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攻坚筑牢生态支点美丽湖北厚植发展“含绿量”
中国环境报· 2025-08-18 01:43
长江大保护与生态修复 - 宜昌市开展长江岸线整治修复总面积达118公顷 采用集约型建设和海绵建设理念 [5][17] - 湖北省建立3个长江干流跨省生态补偿机制 实现市县两级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覆盖率双100% [6][18] - 武汉市建成华中首座全地下花园式净化水厂 占地2.9万平方米 黄孝河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地表水V类标准 [10][19]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 - 2024年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持续100%达标 长江汉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 丹江口水库连续10年保持Ⅱ类水质 [11][12][19] - 实施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 建立洪湖流域综合治理省级推进机制 [11][19] - 联合江西湖南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空气质量近3年明显改善 [6][20] 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 2024年湖北省GDP达60012.97亿元 同比增长5.8% 以年均3%能源消费增速支撑6%经济增长 [8][12][21] - 长飞光纤通过碳配额抵押获贷470万元 购买1000万度绿电抵扣7153吨碳排放 设备改造后年省125万元并减排1000吨 [9][21] - 湖北省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建成全球最大碳配额规模注册登记结算机构 [23]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 - 全省环境保护类志愿服务组织达2万余个 占比46% 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拥有110多支团队2.4万名志愿者 [13] - 十堰市丹江口库区发展16.2万"小水滴"志愿者开展巡库护水活动 [13] - "小豚大爱"项目获全国十佳公众参与案例 蒋德新入选全国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 [14][16]
工业固废“变废为宝”,山西朔州“碳”寻绿色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8-18 00:38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行业现状 - 2024年煤炭发电量占比达55% 由此产生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等煤电固废年排放量超8亿吨[1] -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 也是应对环境挑战的必然选择[1] - 煤电固废处置利用已面临多重困境[1] 朔州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实践 - 朔州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 煤炭资源富集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大量工业固废[1] - 朔州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作为深化能源革命、加快产业转型的关键举措[1] - 朔州固废综合利用企业发展到170户 产品涵盖七大类200多个品种[1] - 煤矸石制备石油催化裂化前驱体、脱硫石膏轻质石膏板等新技术成功投入生产[1] -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升至73%[1] - 朔州探索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1] 技术发展与产业合作 - 大会主题为"高值综合利用绿色低碳转型"[2] - 朔州具有良好的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基础和工业基础 要打造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2] - 现代煤化工需通过绿色能源、资源、工艺、产品等多元协同降低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2] - 大会期间签订5个固废综合利用项目 包括地质聚合物水泥、绿色矿山胶凝材料生产线、年产10万吨绝热隔音材料等 投资总计近7亿元[2] - 朔州连续举办十一届大会 建成晋坤改建年产1.5万吨石油催化裂化前驱体生产线、山西超牌年产10万吨煅烧高岭土生产线等硬核项目[2] - 推动高校院所与山西企业开展固废科研合作[2]
全球能源转型,中国是稳定器和动力源
中国经济网· 2025-08-17 23:59
全球能源转型趋势 - 全球能源转型投资预计2025年达2.2万亿美元 聚焦可再生能源/核能/电网/电气化领域 [1] - 2024年全球清洁电力占比达40.9% 标志能源转型进入新阶段 [4] 中国能源转型成就 - 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 占全球总投资比重三分之一 [2]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光伏/风电装机容量连续十年保持全球首位 [2] - 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新能源产业链 光伏组件供应占比超80% 风电装备供应占比达70% [2] 国际合作项目实践 - 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开展绿色能源合作 包括亚太/中东/非洲/拉美等区域 [2][3] - 雅万高铁项目预计减少碳排放33万吨 REPDO光伏项目年发电量31亿千瓦时 [3] - 沙特光伏项目年减碳310万吨/二氧化硫9.3万吨 保障75万户居民用电 [3] 技术发展与产业协作 - 需突破储能技术/政策稳定性/市场竞争/消纳问题等行业挑战 [4] - 推进绿色氢能/先进储能/新一代核能/碳捕集等技术合作与交流 [4] -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 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 [4] 企业合作案例 - 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法国道达尔共建清洁能源链 [5] - 通过易派客/石化易贸等平台促进清洁能源贸易规模化发展 [5]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以能源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8-17 22:01
"两山"理念与能源绿色转型 - "两山"理念首次提出于2005年8月15日,强调绿水青山既是生态财富也是经济财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值遵循 [1][2] - 理念体现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中华民族尊重自然的历史传统一脉相承 [1] - 倡导构建生命共同体,为全球协同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2] 能源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达378亿吨,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85%以上 [3] - 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甲烷占人类活动甲烷排放量的1/3,85%以上的大气污染物来自化石能源燃烧 [3] - 我国电力碳排放占比约40%,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剧生态环境脆弱性 [3] 清洁能源发展成就 - 过去20年我国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7.4%提升至19.7%,发电量占比从18.2%提升至36.8% [5] - 截至2024年6月全国发电总装机36.5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60%,较2005年提升37个百分点 [5] - 2023年全国单位发电量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37%,累计减少电力碳排放280多亿吨 [6] 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案例 - 火电污染物排放强度较10年前下降95%,促进全国PM2.5平均浓度下降超50% [6] - 晶硅-钙钛矿光伏电池效率突破34.8%,海上风电单机容量达26兆瓦 [6] - 建成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四代核电、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 [6] 政策与市场机制 - 2024年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6.2万亿千瓦时,绿电交易超2300亿千瓦时,绿证交易4.5亿个 [7] - 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和全球最大规模碳市场 [7] 未来发展方向 - "十五五"期间预计年均新增风光发电2亿至3亿千瓦 [8] - 重点突破高效光伏电池、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新型储能等核心技术 [8] - 推动数智感知、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与能源电力深度融合 [8]
山东政商要情(8.11—8.17)
经济观察网· 2025-08-17 10:05
山东外贸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山东进出口总额达2.04万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1.24万亿元增长6.6%,进口7932亿元增长8.5%,增速在前五大外贸省市中排名第一 [2] -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1.34万亿元增长8%占比65.7%,保税物流进出口3424.4亿元增长6.7%占比16.8%,加工贸易进出口2977.7亿元增长7.3%占比14.6%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1.55万亿元增长8.5%占比75.9%,国有企业进出口1834.3亿元增长12.2%占比9% [2] 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 - 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15-17日在烟台举办,主题为"发展清洁能源・共享低碳未来",设置五大专业展区总面积3万平方米 [4] - 已吸引国家电投、华能集团、中核集团、中广核等6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参展,同期举办多场专业论坛预计汇聚1500余名行业精英 [4] - 博览会聚焦清洁能源投资消纳、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新型装备创新培育三大任务,促进政策、技术、资本深度融合 [5] 烟台人才政策 - 烟台发布《人才放权赋能改革"十条政策措施"》,对顶尖人才实行政策定制支持,16条产业链头部企业引进院士团队可"一事一议" [6] - 企业在省外设立人才飞地引进的符合条件的博士可享受烟台市青年人才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政策 [6] - 发布高层次人才需求榜单共841人,其中博士561人、博士后200人、产业领军人才64人、实验室与企业共引共用博士16人 [6] 食品产业发展 - 2025第三届山东(沂水)食品博览会吸引全国近400家优质企业参展,设置6大特色展区涵盖7大品类 [8] - 沂水县现有食品加工企业670余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年加工食品600余万吨,去年实现产值239.2亿元 [8] - 细分领域优势明显:淀粉糖产量占全国10%,酶制剂产品居民族酶工业第一,沙琪玛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豆奶粉产能占国内50% [8] 绿色港口建设 - 青岛港完成首单210吨船用甲醇加注业务,成为同时具备生物燃料、甲醇加注能力的港口 [10] - 甲醇作为船舶低碳转型替代燃料,相比传统燃油基本不产生硫氧化物并能大幅减少氮氧化物与颗粒物排放 [10] - 山东港口计划在山东全域提供甲醇、LNG、液氨等全品类绿色替代能源加注服务,打造中国北方绿色船燃加注枢纽 [10] 跨境物流通道 - 上合示范区开通丝路电商TIR跨境通道,聚焦跨境电商业务探索"TIR+跨境电商"新业态 [11] - TIR国际公路运输具备对基础设施依赖小、机动灵活等特点,可在78个缔约国实现"一次申报、一车直达" [11] - 上合示范区已开通中俄、中吉乌、中哈、中白4条TIR国际道路线路,初步构建国际公路运输区域枢纽 [12]
【感知生态之变】我国绿色产业领跑全球
央视网· 2025-08-16 11:58
风电产业发展 - 风电运输线路从2015年14条线路扩展到2022年新增8个制造基地覆盖山区、沿海和三北地区 [3] - 目前近40%风电运输车辆活跃于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区 [3] - 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十年间增长25倍 2024年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规模 [5] 清洁能源投资 -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占全球比重从十年前的25%提升至目前的33% [5] - 全球海上绿色船舶近80%来自中国 氢燃料电池全球占比达50% [10] - 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规模已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 [10] 绿色制造体系 - 全国建成近5000家绿色矿山 配备3000多个传感器实现毫米级山体监测 [7][8] - 6000多家绿色工厂支撑全国超过20%的制造业产值 [8] - 内蒙古矿区采用100辆电动无人矿卡使噪声显著降低 生态环境改善吸引野生动物回归 [8] 新能源基础设施 - 2015年京沪高速首次全线覆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2024年充电网络覆盖几乎所有高速公路 [10]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2015年增长超过60倍 [10] - 甘肃荒漠建成3万面镜面聚光装置实现光伏全天候发电 [5] 生态修复成效 - 库布齐沙漠从2022年荒芜状态转变为集中式光伏"蓝色海洋" [5] - 矿山持续十年声音监测数据显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7] - 绿色生产力推动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0]
美团:超5.2亿外卖用户使用过 “无需餐具” 功能
中国青年报· 2025-08-16 10:52
美团"青山计划"八周年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底超过260万商家拥有"商家青山档案"累计5.2亿美团外卖用户使用"无需餐具"功能产生超100亿次相关订单 [1] - 2017年推出"无需餐具"功能并通过流量扶持和徽章激励商家执行低碳措施如减少食物浪费 [1] 餐盒回收与再生利用 - "盒聚变"行动在全国20省24城落地累计回收餐盒3.7万吨通过大数据优化回收链路支持高值化再生利用 [1] - 行业协会指出餐盒社会化回收体系初步建立未来将聚焦饮品杯回收难题和技术创新以完善塑料生态 [2] 科技创新与环保科研 - "青山科技奖"已举办四届奖励39位青年科学家每人100万元奖金用途不限 [2] - 资助"科创中国"示范项目探索环保科技新路径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2]
生态优势变经济动能,国家发改委发布“两山”理念提出20年重要成果
证券时报网· 2025-08-16 10:41
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原则 [1] -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 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1] - 必须促进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协同适应 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 生态工业 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 [1] 能源转型进展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9.8% 可再生能源装机近20亿千瓦 提前6年实现对外承诺的风电和光伏装机目标 [1] - 构建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 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1.6% 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2] 生态系统保护 - 森林覆盖率超25% 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2] - 完成防沙治沙2.78亿亩 种草改良6亿亩 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2] 绿色产业发展 - 培育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6400多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490余个绿色工业园区 [2] - 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均超1200万辆 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 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3]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达到97.08% 乡镇覆盖率达到80.02% [3] 未来发展方向 - 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 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4] -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 节约集约 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4] - 发布20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20项科技成果 从2005-2023年400多个国家科技进步奖 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项目中遴选而来 [4]
购在中国·2025“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山东站)暨山东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正式启动
齐鲁晚报· 2025-08-15 12:5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雪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商务部及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和加力扩围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 作要求,根据商务部"购在中国"和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安排,8月15日,购在中国·2025"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山东站)暨山东新 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泰安市泰山区隆重启动。 不言是我 Villa HODROG 蛋山东新 ATT ITING STATE fir 7 Suit ) the f antifi 【2017/08/2017 10:12:00:00:00 23 Y T the state t DIANDIA y of the 70 or answer c 171.97 免费同t NOTHER FOR LINET Fir 12 U BOOK 15 】 所有 or r 对象 TOL II K AMI 1017 1 f 7 7 购在中国 · 2025 · 千星万 新能源汽车销量等 (山东) 盘山东新闻 图片库下乡话题 | 在阜南歌 "辣"新出特 ( 8月15-17日 泰安泰汶晋悦广场 足 因人 第二十八 上海道 | e 198 ...
美团青山计划发布八周年报告 推动24城回收塑料餐盒超3.7万吨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11:58
美团青山计划八周年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底超过260万商家拥有"商家青山档案"累计5.2亿用户使用"无需餐具"功能产生超100亿次相关订单 [1] - 规模化垃圾分类及餐盒回收项目覆盖全国20省24城累计回收塑料餐盒超3.7万吨 [1][2] - 2017年启动的青山计划制定"2030目标"聚焦绿色包装应用、塑料回收再利用及构建绿色消费生态 [1] 塑料污染治理创新实践 - "减量、替代、回收"三轨并行"无需餐具"功能累计订单量超100亿单覆盖5.2亿用户 [2] - "盒聚变"行动利用大数据优化回收链路累计回收餐盒3.7万吨 [2] - "支持自带杯"标签覆盖1.3万家饮品门店推动绿色消费行为 [2] 产业链协同与公众参与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认可餐盒社会化回收体系初步建立未来将拓展饮品杯回收链路 [3] - "好杯新生"行动联合27家饮品品牌通过奖励机制提升一次性杯回收率 [3] - 餐盒再生粒子已制成10余种产品如运动服装、文具等增强公众感知度 [3] 绿色公益与生态保护 - 青山公益支持150多家社会组织开展200多个项目涵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 [4] - "青山科技奖"已举办四届奖励39位青年科学家每人100万元 [5] - 东华大学研发技术将餐盒再生纤维制成运动速干T恤实现高值化应用 [5] 2030年战略目标 - 计划带动400万商家提供绿色供给7亿用户践行低碳行动 [6] - 设立"绿色包装与回收基金"目标商家绿色包装使用率达50%餐盒饮品杯综合回收率40% [6] - 深圳马拉松采用再生塑料制作参赛斗篷展示回收技术应用 [6] 行业评价与展望 -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肯定青山计划从减塑探索升级为全产业链绿色生态实践 [7] - 美团提出以"科技支撑+公益驱动"深化消费场景与生态保护的结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