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冰雪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冰雪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
江海证券· 2025-09-22 10:4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2] 核心观点 - 冰雪经济已成为万亿级赛道 2024年中国冰雪产业规模达到9800亿元 同比增长10.8% 预计2025年将突破1万亿元[6][14] - 冰雪运动从小众消费迈向大众化消费 旅行+滑雪结合成为新的休闲娱乐方式[6][14] - 政策扶持、赛事推动和优质供给是主要驱动因素 国家提出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1.2万亿元目标[35] - 哈尔滨案例显示冰雪旅游经济潜力巨大 2024年接待游客1.79亿人次 旅游总花费2314.2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2.2%和36.7%[51] - 产业链涵盖上游装备制造、中游运营服务和下游消费平台 国产品牌逐步实现外资替代[6][65][66] 冰雪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冰雪产业规模9800亿元 同比增长10.8% 预计2025年突破1万亿元[6][14] - 2023-2024冰雪季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达4.3亿人次 收入5247亿元[18] - 2024-2025冰雪季各类冰雪运动消费规模超1875亿元 相比上一冰雪季增长超25%[19] - 冰雪运动参与率:民俗冰雪活动12.87% 冰雪观赏体验10.02% 冰雪运动项目7.28% 陆地冰雪运动3.62%[19] 消费特征分析 - 消费占比:民俗冰雪活动38% 冰雪运动项目27% 冰雪观赏体验26% 陆地冰雪运动9%[22] - 年龄结构:30-44岁客群占比55.81% 18-29岁客群占比14.65%但同比增长31.80%[23][25] - 消费金额:86.01%受访居民有消费 52.55%预计总花费在500元以上[26] - 主要花费项目:门票62.88% 交通51.87% 餐饮45.22% 住宿40.54% 娱乐休闲36.89% 运动装备36.83%[31] 驱动因素分析 - 政策支持:国务院提出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1.2万亿元目标 各地推出消费券等优惠举措[35][37] - 赛事推动:北京冬奥会和哈尔滨亚冬会等国际赛事带动产业发展 2025年哈尔滨春节假期接待游客1215.1万人次 旅游总花费191.5亿元[40][43] - 基础设施:截至2024年底全国冰雪运动场地2678个 其中滑冰场地1764个 滑雪场地914个[6][45] - 场地升级:超过80%雪场进行更新升级 包括雪道扩建、酒店新建和服务优化[6][47] 产业链相关公司 - 上游装备制造:雪人集团2024年收入22.8亿元 冰轮环境66.34亿元 冰山冷热45.31亿元[67] - 中游运营服务:大连圣亚2024年收入5.05亿元 西域旅游3.04亿元 长白山7.43亿元[70] - 下游消费平台:携程旅行2024年收入533亿元 同程旅行173亿元[70] 投资建议 - 上游关注冰山冷热、冰轮环境和雪人集团等国产替代标的[6][71] - 中游关注长白山、大连圣亚等北方景区运营商[6][71] - 下游关注携程旅行等旅游平台[6][71]
万科最大组织调整落定:迭代骨架与基因,冰雪业务“轻装上阵”
华夏时报· 2025-09-18 08:19
组织架构调整 - 万科进行历史性颠覆式架构变革 原华东 南方 北京 西南 华中等大区公司被整体拆解 由集团总部直接管理16个城市公司 包括北京 深圳 上海 广佛等核心一线与重点二线城市 [2] - 总部同步设置物业 商业与酒店 长租公寓 物流等8个事业部 聚焦经营性业务纵深发展 取代"区域为王"管理模式 [2] - 调整聚焦能力集约化 风险系统防控 组织高效精简三大目标 构建集团总部 地区公司 事业部架构 集团总部统筹风险控制 战略运营 资产管理和科技创新四大职能 [6] 战略转型背景 - 深铁集团以663亿元接手华润和恒大合计29.38%万科股权 成为第一大股东 拉开国资与职业经理人共治新阶段 [4] - 深铁通过持续输血与人事主导重塑管理骨架与战略逻辑 今年年初董事会改组 郁亮卸任主席 深铁系高管全面接管战略与人事主导权 [5] - 深铁旗下干部大规模进入万科关键岗位 财务 纪检 法务等职能系统全面换挡 核心岗位由深圳国资背景干部担任 [6] 业务调整 - 万科出售冰雪业务大部分予香港中旅 覆盖吉林松花湖国际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与北京万冰雪体育有限公司各75%股权 包括重资产滑雪度假区及轻资产运营能力 [11] - 冰雪业务2024年接待客流80万人次同比增长10% 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11% 占万科全年营收比例仅0.09% [13] - 出售目的为剥离非主业 聚焦地产开发运营 回笼资金降低负债 冰雪产业需精细化管理与长周期培育 与地产开发逻辑不同 [12][13] 财务表现与支持 - 2025年上半年万科亏损119.47亿元 深铁提供新一笔不超过20.64亿元借款 期限三年利率为LPR减66个基点 为年内第九次资金支持 [15] - 深铁累计对万科提供借款约260亿元 体现大股东持续输血支持 [15]
发力万亿冰雪经济
深圳商报· 2025-09-14 22:30
公司战略合作 - 顺丰速运与热雪奇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冰雪经济与文旅服务展开深度协同 通过整合物流 客流与资源流共同打造冰雪产业新生态 [1] - 合作以华发冰雪热雪奇迹项目为基础 扩展至雪具智慧管理 雪场驿站创新运营 会员权益生态共建等战略领域 [1]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冰雪产业预计2025年突破万亿元 呈现高增长态势 [1] - 冰雪赛事 活动和旅游催生专业包装 精准配送 保险运输等高端物流服务需求 为物流行业打开新增长空间 [1] 合作方背景 - 热雪奇迹是世界知名高水平冰雪综合运营服务商 通过标准化管理输出已在全国开业运营10个滑雪场 [1] - 华发冰雪热雪奇迹项目由华发集团和融创集团投资打造 热雪奇迹运营管理 将于9月29日在深圳前海正式开业 [1]
冰雪产业概念下跌0.05%,6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9:55
冰雪产业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1日收盘 冰雪产业概念板块下跌0.05%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22只个股上涨 涨幅居前的包括冰轮环境上涨5.48% 珠江股份上涨3.95% *ST新元上涨3.42%[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中粮科工下跌3.26% 元隆雅图下跌3.15% 天府文旅下跌2.75%[1][2] 板块资金流向 - 冰雪产业概念板块今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出7.26亿元[2] - 35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6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5000万元[2] - 凯撒旅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18亿元居首 万科A净流出9709.71万元 华策影视净流出7550.13万元 天府文旅净流出7389.76万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个股包括冰轮环境净流入3659.35万元 天桥起重净流入1829.96万元 龙建股份净流入1657.98万元[2][3] 个股交易数据 - 凯撒旅业换手率达20.45% 股价上涨0.63%[2] - 天府文旅换手率达23.60% 股价下跌2.75%[2] - 元隆雅图换手率达18.52% 股价下跌3.15%[2] - 珠江股份换手率达8.84% 股价上涨3.95%[3] - *ST新元换手率达9.49% 股价上涨3.42%[3] 概念板块相对表现 - 冰雪产业概念在今日概念板块中表现偏弱 涨幅排名靠后[2] - 同期涨幅居前的概念板块包括共封装光学(CPO)上涨6.64% 铜缆高速连接上涨5.89% AI PC上涨5.20%[2] - 跌幅较大的概念板块包括乳业下跌0.11% 足球概念下跌0.10% 赛马概念下跌0.07%[2]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滑雪板的“古”与“今”见证新疆冰雪产业兴起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06:39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滑雪板的"古"与"今"见证新疆冰雪产业兴起 中新社新疆阿勒泰9月10日电 题:滑雪板的"古"与"今"见证新疆冰雪产业兴起 作者 胡嘉琛 李佳悦 在新疆阿勒泰市拉斯特乡,年过七旬的斯兰别克·沙和什俯身用工具刨着松木,制作"毛皮滑雪板"。"我 爷爷越冬狩猎时,它是必备工具。"从穿梭于林海雪原的交通工具,到巴掌大小的旅游纪念品,一副滑 雪板记录了老人50余载"守艺创新",也见证新疆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 斯兰别克9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他15岁起就随爷爷和父亲学习制作"毛皮滑雪板"。阿勒泰冬季平均 积雪厚度在1.5米以上,积雪期在6个月以上。"冬季积雪深,马匹没法在雪地前行。而用毛皮制作的滑 雪板,下坡滑行时能加速,上坡时增加摩擦。"斯兰别克说。 "毛皮滑雪板"体现着生存智慧。斯兰别克说,当地人曾害怕下大雪,会影响交通和生产。而今,随着基 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旅游业发展,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游客纷纷前来"追雪"。 这种变化并非偶然。2015年,1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在阿勒泰市共同发布的国际共识文件,宣告新疆阿勒 泰地区为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2022年北京冬奥会更使中国民众冰雪热情高涨,八 ...
机构:冰雪产业成长空间充足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00:31
政策支持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培育壮大冰雪经济 持续发布全国冰雪消费惠民措施 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冰雪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范围 [1] - 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 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 [1] 行业前景 - 冰雪产业在赛事驱动和政策引领下是旅游行业确定性较强的细分赛道 成长空间充足 [1] - 冰雪经济或将成为我国内需的重要增长点 有望缓解冬季旅游淡季特点 抹平旅游行业周期性 带来冬季增量 [1] - 在冬奥会带动下我国冰雪经济持续升温 政策端持续支持 [1] 发展动能 - 文旅企业和相关资源借助自媒体触达更广泛潜在游客 通过内容进行深度互动及产品服务迭代优化 [1] - 东北地区高铁网络日渐清晰 未来沈佳高铁全线开通将使东北东部地区与全国打通 带动东北冰雪经济发展 [1]
擎冰雪经济大旗共绘上合新篇 聚龙江丝路优势同筑体育高地
中国经济网· 2025-09-01 09:24
以亚冬会等重大赛事为契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冰球、花样滑冰运 动队开展联合训练。聘请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速度滑冰、越野滑雪等项目教练员执教,共同提升队 伍竞技水平。目前,示范区已形成"教育—训练—科研"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冰雪运动国际化发展提 供智力支撑。依托区域科教资源优势,示范区持续加强高校间沟通联络,成立中俄区域性冰雪体育大学 联盟,15所中俄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科研合作。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等高校与俄 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体育大学、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在师生互访、实验室开发等多 领域进行合作。 对标国际标准,黑龙江省发布《上合组织雪地自行车赛赛事场地规范》等两项地方标准,推动冰雪产业 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建设示范区冰雪装备产业园,乾卯雪龙、黑龙国际、百凝盾等企业入驻,持续推 出高精尖和大众冰雪装备产品,生产的冰雪欢腾新款滑雪板、头盔等雪具,宇峰索道拖牵产品等产品被 亚冬会采用,实现国产冰雪产品为国际赛事提供核心装备"零"的突破。 近年来,黑龙江省充分发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在上合组织国家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间推动体育、文化 ...
国家体育总局:截至2024年底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证券日报· 2025-08-19 23:3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2023年达3.67万亿元[1] - 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 2023年达1.49万亿元占GDP比重1.15%[1]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1] 消费与市场表现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1]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2] - 2024年水上运动产业规模达4386亿元 同比增长18.7% 参与人数突破1.2亿[3] 产业结构升级 - 体育服务业占比提升 从2020年68.7%增至2023年72.7%[2] - 体育制造业提质增效 2024年底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达146家较2022年翻倍[2] - 碳纤维自行车、智能健身器材等高新技术产品广泛应用[2] 基础设施与参与规模 - 截至2024年底建成健身步道17.18万条总长40.75万公里[3] - 飞行营地、汽车营地达2055个 滑雪场地914个[3]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飞盘玩家约300万人相关社团超1500个[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上半年7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4] - 场均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 群众赛事如"村超"直接拉动地方消费[3][4] - 行业将推动赛事成为激活消费和拉动经济的强引擎[4]
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证券日报· 2025-08-19 17:2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2023年达3.67万亿元 近五年年均增速10.3% [1] - 体育产业增加值2023年达1.49万亿元 年均增速11.6% 占GDP比重1.15% [1]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 [1] 消费与需求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1000亿元 [1] - 户外运动产业2024年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2] - 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4386亿元同比增长18.7% [3] 产业结构 - 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 [2] - 体育制造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较2022年底翻倍增长 [2] - 碳纤维自行车、智能健身器材等高新技术产品普及度提升 [2] 基础设施与参与度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健身步道17.18万条 总长度40.75万公里 [3] - 飞行营地、汽车营地等设施达2055个 滑雪场地914个 [3]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飞盘玩家约300万人 相关社团超1500个 [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上半年7地511场重点赛事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拉动超3000万元 [4] - "村超""浙BA"等群众赛事直接促进地方消费增长 [3][4] - 行业计划通过政策文件强化赛事与产业协调联动 提升品牌影响力 [4]
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底——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证券日报· 2025-08-19 16:4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达10.3% 2023年总规模3.67万亿元 增加值1.49万亿元 [1]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 2023年占GDP比重1.15% [1]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 [1] 产业结构与质量 - 体育服务业占增加值比重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 以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龙头 [2] - 体育制造业提质增效 截至2024年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较2022年底翻倍 [2] - 碳纤维自行车 智能健身器材等高新技术产品广泛应用 [2] 户外运动发展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2] - 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4386亿元 同比增长18.7% [3]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飞盘玩家约300万人 相关社团超1500个 [3] 基础设施与消费 - 截至2024年底健身步道17.18万条 长度40.75万公里 飞行营地 汽车营地等共2055个 滑雪场地914个 [3]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 [1] - "村超""浙BA"等群众赛事带动地方消费增长 [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上半年7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 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 [4] - 赛事活动在扩大内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 政策将推动赛事成为激活消费 拉动经济的强引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