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补贴
icon
搜索文档
外卖大战“压垮”堂食了吗,我找多家门店问了问
36氪· 2025-08-27 03:45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京东外卖入局引发行业价格战 美团加大补贴 淘宝推出闪购业务 市场竞争加剧 [1] - 价格战带来用户增长 淘宝闪购日活超2亿 京东季度活跃用户同比增40% 美团二季度日均单量超6400万 [1] - 消费者转向外卖消费 出现"点外卖自取"现象 奶茶现场点单20元 使用大额券后价格可降一半 [1][5] 餐饮商家经营状况 - 外卖订单增加但收入下降 咖啡简餐店6月外卖订单增多但营收比5月减少1万元 堂食收入减少 [2] - 外卖实际收入大幅低于标价 40元美团订单实收仅22元 外卖实收金额可能低于堂食毛利 [2] - 超过一半受访商家表示外卖大战影响堂食 堂食客流量显著减少 [2] 不同品类受影响程度 - 轻体量快餐类受影响最严重 灌汤包、肉夹馍、面类、麻辣烫等品类堂食减少约一半 [3] - 重体量正餐类受影响较小 烤鱼、烤肉、烤鸭、火锅等线上线下体验差距大的品类堂食基本未受影响 [2] - 小本经营的非连锁店更弱势 难以像连锁品牌那样平衡折扣与利润 [3] 平台补贴策略影响 - 平台发放大额优惠券刺激消费 出现15减14、15减12等低单价券和38减18等高单价券 [6] - 商家补贴成本持续增加 咖啡简餐店6月营收37000元 活动补贴支出21000元 且逐月攀升 [5] - 纯堂食店铺经营困难 北京三里屯日式拉面店因不上外卖平台 营业额下降50% 最终关门 [9] 消费者行为变化 - 形成"先看外卖价格"的比价习惯 优先选择外卖 次选自提 堂食成为最后选项 [5] - 自取订单明显增多 消费者在门店现场点外卖自取 骑手已熟悉该流程 [5] - 夏季传统堂食高峰期消失 广东地区习惯堂食的本地人也转向外卖 [9] 行业长期影响 - 堂食生存空间被压缩 形成"堂食店自己花钱卷死自己"的现象 [5] - 部分商家难以维持经营 预计9月份可能出现倒闭潮 [9] - 引发对行业未来的思考 成本压缩和极致低价可能改变外卖品质 [10]
小菜园董事长汪书高:8月起不参与外卖平台任何折扣 “补贴不长久,还是要好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0:12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自8月起停止参与美团、淘宝闪购、京东三大外卖平台的所有折扣活动 [2] - 公司优先保障堂食服务质量 避免因外卖订单激增影响堂食体验 [2] - 公司创始人明确表示不会为做外卖而做外卖 强调产品品质为核心竞争力 [2] 外卖业务影响 - 7月外卖平台价格战导致公司外卖订单量显著提升 曾出现单日超100个订单的情况 [2] - 外卖订单激增对堂食服务造成冲击 公司认为需控制外卖与堂食比例 [2] - 公司理想外卖占比为30%左右 最高不超过35% [2] 行业竞争态势 - 外卖行业存在平台间价格战现象 7月三大平台开展补贴竞争 [2] - 公司判断补贴模式不可持续 长期需依靠产品力而非价格策略 [2]
外卖混战中的宿迁餐饮业:泡沫是如何破灭的?
新浪财经· 2025-08-23 05:14
外卖补贴战对宿迁餐饮行业的影响 - 宿迁成为外卖补贴战的核心试验场 京东、淘宝闪购和美团均投入巨额补贴 京东投入百亿补贴 淘宝闪购投入500亿 美团发放大量优惠券[1][7] - 外卖订单量激增 京东骑手日均单量从6万单涨至20万单 骑手收入显著提升 部分骑手日收入达700元 月收入接近2万元[8][9] - 居民消费价格被扭曲 出现10元正餐、2元早餐、5元轻食等极端低价 整个城市形成低价消费心智[1][9] 堂食业务严重衰退 - 堂食门店客流急剧下滑 宝龙后街10家店铺关闭或转租 以堂食为主的餐饮门店生意萧条[2][4] - 客单价较高的正餐店受冲击最大 大扁龙虾烧烤店日收入从3万元降至几千元 客流量减少超过80%[10][11] - 餐饮生态链相关从业者受影响 代驾师傅月收入从5000元降至不足2000元 驻唱歌手和卖花等周边服务人员消失[12][13] 外卖商家经营状况变化 - 初期参与补贴的商家获得短暂红利 黄焖鸡小店月利润增加1万多元 商家曾期望持续补贴[5][7] - 后期利润大幅缩水 外卖补贴成本转嫁商家 需承担部分补贴成本、减免配送费和打包费 黄焖鸡店月利润维持在4万元左右但工作量成倍增加[20] - 平台规则控制力增强 区域经理可不经商家同意直接上线补贴活动 商家缺乏话语权[23] 运营挑战与系统问题 - 爆单导致卡餐现象频发 出餐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半小时 影响骑手配送和店铺评分[17] - 平台系统出现崩溃 导致订单信息无法显示 商家遭遇大量退单和投诉 店铺评分从100分降至70多分[19] - 人力成本增加 黄焖鸡店为应对单量暴涨新增2名临时工 但总体利润未提升[20] 行业生态长期影响 - 餐饮设备回收业务激增 4个月内回收80多家店铺设备 但回收设备难以卖出形成积压[25] - 补贴战导致平台巨额亏损 京东新业务板块亏损147.8亿元 阿里预计亏损300亿元[24] - 低价消费心智形成 顾客预期9.9元猪蹄 对46.8元正常价格产生抵触 影响行业定价能力[25] 商家策略调整与退出 - 部分商家转向多元化经营 关闭的蹄花店改卖拖鞋 日收入300元但仍不足覆盖房租[2] - 高端餐饮尝试沿街摆摊 销售不超过10元的小菜 主要为维持员工工资[15] - 大量餐饮老板考虑退出 经营12年的大排档考虑关门 新店开业成为"地狱级难度"[10][26]
外卖混战中的宿迁餐饮业:泡沫是如何破灭的
搜狐财经· 2025-08-22 11:07
外卖补贴战对宿迁餐饮行业的影响 - 宿迁成为外卖补贴战的核心试验场 京东、淘宝闪购和美团均投入巨额补贴 京东投入百亿补贴 淘宝闪购投入500亿 美团发放大量优惠券[2][9] - 补贴导致消费者形成低价心智 10元正餐成为常态 7月补贴额度达新高 出现2元早餐、5元轻食和7.5元米线等极端低价商品[2][12] 平台竞争格局 - 京东外卖以"0佣金"和"全额补贴"快速打开市场 一周内吸引150多家商户入驻 宿迁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发文号召拥抱京东外卖[9] - 淘宝闪购以超百亿补贴加入战局 饿了么同步推出超百亿补贴 形成三方混战局面[9] - 美团作为防守方被迫应战 市场份额和利润出现双双下滑[26] 商家经营状况变化 - 外卖订单占比急剧上升 黄焖鸡小店堂食与外卖收入比例从1:1变为1:9 堂食日收入从2000元降至500元 外卖日收入达6000元[23] - 商家利润空间被压缩 需承担部分补贴成本、减免配送费和打包费 黄焖鸡小店月利润维持在4万元左右 但人力成本增加且工作强度加大[23][25] - 高客单价商家受冲击严重 蹄花店客单价46.8元 补贴后26.8元仍超出当地接受度 日均外卖单量仅40单[18] 骑手收入波动 - 补贴期间骑手收入显著提升 日均送单量从20单增至60单 配送费从2元涨至5-10元[12] - 全职骑手月收入接近2万元 工作4小时收入相当于过去10小时 商圈日均单量从6万单暴涨至20万单[12] - 补贴退坡后单量迅速回落 骑手需延长工作时间维持收入[26] 餐饮生态链变化 - 堂食门店大量关闭 宝龙后街5家店铺关门 5家贴出转租告示 设备回收商4个月内回收80多家餐饮店设备[6][27] - 依附餐饮业的衍生行业受冲击 代驾师傅月收入从5000元降至不足2000元 驻唱歌手转移至其他城市[16][17][30] - 夜市经济萎缩 龙虾烧烤店日收入从3万元降至几千元 顾客从七八十桌减少至不足十桌[13][14] 平台与商家关系 - 平台掌握绝对主导权 可未经商家同意直接上线补贴活动 规则解释权完全归属平台[25] - 商家陷入被动竞争 不参与补贴活动则完全失去曝光 甚至无法被搜索到[25] - 平台处罚机制严格 因打包费比其他平台贵0.5元就被罚款数百元[24] 系统运营问题 - 爆单导致出餐压力巨大 出现严重卡餐现象 出餐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30分钟[20] - 平台系统频繁崩溃 一周内发生三次系统故障 导致订单信息无法显示[21] - 店铺评分受影响 三次卡餐使评分从100分降至70多分 订单量从200多单降至不足100单[21] 行业整体影响 - 非理性补贴未创造真实需求 只是将堂食需求转移至外卖 未产生增量市场[26] - 京东新业务板块二季度亏损147.8亿元 阿里三季度外卖亏损预计达300亿元[26] - 餐饮行业进入恶性循环 低价竞争持续内卷 商家经营难度达到"地狱级"[20][30]
巨头内卷,小城失血
虎嗅· 2025-08-22 08:58
外卖补贴战对宿迁餐饮生态的影响 - 宿迁成为外卖补贴战最激烈的战场之一 京东外卖以百亿补贴入局 淘宝闪购投入500亿 美团作为防守方也发放大量优惠券 [1][18][55] - 补贴导致10元以下低价外卖成为常态 居民可购买2元早餐、5元轻食、7.5元米线 正餐价格降至10元 [1][24] - 平台单量暴增 京东骑手日均单量从20单升至60多单 配送费从2元涨至5-10元 骑手日收入达700元 月收入近2万 [22][23] - 京东所在商圈日均单量从6万单涨至20万单 增长233% [23] 餐饮商家经营状况变化 - 外卖订单占比从50%升至90% 黄焖鸡店堂食日收入从2000元降至500元 外卖收入从2000元升至6000元 [50] - 商家需承担部分补贴成本 包括减免配送费和打包费 利润空间被压缩 [48] - 平台补贴规则变化频繁 满减活动从"满25减20"变为"满20减12"或"满15减12" 不参与活动则完全无订单 [52] - 高客单价堂食店受冲击最大 蹄花店客单价46.8元 补贴后26.8元仍超出当地接受度 日外卖单量仅40单 [37][38] 行业供应链及就业影响 - 堂食客流下降70-80% 宝龙24街大排档从日均70-80桌降至不足10桌 日收入从3-5万元降至几千元 [27][28] - 代驾师傅月收入从5000元降至不足2000元 经常整晚无单 [35] - 餐饮设备回收商4个月内回收80多家店铺设备 半数為精装修好店 回收频率从每周1次增至每周2次 [59][60] - 驻唱歌手日收入从2000-3000元降至零 已转移至其他城市 [61][62] 平台运营及系统问题 - 区域经理可不经商家同意直接后台操作补贴活动 此前需验证码授权 [53] - 系统频繁崩溃导致卡餐 商家遭遇3次系统崩溃 店铺评分从100分降至70多分 订单从200单降至不足100单 [44][45] - 京东因"同品不同价"处罚商家数百元 因打包费比其他平台贵0.5元 [51] - 京东新业务板块二季度亏损147.8亿元 阿里三季度外卖亏损预计达300亿元 [55] 行业长期影响 - 补贴未创造增量需求 只是将堂食需求转移至外卖 整体行业利润未提升 [56] - 形成消费者低价心智 顾客质疑39元猪蹄为何不如外卖9.9元产品 [58] - 餐饮闭店潮持续 宝龙后街10家店铺关闭或转租 5月出现最多转租信息 [11] - 外卖骑手单量回落 需延长工作时间维持收入 全职骑手日均单量大幅下滑 [57]
阿里美团烧了几百亿,外卖大战赢家却是他们
36氪· 2025-08-21 04:07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 - 外卖平台订单量激增 美团外卖日均订单量保持在9000万单以上 7月5日订单达1.2亿日单峰值[1] - 淘宝闪购8月7-9日连续三天日订单量超1亿单 市场份额首次超过美团[1] - 京东外卖业务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 覆盖350个城市 入驻餐饮门店超150万家[1] 瑞幸咖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123.59亿元 同比增长47.1% 创单季营收新高[4] - 二季度GAAP营业利润17亿元 同比增长61.8% 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3.8%[4] - 二季度GMV达141.79亿元 同比增长46.2%[4] - 自营门店收入91.362亿元 同比增长45.6% 同店销售额增长13.4%[4] - 产品销售收入94.915亿元 同比增长44.9% 鲜榨饮品收入86.706亿元占总收入70.2%[4] - 上半年总收入212.24亿元 同比增长44.6% 净利润17.76亿元 同比增长125.4%[8] - 立秋当天单日销量超2000万杯[2] 瑞幸咖啡运营数据 - 二季度净新增门店2109家 全球总门店数达26206家[6] - 中国市场净增2085家门店 总数达26117家[6] - 海外门店总数89家 覆盖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6] - 平均月交易客户数9169.7万 环比增长23.5%[5] - 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5.925亿元 同比增长37%[6] - 配送费用16.697亿元 同比增长175.1%[6] 百胜中国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7.68亿美元(约410亿元人民币)[12] - 二季度总收入28亿美元 同比增长4% 经营利润3.04亿美元创季度新高[12] - 经营利润率10.9% 刷新二季度历史纪录[12] - 肯德基二季度经营利润2.92亿美元 同比增长11%[12] - 肯德基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5% 同店销售额增长1%[12] - 必胜客二季度经营利润4600万美元 同比增长16%[15] - 必胜客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3% 同店销售额增长2%[15] 百胜中国运营数据 - 二季度净新增336家门店 总门店数达16978家[12] - 肯德基门店12238家 必胜客门店3864家[12] - 二季度数字订单收入24亿美元 占比超90%[17] - 外卖销售同比增长22% 占餐厅收入45%[17] - 肯德基外卖销售同比增长25% 占收入45%[12] - 必胜客外卖销售同比增长15% 占收入43%[17] - 自有平台沉淀超9000万活跃会员[17] 方便食品行业冲击 - 香飘飘2024年冲泡业务营收22.71亿元 同比下降15.42%[21] - 冲泡类产品销量减少1.62亿杯[2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80亿元 同比减少19.98% 净亏损1877.5万元[21] - 2020-2023年方便面消费量减少40亿包[23] - 2024年方便面消费量跌至438亿包[23] - 2025年Q2方便面销售额同比下滑8.9%[23] - 康师傅方便面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53%至134.65亿元[23]
每周质量报告丨外卖大战“裹挟”商家:月入16万 一算账还亏1万
新浪财经· 2025-08-10 09:25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影响 - 各大外卖平台自4月起展开激烈补贴战 通过高额优惠券吸引用户下单 推动订单量屡破纪录 [1] - 美团外卖6月单店订单量达4158单 商品总价1575488元 打包费4667元 合计营业额1622158元 [1] - 商家需承担多项费用 包括对顾客活动补贴304522元 平台佣金840981元 配送服务费2091986元 最终收入降至10243393元 [1] 餐饮商家经营状况 - 案例店铺面积200平方米 员工11人 月固定支出90000元 外卖业务分摊约34000元 [3] - 食材成本按50%计算为787744元 导致6月线上业务真实利润亏损1034047元 [3] - 商家反馈扣除房租 人工 水电等费用后 美团外卖订单实际处于赔本赚吆喝状态 [3]
外卖大战“裹挟”商家:月入16万 一算账还亏1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0 08:18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对商家的影响 - 各大外卖平台在4月后掀起补贴大战,通过高额优惠券吸引用户下单,导致平台订单量屡破纪录 [1] - 美团外卖某店铺6月订单量达4158单,商品总价1575488元,打包费4667元,合计营业额1622158元 [1] - 商家需承担活动补贴304522元、平台佣金840981元、配送服务费2091986元,最终收入降至10243393元 [1] 商家经营成本结构分析 - 案例店铺面积200平方米,雇佣11名员工,每月固定支出90000元,其中外卖业务分摊约34000元 [3] - 食材成本按营业额50%计算达787744元,导致6月线上业务真实利润为-1034047元 [3] - 商家反馈美团外卖订单在扣除房租、人工、水电后处于亏损状态,月亏损超1万元 [3] 行业竞争现状 - 补贴大战导致平台订单激增,但商家实际收入被多重费用侵蚀,呈现"赔本赚吆喝"现象 [1][3] - 平台佣金和配送服务费合计占营业额18.1%(平台佣金5.2%+配送费12.9%) [1] - 商家活动补贴占营业额18.8%,显著高于平台抽成比例 [1]
“秋一奶”再次加热外卖大战,二线茶饮趁乱崛起
36氪· 2025-08-08 11:26
行业概况 - 现制茶饮咖啡行业在立秋期间迎来消费高峰,外卖平台通过大规模补贴(如美团"满20减20"奶茶券、淘宝闪购超百万杯免单)刺激订单激增,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1] - 头部品牌单店订单积压严重,如爷爷不泡茶订单号达1085号,等待时间超过7小时,部分消费者被迫接受"盲盒奶茶"随机配送以缩短等待[1][6] 头部品牌表现 - 瑞幸咖啡2025Q2总净收入123.59亿元创单季新高,同比增长47.1%,GAAP营业收入17亿元同比增61.8%,实现量利齐升[7] - 头部品牌通过供应链和门店密度优势承接需求:瑞幸门店达26206家,蜜雪冰城超4.6万家,自营店同店销售额增速从Q1的8.1%提升至Q2的13.4%[8] - 外卖大战带来增量用户,瑞幸Q2月均交易用户9169.7万人,新增用户2870万占比32%,配送费用同比增175.1%但费用率从87.5%降至86.2%[9] 二线品牌机遇 - 茉莉奶白等腰部品牌借平台流量突围,淘宝闪购首日订单同比增近3倍,单款产品"茉莉奶白"日销10万杯,部分门店月销达9999+超越头部品牌[10] - 平台补贴策略转向均衡,同一产品在美团/淘宝闪购/京东价格分别为18元/14元/8.21元,新品牌获客成本降低,60%订单来自新客[11][19] - 运力基础设施完善支撑发展:达达秒送骑士APP月活超600万同比增368%,美团众包/蜂鸟众包月活分别达546.3万/282.9万[20] 行业趋势 - 头部品牌加速海外扩张:喜茶美国门店增至30余家成当地第一,瑞幸海外门店达89家,Q2新增24家覆盖新马美三国[21][22] - 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瑞幸营收规模达星巴克中国两倍(56.8亿元),平台补贴力度已开始减弱[21][22]
饿了么,冲上热搜!
中国基金报· 2025-08-07 09:12
饿了么平台服务异常 - 饿了么平台出现系统崩溃 大量用户无法正常下单 退单或取消订单 [1] - 用户遭遇骑手长时间不接单 配送异常及订单处理延迟等问题 [3] - 系统故障导致用户无法在用餐时间获得服务 引发广泛投诉 [2] 平台营销活动推动订单激增 - 饿了么联合淘宝闪购推出"奶茶免单"活动 提供10000份免单卡 [4][5] - 美团推出同类活动 限时发放百万份20元优惠券 [9] - 京东推出"秋天的第一口炸鸡"活动 提供百亿补贴券 [11] 行业竞争与市场影响 - 外卖平台集中推出立秋主题营销活动 推动第三方平台订单量激增 [4][9][11] - 银河证券指出外卖补贴战持续 第三季度日均单量峰值预计突破2亿单 [13] - 补贴资源向头部茶饮品牌集中 因其具备相应产能支撑高订单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