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错配

搜索文档
焦煤拉涨!双焦期货逐步回归基本面,后期价格走势如何?
证券时报· 2025-08-04 09:33
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后,8月4日,焦煤、焦炭期货主力合约止住跌势。经过两周的价格大起大落,双焦期货盘面价格正逐步回归基本面。 截至8月4日收盘,主力合约中焦煤涨2.33%;焦炭主力合约4日收盘跌0.15%,至1615元/吨,较7月24日1822元/吨高点回落不少。 相对于期货盘面的大起大落,双焦现货市场价格整体维持了偏强上行格局。 而需求方面,6月以来炼焦煤供应端减量明显,政策端"反内卷"使得市场情绪回暖,提振贸易商补库需求,导致煤矿资源分流,焦钢企业焦煤到货量减少, 补库需求集中释放。此外,难得一见的上涨行情也刺激了贸易商的投机需求,多重需求共振之下,煤价迎来大涨。数据显示,7月以来独立焦化厂精煤库存 大幅增加162.58万吨,钢厂焦化库存增加18.3万吨。 进入8月份后,焦煤市场价格仍延续偏强震荡格局。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上周全国焦煤市场价格稳中有涨,其中山西吕梁地区主焦煤S<1出矿主流成交价格1400元/吨至1450元/吨,较上期价格持平。山东济宁 地区气精煤S<1出矿主流成交价格880元/吨至910元/吨,较上期价格涨25元/吨。 "上周焦煤市场仍偏强运行,基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敏称,目 ...
国泰海通:餐饮行业长期发展逻辑依然坚实 龙头企业积极破内卷、做增量
智通财经· 2025-08-01 08:19
行业估值与业绩表现 - 2019-2022年餐饮行业景气度较高且市场给予较高估值 但2023年至今景气度下行导致业绩承压 板块PE估值在20倍左右震荡[1] - 2019-2024年餐饮行业收入增速显著放缓至低个位数 速冻食品行业需求端承压明显 板块上市公司近两年业绩出现明显降速或下滑[2] 行业发展空间与驱动力 - 餐饮行业长期发展逻辑坚实 食品速冻化发展趋势不可逆 行业长期发展空间依然广阔[1][2] - 龙头公司成长天花板较大 市占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1][2] 供需格局与竞争态势 - 近两年板块业绩承压源于需求疲软与前期积极扩产导致的供给增加 供需错配加剧行业竞争[3] - 主流厂家对份额诉求高于利润 直接导致促销折让与费用投放加大 板块资本回报率下降[3] 资本开支与现金流改善 - 2024年板块资本开支显著拐头向下 自由现金流显著改善 板块股东回报提升[1][3] - 板块员工总数增长放缓 表明行业开始积极调整供需矛盾[3] 企业战略调整与增量布局 - 行业龙头通过扩新品类、推新产品、布局新兴渠道寻找新增量[4] - 安井食品经营韧性较强 业绩表现显著优于竞争对手 2025年强调产品驱动增长并加大C端新品倾斜以提升利润率[4] - 千味央厨短期业绩承压但渠道能力提升 通过拥抱新零售渠道及拓展菜肴类/烘焙类寻找增量[4] 重点关注标的 - 建议关注安井食品(603345 SH)、千味央厨(001215 SZ)、宝立食品(603170 SH)、味知香(605089 SH)[5]
国泰海通:供需错配下食饮龙头积极调整 板块有望迎来触底反弹
智通财经· 2025-08-01 03:45
行业估值与长期发展 - 2019-2022年行业景气度较高,市场给予较高估值,2023年至今景气度下行,板块PE在20倍左右震荡 [1] - 行业长期发展逻辑坚实,龙头公司成长天花板较大,业绩超预期可能带动板块触底反弹 [1] - 2024年板块资本开支拐头向下,自由现金流显著改善,股东回报提升 [1] 需求与市场空间 - 2019-2024年餐饮行业收入增速放缓至低个位数,速冻食品需求承压,板块业绩降速或下滑 [2] - 市场对行业长期空间和龙头增长天花板预期悲观,但食品速冻化趋势不可逆,长期空间广阔 [2] - 龙头公司市占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 供需格局与调整 - 近两年业绩承压源于外部环境不利和前期扩产导致的供给增加,需求疲软加剧竞争 [3] - 主流厂家以份额优先,促销折让和费用投放加大,资本回报率下降 [3] - 2024年资本开支显著下降,员工总数增长放缓,行业开始调整供需错配 [3] 公司策略与增量 - 安井食品经营韧性较强,业绩显著优于竞对,2025年强调产品驱动增长,加大C端新品投放以提升利润率 [4] - 千味央厨短期业绩承压,但研发及销售人员增加,大B和小B端渠道力提升,布局新零售和菜肴类/烘焙类增量 [4]
碳酸锂:上市以来行情回顾
五矿期货· 2025-08-01 02:39
报告核心观点 - 广期所碳酸锂合约自2023年7月21日上市运行超两年,合约指数整体单边下行,截至2025年7月30日收盘,上市以来跌幅71.3%,最大跌幅约76%,期间经历4次较大反弹,其中3次幅度在30%附近,报告回顾6段单边行情,总结行情驱动因素和产业主要矛盾 [3] 各阶段行情总结 过剩预期主导&超跌反弹 - 2023年1 - 4月,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退出,锂电产业链下游主动去库,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至17万/吨,4月下旬下游备货价格回升,7月初再次下跌 [4] - 2023年7 - 12月,碳酸锂上市初期受锂资源供过于求预期主导,全球样本矿山放量约102万吨碳酸锂当量,较2022年增长32%,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增长27%,供给增长更迅猛,市场认为2024年供给过剩扩大,锂价下跌 [4] - 2023年11月中旬下游旺季结束,碳酸锂合约加速下移,12月初进入成本支撑区间,主力合约超跌反弹后区间波动 [5] 阶段性供需错配 - 2024年春节前后,锂价低位使盐厂开工率下滑,2 - 3月开工率分别为35%和与1月近持平,而锂电材料企业临近生产旺季,排产开工率大幅增加,供需短时错配,下游现货需求迫切,锂盐持货商捂货挺价,2月21日矿山环保扰动信息使锂价10天内反弹约28.4% [6] 持续累库压制价格 - 2024年3 - 4月锂价反弹后在11 - 12万元间波动,锂盐厂利润修复生产积极性提高,3 - 5月产量环比增速分别为31.8%、23.6%和18.2%,五一节后下游进入淡季,碳酸锂库存突破前期高点,合约进入下跌周期,5月10日 - 9月6日指数区间跌幅约36% [10] 需求超预期&提前备库 - 2024年10月22日 - 11月13日,碳酸锂指数上涨约20%,电车需求上,国家以旧换新政策使9、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2.3%和49.6%,储能侧企业可能抢先出口,生产旺季延长,11月排产环比近持平,出现预期差,库存去库高于市场测算 [13] - 部分下游企业提前备货,头部企业询价频繁,市场认为锂价见底,部分锂资源企业下调产销目标提振情绪 [14] 成本崩塌&商品悲观情绪共振 - 2025年3月中旬开始,锂盐加工利润压力传导至矿端,锂精矿价格支撑崩塌,至6月中旬澳大利亚锂精矿报价三个月内下行近30%,成本支撑失效 [18] - 宏观预期走弱,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取消电动汽车补贴,国内强制配储政策调整,碳酸锂需求预期走弱,国内过剩品种共振下跌,3月20日 - 6月23日指数区间跌幅约21.6% [18] 超跌品种情绪提振 - 2025年6月23日碳酸锂指数触底反弹,至7月25日涨幅34.5%,供求关系未反转,商品市场博弈强修复预期,多头资金主导盘面,6月焦煤等品种反弹提振商品情绪,矿端事件扰动情绪,7月14 - 25日指数上涨约24%,后因风险度提升锂价回调 [19]
铜关税“乌龙”引发套利交易崩溃
第一财经· 2025-08-01 00:33
美国铜关税政策落地 - 美国自8月1日起对进口铜半成品及高铜含量衍生产品统一征收50%关税 涉及铜管、铜线、铜棒、铜片及管件、电缆、连接器等产品 但铜矿、精矿、阴极铜等原材料被明确排除[1] - 此前市场普遍预期关税将针对精炼铜 导致CME铜价较LME溢价一度接近1200美元/吨 政策公布后溢价迅速收窄至不足150美元/吨 CME近月铜合约单日暴跌超20%[1][3] - 美国商务部建议推迟精炼铜关税至2027年实施 初始税率15% 2028年升至30% 与市场预期形成显著偏差[3] 套利交易逻辑逆转 - 政策预期偏差导致精铜套利窗口关闭 2月以来超50万吨精铜抢运至美国 CME注册库存飙升至232195吨 创2004年以来新高[2][3] - 大量精铜滞留美国本土造成供需错配 CME铜价7月累计跌幅超20% 此前囤货面临仓储成本上升和出口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3][6] 供应链重构挑战 - 美国现有冶炼加工产能或难以消化新增资源 政策要求2027年起25%本土铜精矿和回收铜须在美销售 比例两年内将提升至40%[5] - 高质量废铜本地销售政策尚未明确执行细节 实物供应链调整需数月时间 部分金属可能被迫重新出口[5][6] - Grupo Mexico旗下海登冶炼厂等停产项目若重启仍难完全缓解结构性压力 铜流反向流出可能性正在被市场评估[5][6]
供需压力持续,价格持续承压
通惠期货· 2025-07-31 11: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纯苯前期产量下滑逐步修复,供应稳定回升;需求端除苯乙烯有刚需外,其他下游拉动有限;港口库存高位,供需错配未改善,现货市场承压;成本端原油走势震荡,自身驱动偏弱 [4] - 苯乙烯国内装置高负荷运行,短期产量或处高位;终端订单未明显回升,消费端缺乏提振;社会库存高位,去库压力大;成本端支撑有限,供强需弱格局未变,后市需关注政策及原油走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日度市场总结 - 基本面:7月30日苯乙烯主力合约收涨0.18%,报7387元/吨,基差28(+47元/吨);纯苯主力合约收涨0.72%,报6269元/吨;布油和WTI原油主力合约收盘分别涨2.5美元/桶;华东纯苯现货报价涨15元/吨;苯乙烯样本工厂库存环比去库1.5%,江苏港口库存环比累库8.8%,整体累库;苯乙烯检修装置回归,周产量增0.2万吨,产能利用率增0.5%;下游3S开工率整体回暖 [3] - 观点:纯苯供应稳定回升,需求拉动有限,港口库存高位,成本端原油走势震荡,自身驱动偏弱;苯乙烯供强需弱格局未变,后市关注政策及原油走势 [4] 产业链数据监测 - 苯乙烯&纯苯价格:7月28 - 29日,苯乙烯期货主连涨0.22%,纯苯期货主连涨0.72%,布伦特原油涨2.35美元/吨,WTI原油涨2.11美元/吨,石脑油涨0.03% [6] - 苯乙烯&纯苯产量及库存:7月18 - 25日,苯乙烯产量涨0.69%,纯苯产量降2.39%;苯乙烯港口库存涨8.81%,工厂库存降1.46%,纯苯港口库存涨4.27% [7] - 开工率情况:7月18 - 25日,苯乙烯产能利用率涨0.54%,EPS产能利用率涨2.0%,ABS产能利用率涨0.9%,PS产能利用率涨1.0% [3][8] 行业要闻 -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9] - 美国财政部加码对伊朗“极限施压”,目标为沙姆哈尼家族航运网络,预计不影响全球石油市场 [9] - 美联储按兵不动,鲍威尔避免就9月降息给出指引 [9] 产业链数据图表 - 包含纯苯价格、苯乙烯价格、苯乙烯 - 纯苯价差、SM进口纯苯成本与国产纯苯成本对比、苯乙烯港口和工厂库存、纯苯港口库存、ABS和EPS库存、己内酰胺和苯酚及苯胺周度产能利用率等图表 [10][15][16]
目前需求端随用随采 预计沥青中短期内偏震荡运行
金投网· 2025-07-30 08:12
山东地区部分期现商因月底面临出货压力,个别品牌低价资源成交尚可,其中多为贸易商项目备货,华 东、华南及河北市场,成交依然较弱。目前需求端随用随采,采购方不愿囤积。短期沥青盘面主要跟随 原油价格变动。 冠通期货:预计近期沥青震荡运行 全球贸易战的恐慌情绪缓解,只是全球贸易战阴云仍未完全散去,近期原油价格震荡,工信部提到新一 轮十大重点行业(包括石化、建材等)稳增长工作方案近期将陆续发布,摸底石化、化工老装置清单, 淘汰20年落后装置等政策更加利于远月预期,对于近月实际影响有限,本周新疆美汇特等炼厂将复产, 降雨影响减少,预计近期沥青震荡运行。 中财期货:预计沥青中短期内偏震荡运行 7月30日盘中,沥青期货主力合约偏强震荡,最高上探至3677.00元。截止收盘,沥青主力合约报3650.00 元,涨幅1.00%。 沥青期货主力涨超1%,对于后市行情如何,相关机构该如何评价? 机构 核心观点 新湖期货 短期沥青盘面主要跟随原油价格变动 冠通期货 预计近期沥青震荡运行 中财期货 预计沥青中短期内偏震荡运行 新湖期货:短期沥青盘面主要跟随原油价格变动 受国内炼厂逐步复产的推动,沥青供应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市场供应压力逐步加 ...
丙烯腈供需错配加剧
中国化工报· 2025-07-30 02:09
供应端扩张 - 吉林石化新建2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进入开车倒计时 行业将面临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 [1] - 2025年国内丙烯腈行业预计新增产能超100万吨/年 上半年已投放59万吨/年 较2024年底增长13 41% [1] - 3月裕龙石化13万吨/年生产线投产 4月中化泉州新装置产出合格品 镇海炼化装置近期投产 [1] - 下半年吉林石化装置预计3季度投产 英士利(天津)装置计划年底投产 届时全国总产能接近571万吨/年 增幅达30% [1] 需求端萎缩 - 下游ABS行业新产能集中在普通料 市场份额竞争激烈 整体开工率仅六七成 减弱对原料端托举 [2] - 化纤下游织造行业开工率跌破60% 海外订单同比减少30% 化纤厂集中检修涉及产能超200万吨/年 [2] - 丙烯酰胺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 传统领域需求增量不足 新兴领域需求有限 政策提振作用尚未形成规模 [2] 供需格局与价格走势 - 上半年丙烯腈均价同比下跌5 19% 价格处于近5年中低位 行业理论盈利一度超1500元/吨 但很快重回亏损 [3] - 后市产能扩张持续 下游行业利润偏淡 开工意愿低 需求增长有限 ABS行业对丙烯腈消费增量不足20万吨 [3] - 供应增速预期大于需求增速 供过于求格局难改 传统旺季提振力度有限 行业难走出低位震荡 [3]
商品期市继续回调,解读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05:01
商品期市早盘普跌 - 7月29日早盘商品期市普跌,焦煤主力合约2509跌超7%,玻璃主力合约2509跌近8%,碳酸锂主力合约2509跌超5% [1] - 此前工业品期货因"反内卷"政策预期出现涨停潮,7月1日至25日多晶硅期货涨52.31%,玻璃期货涨33.79%,碳酸锂期货涨28.46%,焦煤期货连续7日上涨累计涨幅达49.44% [1] 交易所限仓措施影响 - 7月25日大商所对焦煤期货JM2509合约实施单日开仓量不超过500手限制,广期所将碳酸锂期货LC2509合约单日开仓量限制在3000手以内 [1] - 7月17日广期所已对多晶硅全合约实施10000手限仓,工业硅SI2509合约限仓5000手(套期保值与做市交易除外) [1] 市场回调原因分析 - 部分品种在"反内卷"预期下大幅上涨积累浮盈盘,存在利润兑现需求 [2] - 交易所限仓措施引发市场情绪集体释放,焦煤主力从709元/吨涨至近1300元/吨后快速转弱 [2] 未来走势展望 - "反内卷"政策将改善供需错配状况,行业难以回到过去恶劣竞争状态 [2] - 短期情绪预期已兑现,长期商品价格或随需求改善震荡走强 [2]
重磅专家电话会:焦煤期货大涨持续性
2025-07-28 01:42
行业与公司 * 焦煤与焦炭行业 涉及钢铁产业链上游原料供应 重点关注国内山西主产区及蒙古 俄罗斯 澳洲等进口来源[1][3][6] * 山西作为国内焦煤主要产地 占全国25%产能和产量 其供应变化对市场影响较大[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价格走势与市场表现 * 焦煤期货价格从700多元反弹至1,200多元 大涨接近80% 但大商所公告导致报价大幅下跌超过7% 预计下跌为暂时调整 未来仍有上涨空间[2][36] * 焦炭价格经历显著波动 第一轮提涨接受幅度仅为50到55元 第二轮迅速落地 实际执行价格为第三轮提涨价格 预计第四轮 第五轮提涨可期 每次幅度约50元 总体还有100元左右上涨空间[9][18] * 看好煤炭后市主要基于供给端不确定性预期 包括阅兵前安全环保对产量影响 以及进口澳洲煤仍处倒挂状态 国内需求表现良好 铁水持续高位情况下终端未出现累库现象[24][37] 供应情况 * 1到6月份国内焦煤产量增加5.4% 但进口量下降11.2% 整体供应偏宽松[1][3][10] * 蒙古煤占比48% 俄罗斯煤占比27% 蒙古5月 6月环比大幅下降 同比下降22%左右 甘其毛都口岸库存从381万吨降至286万吨 通关恢复后未达预期增量 俄罗斯全年预计减产至6,500万吨 但对中国出口增加 澳洲进口受价格倒挂影响难以增量[3][6][32] * 山西今年原煤产量预计12.7亿吨 明年目标13亿吨 约有3,000万吨增量 但部分地区如临汾 长治和吕梁因安全事故及环保治理导致减产 总计影响1,860万吨产能[3][4][5] * 煤矿存在超产现象 某些集团制定高于正常水平的产量任务 导致超产20%左右 但近两年有所收敛[19][22] 需求与库存 * 需求端贸易结构改变 上游直接对终端模式增加 中间贸易商参与度降低 山西洗煤厂开工率不足30% 显示中间蓄水池作用缺失[1][7][8] * 钢厂采用低库存采购策略 库存从3至5天增加至一周至10天左右 补库行为属于被动补库 预计可持续到8月中旬[9][15] * 焦煤库存较低 但存在贸易商囤货现象 例如华瑞有30万吨库存 乌海地区露天矿停产导致每个矿区有100多万吨库存[29][30] 政策与外部因素 * 阅兵活动期间焦化企业限产20%至30% 煤矿增加安全会议 对短期生产有影响[16] * 能源局发布通知旨在通过增加供应稳定价格 但效果仍需观察 反内卷政策实际效果尚未显现[17][19] * 蒙古焦煤进口利润较高 与国内市场存在三四百元价差 四季度长协谈判通常在9月进行 价格能否维持至谈判期尚待观察[34][35] 其他重要内容 * 中间商环节低库存主因期限贸易商参与盘面套保操作 总量近一两百万吨 加剧库存问题 加之环保督查等因素 库存进一步干涸[13] * 当前无法买到足够煤配成仓单交割 交割主流品种是蒙古煤 7月1日至17日港口库存从381万吨降至286万吨 最新约275万吨[25] * 动力煤如热值5,500的指数价格目前为650元/吨 到8月份预计达到670元/吨 印尼进口动力煤量增加对价格形成压制[27] * 内蒙古露天矿受降水影响较大 山西井工矿影响较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