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水
icon
搜索文档
新研究:超加工食品摄入过量会提升体内炎症水平
新华网· 2025-09-29 06:10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过量食用超加工食品会显著提升体内炎症水平,且在 老年人、吸烟者和肥胖人群中更为明显。科研人员警告说,超加工食品可能会增加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 风险,并呼吁出台更严格的健康政策。 超加工食品,是指经过工业化处理的食品,如汽水、零食和加工肉类。这类食品通常富含添加剂、营养 价值大打折扣,并容易导致过量摄入。此前研究已表明,过量摄入此类食品与肥胖、癌症、心血管等疾 病,甚至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由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施密特医学院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基于9000余名美国成年人的国家健康 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了其饮食习惯、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他健康因素。研究显示,摄入超加 工食品最多的人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更高,该蛋白是炎症的敏感标志物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预 测指标。 研究团队依据超加工食品摄入占总能量的比例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结果显示,研究对象每日能量摄入 的中位数有35%来自超加工食品,最低组为0%至19%,最高组为60%至79%。在调整年龄、性别、吸 烟、运动及其他健康指标后,研究人员发现,最高组人群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炎症风险比 最低组 ...
星巴克们的中国往事:从黄金十年到败退时刻
36氪· 2025-09-24 11:15
星巴克本土业务即将卖身中资。 迪卡侬中国抛售百亿股权。 哈根达斯中国出售计划正在筹划当中。 这段时间,国际品牌在中国加速卖身,已经成了一桩公开的秘密。 当年在中国市场不可一世的外资品牌,如今也在饱尝世间冷暖,体会什么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期内容,我想来聊一聊,这段外资品牌绵延40余年的中国史。 01 抢滩登陆 改革开放初期,当第一批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将中国作为廉价的生产车间,以及未来可能的巨大市场之 时,它们也有过和这个市场温情脉脉的时候。 雀巢入华,在东北提供奶牛养殖技术并且收购奶源,又给云南带去了咖啡种苗、购销合同各种免息贷 款。 再比如宝洁,1988年就登陆广州成立合资企业,用海飞丝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用肥皂甚至洗衣粉洗头发的 历史。 还有可口可乐入华之初,更是百依百顺。 必须是总裁亲自来谈合作,可以。 可口可乐只允许卖给外宾,不能消耗中国外汇,可以。 需要免费赠送中方一条装瓶线,没问题。 为何双方能如此温情体面,因为1978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343元,没什么闲钱能拿去消费。外 资品牌们也知道,这个市场,远远没到分蛋糕的时候。 如果只是布局,那完全可以先礼后兵。 但到了90年代中期,当中国的 ...
中国食品(00506.HK):1H收入增长良好 未来计划战略布局食品赛道
格隆汇· 2025-08-30 03:43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收入122.78亿元 同比增长8.3% 归母净利润5.78亿元 同比增长2.2% 收入符合预期 利润略低预期主因费用投放超预期 [1] - 1H25毛利率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38.1% 受益产品提价红利释放 净利率同比降0.3个百分点至4.7% [2] 分品类收入表现 - 汽水收入93.8亿元 同比增长9.4% 贡献主要增长 其中无糖碳酸产品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果汁收入16.7亿元 同比增长0.8% 主因酷儿重新上市贡献增量 [1] - 包装水收入同比增长8.2% 实现恢复性增长 主因冰露带动及去年同期业务收缩 [1] - 咖啡及其他饮料收入6.4亿元 同比增长13.8% 其中能量饮料同比增36% 魔爪品牌表现亮眼 [1] 成本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至26.3% 主因增加冰柜投入及拓展售点资源 [2] - 管理费用率同比降0.2个百分点至1.7% 保持基本稳定 [2] 战略发展动向 - 下半年延续高投入促进业务扩张 公司认为效率优化已基本完成 [2] - 自贩机及悦享会渠道突破饮料业务范畴 1H25非饮料业务体量近2亿元 [2] - 计划战略性切入营养健康食品赛道 推动饮料与食品战略协同 具体举措预计明年落地 [2] 估值与预测 - 维持25/26年盈利预测 当前交易于11/10倍25/26年市盈率 [2] - 上调目标价40%至4.9港币 对应14/12倍25/26年市盈率 隐含20%股价上行空间 [2]
瑞银:升中国食品目标价至5.07港元 料渠道创新可支持份额提升
智通财经· 2025-08-28 08:1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增长加快 主要受汽水及能量饮品强劲表现以及水品类业务复苏带动 [1] - 期内纯利仅增长2% 受行业竞争加剧及宏观环境疲软影响 [1] - 管理层预期下半年收入增长因宏观疲弱及高基数而放缓 目标维持增长 [1] 产品与渠道创新 - 计划推出更多果汁及能量饮品新产品 [1] - 自有自动贩卖机 电子商务 零食折扣店及快速商业等新兴渠道贡献约20%收入 [1] - 新渠道盈利能力与传统渠道相若 通过渠道创新支持市场份额提升 [1] 投资评级 - 瑞银维持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由4.86港元上调至5.07港元 [1]
瑞银:升中国食品(00506)目标价至5.07港元 料渠道创新可支持份额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8:0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增长加快 主要受汽水及能量饮品强劲表现以及水品类业务复苏带动 [1] - 期内纯利仅增长2% 受行业竞争加剧及宏观环境疲软影响 [1] 业务运营 - 新兴渠道包括自有自动贩卖机 电子商务 零食折扣店及快速商业 为收入贡献约20% [1] - 新渠道带来新收入来源且盈利能力与传统渠道相若 [1] 未来展望 - 管理层预期下半年收入增长因宏观疲弱及高基数而放缓 目标维持增长 [1] - 有计划推出更多果汁及能量饮品新产品 [1] - 通过渠道创新可支持市场份额提升 [1] 投资评级 - 瑞银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由4.86港元上调至5.07港元 [1]
中金:维持中国食品(00506)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4.9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2:38
核心观点 - 中金基本维持中国食品2025/2026年盈利预测 上调目标价40%至4.9港币 对应14/12倍2025/2026年市盈率和20%股价上行空间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22.78亿元 同比增长8.3% 符合预期 归母净利润5.78亿元 同比增长2.2% 略低于预期 主要因费用投放力度超预期 [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38.1% 主要受益于产品提价红利释放 [4]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至26.3% 因增加冰柜投入及拓展售点资源 管理费率同比下降0.2%至1.7% 基本稳定 [4] -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4.7% 因毛利率改善被销售费用率上升抵消 [4] 业务运营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8.3% 量价齐升驱动 销量同比增长5.5% 平均售价受益提价提升 [3] - 汽水品类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9.4%至93.8亿元 贡献主要增长 无糖碳酸产品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果汁品类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0.8%至16.7亿元 主要得益于酷儿重新上市贡献增量 [3] - 包装水品类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8.2% 因去年同期业务收缩 今年上半年冰露带动恢复性增长 [3] - 咖啡及其他饮料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3.8%至6.4亿元 能量饮料同比增长36% 核心品牌魔爪增长亮眼 [3] 战略规划 - 公司前期聚焦资源投放效率优化 费用保持收缩 当前效率提升已基本完成 下半年将延续市场投入力度促进业务扩张 [5] - 自贩机 悦享会等渠道已突破单一饮料业务范畴 尝试拓展食品分销业务 2025年上半年自贩机非饮料业务体量近2亿元 [5] - 长期计划战略性切入营养健康食品赛道 推动饮料与食品战略协同 实现运营效率优化 作为中粮集团内最适宜承接食品业务的主体 相关规划积极推进中 具体举措预计明年落地 [5]
中金:维持中国食品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4.9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8 02:35
核心观点 - 中金基本维持公司2025/2026年盈利预测 上调目标价40%至4.9港币 对应14/12倍2025/2026年市盈率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符合预期 净利润略低于预期 主要因费用投放力度略超预期 [2] - 公司汽水和能量饮料延续较好表现 包装水实现恢复性增长 咖啡及其他饮料保持较高增速 [3] - 公司毛利率受益于提价显著改善 但销售费用率提升抵消了毛利率改善 净利率小幅下降 [4] - 公司下半年将延续市场投入力度以促进业务扩张 并计划战略性切入营养健康食品赛道 [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22.78亿元 同比增长8.3% [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78亿元 同比增长2.2% [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38.1% [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至26.3% [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管理费率同比下降0.2%至1.7% [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4.7% [4] 业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8.3% 量价齐升驱动增长 销量同比增长5.5% ASP受益于产品提价实现提升 [3] - 汽水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9.4%至93.8亿元 贡献主要收入增长 其中无糖碳酸产品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果汁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0.8%至16.7亿元 主要得益于酷儿重新上市贡献增量 [3] - 包装水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8.2% 主因去年同期业务收缩 今年上半年冰露带动水业务实现恢复性增长 [3] - 咖啡及其他饮料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3.8%至6.4亿元 其中能量饮料同比增长36% 核心品牌魔爪增长亮眼 [3] 战略规划 - 公司前期聚焦资源投放效率优化 费用保持收缩 当前效率提升已基本完成 [5] - 公司下半年将延续市场投入力度以促进业务扩张 [5] - 公司自贩机 悦享会等渠道已突破单一饮料业务范畴 尝试拓展食品分销业务 2025年上半年自贩机非饮料业务体量近2亿元 [5] - 公司计划战略性切入营养健康食品赛道 推动饮料与食品的战略协同 实现运营效率优化 [5] - 公司作为中粮集团内最适宜承接食品业务的主体 相关规划正在积极推进中 具体举措预计将于明年落地 [5] 估值情况 - 公司当前交易在11/10倍2025/2026年市盈率 [1] - 中金上调目标价40%至4.9港币 对应14/12倍2025/2026年市盈率和20%股价上行空间 [1]
中国食品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5.78亿元 同比增加2.23%
智通财经· 2025-08-26 04:46
财务业绩 - 收入122.78亿元 同比增长8.3% [1] - 经调整EBITDA为17.87亿元 同比增长6.2%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78亿元 同比增长2.23% [1] - 每股盈利20.66分 [1] 业务运营 - 授权经营可口可乐系列产品覆盖19个省级行政区域 [1] - 提供10大品类、25个品牌的产品 包括汽水、果汁、水、乳饮料等 [1] - 可口可乐系列产品销量保持增长 市场表现突出 [1] - 收入增长显著加速 市场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1] 业务拓展 - 智慧零售业务设备规模快速扩张 稳居行业首位 [1] - 中粮悦享会平台专注产品价格提升 发展非可口可乐产品业务 [1] - 非可口可乐产品业务年内收入同比增长 [1] - 公司愿景是成为世界一流的食品饮料集团 [1]
「穷鬼迪士尼」,统治中产周末?
36氪· 2025-08-24 13:35
工业旅游行业兴起 - 工业旅游(工业科普旅游)作为新兴室内旅游形式在打工人群体中快速流行,成为传统户外旅游受天气影响后的替代选择 [7][8][9] - 该行业属于中国科普教育基地产业下的三大垂类之一,当前市场规模约100亿元,增速为三大垂类中最快 [82][83][84] - 北京和上海于2024年2月发布专项发展方案,计划新建十余个工业旅游目的地,预示行业进入加速扩张期 [85][86] 核心商业模式与消费者吸引力 - 低价高体验门票策略成为主流:螺蛳粉工厂门票36元含参观+螺蛳粉套餐(鸭腿+鹌鹑蛋)[23][28],元气森林工厂门票25元含免费饮料及参观后赠送2瓶热销产品 [32][35] - 体验设计形成三大核心卖点:1)薅羊毛经济(如家长带免票儿童在元气森林工厂净赚6瓶1L装饮料)[36] 2)实操感(北冰洋工厂提供DIY汽水、面包制作)[41] 3)硬核代入感(龙岗垃圾处理厂让游客乘坐垃圾车并操作机械爪处理10吨垃圾)[54][57] - 食品类工厂通过解压式流水线观览增强吸引力:盒马面包生产线呈现QQ弹弹的机械出餐过程 [71],青岛啤酒二厂展示听装啤酒自动化包装流程 [74][76] 头部企业运营案例与财务表现 - 小米汽车工厂参观活动中标率仅0.7%(60人名额/8800人次报名)[88][89],宇树科技机械狗参观活动中签率低于0.1%(500名额/1小时抢空)[93] - 成熟项目实现显著营收:青岛啤酒博物馆春节期间接待4.63万人次,创造近400万元收入(门票60元/人)[99],柳州螺霸王产业园2024年通过门票及周边销售实现2000多万元收入 [107] - 宇树科技等企业通过参观活动获得主业外增量收益,参观收费形成新利润点 [94] 行业增长前景与市场空间 - 预计未来数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18%-22% [110],中国工业旅游占文旅总GDP比重不足5%,远低于全球10%的平均水平,存在翻倍空间 [111][112] - 产能与需求同步扩张:预计2025年需求量41.25万吨(占全球12.5%),2030年达72.89万吨(占全球16.3%)[113] - 消费者需求从儿童研学延伸至成人解压与好奇心满足,形成"工业迪士尼"概念 [126][137]
本土汽水之王大窑,要卖给外国了?
虎嗅· 2025-08-21 07:43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公司年营收达32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市场份额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排名第三 仅次于可口可乐和百事 [1] - 公司通过烧烤摊和夜市渠道实现全国市场扩张 [1] 股权交易事件 - 美国私募巨头KKR收购了远景国际公司85%的股份 [1] - 远景国际经营的碳酸饮料品牌极有可能为大窑 [1] - 重庆市监局已公示该交易 但公司官方尚未明确回复 [1] 公众反应 - 网友对公司可能被外资收购表示强烈关注 [1] - 公众质疑此前纯民营企业的定位与当前交易存在矛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