规则体系健全 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1] - 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 [1] 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 - 加大林权抵押贷款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 拓宽可抵押林权范围 依法合规延长贷款期限 [1] -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拓宽涉林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加大林业领域资金支持 [1] - 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推动成立林权收储机构 鼓励社会资本开展林权收储担保服务 [1] 上海房地产政策优化调整 - 符合条件居民家庭在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 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1] - 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 [1] - 成年单身人士按照居民家庭执行住房限购政策 [1] 宏观经济与政策动向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不断完善扩内需政策举措 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 增加优质供给 [1] -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数达到174个 2024年进出口值相比2020年增长超三成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3.14万亿元 创年内成交额新高 为历史第二高成交额 [1] 公司业绩与资本运作 - 阳光电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5.97%至77.35亿元 拟每10股派9.5元 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7] - 立讯精密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20%—25% [7] - 天孚通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7.46%至8.99亿元 拟每10股派5元 [7] 国际动态与市场数据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洲企业将会适应美国更高的关税 关税对欧洲GDP的影响可能不大 [3] - 美国7月建筑许可环比下降2.2% 经季节调整年化总量136.2万套 为2020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 [3] - 德国8月商业景气指数从上月的88.6点升至89点 连续第八个月改善 [3] 金融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1.51%至3883.56点 深证成指上涨2.26%至12441.07点 创业板指上涨3%至2762.99点 [5] - 在岸人民币上涨139点至7.1526 离岸人民币上涨149点至7.1577 [5] - WTI原油上涨1.52%至64.74美元 布伦特原油上涨1.4%至68.2美元 [5] 科技创新与医疗突破 - 中国研究团队报告世界首个将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的案例 被国际专家誉为相关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1] - 英伟达正式推出专为机器人应用设计的计算平台Jetson AGX Thor开发者套件 起售价为3499美元 [3] -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25年进口网络游戏审批信息 8月共7款进口游戏获批 [1] 企业战略与投资 - 百济神州获得RovaltyPharma支付8.85亿美元购买单克隆抗体Imdelltra在中国以外地区的特许权使用费 [7] - 珠海冠宇拟以20亿元投资建设新型钢壳量产线 [7] - 赛轮轮胎拟约17亿元对赛轮新和平进行改造和扩建 [7]
特朗普:希望今年与金正恩会面;上海楼市限购政策松绑;鸿蒙智行“四界”发布七款新车型;3499美元!英伟达“机器人大脑”芯片开售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2:01
宏观经济与政策 - 3000亿元1年期MLF今日到期 [3] - 中办、国办提出全国碳市场建设目标: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2030年建成与国际接轨的碳定价机制 [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座谈会听取"十五五"时期扩内需稳就业意见建议 [9] - 央行上海总部调整上海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住房 [10] - 上海楼市限购政策松绑,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 [11] 全球金融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跌0.77%至45282.47点,标普500跌0.43%至6439.32点,纳指跌0.22%至21449.29点 [4][29]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微涨0.11%至7929.17点,中概股多数上涨 [4][29] - 欧洲股市普遍下跌:德国DAX指数跌0.37%,法国CAC40指数跌1.59% [7] - 国际油价上涨:美油涨1.70%至64.74美元/桶,布油涨1.41%至68.17美元/桶 [6][29] - 贵金属期货收跌:COMEX黄金跌0.23%至3410.70美元/盎司,白银跌1.29%至38.55美元/盎司 [5] A股市场表现 - A股全天震荡走高,超3300只个股上涨,沪指涨1.51%报3883.56点,深证成指涨2.26%,创业板指涨3% [7] - 沪深两市成交额3.14万亿元,创年内新高,为历史第二高成交额 [7] 行业与公司动态 - 鸿蒙智行发布多款新车:智界R7售价24.98-30.98万元,智界S7售价22.98-28.98万元,问界M8纯电版售价35.98-44.98万元 [16] - 华为云调整组织架构,将AI发展放在重心位置 [17] - 腾讯、阳光人寿、万达等共同出资224.29亿元成立苏州宽遇股权投资基金 [18] - 腾讯宣布国行Nintendo Switch将于2026年12月31日停止维修服务 [20] - 英伟达推出Jetson AGX Thor机器人芯片模块,起售价3499美元 [25] - 美国饮料巨头KDP将以157亿欧元全现金收购皮爷咖啡母公司JDE Peet's [27] 科技创新与突破 - 中国团队完成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移植到脑死亡人体案例 [12]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 [12] - SpaceX"星舰"再次尝试发射,此前今年已有3次试飞失败 [26] 上市公司公告精选 - 高德红外上半年营收19.34亿元同比增长68.24%,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906.85% [35] - 阳光电源上半年营收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 [36] - 立讯精密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08.9-113.44亿元,同比增长20%-25% [36] - 兴发集团拟8.55亿元收购桥沟矿业50%股权 [35] - 天康生物拟收购美都畜牧51%股权 [35] - 中国恒大正式从港交所退市 [22]
中办国办发文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 支持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
中国证券报· 2025-08-25 21:10
政策目标与时间框架 - 到2027年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1] - 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 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建成诚信透明 方法统一 参与广泛 与国际接轨的自愿减排市场 [1] - 形成减排效果明显 规则体系健全 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1] 市场覆盖范围与配额管理 - 有序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 依据行业发展状况 降碳减污贡献 数据质量及碳排放特征等 [2] - 建立预期明确 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 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 [2] - 明确市场中长期碳排放配额控制目标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 行业特点 低碳转型成本等因素 [2] 区域市场协调与创新 - 统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地方试点碳市场 现有试点需规范建设运行并助力区域绿色低碳转型 [2] - 鼓励试点市场在扩大覆盖范围 完善市场调节机制 创新监管手段 发展碳金融等方面先行先试 [2] - 建立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 明确不再新建地方或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 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稳慎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3] - 建立完善碳质押 碳回购等政策制度 规范开展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活动 [3] - 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建立完善碳定价机制 利用价格发现功能为绿色金融提供有效价格信号 [3] 交易主体扩展与参与 - 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 稳妥推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1][3] - 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1][3]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逐步引入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交易 [3] 市场监管与风险防控 - 规范重大政策信息发布 完善市场交易风险预防预警及处置程序 开展全国碳市场价格跟踪评估 [4] - 加强交易行为监管 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 操纵市场等行为 [4] - 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约风险评估预警和管理制度 防范履约风险 [4] - 加强对碳金融活动的监督管理 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 法治化原则做好金融服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