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长期特别国债
icon
搜索文档
政府债发行速度放缓或制约后续基建扩张力度|宏观晚6点
搜狐财经· 2025-09-03 10:15
财政部超长期特别国债续发行 - 财政部拟第二次续发行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三期)[1] - 续发行国债为5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 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350亿元[1] - 票面利率与之前发行的同期国债相同 为2.10%[1] 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表现 - 8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07.9万辆 同比增长5%[2] - 8月全国新能源市场零售较上月增长9% 零售渗透率达55.3%[2]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53.5万辆 同比增长25%[2]
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连续10日获资金流入,盘中成交额超22亿元,市场交投活跃
搜狐财经· 2025-09-01 05:58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日13:20,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上涨0.01%,最新价报108.51元 [3] - 近1周累计上涨0.28%,近1年净值上涨6.74%,在指数债券型基金中排名12/422,位居前2.84% [3][5] - 近6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0.10%,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5.35%,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累计涨幅10.58% [5] 流动性指标 - 当日换手率达11.55%,成交金额22.30亿元,市场交投活跃 [3] - 近1月日均成交45.79亿元,最新规模193.08亿元创近1年新高 [3][4] - 最新份额1.78亿份同创近1年新高,近10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36.89亿元,日均净流入3.69亿元 [4] 资金动向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最新融资买入额2.80亿元,融资余额2.02亿元 [4] - 单日最高获得15.04亿元净流入,显示机构资金配置需求旺盛 [4] 政策环境 - 货币政策从"有力度的降息"转向"适时降息降准",2024年9月至2025年6月累计降准100bp、降息35bp [3] - 财政政策持续发力,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两新"政策落地 [3] - 9月上旬资金面预计均衡宽松,中下旬政府债发行可能带来波动但整体可控 [4] 产品特性 - 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近3月跟踪误差0.055% [5] - 跟踪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选取符合国债期货交割条件的沪市国债样本 [5] - 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达100%,月盈利概率64.26%,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2.09% [5] 风险控制 - 近半年最大回撤4.93%,相对基准回撤0.53%,回撤后修复天数20天 [5]
经济日报:加力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能
搜狐财经· 2025-08-28 23:54
宏观经济政策方向 - 宏观调控与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关键 [1] - 宏观政策持续加码以化解外部压力和应对内部困难 [1] - 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并加大力度实施"两重""两新"政策 [1]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管理 -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1] 就业市场稳定措施 - 通过稳岗减负和扩岗挖潜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 消费促进策略 - 将促消费与惠民生结合以增强提振消费的内生动力 [1] 政策效能提升机制 - 需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确保政策前瞻性 [1] - 需用好评估机制确保政策实效性 [1] - 需强化协同创新确保政策系统性 [1]
2025年7月财政数据点评:7月财政收入端有所改善,支出端继续发力
东方金诚· 2025-08-25 05:52
财政收入 - 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7%,较6月(-0.3%)加快3.0个百分点[1][3] - 7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0%(前值1.0%),非税收入同比下降12.9%(前值降幅扩大9.2个百分点)[4][5]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回正至0.1%(前值-0.3%)[7]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年初预算的61.8%,略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进度62.2%[7][8] 财政支出 - 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0%(前值0.4%),增速回升2.6个百分点[1][8]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支出进度为全年预算的54.1%(低于五年平均54.4%)[9] - 7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42.4%(前值增速回落36.8个百分点)[11] - 1-7月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同比增长31.7%(前值30.0%)[1][11] 专项债与土地市场 - 1-7月新增专项债发行量2.78万亿元,同比增加1万亿元[11] - 7月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增长7.2%(前值21.9%),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8.9%[10][11]
强化财税金融支持 以旧换新政策加力可期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20:10
政策部署与信号释放 - 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下阶段政策 释放政策支持加力信号 [1] - 专家表示政策可能在上调资金支持规模 扩大品类范围等方面发力 同时强化政策协同与技术赋能 [1] 政策效果与数据表现 - 7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 家具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7% 13.8% 20.6% 14.9% 均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 [1] - 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1.7%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对相关商品销售带动作用继续显现 [1] - 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 资金下达与分配安排 - 财政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测算确定各地区2025年资金规模 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 剩余资金10月份下达 [2] - 财政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建立定期调度机制 跟踪政策实施进展 压实资金管理主体责任 加大抽查检查力度 [5] 地方政策优化举措 - 黑龙江省汽车置换实行分档补贴 新能源车每档补贴较燃油车增加0.2万元 [2] - 重庆市追加3亿元预算资金专项用于2025年三季度汽车置换更新补贴 采用分月投放方式 [2] - 湖南省多地将家电 3C数码 家装厨卫以旧换新补贴领取从每日限额发券调整为集中发券模式 [2] - 福州市商务局对空调 电扇 冰箱 电脑 洗衣机 热水器等热门券种进行适度加配 [3] 专家观点与政策建议 - 政策调整包括根据国补资金到位情况灵活调整执行周期 动态调整发放节奏 打击套补行为和整治审批漏洞 优化补贴投放方式 [3] -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从耐用消费品加快向服务消费 即时消费 公共消费等领域发力 [4] - 适度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望纳入政策储备 两新政策支持资金规模预计会上调 [4][5] - 扩大以旧换新补贴规模 将品类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必需品 从商品消费扩大到服务消费 降低补贴商品单价 [5]
国常会再部署扩大内需,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两新”
第一财经· 2025-08-24 15:20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全国2.8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4] - 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通信器材、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乘用车零售量增长10.8%[4] - 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7.3%,信息传输软件业和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分别增长27.8%和28.3%[4] - 民营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3%,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4]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支持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5] - 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继续支持以旧换新政策[4] 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与监管措施 - 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与现有补贴政策形成组合拳[7] - 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依法追缴国家补贴资金并取消违规经营主体参与资格[7][8] - 全链条防范项目和资金风险,严肃处理挤占挪用国债资金及骗取补贴等违法行为[8] - 需提升核验手段和监管水平,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协同发力释放内需潜力[8] 体育产业发展与消费潜力释放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年均增速10.3%,增加值1.49万亿元[10]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2023年占GDP比重达1.15%[10]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10] - 单场"苏超"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10] - 需增加体育产品供给、丰富赛事活动、推动用品升级,培育产业增长点[10] - 通过降低消费门槛、创新消费模式转化潜在需求,形成供需动态平衡[11] - 完善户外运动产业政策,建设高质量目的地以优化发展环境[12]
“十四五”重大工程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19:37
重大工程投资与资金支持 -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8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 [1] - 2025年安排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1459个项目 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 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点领域 [1] - 预计明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有望加码至1.5万亿元以上 并通过专项债 财政预算内支出等多渠道提供资金 [2] 政策导向与项目进展 - 国务院提出加力扩大有效投资 发挥重大工程引领带动作用 积极促进民间投资 [1] - "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规划目标 [1] - 通过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抵押补充贷款(PSL) 支持国企信贷与债券融资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 [2] 战略意义与发展空间 - 国内产业转型进入新阶段 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复杂安全挑战要求进一步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1] - 重大工程为项目投资打开广阔空间 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和高质量发展关键抓手 [1]
招商宏观:重点关注基建相关财政支出增速的回补效应
搜狐财经· 2025-08-21 00:50
基建财政支出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基建领域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5% [1] - 8-12月基建领域支出增速中枢有望反弹至7%以上 [1] - 为完成全年支出预算 后续基建领域支出进度须有明显加速 [1] 地方化债与专项债 - 截至8月20日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年内发行规模达1.94万亿 [1] - 原定用于存量项目的0.8万亿特殊新增专项债额度实际安排规模超0.94万亿 [1] - 化债工作大概率接近尾声 后续新增专项债将以推进实际项目为主 [1] 特别国债与政策性金融 - 截至8月20日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度接近80% 去年同期不足60% [1] - 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的下达和资金筹集进度均快于去年 [1] - 6-8月政金债发行规模上升或在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做准备 [1]
前7个月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国债累计支出2.89万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8:16
政府债券支出规模 - 前7个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及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资金支出达2.89万亿元 [1]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1.7% [1]
83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招标发行
证券日报· 2025-08-18 16:12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 - 财政部拟发行2025年第六期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 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830亿元 计划于8月22日招标[1] - 8月份超长期特别国债总发行规模达2350亿元 成为年内单月发行规模第二高 仅次于5月份的2420亿元[1] - 7月及8月单月发行规模均超2000亿元 显示发行节奏进一步加快[1] 年度发行进度与规模 - 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总额1.3万亿元 较上年增加3000亿元[1] - 截至8月22日累计发行量达9960亿元 发行进度完成76.6%[1] 资金分配与项目落地 - 1.3万亿元中超长期特别国债中 8000亿元用于支持"两重"项目 5000亿元用于实施"两新"政策[2] - 设备更新领域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完毕 覆盖工业 能源电力 交通运输等约8400个项目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2] - 第三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 第四批690亿元计划于10月下达 全年3000亿元下达计划将完成[2] 对基础设施投资影响 - 1-7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2%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6个百分点[3] - 基础设施投资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43.0% 较上半年提升6.0个百分点[3] 经济拉动作用 - 超长期特别国债为基建项目提供直接资金保障 推动项目启动和建设进度[3] - 资金注入撬动社会资本形成杠杆效应 扩大基建领域投资规模[3] - 基建投资增长带动钢铁 水泥等上下游产业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