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建设

搜索文档
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
仪器信息网· 2025-09-18 03:58
中国碳市场体系框架 - 中国已建立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两个独立运行但相互衔接的碳市场体系 实现对减排主体的全覆盖[4] - 强制碳市场覆盖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60%以上[4] - 自愿碳市场支持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能效提升和林业碳汇等领域 未来将扩展至生物质利用、固废处理等领域[6] 市场交易数据表现 - 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超6.8亿吨 成交额达474.1亿元[4] - 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 成交额达2.1亿元[4] 制度体系建设进展 - 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30余项制度和技术规范 形成多层级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4] - 采用基于强度控制的配额分配方法 未来将逐步实施配额总量控制[7] - 建立"国家—省—市"三级联审制度 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提升数据监管效能[9] 碳市场发展路线图 - 到2027年强制碳市场将逐步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6] - 到2027年自愿碳市场实现对重点领域的全覆盖[6] - 到2030年建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自愿碳市场[6] 市场机制创新举措 - 研究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配额分配方式 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8] - 探索开发碳质押、碳回购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拓展重点排放单位融资渠道[11] - 将引入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和自然人参与交易[11]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 2023年以来出台造林碳汇、海上风电等6个方法学 支持领域逐步扩大[4] - 加快构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体系 重点开发生态系统碳汇、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方法学[9][11] - 对企业排放关键数据实施月度存证 智能预警数据质量风险[9]
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我国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印发
新华网· 2025-09-04 23:46
核心政策文件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这是碳市场领域首份中央文件 旨在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和能力支撑 [1] 全国碳市场体系构成 - 全国碳市场体系由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组成 两者独立运行并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相互衔接 实现对减排主体的全覆盖 [2] - 强制碳市场覆盖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 自愿碳市场激励社会自主减排 [2] 市场覆盖范围与交易数据 - 强制碳市场于2024年3月首次扩围 新增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超60% [2] - 截至2024年8月22日 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超6.8亿吨 成交额达474.1亿元 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 成交额2.1亿元 [2] - 自愿碳市场方法学扩大 2023年以来新增造林碳汇、海上风电等6个方法学 [2] 发展时间表与路线图 - 强制碳市场目标:到2027年逐步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当前已覆盖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 [4] - 自愿碳市场目标:到2027年实现对生物质利用、固废处理等重点领域全覆盖 到2030年建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且与国际接轨的市场 [4] 配额管理制度 - 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 采用基于强度控制的分配方法 [5] - 计划到2027年对碳排放总量稳定行业实施配额总量控制 预先设定全国配额总量并采用"自上而下"分配方式 [5][6] - 研究推行免费与有偿相结合的配额分配方式 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以增强市场稳定性和流动性 [6] 数据质量监管 - 实施企业排放关键数据月度存证 建立国家-省-市三级联审制度 [7] - 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智能预警数据质量风险 严厉打击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2][7] 市场机制创新 - 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及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 包括碳质押和碳回购制度 [9] - 碳质押允许企业以碳配额或减排量为质押物申请贷款 碳回购通过短期出售约定回购实现融资 两者旨在拓展融资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 [9] - 稳妥推进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交易 适时引入非履约主体及自然人参与交易 [9] 能力建设与国际合作 - 加快构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体系 重点开发生态系统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等领域 [7][9] - 强化市场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 加强与其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机制衔接 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7]
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9-04 22:57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这是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 旨在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更强大的能力支撑 [1] -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 目标是建设更有效 更有活力和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 [1] - 通过加强碳市场建设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确保碳市场放得活管得住 激发绿色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1] 市场体系构成 - 全国碳市场体系由强制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和自愿碳市场(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组成 两个市场独立运行并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相互衔接 实现对减排主体全覆盖 [2] - 强制碳市场于2025年3月首次扩围 新增钢铁 水泥和铝冶炼行业 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60%以上 [2] - 自愿碳市场支持领域逐步扩大 2023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造林碳汇 海上风电等6个方法学 [2] 市场交易数据 - 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超6.8亿吨 成交额达474.1亿元 [2] - 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 成交额达2.1亿元 [2] 制度体系建设 - 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30余项制度和技术规范 初步形成多层级较完备的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 [2] - 加强数据质量管理 运用信息化手段智能预警数据质量风险 严厉打击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2] - 具有中国特色的碳市场制度体系初步建成 以碳市场为主体的中国碳定价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3] 发展时间表与路线图 - 强制碳市场目标:到2027年在现有覆盖发电 钢铁 水泥 铝冶炼行业基础上逐步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3] - 自愿碳市场目标:到2027年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从现有可再生能源 甲烷减排 能效提升和林业碳汇等领域扩展至生物质利用 固废处理等领域) 到2030年建成诚信透明 方法统一 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市场 [3] 配额管理制度 - 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 配额分配体系需统筹平衡减排目标与经济成本 行业差异与公平统一 政府调控与市场规律等关系 [4] - 目前采用基于强度控制的配额分配方法 未来将逐步实施配额总量控制 到2027年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行业实施配额总量控制 预先设定全国碳排放配额总量并自上而下向企业分解 [4][5] - 研究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配额分配方式 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以平衡市场供需 增强市场稳定性和流动性 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5] 自愿减排市场发展 - 加快构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体系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领域及绿色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 [6] - 加快健全市场交易制度 丰富市场交易产品与交易主体 加强与其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机制的有效衔接 [6] - 强化市场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6] 数据质量管理 - 持续强化数据质量工作 优化核算核查方法 对企业排放关键数据实施月度存证 [6] - 建立国家—省—市三级联审制度 运用大数据 区块链等信息化手段智能预警数据质量风险 大幅提升监管效能 [6] 市场建设方向 - 推动全国碳市场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数据可靠性更高 行业包容性更强 需统筹好市场和政府 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 整体和局部 国内和国际等关系 [7] 实施措施 - 有序扩大强制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根据行业发展状况 降碳减污贡献 数据质量基础 碳排放特征等推进 [8] - 积极发展自愿碳市场 建立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 加快生态系统碳汇 可再生能源 甲烷减排等重点领域方法学开发 [8] - 联合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建立碳质押 碳回购等政策制度 [8] - 碳质押允许企业将碳配额或核证自愿减排量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碳回购允许配额持有者出售碳资产并约定未来回购 两者均有利于拓展融资渠道 盘活碳资产 降低融资成本 [8] - 稳妥推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参与强制碳市场交易 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自愿碳市场交易 [8] 管理强化 - 严格规范碳排放核查 完善重点行业核查技术规范 [9] - 压实重点排放单位履行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的主体责任 [9] - 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 严厉打击各种弄虚作假行为 [9]
化工行业8月月报:政策收紧,行业竞争格局优化-20250904
恒泰证券· 2025-09-04 08:5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2] 核心观点 - 政策收紧推动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通过能效和碳排放政策加速落后产能淘汰 重塑市场竞争格局[2] - 化工行业分化加剧 农药 专用化学品 涂料 合成橡胶等领域实现营业收入 利润和进出口额"三增长"[2][55] - 建议关注SW农药 SW氟化工 SW钾肥 SW煤化工 SW食品及饲料添加剂 SW油田服务等子板块[2][63] - 推荐关注鹏华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ETF(159870 SZ)[2][64] 行情回顾 - 8月沪深300指数涨幅10 33% 科创创业50指数涨幅33 25% 科创50指数涨幅28 00% 创业板50指数涨幅27 74%[8] - 红利指数下跌0 73%[8] - 基础化工板块PB较上月有所提高 石油化工板块PB较上月提高但仍低于年初水平[2] 宏观数据表现 - 8月PMI为49 4% 较上月提高0 1个百分点[2][29]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 3% 较上月提高1 8个百分点[2][29] - 7月PPI同比为-3 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PPI为-6 5% 降幅扩大0 4个百分点 化学纤维制造业PPI为-8 9% 降幅扩大1 2个百分点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PPI为-12 6% 与上月持平[2][29] - 7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4 7% 降幅扩大3 6个百分点 化学纤维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11 1% 提高0 5个百分点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累计同比-11 3% 降幅扩大0 2个百分点[29]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产成品存货创年内新高[2][29] 原材料价格走势 - 8月WTI原油均价64 00美元/桶 环比下跌4 72% 较2024年均价下跌15 51%[38] - 8月NYMEX天然气均价2 8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环比下降12 42% 较2024年均价上涨19 92%[38] - 8月秦皇岛5500K动力煤均价670元/吨 环比上涨0 75% 较2024年均价下跌6 63%[38] 下游行业需求 - 7月纺织纱线 织物及其制品出口金额同比0 6% 较上月提高2 2个百分点[47] - 7月家用电器出口金额同比-3 8% 降幅收窄5 2个百分点[47] - 7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17 10% 较上月降低1 1个百分点[47] - 7月汽车产量同比8 4% 较上月降低0 4个百分点[47] - 7月房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累计同比-19 4% 降幅收窄0 6个百分点[47] - 7月集成电路产量同比15 0% 较上月降低0 8个百分点[48] 政策影响分析 - 《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对21种化工产品提出明确能效要求 14种产品2025年底前达不到基准水平将淘汰 7种产品2026年底前需达标[2][56]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对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万吨标准煤及以上项目实行节能审查[2][53] - 《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提出2027年碳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2030年建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49][50] - 全国碳市场已累计成交配额6 81亿吨 成交额467 84亿元[50] 行业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石化全行业营业收入7 77万亿元 同比下降2 6% 利润总额3810 3亿元 同比下降10 3% 进出口总额4414 3亿美元 同比下降6 9%[54] - 油气开采板块营业收入6829 6亿元(同比下降5 2%) 利润1834 2亿元(同比下降11 1%)[55] - 化工板块营业收入4 75万亿元(同比增长1 7%) 利润1996亿元(同比下降5 5%)[55] 子板块财务表现 - 2025H1归母扣非净利润保持增长的子板块包括SW氯碱 SW煤化工 SW涂料油墨 SW民爆制品 SW氟化工 SW食品及饲料添加剂 SW涤纶 SW氨纶 SW改性塑料 SW合成树脂 SW膜材料 SW橡胶助剂 SW农药 SW钾肥 SW复合肥 SW油田服务[58][59] - 2025H1净利润增长率排名前三的子板块:SW农药(148 35%) SW氟化工(108 17%) SW钾肥(42 61%)[60][61] - 具备估值优势的子板块:SW煤化工(2025H1 PE 16 86倍) SW氟化工(32 79倍) SW食品及饲料添加剂(14 68倍) SW涤纶(23 33倍) SW油田服务(18 42倍)[62][63]
八月行业动态报告:上半年水火业绩增长,7月用电量创新高
银河证券· 2025-09-03 12:13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 - 电力行业上半年业绩呈现分化态势 火电和水电板块实现业绩增长 核电和新能源板块业绩承压 [48][52] - 新能源装机增速放缓但长期成长空间明确 7月风电和太阳能新增装机同比分别下滑44.0%和47.6% [57] - 全国用电需求保持增长 7月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 达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59] - 碳市场建设迎来中央层面政策支持 8月碳市场配额收盘价较上月下跌4.39% [29] - 多省份出台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 明确存量与增量项目的电价机制和执行细则 [10][16][18] 行业要闻 - 2025年7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2.36亿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1.66亿个 占比70.63% 1-7月累计核发绿证16.07亿个 [6]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首份碳市场中央文件 明确2027年覆盖工业主要排放行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7] - 华中能源监管局修订印发区域"两个细则" 完善电力并网运行和辅助服务管理机制 [8] - 湖北136号文规定存量项目机制电价为0.416元/千瓦时 集中式新能源机制电量比例上限为12.5% [10][11] - 云南要求已投产新能源电厂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上网电价由市场交易形成 [13] - 贵州规定现货市场出清申报价格上限1元/千瓦时 增量项目竞价上限0.3515元/千瓦时 [16][17] - 重庆征求意见稿规定存量项目机制电价0.3964元/千瓦时 增量项目执行期限暂定12年 [18][20][24] - 2025年1-7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3.59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2% 绿电交易电量181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2.1% [26] 行业数据 碳交易市场情况 - 8月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最高价72.68元/吨 最低价69.23元/吨 收盘价较上月下跌4.39% [29] - 8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510.88万吨 总成交额10.42亿元 [29] - 2025年1月1日至8月29日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6539.79万吨 成交额47.94亿元 [29] - 开市至今累计成交量6.96亿吨 累计成交额478.26亿元 [29] 电力行业相关数据 - 7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 第二产业5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 第三产业20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 城乡居民生活20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0% [31] - 1-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863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5% 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54703亿千瓦时 [31] - 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 同比增长18.2% 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11.1亿千瓦同比增长50.8% 风电装机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1% [37] - 1-7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806小时 比上年同期减少188小时 [37] - 1-7月电源工程完成投资4288亿元 同比增加3.4% 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315亿元 同比增长12.5% [37] 上半年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SW电力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0368亿元 同比下降2.2% 实现归母净利润1071亿元 同比增长2.6% [48] - 2025年二季度SW电力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031亿元 同比持平 实现归母净利润764亿元 同比增长0.2% [48] - 分板块看 上半年火电归母净利润431.1亿元同比增长6.9% 水电262.4亿元同比增长10.6% 核电116.2亿元同比下降10.6% 风电107.6亿元同比下降10.2% 光电8.6亿元同比下降37.6% [52] - 二季度火电归母净利润224.8亿元同比增长5.0% 水电149.0亿元同比增长0.3% 核电54.6亿元同比下降13.8% 风电41.0亿元同比下降14.2% 光电9.0亿元同比增长40.0% [52] - 上半年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均价676元/吨 同比下降199元/吨 降幅22% 火电公司平均入炉标单普遍下降10%左右 [54] 新能源装机与用电情况 - 1-7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53.67GW同比增长79.4% 太阳能新增装机223.25GW同比增长80.7% 火电新增装机41.98GW同比增长72.2% [56] - 7月风电新增装机2.28GW同比下降44.0% 太阳能新增装机11.04GW同比下降47.6% [57] - 截至7月末风电累计装机574.87GW同比增长22.1% 太阳能累计装机1109.60GW同比增长50.8% 占总装机比例分别为15.6%和30.2% [57] - 7月规上工业发电量9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 其中火电同比增长4.3% 水电同比下降9.8% 核电同比增长8.3% 风电同比增长5.5% 太阳能同比增长28.7% [58] - 7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9% [59] 环保公用行业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A股SW公用事业包含131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35414亿元 自由流通市值9532亿元 占比26.92% [60] - SW环保包含134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8516亿元 自由流通市值3813亿元 占比44.77% [60] - 环保公用企业总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重3.73% 剔除银行股后占比4.12% [60] - 8月沪深300指数上涨10.33% SW公用事业指数上涨2.53% 跑输7.81个百分点 SW环保指数上涨5.28% 跑输5.06个百分点 [64] - 截至8月29日 公用事业动态市盈率17.82倍 环保动态市盈率20.96倍 [66] - 8月电力板块上涨2.3% 燃气板块上涨4.5% 环境治理板块上涨5.2% [72] 投资建议 - 绿电板块建议关注全国龙头企业龙源电力、三峡能源等 [80] - 火电板块建议关注市场煤敞口大且年度长协电价下调幅度较小区域的企业 如大唐发电、建投能源等 [80] - 水核板块建议关注长江电力、中国核电等具备长期配置价值的企业 [80] - 8月公用事业核心组合为中国广核、川投能源、浙能电力 组合收益率17.31% 跑赢行业指数6.51个百分点 [78][80]
环保行业跟踪周报:固废提质增效、现金流改善逻辑持续兑现,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碳约束趋严-20250902
东吴证券· 2025-09-02 11:28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固废提质增效和现金流改善逻辑持续兑现 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碳约束趋严[1] - 垃圾焚烧行业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 自由现金流显著增厚[10] - 水务运营行业迎来市场化+现金流拐点 有望成为下一个垃圾焚烧板块[43] - 全国碳市场建设政策推动碳监测趋严 绿电资产价值重估和CCER项目受益[38] 垃圾焚烧行业总结 - 2025H1垃圾焚烧板块收入232亿元(+1%)归母净利润51亿元(+8%)[10] - 板块期间费用率12.7%(-0.3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率5.3%(-0.6个百分点)[10]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9亿元(+9%)资本开支38亿元(-19%)简易自由现金流32亿元(2024H1为17亿元)[19] - 典型公司表现:瀚蓝环境归母净利润9.67亿元(剔除一次性收益后+28%)[29] 绿色动力归母净利润同增24%[31] 海螺创业自由现金流转正至0.4亿元[31] 永兴股份自由现金流6.7亿元(+34%)[32] - 2025H1多家企业提升中期分红 瀚蓝环境首次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5元[24] - 行业分红潜力测算显示稳态下可达97%-120% 2026年标的分红潜力预计50%-150%+[40] 碳市场政策影响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35] - 政策目标:2027年CEA覆盖主要工业行业 CCER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2030年建成成熟碳市场体系[35] - 关键举措: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完善配额总量控制制度 加强碳排放核算与数据监管[36] - 碳监测设备需求增加 建议关注聚光科技、雪迪龙等[38] - 绿电资产价值重估 利好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能源[38] - CCER项目开发受益 重点推荐英科再生、高能环境 建议关注天奇股份、嘉澳环保等[38] 水务运营行业 - 现金流改善预期强劲 预计兴蓉环境、首创环保2026年资本开支大幅下降[43] - 24年水务板块分红比例34% 核心公司兴蓉环境分红比例28%有较大提升空间[43] - 水价改革推进 广州提价落实、深圳跟进 有望重塑行业成长性和估值[44] - 重点推荐兴蓉环境(25年PE9.2倍)、粤海投资(25年PE11.2倍)、洪城环境(25年PE9.3倍)[45] 细分行业跟踪 - 环卫装备:2025M1-7新能源环卫车销量7095辆(+77.55%)渗透率16.14%(+6.75个百分点)[52] - 生物柴油:2025/8/22-28生物柴油均价8400元/吨(周环比+1.5%)单吨盈利115元/吨[64] - 锂电回收:碳酸锂价格7.96万元/吨(周环比-5.0%)三元极片粉锂折扣系数70%(周环比-1.0个百分点)[68] 重点公司推荐 - 垃圾焚烧:瀚蓝环境、绿色动力、海螺创业、永兴股份、光大环境、军信股份[5] - 水务运营:兴蓉环境、粤海投资、洪城环境[45] - 再生资源:英科再生、高能环境[38] - 装备类:景津装备、宇通重工、美埃科技、金科环境[48][49]
公用环保2025年9月投资策略:中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国信证券· 2025-09-01 11:24
核心观点 - 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目标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1][14] - "十五五"规划重点关注节能降碳、新能源消纳机制、跨区域电力平衡、能源安全保供和电力市场建设等方向[2][16] - 投资策略聚焦公用事业和环保板块,推荐新能源产业链及综合能源管理相关标的[3][21] 市场表现 - 8月沪深300指数上涨10.33%,公用事业指数上涨2.53%,环保指数上涨5.28%,相对收益率分别为-7.81%和-5.06%[1][13] - 申万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及环保涨幅排名第25和第21[1][13] - 子板块表现分化:环保板块上涨5.28%,火电上涨4.69%,水电下跌1.17%,新能源发电上涨2.26%,水务下跌0.24%,燃气上涨4.50%[1][13] 政策动态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明确2027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目标[1][14] - 《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及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三方面举措[1][15] - 国家发改委各司局2025年研究课题聚焦"十五五"能源电力发展方向,包括节能降碳目标及新能源消纳机制等[16][18] 行业数据 电力供需 - 1-7月规上工业发电量54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月单月发电量9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46][47] - 7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20.2%),第二产业5936亿千瓦时(+4.7%),第三产业2081亿千瓦时(+10.7%)[59] - 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太阳能装机11.1亿千瓦(+50.8%),风电装机5.7亿千瓦(+22.1%)[76] 碳市场交易 - 全国碳市场8月29日收盘价较上周下跌1.42%,本周总成交量603.75万吨,总成交额4.10亿元[98] - 2025年1月1日至8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6539.79万吨,成交额47.94亿元[98] - 欧盟碳排放配额(EUA)期货8月25-29日成交1.19万吨CO2e,结算均价71.57欧元/吨[100] 能源投资 - 1-7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635亿元,同比增长5.9%;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88] - 华能集团新能源装机突破1.12亿千瓦,低碳清洁能源占比超54%,较"十三五"末提升18个百分点[117] 重点公司推荐 公用事业 - 火电板块推荐华电国际(总市值615亿元,2025E PE 8.5x)和上海电力(总市值431亿元,2025E PE 14.0x)[3][7] - 新能源发电推荐龙源电力(总市值1394亿元)、三峡能源(总市值1215亿元)及区域海上风电企业[3][7] - 核电运营推荐中国核电(总市值1833亿元,2025E PE 17.8x)和中国广核(总市值1939亿元)[3][7] - 水电推荐长江电力(总市值6873亿元,2025E PE 19.9x),燃气推荐华润燃气和九丰能源[3][7] 环保 - 环保板块推荐光大环境(港股)、中山公用(总市值153亿元,2025E PE 10.9x)等类公用事业标的[3][7] - 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推荐聚光科技(总市值93亿元,2025E PE 34.6x)[3][7] - 废弃油脂资源化推荐山高环能(总市值33亿元,2025E PE 36.8x),生物质发电推荐长青集团[3][7] 专题研究 -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发展逻辑转向市场化,机制由"保障性收购+市场交易"变为"机制电量+市场交易"[20] - 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累计装机达14.1亿千瓦,同比增长33.9%,占总装机容量的42%,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19] - 为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5%的目标,风光装机需至少达25亿千瓦,年新增装机需维持2亿千瓦以上[19]
公用事业第35周:首份中央文件开启碳市场建设新征程,城市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华福证券· 2025-08-31 06:5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7] 核心观点 - 碳市场领域首份中央文件《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发布 标志着碳市场建设进入新征程 提出扩大覆盖范围、完善配额管理、丰富交易产品、扩展交易主体等举措 着力构建更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体系[3][17][18]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6.81亿吨 成交额467.84亿元 2024年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096家 配额清缴完成率接近100%[3][18]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6.03万吨 成交额2.08亿元[3][18] - 《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 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水务、固废治理行业迎新机遇 包括垃圾焚烧发电供热应用、工业废污水治理、资源再生行业发展等[4][20][21] - 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有望推动城市供水顺价 保障供水企业盈利能力 加快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 城市垃圾分类深化保障餐厨垃圾处理企业来料供应[4][21] 行情回顾 - 8月25日-8月29日 电力板块下跌0.40% 环保板块下跌1.47% 燃气板块下跌1.65% 水务板块下跌2.15% 沪深300指数上升2.71%[2][11] - 电力板块涨幅前三:云南能投33.84%、兆新股份33.61%、恒盛能源17.96% 跌幅前三:世茂能源-21.86%、涪陵电力-17.02%、华光环能-16.09%[12][16] - 环保板块涨幅前三:德创环保46.32%、飞马国际16.50%、惠城环保8.49% 跌幅前三:仕净科技-15.68%、超越科技-10.38%、雪浪环境-9.84%[12][16] - 燃气板块涨幅前三:中泰股份5.76%、美能能源1.70%、新奥股份0.80% 跌幅前三:ST升达-9.51%、陕天然气-7.27%、洪通燃气-5.70%[12][16] - 水务板块涨幅前三:中持股份16.40%、上海洗霸11.40%、中晟高科7.73% 跌幅前三:海天股份-9.94%、力源科技-8.80%、华骐环保-8.77%[12][16] 碳市场建设 - 目标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17] - 目标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建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17] - 2023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造林碳汇、海上风电等6个方法学 完成首批948万吨核证自愿减排量登记[18] - 碳市场通过碳价信号引导资源向低碳领域配置 预计将拉动绿色投资显著增长 绿色产业迎来发展机遇[3][18] 城市高质量发展 - 推动垃圾焚烧发电供热等绿能在工业场景应用 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有效降碳[4][21] - 持续深化工业废污水治理 相关水治理企业有望受益[4][21] - 推动资源再生行业发展 特别是建筑垃圾及装修垃圾行业 实现建筑材料再生利用推广[4][21] - 建立工业园区集中供能体系 推动废水、余热、固废协同处置全覆盖[20][21] - 实施工业能效、水效提升行动 推广绿色低碳先进工艺技术装备[20][21] 电力行业动态 -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 同比增长18.2% 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1亿千瓦 同比增长50.8% 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 同比增长22.1%[29] - 1-7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806小时 比上年同期降低188小时[29] - 1-7月全国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3.59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2%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1.2%[29] - 绿电交易电量181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2.1%[29] - 华能陇东能源基地C1区块547兆瓦新能源项目投运 中国华能新能源装机突破1.12亿千瓦 低碳清洁能源占比超54%[25] - 中国广核电力拟收购中广核惠州核电82%股权等多笔核电资产[29] 环保行业动态 - 无锡市发布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 提出改造老旧供水管网及二次供水设施 更新燃气管网 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39] - 山东省印发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回填试点方案 推动固废资源化利用[42] - 湖北省美丽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到2027年建成6个美丽城市 城市生态功能不断增强[42] 投资建议 - 火电板块推荐江苏国信 谨慎推荐申能股份、浙能电力 建议关注福能股份、华电国际[4] - 核电板块谨慎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4] - 绿电板块建议关注三峡能源、江苏新能 谨慎建议关注龙源电力、浙江新能、中绿电[4] - 水电板块推荐长江电力 谨慎推荐华能水电、黔源电力 建议关注国投电力、川投能源、浙富控股[4] - 环保板块推荐永兴股份、雪迪龙 建议关注华光环能、中国天楹、复洁环保[4]
城市发展与AI战略顶层设计出炉,“外卖大战”影响初显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5-08-30 03:24
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意见 明确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人民城市[1] - 政策举措包括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 提高中小城市承载能力[1] - 提出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提升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水平[1] - 我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要求制定差异化城市发展方案 培育创新动力活力[2] 人工智能+行动部署 - 国务院印发"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部署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6大重点行动[3] - 目标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超70% 2030年超90% 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3] - 具体举措包括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3] - 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和经济发展强大引擎 意见为应用落地指明方向[4] 碳市场建设加速 - 中央发文明确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 有计划扩大实施范围和参与主体[5] - 目标到2027年全国碳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自愿减排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5] - 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 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市场[5] - 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81亿吨 成交额467.84亿元 碳交易"指挥棒"作用逐步显现[6] 上海楼市政策调整 - 上海优化房地产政策 外环外不再限购 外环内沪籍限购2套 非沪籍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3年限购1套[7] - 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 首套最高184万元 多子女家庭首套可提高至216万元 二套最高149.5万元[7] - 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购买绿色建筑住房贷款额度上浮15%[7] 工业企业利润改善 -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 降幅较6月份收窄2.8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收窄[8] - 1-7月利润总额40203.5亿元同比下降1.7% 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8] - 7月制造业利润较快增长 拉动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3.6个百分点[8] - 中小型企业利润改善明显 中型企业利润由下降7.8%转为增长1.8% 小型企业由下降9.7%转为增长0.5%[8] 寒武纪股价表现 - 寒武纪股价大涨15.73%收报1587.91元 超过贵州茅台的1446.1元登顶A股新股王[10] - 7月28日-8月28日公司股票累计涨幅达133.86% 显著高于市场指数和同行业公司涨幅[10]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净利润10.3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10] 互联网企业财报 - 美团二季度收入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 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同比下滑89%[12]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由152亿元减少至37亿元 经营利润率由25.1%降至5.7%[12] - 京东二季度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下滑50.8% 新业务收入138.5亿元同比增长198.8%但经营损失147.8亿元[12] - 阿里巴巴二季度经营利润349.88亿元同比下降3% 淘宝闪购月度活跃用户数达3亿较4个月前增长300%[13] 美联储人事变动 - 美联储理事库克起诉美国总统特朗普解职案举行首场听证会 请求法院签发初步禁令阻止解职[14] - 特朗普以库克可能在抵押贷款协议中作出虚假陈述为由宣布解雇[15] - 这是美联储历史上首次因总统与理事直接冲突诉诸法庭 案件核心在于如何解释"正当理由"[16]
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公布2025年9月复旦碳价指数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2:14
碳价指数预测 - 2025年9月全国碳排放配额(CEA)买入价格预期68.46元/吨 卖出价格预期72.38元/吨 中间价70.42元/吨 [1] - CEA买入价格指数171.15(下跌3.92%) 卖出价格指数163.31(下跌4.81%) 中间价格指数167.03(下跌4.38%) [1] - 2024年和2025年生产的三类绿证价格全面回调 生物质发电绿证价格跌幅最大 [1] - 2024年生产绿证价格排序维持集中式项目>分布式项目>生物质发电 [1] 碳市场运行状况 - 8月CEA日均收盘价71.39元/吨 较7月73.57元/吨下跌约3% [2] - 碳价呈波动下行走势 从月初72.43元/吨逐步运行至月末69.69元/吨 [2] - 8月碳配额日均成交量55.26万吨 较7月50.71万吨上涨约9% [2] - 市场交易稳定性提升 除两日外各交易日成交量均超25万吨 三个交易日突破百万吨 [2] 政策动态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2] - 意见明确碳市场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 [2] - 意见要求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 扩大实施范围和参与主体 优化碳排放资源配置 [2] - 业内认为意见将为碳市场建设注入动力 更多高排放行业将被纳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