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政策

搜索文档
筑牢经济韧性底座 多维施策稳增长谋长远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18:29
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GDP增速预计在5%以上,一季度实际GDP增速5.4%,二季度延续向好趋势[2] - 1至5月出口同比增长6%,拉动制造业生产增长6.9%[2] - 1至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7%,高于2024年底的3.2%,服务业投资和设备更新是主要支撑[2] - 1至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5%,较2024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4] - 1至5月广义基建投资增速10.4%,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速17.3%[4] - 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7%,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5%[6] 政策支持情况 - 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5月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7] - 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M2余额同比增长7.9%[7] - 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赤字率提高至4%,1至5月政府债净融资金额同比增加3.8万亿元[7] - 超长期特别国债使用进度:设备更新领域86.5%,消费品以旧换新54%[9] - 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近2.2万亿元,发行进度49.1%,快于去年同期的37.2%[9] 行业表现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通讯器材、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消费增速均超过20%[5][6] - "两新"政策拉动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零售高增长[4] - 出口保持韧性,"抢出口"和对东盟、拉美等经济体"抢转口"是主要支撑[4][6] 下半年展望 - 货币政策仍有降准降息空间,结构性工具创新将在上海"先行先试"[16]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三季度推出,可能定向投入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16] - 财政政策将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围提质"两新"政策[17][20] - 可能推出房地产稳定基金,规模2万亿元左右,用于保交楼、收储存量房等[17] - 政策将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关键领域,深化与东盟、"一带一路"国家合作[19][20]
下半年物价展望(国金宏观孙永乐)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7-10 14:00
CPI的下半年展望 - 核心CPI在6月同比0.7%,创2024年5月以来新高,核心商品取代服务成为主要支撑 [2] - 服务消费增速回落,2025年1-5月服务零售同比5.2%,低于2023、2024年的20%、6.2%,服务CPI同比均值0.4%,拉动CPI增长0.17个百分点 [2] - 商品消费增速上行,1-5月商品零售同比5.1%,核心商品CPI同比升至6月1%,拉动CPI增长0.33个百分点 [2] 核心商品价格 - 三季度核心商品CPI有望维持韧性,家用器具6月同比1%,创2022年11月以来新高,交通工具同比-2.8%,拖累CPI同比0.11个百分点 [5] - 四季度核心商品价格或面临压力,去年下半年以旧换新资金1500亿,今年下半年仅剩1380亿,月均230亿,高基数下增速或降温 [6] 服务价格 - 2025年服务价格同比增速下滑至0.4%,1-6月旅游价格月均增速-0.4%,国内文旅消费修复至2019年107%,人均假期支出维持2019年90%水平 [8] - 供给端修复,国内旅行社数量从2019年3.9万家增至2024年6.5万家,2024年餐饮住宿投资同比34.1%,旅游价格同比从2023-2024年6.3%转为负增 [9] 食品价格 - 食品项占CPI权重18%,猪肉占1.2%,2025年5月能繁母猪存栏4042万头(正常保有量103.6%),同比增长1.2%,生猪供应充裕 [13] - 三季度猪肉价格或明显负增长,6月CPI猪肉项同比-8.5%,四季度消费旺季或小幅回升 [14] 油价影响 - 原油相关商品占CPI权重3.5%,国际油价每上涨10%,CPI上涨0.1%,上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71.9美元/桶,同比下滑14.7% [18] - 下半年油价或继续下行,OECD下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至2.9%,OPEC+计划8月增产54.8万桶/日,EIA预计油价66美元/桶,同比下滑22% [19] PPI的下半年展望 - 1-6月黑色和非金属产业链拖累PPI同比下滑0.9个百分点,原油产业链拖累1个百分点,下游行业拖累0.5个百分点 [21][22] 外部因素 - 出口透支效应或拖累PPI,出口每下滑10个百分点对应PPI同比下滑2个百分点,6月出口占比较高行业价格已承压 [26] - 反内卷政策或支撑部分行业价格,6月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制品业、汽车制造业分别拖累PPI同比0.7、0.16、0.16个百分点 [29] 价格预测 - 下半年PPI同比预计回升至-2.3%,三季度-2.5%,四季度-2.1%,原油66美元/桶、螺纹钢3100元/吨、铜80000元/吨 [30] - 三、四季度CPI同比预计-0.1%、0%,GDP平减指数分别为-0.9%、-0.6%,名义GDP增速需努力稳定在4%以上 [30]
下半年物价展望
国金证券· 2025-07-10 13:50
物价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PPI连续33个月同比负增长,CPI连续28个月处于1%以下波动,GDP平减指数连续8个季度负增长[3] CPI展望 - 6月核心CPI同比0.7%,核心商品取代服务成主要支撑,1 - 5月商品零售同比增5.1%,带动核心商品CPI同比升至1%左右[5] - 下半年核心CPI或在0.5%左右震荡,压力在四季度,猪价和油价或压制CPI表现[12] - 预计三、四季度CPI同比增速分别为 - 0.1%、0%[3][51] PPI展望 - PPI同比连续33个月转负,上中下游行业面临价格压力,1 - 6月黑色和非金属产业链、原油产业链、下游行业分别拖累PPI同比下滑0.9、1、0.5个百分点[42] - 下半年PPI同比或小幅回升至 - 2.3%左右,三、四季度PPI同比分别为 - 2.5%、 - 2.1%[50][51] GDP平减指数与增速目标 - 预计二季度GDP平减指数或在 - 1%左右,连续9个季度负增长,三、四季度GDP平减指数为 - 0.9%、 - 0.6%,逐季回升[3][51] - 上半年GDP大概率实现5.3 - 5.4%,下半年实际GDP增速达4.6 - 4.7%可完成全年增速目标,需稳定名义GDP增速在4%以上[3][51] 风险提示 - 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产业政策调整效果不确定、食品价格波动、国内需求恢复进程不确定等因素或影响物价水平[4][52]
6月乘用车销量大涨18% 二季度车市“价格战”现熄火迹象
经济观察报· 2025-07-10 09:48
车市整体表现 - 6月全国乘用车零售208 4万辆 同比增长18 1% 创历年6月销量最高记录 较2022年6月增长7% [2] - 1-6月累计零售1090万辆 同比增长10 8% 增速较1-5月提升近2个百分点 [3] - 6月销量增长主因包括国家"两新"政策补贴力度加大 以及部分城市暂停置换补贴触发的"末班车效应" [3] 价格战与利润率 - 二季度起车市"价格战"熄火 4-6月降价车型大幅减少 5月仅12款 6月14款 此前单月曾达上百款 [3] - 6月新能源车促销幅度降至10 2% 环比降0 8个百分点 燃油车促销幅度23 3% 环比增0 8个百分点 [3] - 1-5月汽车行业收入41283亿元 同比增长7% 但利润1781亿元 同比下降11 9% 利润率4 3% 低于下游工业5 7%的平均水平 [4][5] 新能源车市场 - 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11 1万辆 同比增长29 7% 1-6月累计546 8万辆 同比增长33 3% [6] - 纯电动车份额显著提升 6月批发占比62 1% 同比增5 1个百分点 插混占比28% 同比降4个百分点 [6] - 6月新能源渗透率53 3% 同比提升4 8个百分点 其中自主品牌渗透率75 4% 合资品牌仅5 3% [7] 品牌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6月零售134万辆 同比增长30% 国内份额64 2% 同比提升5 6个百分点 1-6月份额64% 同比提升7 5个百分点 [8] - 合资品牌6月零售51万辆 同比增长5% 但德系/日系/美系份额分别同比下降2 4/2 3/0 5个百分点 [8] - 豪华车6月零售23万辆 同比下降7% 份额11% 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9] 出口市场 - 6月乘用车出口48万辆 同比增长23 8% 1-6月出口247 9万辆 同比增长6 8% [10] - 新能源出口占比显著提升 6月出口19 8万辆 同比增长116 6% 占出口总量41 1% 同比增17个百分点 [10] - 1-6月自主新能源出口81万辆 同比增长109% 占自主出口38 6% 自主燃油车出口129万辆 同比下降13% [10] 未来展望 - 7月车市或进入休整期 因燃油车去库存压力及2024年7月政策导致的高基数 [10] - 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有望挖掘2 9亿农民工的消费潜力 [11] - 6月以旧换新申请量123万辆 占私人购车比例近70% 显示消费升级成为主流 [11]
年中经济观察|产销1500万辆!我国汽车产业上半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新华社· 2025-07-10 08:22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 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4.3%。 7月1日在合肥市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蔚来第二工厂拍摄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内需市场明显改善,对汽车整体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1至6 月,汽车国内销量达到1257万辆,同比增长11.7%。6月单月,汽车国内销量环比同比双增。 河北省保定轩宇俊鹏汽车集团市场总监范振达表示,集团旗下的20多个品牌、40多个店的百余款车型, 都可以享受国家以旧换新的政策,领取最高额度15000元的"国补",很多客户也是奔着这个政策来的。 0:0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均同比实现 两位数增长,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7月1日在合肥市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蔚来第二工厂拍摄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生产负责人殷亮告诉记者,"我们工厂有300多万种的配置 ...
汽车整车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智驾再升级,新周期的阿尔法机会
长江证券· 2025-07-10 05:05
报告核心观点 - 整车格局渐明,把握智驾再升级机遇,2025“以旧换新”政策覆盖全年有望拉动内需持续增长,汽车板块正开启智能驾驶新趋势,关注强智驾整车、超跌龙头整车和新能源出口高增速整车的投资机会 [3][10] 景气:高基数增速承压,关注库存拐点和价格修复 - 总量需求持续改善,新能源恢复表现强劲,2025 年 1 - 4 月乘用车批发销量 863.8 万辆,同比增长 12.4%,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 404.7 万辆,同比增长 45.2% [6] - 行业补库库存水平合理,2025 年 1 - 4 月行业补库渠道库存增加 39.8 万辆,4 月经销商库存系数 1.41,环比 -9.6% [26][28] - 消费降级成为主旋律,价格下沉明显,8 万以下低端市场销量增长快,2025 年 1 - 4 月同比增长 69.8%,乘用车市场整体均价仍呈下降趋势 [30] - 2025 年以旧换新政策中央支持力度进一步加码,有望拉动全年内需持续增长,部分地方因资金额度提前用完等原因暂停补贴申请,但政策仍将持续全年 [38][43] - 监管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各主要车企纷纷宣布执行 60 天账期政策,有望改变供应商资金垫付压力大的状况 [44] -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加码有望拉动汽车销量表现超预期,2025 年内需有望持续稳健增长,中性预期下内需有望达 2385 万辆,同比增长 4.0%,批发销量有望达 3004 万辆,同比增长 9.0% [47] 趋势:“端到端”技术飞跃,智驾再升级量变迎来质变 - 汽车板块正开启智能驾驶新的产业趋势,类比新能源渗透率拐点加速逻辑,未来 L2 及以上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在 10% - 50%区间左右实现高速增长 [7][86] - 智驾平权开启新周期,“端到端”技术持续探索智能驾驶上限,视觉方案等持续降低高阶智驾成本,有望持续促进终端需求,2025 年将迎来智能化渗透率提升的大年 [64] - 算法、算力、数据构成智能驾驶产业迭代的关键要素,成为头部智驾车企的核心竞争力,车端算力正在逐步增配 [66][80] - 随着消费者对辅助驾驶功能的重视程度和支付意愿的不断提升,以及 NOA 功能逐渐下探至 10 万元以下车型,预计至 2030 年国内乘用车 L2 及以上智能汽车智驾功能标配市场渗透率将超过 90%,NOA 标配搭载量将超过 2300 万辆 [86] 格局:龙头格局逐渐清晰,关注新一轮份额扩张 8 - 25 万中间市场:成本为先,自主市占率有望回升 - 该市场比亚迪占据绝对优势,2025 年 1 - 4 月总销量为 413.0 万辆,同比下滑 1.7%,新能源车销量为 174.4 万辆,同比增长达 26.4%,新能源渗透率为 42.2%,同比提升 9.4pct [92] - 自主品牌市占率持续稳步提升,2025 年 4 月已达到 65.4%,前五品牌分别为比亚迪、大众、丰田、吉利和长安 [97] - 制造业成本优势是核心竞争力,混动技术升级和垂直一体化是成本竞争力的关键,头部车企混动车型馈电油耗不断下降,迈入 2 时代,比亚迪、特斯拉等通过垂直一体化降低成本 [99][103][108] 25 万以上高端市场:BBA 和特斯拉份额仍较大,自主品牌提升空间显著 - 受消费降级影响,2025 年 1 - 4 月整体市场空间略有收缩,总销量为 159.8 万辆,同比下滑 3.0%,新能源销量为 83.4 万辆,同比增长 10.1%,新能源渗透率为 52.2%,同比提升 6.2pct [114] - 自主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2025 年 1 - 4 月已达到 42.8%,前五车企分别为特斯拉、奔驰、宝马、奥迪、理想 [116] - 新消费趋势注重情绪价值,悦己是重要的需求,高端市场品牌打造需积累技术、产品、用户、效率四大核心优势 [119][121] 新车周期是短期份额变化的主要因素 - 新车周期是整车投资的核心要素,2025 年自主品牌进入新一轮电动技术升级以及智能驾驶技术下沉,各车企有丰富的新车规划 [126][128] 新成长:新能源时代自主品牌加速出海 乘用车出海:新能源时代自主品牌加速出海 - 2021 年来中国乘用车出口迅速增长,2025 年 1 - 4 月受出口俄罗斯下滑影响等使得出口增速有所降低,出口 160.7 万辆,同比增长 4.5% [130] - 中国新能源车已走向成熟,2025 年 1 - 4 月销量 431.9 万辆,占全世界销量的 46.7%,新能源渗透率达到 42.9%,超过海外的 25.7% [134] - 2025 年 1 - 4 月插混带动新能源占比提升,出口中新能源占比达到 46%,西亚出口占比最高,东欧占比下滑显著,墨西哥成为第一大出口目的国,新能源占比达 41.8% [137][142] - 主流车企加快完善海外布局,奇瑞汽车出口规模领先,比亚迪增速最快 [149] 欧洲市场:欧洲电动化加速期已至,国内企业迎来海外新机遇 - 欧洲轻型车 2025Q1 同比下降 0.93%,新能源短期冲高,销量 79 万辆,同比上升 22.72%,渗透率为 19.44%,同比上升 3.75pct [153] - 欧洲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差异较大,主流市场各国新能源渗透率基本在 20% - 45%之间,2025Q1 市场分化,除法国外新能源渗透率向上,潜力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全部向上,成熟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全部向上,挪威销量上升明显,其他市场俄罗斯、波兰市场规模较大且新能源渗透率有所上升 [157][158][162] - 碳排放政策延缓和企业燃油新车税收补贴取消分别从供需层面影响欧洲新能源发展,短期内欧洲新能源化速度有所下降,但 2025 - 2028 年有望迎来一波加速发展期 [163] - 国内车企以不同形式布局欧洲,出口海外前景可期,上汽、吉利主要以收购形式布局较早,比亚迪和零跑主要以自有车型出口欧洲 [177] 投资建议 - 看好在新一轮智驾升级产业大周期下强智驾整车的阿尔法机会 [10][181] - 看好短期受合资降价影响份额超跌的龙头整车 [10][181] - 看好全球增量市场,整体出口增速放缓下结构性新能源出口高增速整车,重点推荐小米集团、小鹏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 [10][181]
破100000000000+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03:42
快递业务量突破千亿件 - 截至7月9日,202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达到千亿件提前35天 [1] - 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5年突破1000亿件 [1] - 2025年第1000亿件快递为一台以旧换新的家用空调,从广东中山发往江苏常州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凸显我国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 - 快递规模经济效应继续放大,对产业拉动和经济带动能力明显提升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品类扩围为消费市场注入发展动能,为邮政快递业增添新活力 [1] 行业服务升级 - 邮政快递业构建高效便捷的一体化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1] - 行业为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激发内需市场潜力贡献力量 [1] - 下一步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生产要素在各环节高效流转 [1]
国泰海通|宏观:“破局”通胀:反内卷与扩内需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9 14:38
6月CPI与PPI表现 - 6月CPI同比转正 食品价格拖累减弱 国际油价上涨带动能源价格 核心CPI环比持平 核心消费品CPI环比表现显著优于2023和2024年 [1] - "618"促销影响消退后 "以旧换新"政策支持的品类价格保持相对强势 服务相关价格仍稳中偏弱 [1] - 6月PPI同比跌幅扩大 受高温降雨天气影响 房地产和基建项目施工进度放缓 外需不确定性持续 出口行业"以价换量"现象延续 [1] "反内卷"政策影响 - 中央强化"反内卷"政策导向 重点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 已带动焦煤、螺纹钢、玻璃等工业品价格反弹 [1] - 当前价格修复更多反映政策预期而非基本面实质改善 实际供需格局优化和PPI可持续改善需等待实施细则落地 [1] - 光伏、水泥、钢铁等行业供需格局受政策影响仍待观察 [1] 扩内需政策必要性 - 内卷现象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需扩内需政策协同发力 当前面临关税局势、外需不确定性、以旧换新政策可能透支消费需求、地产调整持续等压力 [2] - 单纯去产能可能导致工业生产放缓和就业压力加剧 需货币财政政策接续支持 若出口、制造业PMI、地产数据明显走弱 政策加码概率将大幅提升 [2]
CPI同比结束四连降,内卷行业价格情况改善
第一财经· 2025-07-09 14:38
宏观经济数据 - 6月CPI同比由负转正上涨0.1%,环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创近14个月新高 [3][6] - PPI环比下降0.4%,同比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至3.6%,连续4个月走扩 [3][8] -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0.5%,能源价格降幅收窄1.0个百分点,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9.2%和15.9% [6]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3%,牛肉价格结束28个月下降转为上涨2.7%,猪肉价格首次转降8.5% [6] 行业价格变化 - 汽车行业价格企稳回升,汽柴油车和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0.3%,同比降幅收窄1.9和0.4个百分点 [12] - 光伏设备及电子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至10.9%,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至4.8% [12] - 高技术行业价格表现强劲,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价格同比上涨3.1%,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4%,服务器价格上涨0.9% [11]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1.4%,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0.18个百分点 [10] 政策与市场动态 -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增强,对汽车、家电价格形成支撑,预计下半年财政加力促消费扩投资 [1][7] - 国家发改委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总量达140万亿,"十四五"前四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86.4% [2] - 国务院出台稳就业政策,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返还比例至90%,大型企业至50%,扩大社保补贴范围至重点行业 [13][14] - 电力行业受绿电替代影响,煤炭加工价格下降5.5%,煤炭开采价格下降3.4%,电力热力生产价格下降0.9% [10]
2025年6月物价数据点评:“破局”通胀,反内卷与扩内需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09 09:37
价格数据表现 - 2025年6月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4%,降幅继续扩张[11] - 6月核心CPI同比回升至0.7%,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环比持平[19] CPI分项情况 - 6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4%,鲜菜和水产品价格环比上涨0.7%,猪肉CPI环比下跌1.2%,生猪出厂价环比回落2.8%[17] - 6月非食品中能源价格环比上涨0.1%,核心消费品CPI环比表现好于2023、2024年,服务CPI环比持平[19][20] PPI行业表现 - 6月油气开采价格环比上涨2.6%,煤炭采选价格下跌3.4%,黑金冶炼、非金属矿制品分别环比下跌1.8%和1.4%[32] - 出口相关行业电子制造、通用设备及纺织业价格分别下降0.4%、0.2%和0.2%[32] 政策与市场 - “反内卷”政策带动部分工业品价格反弹,但需细则落地改善PPI[5][33] - 破解内卷需扩内需政策协同,若经济数据走弱,货币财政政策加码概率增加[5][37] 风险提示 - 房地产走势不确定性仍存;政策力度不及预期[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