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即时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巴巴二季度经营利润下降3% 淘宝闪购猛“烧钱”
第一财经· 2025-08-29 11:44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2476.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若不考虑已出售业务则同比增长10% [2] - 经营利润349.8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3% [2] -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 主要因淘宝闪购及用户体验、科技投入增加 [2] - 自由现金流净流出188.15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同期净流入173.72亿元产生361.87亿元差额 主要因云基础设施支出和淘宝闪购投入 [3] 业务板块重组 - 饿了么、飞猪归入阿里中国电商集团 其中飞猪进入电商板块 淘宝闪购、饿了么进入即时零售板块 [2] - 菜鸟集团、阿里大文娱集团、本地生活集团不再单列 归入"所有其他"板块 [2] 分部业绩表现 - 中国电商集团合计收入1400.72亿元人民币 其中电商业务1185.77亿元 即时零售147.84亿元 同比增长12% [3][4]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347.4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 经调整EBITA亏损收窄至5900万元 [3][5] - 云智能集团收入333.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6% 增速创三年新高 [3][5] - 所有其他板块收入585.99亿元人民币 [3] 成本与费用 - 销售和市场营销费用531.78亿元人民币 占收入比例21.5% 2024年同期为326.96亿元占比13.4% [4] - 若不考虑股权激励影响 销售费用占比从13.3%增至21.3% 主要因淘宝闪购及电商客户体验投入 [4] 重点业务进展 - 即时零售投入带动8月前三周淘宝APP月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4] - 阿里云AI相关收入连续8季度三位数增长 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26% [5]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经调整EBITA亏损从37.06亿元大幅缩窄至5900万元 [5] 行业竞争态势 - 美团二季度销售及营销开支2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1.8% 增加77亿元 其将外卖大战称为"非理性竞争" [4] 组织规模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数为123711人 较上季度124320人减少 [5]
在盒马地盘里抢食 美团首家自营超市开业了
第一财经· 2025-08-29 11:29
公司动态 - 美团自营超市"快乐猴"首店于8月29日在杭州开业 产品包括果蔬、烘焙、米面粮油及日常用品 并包含大量自有品牌商品 采用自有供应链模式 [1] - 快乐猴不提供送货到家服务 仅限到店消费 北京门店目前也在筹备中 [3] - 公司通过快乐猴超市试水线下零售 目标包括实现差异化竞争、做大营收和提升利润率、提升用户黏性 [4] 战略布局 - 美团此举将小象超市等自营前置仓供应链延伸至自营实体店 在满足送货到家同时覆盖到店购物体验 触达更多不常用网购的年长用户和家庭用户 并通过自营实体店增强平台信任度与竞争力 [3] - 快乐猴明确以盒马NB为竞争目标 两者在门店定位、商品结构和自有品牌策略上高度相似 [4] - 公司在外卖业务基础上探索即时零售 协同商家布局线下门店 截至7月已联合800多个头部连锁餐饮品牌开设超5500家品牌卫星店 在即时零售业务方面联合各类零售商和品牌商在全国建设超5万家闪电仓 [4] 竞争优势 - 快乐猴核心优势在于美团生态协同能力:依托超5亿用户基础实现快速导流 通过美团骑手网络提供"30分钟速达"服务 整合美团优选供应商资源降低采购成本并缩短商品上架周期 [4] - 公司数字化能力(如大数据选品和库存管理)有助于提升门店坪效 [4] 选址考量 - 首店落地杭州原因包括:杭州作为电商高地具备新零售试验田土壤 已有盒马NB等竞争对手布局便于直接对标验证商业模式 当地供应链和物流基础设施完善能为生鲜和标品提供高效支持并降低初期运营风险 [3] 行业竞争 - 盒马旗下折扣店盒马NB于8月29日正式更名为"超盒算NB" 截至8月门店数已接近300家 快乐猴超市因折扣和自有供应链等方面相似性被普遍认为对标盒马NB [3] - 盒马NB已在长三角等地建立品牌认知和供应链壁垒 [4] 面临挑战 - 美团在零售领域经验相对薄弱 需平衡短期亏损与长期盈利模型 [4] - 消费者对美团从外卖平台转型线下零售商的信任度需时间积累 食品安全和门店运营能力成为关键考验 [4]
阿里巴巴二季度经营利润下降3%,淘宝闪购猛“烧钱”
第一财经· 2025-08-29 11:21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2476.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若剔除已出售业务则同比增长10% [1] - 经营利润349.8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3% [1] -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 主要因淘宝闪购及用户体验投入增加 [1] - 自由现金流净流出188.15亿元 较去年同期净流入173.72亿元恶化361.87亿元 主因云基础设施支出和淘宝闪购投入 [2] 业务板块重组 - 饿了么和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集团 飞猪归电商板块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归即时零售板块 [1] - 菜鸟集团、阿里大文娱集团、本地生活集团不再单独列示 并入"所有其他"板块 [1] 中国电商业务 - 中国电商集团合计收入1400.72亿元人民币 [2] - 客户管理收入892.52亿元人民币 [2] - 直营及物流等收入293.25亿元人民币 [2] - 即时零售收入147.8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 [3] -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21% 减少103.64亿元 [3] 国际数字商业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合计收入347.41亿元人民币 [2] - 国际零售商业收入283.95亿元人民币 [2] - 国际批发商业收入63.46亿元人民币 [2] - 经调整EBITA亏损收窄至5900万元 较去年同期37.06亿亏损大幅改善 [4][5] 云业务表现 - 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 增速创三年新高 [4] - AI相关收入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4] - 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26% 受益于公共云收入增长和运营效率提升 [4] 市场投入与用户增长 - 销售与市场营销费用531.78亿元 占收入比例21.5% 去年同期为326.96亿元占比13.4% [3] - 淘宝闪购带动8月前三周淘宝APP月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1][3] - 美团同期销售及营销开支增长51.8%至225亿元 增加77亿元 [3] 其他运营数据 - 菜鸟集团收入333.98亿元人民币 [2] - 所有其他板块收入585.99亿元人民币 [2] - 员工总数降至123,711人 上季度为124,320人 [5]
阿里Q2财报:淘宝闪购“快速取得阶段成果”,淘宝活跃消费者增25%
环球网· 2025-08-29 11:05
财务表现 - 中国电商集团客户管理收入达892.52亿元 同比增长10% [1] - 中国电商集团整体收入达1400.72亿元 同比增长10% [2] - 业务保持健康利润水平 [2] 用户增长指标 - 淘宝APP月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5% [1] - 淘宝APP日均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7% [1] - 电商业务月度活跃消费者和日订单量持续创新高 [1] - 88VIP会员规模达5300万 同比双位数增长 [2] 淘宝闪购业务表现 - 8月前三周带动淘宝APP月度活跃用户增长25% [1] - 8月7日至9日连续三天日订单量超过1亿单 [1] - 7月395个非餐品牌商家月成交突破百万 66个品牌破千万 [2] - 高盛分析认为淘宝闪购有望获得45%的市场份额 [1] 战略举措 - 大力投资即时零售业务并取得阶段成果 [1] - 整合消费平台产生显著协同效应 [1] - 整合各业务供应链、用户及会员权益 [2] - 8月6日上线全新大会员体系 打通饿了么、飞猪、高德等会员权益 [2] 行业竞争格局 - 外卖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美团第二季度亏损超预期 [1] - 高盛认为美团长期市场份额或将永久下降 [1] - 淘宝闪购超越竞争对手成为标志性市场节点 [1]
在盒马地盘里抢食,美团首家折扣超市开业了
第一财经· 2025-08-29 10:55
公司业务布局 - 美团自营超市"快乐猴"首店于8月29日在杭州开业 产品涵盖果蔬、烘焙、米面粮油及日用品 采用自有供应链并包含大量自有品牌商品 [1] - 北京门店正在筹备中 目前仅支持到店消费 不提供送货到家服务 [3] - 美团联合800多个头部连锁餐饮品牌开设超5500家品牌卫星店 并与零售商、品牌商共建超5万家闪电仓即时零售网点 [5] 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 - 快乐猴被行业认为直接对标盒马NB(已更名"超盒算NB") 两者在折扣策略、自有供应链和门店定位上高度相似 [1][4] - 核心优势包括依托美团超5亿用户基础实现快速导流 通过骑手网络支持"30分钟速达"服务 整合美团优选供应商资源降低采购成本并缩短商品上架周期 [4] - 美团数字化能力(如大数据选品和库存管理)有助于提升门店坪效 [4] 市场进入策略 - 选择杭州作为首店原因包括:杭州作为电商高地具备新零售试验土壤 已有盒马NB等竞争对手便于商业模式验证 当地供应链和物流基础设施可支持高效运营 [4] - 业务扩展目标包括满足到店购物体验以覆盖中老年及非网购用户群体 通过实体店增强平台信任度与竞争力 [3] 行业竞争环境 - 盒马NB截至8月门店数量已接近300家 在长三角地区建立品牌认知和供应链壁垒 [4] - 美团需应对来自淘宝、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压力 并通过线下零售实现差异化布局 [5] 运营挑战 - 美团在零售领域经验相对薄弱 需平衡短期亏损与长期盈利模型 [5] - 消费者对美团从外卖平台转型线下零售商的信任度需时间积累 食品安全与门店运营能力成为关键考验 [5]
淘宝闪购首交成绩单: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一季度“即时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0:53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一季度收入达2476.5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1] - 剔除已处置业务后同口径收入增速达10% [1] - 净利润为423.82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76% [1] 即时零售业务 - 业务收入达147.84亿元人民币 较去年同期131.96亿元增长12% [1] - 增长主要受4月底推出的"淘宝闪购"订单量提升驱动 [1] - 8月前三周该业务带动淘宝App月活跃消费者数量同比增长25% [1]
阿里财报:投入AI和消费见效,闪购带动淘宝月活增长25%
搜狐财经· 2025-08-29 10:45
财务表现 - 公司整体收入达人民币2476.52亿元(345.71亿美元) 同比增长2% 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后同口径收入增长10% [1][3] - 净利润同比增长76%至人民币423.82亿元 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长82%至2.25元 [1][2] - 经营利润同比下降3%至人民币349.88亿元 主要受经调整EBITA下降影响 [2][3] 业务板块表现 - 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创三年新高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3][4] - 即时零售业务带动淘宝App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中国电商集团月活消费者和日订单量持续创新高 [3][4] - 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 核心业务优势为战略投入提供资源支持 [4][5] 现金流与投资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9%至人民币206.72亿元(28.86亿美元) [4] - 自由现金流转为净流出人民币188.15亿元(26.26亿美元) 去年同期为净流入173.72亿元 [4] - 现金及流动投资储备达人民币5856.63亿元(817.55亿美元) 云基础设施和淘宝闪购投入增加导致现金流变化 [4] 战略方向 - 公司聚焦消费与AI+云两大战略 通过整合消费平台产生协同效应 [4] - 持续投入实时零售和AI领域 AIDC业务本季度大幅减亏接近盈亏平衡 [4][5] - 云智能集团AI收入在外部商业化收入占比显著 未来将坚定投入两大战略重心 [4]
阿里巴巴公布26财年一季度业绩:营收增长10%,AI收入三位数增长
凤凰网· 2025-08-29 10:3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后同比增长10%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6% [1] - 阿里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 创近三年最高增速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1]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9% 接近实现盈亏平衡 [2] 战略投入 - 本季度AI+云领域资本支出达386亿元 同比激增220% [1] - 公司今年2月底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2] - 7月宣布500亿元消费领域投资计划 [1] 业务运营 - 即时零售业务带动淘宝app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中国电商集团月活消费者和日订单量创历史新高 [1] - 淘天集团、饿了么与飞猪完成战略整合 组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 [2] - 88VIP会员数保持双位数增长 突破5300万 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 [2] 技术布局 - 公司构建从AI算力、云平台、AI模型到开源生态的全栈技术体系 [1] - 通义AI大模型在基础模型、编程模型、推理模型等多个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获得全球开源领域领先地位 [1] 业务协同 - 盒马、高德、虎鲸文娱、阿里健康等业务经营表现均呈现向好趋势 [2] - 平台融合策略产生明显协同效应 [2]
阿里上一财季收入增长10%,净利下降18%:AI收入三位数增长,闪购带动淘宝月活增长25%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2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2476.52亿元,同比增长2% [1] - 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后集团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 [1] - 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335.10亿元,同比下降18% [1] 核心业务增长 - 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创三年新高 [1]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1] - 即时零售业务带动淘宝app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1] 用户与订单表现 - 中国电商集团月度活跃消费者持续创新高 [1] - 中国电商集团日订单量持续创新高 [1]
阿里巴巴-W(09988.HK)一季度净利润增长76%至423.82亿元 淘宝app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格隆汇· 2025-08-29 10:19
核心财务表现 - 季度收入达人民币2476.52亿元(345.71亿美元),同比增长2% 若剔除已处置业务则同口径增长10% [1] - 经营利润人民币349.88亿元(48.84亿美元)同比下降3%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至人民币388.44亿元(54.22亿美元) [1] - 净利润人民币423.82亿元(59.1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6% 主要受股权投资市值变动及Trendyol处置收益推动 [1] 电商业务增长 - 电商业务收入达人民币1185.77亿元 较去年同期1085.22亿元增长9% [2] - 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 主要由Takerate提升驱动 [2] - 88VIP会员规模超5300万 持续保持双位数同比增长 [3] 即时零售战略进展 - 4月底推出"淘宝闪购"服务 覆盖餐饮/日用品/电子产品/服装等多品类即时配送 [2] - 即时零售业务收入人民币147.84亿元(20.64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2] - 该战略推动淘宝app月度活跃消费者在8月前三周同比增长25% [2] 云智能与AI业务 - 云智能集团收入人民币333.98亿元(46.62亿美元) 同比增长26% [3] - 公共云业务增长强劲 AI相关产品采用量提升为主要驱动力 [3]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4] 国际数字商业表现 - AIDC收入同比增长19%至人民币347.41亿元(48.5亿美元) 跨境业务表现突出 [3] - 速卖通Choice单位经济效益显著改善 Trendyol国际业务环比提升 [3] - AIDC亏损同比环比大幅收窄 接近盈亏平衡 [4] 战略方向与协同效应 - 聚焦消费与AI+云两大战略 通过整合消费平台产生显著协同效应 [4] - 整合各业务供应链及会员权益 强化即时零售与阿里生态协同 [2] - 持续优化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前置仓覆盖范围扩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