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

搜索文档
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空调均价不降反升背后的消费升级
环球网· 2025-08-27 11:36
行业技术升级趋势 - AI大模型技术应用于空调产品 实现语音指令控制温度及风向调整[3] - 传感器与大数据算法结合 形成个性化空气方案 实现无风感 省电及健康节能效果[3] - 智能语音功能在5000元以上价格段空调渗透率超过65%[5]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苏宁易购与美的联合定制T3S宁境空气机 支持方言识别 音乐播放及全屋家电互联[3] - 该产品内置智能算法 根据人体舒适模型与气候定制健康空气方案[3] - 8月以来美的宁境套系空调线下销量同比增长超110%[3] - 无风感空调销售增长超80%[5] 渠道与消费行为变化 - 线下门店价值凸显 苏宁易购8月空调整体成交均价逆势上升[6] - 线上市场1 5匹挂机均价跌幅达17 2% 低端机型份额增加[6] - 线下渠道维持较高均价 为消费升级提供条件[6] 政策与需求驱动因素 - 高温天气与国家补贴政策加速空调消费需求释放[5] - 东北地区新增需求与江浙沪换新需求形成双高峰[5] - 企业通过多重补贴 十免安装及整机10年包修等措施推动中高端产品普及[5] 新智家电整体趋势 - 超百吋电视 智能烟灶 直饮净水机及洗烘套装等新技术产品加速进入线下门店[8] - 苏宁易购通过品牌定制 场景升级及管家服务将门店转化为新品首发与体验场[8]
若干政策措施9月将出台 我国服务消费新增量已在路上
北京商报· 2025-08-27 11:29
消费形态转变 - 我国消费形态已逐步转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阶段[2]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6.1% 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3] - 2020-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3] 服务消费增长表现 - 2024年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3] - 服务消费和体验消费成为消费重要增量 反映消费升级趋势[3] - 服务业就业占比达48.8% 其中餐饮住宿、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增长明显[4] 政策支持措施 - 商务部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金融手段[2][6] -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2][5] - 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5] 服务消费经济意义 - 服务消费是提振消费关键领域 能带动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4] - 具有强乘数效应和可持续增长特点 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4] - 通过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如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4] 外商投资与供给优化 - 引入外资可增加养老、托育、家政等领域国际先进服务模式[5] - 提升国内服务行业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 满足高品质服务需求[5] - 外资进入可打破行业壁垒 激发市场活力 形成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5] 创新场景建设 - 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设 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7] - 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养老服务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7] - 发展入境消费、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业态[7] 服贸会平台作用 - 2025年服贸会将展示190余项服务贸易最新成果 含91项全球全国首发服务[8] - 举办40余场配套活动包括文创市集、精致美食、精彩展演等[8] - 通过区域联动满足服务消费多元需求[8]
李子园: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612.24 万元 拟10派2.4元
中证网· 2025-08-27 10:2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12.24万元 同比增长1.05% [1]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0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约9195.75万元 占半年度净利润的95.67% [1] 市场地位 - 以甜牛奶饮品销量计 李子园市场份额接近50% 稳居细分领域首位 [1] - 含乳饮料行业领军企业 持续巩固市场地位 [1] 产品战略 - 产品线不断丰富 在传统甜牛奶系列基础上推出粗粮饮品、六零系列维生素水等健康类产品 [1] - 契合消费升级趋势 [1] - 拥有有效专利211项 注册商标474个 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制定 [2] 产能布局 - 浙江金华、江西上高、云南曲靖、河南鹤壁等生产基地稳步运行 [1] - 江西李子园二期工程已于2024年底投产 [1] - 龙游李子园获评"浙江省智能工厂" 智能化改造成效显著 [1] 品牌建设 - 邀请演员成毅担任品牌代言人 推出"青春甜不甜,喝瓶李子园"新广告语 [1] - 通过多渠道投放提升品牌影响力 进一步贴近年轻消费群体 [1] 发展展望 - 下半年将继续深化产品结构优化和市场渠道建设 [2] - 推动含乳饮料主业稳健发展 持续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2]
消费者去哪了?
虎嗅APP· 2025-08-27 09:36
核心观点 - 传统大卖场因成本高企、供应链低效及组织老化陷入衰退,消费者向多元化、数字化渠道迁移,引发零售行业价值重构 [2][3][4] - 新兴渠道通过极致效率(如折扣店、社区团购)或极致体验(如山姆、Costco)精准分流客群,重塑消费场景与供应链模式 [6][16][18] - 厂商与经销商需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网络,通过数据共享、多品类整合与区域深耕适应渠道裂变 [54][59][69] 渠道霸权失灵原因 - **地段霸权失效**:大卖场租金年增8%-12%,人力成本年增6%-8%,而零食很忙等新业态租金仅3%-5%,人力成本3%-4%,社区团购坪效达传统门店3倍 [6] - **价格霸权瓦解**:京东超市通过产地直采实现15%-20%价格优势,李佳琦直播间单场GMV达5亿元且化妆品价格低至7折,消费者比价效率提升300% [7][30] - **认知霸权逆转**:算法时代下消费模式变为"需求驱动",盒马通过用户数据48小时推出露营火锅套餐,首周销量破10万份 [10][11] 消费场景重构 - **计划性消费转向无限货架**:京东超市等平台SKU达500万,2023年1-9月粮油调味成交额较2019年增70%,华东华南大卖场粮油销售额60%被电商分流 [13][14] - **即时需求分钟级响应**:62%的30岁以下消费者非计划酒水消费依赖30分钟达场景,即时零售市场规模2024年达7800亿元,酒类渗透率从2023年1%升至2025年3% [16][17] - **体验需求升级为生活方式提案**:山姆会员店年销售额36亿元(区域监测),为同区域大卖场20倍,线上占比超50%且80%订单1小时送达 [18] 替代渠道分流 - **垂直杀手精准切片**:零食专营品牌(如零食很忙)SKU达1500-2000,毛利率15%-18%,致大卖场休闲食品销售额跌25%;叮咚买菜前置仓损耗率仅4%(行业平均15%),2025年Q1 GMV达59.6亿元 [22][23] - **社区团购下沉冲击**:2023年用户数6.78亿,交易规模3228亿元(生鲜占比60%),县域大卖场生鲜销售下滑超30% [25] - **折扣临期业态崛起**:好特卖等自有品牌占比30%-40%,坪效达800-1200元/㎡(传统大卖场2-3倍),2025年临期食品市场规模预计401亿元且复购率50% [27] - **直播电商内容化**:抖音电商品牌自播占比从2023年50%降至2025年30%,货架场景占比升至70%,某美妆品牌通过自播将会员转化率提至35%且复购率高2倍 [29][30] - **即时零售近场化**:7-Eleven即时配送订单单店日均破200单,盒马奥莱坪效1200元/㎡(大卖场1.5倍),2025年非生鲜品类占比达18% [31][32][33] 代际消费逻辑分化 - **Z世代(18-25岁)**:78%购物决策依赖社交平台,62%酒水消费为30分钟达场景,夜间订单占比超40%,愿为社交时效支付5-10元溢价 [36][37] - **新中产(31-45岁)**:年均家庭收入超50万元,23%预算投向山姆/Costco(SKU仅4000+),年均购买精品咖啡20次且客单价30-50元 [38][39] - **银发族(46岁以上)**:65%交易仍在线下,但线上占比三年从18%升至35%,偏好线上下单+线下自提,价格敏感度高 [40][41] 大卖场衰退深层问题 - **成本结构僵化**:2024年TOP100超市闭店率约25%,坪效跌破800元/㎡(盈利需1200元/㎡),库存周转天数60天(盒马28天、山姆35天),生鲜损耗率15%(叮咚4%) [44] - **供应链低效**:生鲜直采率仅20%-30%(叮咚/钱大妈超80%),配送响应时间72小时(电商24小时),无法快速响应动态需求(如露营热) [45][46] - **组织老化**:决策层平均年龄52岁,5级审批流程致创新滞后(社区团长自提需6个月审批,社区团购仅1周),数字化成功率不足30%(山姆75%) [47] 未来转型路径 - **高端化(情绪药房)**:山姆卓越会员续卡率92%,黑钻系列商品GMV年增30%,线上占比超50%且80%订单1小时送达 [49][50] - **社区化(效率+近场)**:大润发Super门店面积缩至1500-3000㎡(传统1/5-1/3),SKU精简至5000-8000,华东同店销售额增5.9% [51] - **折扣化(价格杀手)**:永辉Bravo通过农超对接将生鲜直采率提至70%,损耗率从15%降至6%,坪效达1200元/㎡增40% [52] 厂商与经销商协同 - **厂家赋能**:某饮料巨头建20个区域云仓,经销商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降至18天;宝洁等成立多品类联盟,助经销商SKU从200扩至1500 [56][57] - **经销商转型**:湖北经销商从啤酒批发转型多品类(SKU从100扩至800),覆盖县域200家便利店,营收增40%;浙江经销商同时服务山姆、社区团购与夫妻店 [59][61] - **数据驱动协同**:乳企开放用户复购数据,经销商针对性备货致区域销量增22%;啤酒厂家与经销商约定临期商品回购50%,铺市率从50%提至85% [66][67]
山东药玻(600529):阶段需求承压,海外与非药表现较好,国药助力可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7 06:4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6] 核心观点 - 上半年业绩承压 营收23.7亿元同比下降8.2% 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下降21.9% [7] - 国内需求低于预期导致药瓶销售量下降 但出口与非药领域表现较好 [7] - 国外销售金额7.61亿元占总收入32% 出口模制瓶和日化食品瓶全球市占率提升 [7] - 自动化升级改造提升生产效率 一类耐水药用玻璃瓶项目产能建设达预期 [7] - 国药集团入主后将在产品销售、渠道布局、产品研发等方面给予支持 [7] - 行业中长期趋势向好 中硼硅玻璃升级、预灌封注射剂升级、免洗免灭玻璃瓶升级将带来机遇 [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2,374百万元 同比下降8.2% [6] - 2025H1归母净利润371百万元 同比下降21.9% [6]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5,372百万元 同比增长4.8% [6]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904百万元 同比下降4.1% [6]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034百万元 同比增长14.4% [6]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137百万元 同比增长9.9% [6] - 2025H1毛利率31.6% 与2024年全年31.7%基本持平 [6] 业务进展 - 出口业务保持正增长 化妆品包装和营养补充剂包装较好完成出口目标 [7] - 持续推进日化瓶自动装盒、装箱及码垛项目 降低生产成本 [7] - 大规格全电熔窑炉技术显著提升产能效率 [7] 股权变动 - 国药国际和国药国际香港增资持有鲁中投资51%股权 [7] - 实际控制人将由沂源县财政局变更为国药集团 [7]
人气旺文旅热 暑期消费“带火”夏日经济
人民网· 2025-08-27 02:44
文旅市场表现 - 全国铁路7月1日至8月23日累计发送旅客8.23亿人次 同比增长6.4% 日均发送旅客1523万人次 [1] - 文旅产业成为稳定消费的助推器 带动交通、住宿、餐饮、零售等多领域产业链发展 产生强大消费乘数效应 [1] - 多地依托文化底蕴打造旅游新场景 激活文旅市场并拉动区域消费增长 [1] 文旅业态创新 - 浙江良渚古城运用"文化+科技"模式 游客通过AR眼镜实现文物互动 [2] - 安徽黄山黟县采用"文旅+特色研学"模式 提供传统武术、国学诵读、中医启蒙等课程 搭配鱼灯制作等民俗活动 [2] - 福建泉州蟳埔村凭借"簪花围"成为网红旅游村 现有近300家旅拍店铺 日均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 [3] 消费需求变化 - 大众消费从物质满足转向精神满足 从功能满足转向意义消费 [2] - 越来越多游客将县城和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 深度参与民俗活动 [2] - 博物馆成为研学旅游目的地和消暑纳凉新场所 [3] 技术应用升级 - 哈尔滨市博物馆采用数字化展示技术 180件文物经三维建模处理支持多人互动 [3] - 山东博物馆整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技术 提供古代战场沉浸式体验 [3] - 行业需提高内容表现力与体验创造力 借助影视、游戏等流行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 [3] 区域发展案例 - 湖北孝感孝昌县开展插秧、摸鱼等农耕体验活动 [3] - 浙江绍兴覆卮山景区依托凉爽气候吸引避暑人流 提供梯田漫步、花海观赏等乡村体验 [3] - 行业需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增值的辩证统一 强化核心文化符号全球辨识度 [3]
新鲜感带来吸引力(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8-26 22:09
行业趋势 - 传统商业体面临客流量下降挑战,主要原因为消费体验单一和同质化竞争激烈 [1] - 行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是以场景创新驱动体验升级,用新鲜感增加吸引力 [1] 创新策略 - 业态融合是关键创新方向,将购物、餐饮、展览、演出、赛事等多元业态有机融合 [1] - 通过科技赋能、生态赋能、文化赋能创造沉浸式消费满足 [1] - 具体创新形式包括推出生活市集、构建公园式商圈、打造院落式商业空间等 [1] 未来展望 - 行业需把握消费需求、紧贴消费心理,通过高效整合特色资源释放更大消费活力 [1] - 科学布局商业形态,持续拓展新场景、满足新需求是未来发展方向 [1]
支付宝指数基金成消费复苏背景下的稳健选择
搜狐财经· 2025-08-26 14:18
政策红利与消费市场复苏 - 第四批以旧换新补贴690亿元将于10月发放 全年累计补贴规模达3000亿元 覆盖家电、数码、汽车三大核心品类 [2] - 国务院部署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降低居民信贷成本 释放消费潜力 [2] - 上半年家电和汽车零售额同比增幅均超20% 带动社零总额增长5% [2] 消费行业表现与投资挑战 - 以旧换新政策利好家电、汽车等行业 但个股表现差异显著 例如格力电器因一级能效产品占比提升股价优于行业均值 部分中小企业因竞争加剧表现低迷 [4] - 消费板块受政策影响显著 10月第四批补贴落地叠加双十一促销可能带动短期行情 但市场情绪波动仍存 [5] 支付宝指数基金的投资优势 - 一键布局50家消费龙头企业 避免单一个股风险 通过行业轮动信号动态捕捉政策受益板块 [4] - 智能定投功能支持按周/月自动扣款 在市场调整期自动加仓 高位减少投入 近三年平均收益率比一次性投资高出12% [5] - 管理费普遍低于0.5% 显著低于主动型消费主题基金的1.5% 以10万元投资为例十年复利差可达数万元 持仓透明化运作避免风格漂移 [5]
“消费刺客”退烧
虎嗅APP· 2025-08-26 13:44
核心观点 - 百果园因品质信任危机和创始人"教育消费者"言论引发舆论争议 导致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21.8%至43.76亿元 净亏损3.42亿元 门店数量下降27%至4386家 [6] - 高溢价消费模式面临结构性挑战 消费升级故事正在被性价比趋势取代 [6][12][17] - 行业供需关系逆转 供给过剩与需求收缩共同挤压中间市场品牌的生存空间 [15][16][19] 百果园模式困境 - 标准化高品质水果模式曾通过"不好吃三无退货"承诺获取品牌溢价 但品控问题曝光后信任基石动摇 [8][9] - 2022年暗访视频曝光腐烂水果制作果切事件 引发持续品控吐槽 [9] - 高成本结构(核心商圈租金 冷链运输 员工体系)推高终端价格 但品质不稳定导致消费者耐心透支 [9] - 创始人"教育消费者"言论凸显品牌与消费者心理错位 加速信任崩塌 [10][11] 行业趋势变化 - 新茶饮赛道头部品牌如喜茶和奈雪于2022年底启动长期降价策略 主力产品降至30元以下 转向性价比竞争 [12] - 咖啡赛道受瑞幸和库迪9.9元价格战影响 行业从高端定位转向日常消费品 [12] - 奶茶行业过去一年净减少3.92万家门店 咖啡行业5.2万家门店关闭 现制饮品行业超20万家门店消失 [16] - PPI连续30多个月同比为负 生产端价格压力传导至消费端 [16] 供需结构逆转 - 供给端:2021年新消费领域融资超千亿元 催生大量同质化品牌 导致产能过剩和价格压缩 [15] - 需求端:居民储蓄率高位运行 "资产负债表衰退"(资产缩水与刚性债务)抑制消费意愿 [19] - 2024年社零增速呈现波动 6月单月同比增速降至4.8% 多数品类增速低于上半年平均水平 [19] - 就业市场追求稳定岗位 反映收入预期不确定性 进一步削弱消费动力 [19] 消费品竞争新格局 - 效率驱动型:山姆 Costco 瑞幸 蜜雪冰城通过供应链规模和极致成本控制取胜(如山姆低毛利率+会员费模型) [23] - 价值驱动型:社区烘焙坊 精品咖啡馆依靠产品独特性 情感连接和社群归属感避开价格战 [24][25] - 中间市场品牌(如百果园)面临双重挤压:便利性不足抵御价格战 标准化模式缺乏情感体验 [26][27] - 行业向两极分化:性价比与稀缺体验成为新护城河 中间定位品牌生存空间收窄 [22][27]
暑期自驾游热度高涨 平台人均租车消费显著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3:19
自驾游市场趋势 - 国内与出境自驾订单双双显著提升 人均租车消费同比提升15% [1] - 暑期自驾游出行时长同比增长9.6% 平均花费增长8% [1] - 新能源车订单2022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5.4% 今年暑期同比增长19% [3] 热门目的地分布 - 国内热门城市包括乌鲁木齐 成都 西宁 贵阳 上海 三亚 海口 大理 广州和北京 [1] - 皖南川藏线 南澳环岛 青海湖环线等路线关注度快速上升 [1] - 出境自驾游洛杉矶 曼谷 迪拜人气高涨 欧洲市场意大利订单增6.8% 法国增12.9% 西班牙增5.12% 瑞士增6.43% [1] - 非洲自驾游需求同比激增58% 南非表现突出 [1] - 亚洲市场日本订单同比增长53% 韩国增62% 巴厘岛租车量同比增超407% [2] 用户结构特征 - 亲子家庭订单同比猛增77% 儿童座椅咨询量上涨34% [2] - 00后订单增长24% 毕业生新客增长达30% [2] - 55岁以上用户订单占比突破18% 平均租期4.5天 [2] - 带宠物自驾成为新潮流 宠物友好车型咨询量上升21% [2] 车型偏好变化 - 大空间车型订单占比达59% 亲子家庭更青睐SUV及MPV占比高达65% [2][3] - 别克GL8 坦克300 理想L8等7座与越野车型受欢迎 [3] - Model Y 小米SU7 宝马i3等新能源和智能车型跻身热门榜单 [3] 服务模式创新 - 自驾平均天数接近4天 用户提前5天租赁车辆 [3] - 无忧租一口价服务订单同比增长超235% 超七成亲子家庭优先选择 [3] - 租车平台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超15万家门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