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项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人大常委会|透过预算执行报告 看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
新华社· 2025-09-10 15:47
蓝佛安表示,下一步,将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更加积极有 为的宏观政策,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在稳就业、稳企 业、稳市场、稳预期上持续下功夫,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新华社) "压实预算执行责任链条,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保障资金安全有机结合起来,推 动资金和政策尽快落地见效。"蓝佛安说,继续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落实落细个人消费贷款和服 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积极发挥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 作用,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配合,将更多公共服务纳入投资支持范围,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发展。 此外,根据报告,下一步还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全力支持稳就业稳外贸;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和水平;严格落实过 紧日子要求。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9月10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报告了今年以来预算 执行情况。根据报告,今年以来,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接续发力,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下一步 ...
财政部:7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7032亿元 其中一般债券863亿元、专项债券6169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8:15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 2025年7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12,135亿元,其中新增债券7,032亿元(一般债券863亿元、专项债券6,169亿元),再融资债券5,103亿元(一般债券2,586亿元、专项债券2,517亿元)[1][3] - 2025年1-7月累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67,036亿元,其中新增债券33,159亿元(一般债券5,383亿元、专项债券27,776亿元),再融资债券33,877亿元(一般债券9,858亿元、专项债券24,019亿元)[5] - 2025年7月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4.6年(一般债券8.7年、专项债券16.9年),平均发行利率1.85%(一般债券1.72%、专项债券1.90%)[1][3][4] - 2025年1-7月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5.6年(一般债券8.8年、专项债券17.6年),平均发行利率1.90%(一般债券1.74%、专项债券1.95%)[6][7] 地方政府债务偿还情况 - 2025年1-7月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14,780亿元,其中通过再融资债券偿还12,825亿元,财政资金偿还1,955亿元[8] - 2025年7月单月到期偿还本金4,011亿元[8] - 2025年1-7月累计支付利息8,314亿元,其中7月单月支付利息1,183亿元[9] 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 - 2025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579,874.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80,689.2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399,185.08亿元[10] - 截至2025年7月末实际债务余额527,62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72,483亿元,专项债务355,144亿元[10] - 债务余额中政府债券形式526,023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1,604亿元[10] - 现存债券平均剩余年限10.3年(一般债券6.1年、专项债券12.3年),平均利率2.90%(一般债券2.97%、专项债券2.86%)[10]
中国经济半年报|运行总体平稳 支出力度加大——详解上半年全国财政收支运行
新华网· 2025-08-12 06:21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题:运行总体平稳 支出力度加大——详解上半年全国财政收支运行 申铖、欧阳剑环 财政部25日发布的上半年财政收支半年报显示,今年以来,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部分行业税收表现良 好,财政支出力度持续加大,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收入方面,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 点。 "税收收入逐步回升。"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表示,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 比下降1.2%。从4月份起,月度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同比保持增长。主要税种增长平稳,装备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税收表现良好。 分中央和地方看,上半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589亿元,下降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 66977亿元,增长1.6%。"多数地区收入保持增长。"唐龙生说,31个省份中,27个省份实现增长。 支出方面,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4%。 "财政部坚决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围绕提振消费、稳就业稳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强财政政策供给 和资金拨付管理,确保尽早发挥政策效果。"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 ...
财政部:督促地方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28
财政收支情况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663亿元,同比下降2.6%,扣除特殊因素后可比增长1.2% [1][2]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463亿元,同比增长2.5% [1][3] - 后几个月财政收入预计将因经济回升和特殊因素消退得到支撑,支出将平稳增长 [1][3] 税收收入分析 - 1-7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5.4%,主要受基数抬高和政策减收影响 [2] - 国内增值税下降5.2%,国内消费税增长5.5%(成品油、卷烟、酒产销增长) [2] -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长1.8%,个人所得税下降5.5%,出口退税同比多退1632亿元至12824亿元 [2] 财政支出结构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454亿元(+4.3%),教育支出23115亿元(+1.1%) [3] - 农林水支出13350亿元(+8.2%),城乡社区支出11589亿元(+7.2%) [3] - 科学技术支出5165亿元(+3.8%),住房保障支出4682亿元(+4.6%) [3]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1-7月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7749亿元,重点投向市政、产业园区、交通基建等领域 [4] - 财政部将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以扩大有效投资 [4] - 隐性债务规模逐步下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4][5]
今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呈现三大特点
证券日报· 2025-08-08 07:28
专项债券额度与规模 - 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达3.9万亿元 为历年来规模最大 [1] - 加上2023年结转1000亿元 财政部下达各地2024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总计4万亿元 [1] 发行节奏与进度 - 截至2024年10月末各地累计发行专项债券3.9万亿元 发行进度达98% [2] - 8月至10月发行2.1万亿元 超过1月至7月发行总额 [2] 资金投向与项目支持 - 2024年1-10月专项债券投向项目超3万个 支持具有较强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建设 [2] - 各地用作项目资本金超3000亿元 主要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和国家重大战略项目 [2] 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 - 2024年1-10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达70107亿元 [2] - 10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7.9% 增速较上月加快13.7个百分点 [3] 政策导向与未来方向 - 专项债券规模扩大显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决心 有助于扩大有效投资和稳定宏观经济 [1] - 财政部将研究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 保持政府投资力度和节奏并合理降低融资成本 [3]
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系短期扰动四季度有望显著加速
证券时报· 2025-07-29 18:47
基建投资增速分析 - 上半年狭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4.6%,较前5个月回落1个百分点,6月增速放缓是主因 [1] - 极端天气与价格因素导致阶段性影响,财政支持力度相对近年偏弱 [1] - 下半年财政稳增长力度加大,新重大项目开工叠加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增速将保持韧性 [1] 天气对基建施工的影响 - 6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同比降9.11%,环比降8.56%,开工率同比环比均下降 [1] - 6月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水泥粉磨开工率等上游行业需求数据偏弱,但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平稳 [1] - 7月极端天气持续,石油沥青开工率、螺纹钢需求等数据仍偏弱,多地加强高温天气施工管理 [2] - 天气属于短期外生性冲击,影响施工节奏而非中长期趋势 [2] 专项债与基建投资关系 - 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同比增45%,但6月增速仍回落 [3] - 置换债券发行高峰已过,城投债净融资偏低叠加天气因素拖累市政工程增速 [3] - 专项债投向传统基建比例下降,市政、产业园区等规模同比降4.3%,土地储备等领域规模显著增加 [3] - 财政政策转向投资与消费协同发力,支撑作用更精准高效 [4] 下半年基建投资展望 - 国家发改委已下达第三批"两重"项目清单,全年8000亿元额度1459个项目全部落地 [5] - 三季度末基建投资压力或改善,四季度在资金和项目驱动下有望加速 [5] - 下半年专项债剩余额度超2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增量工具将提供资金保障 [5] - 中央加杠杆下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预算内投资力度是关键观察点 [5]
上半年财政收支数据出炉 重点领域的支出保障持续加强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1]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4%,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 [1] 税收收入分析 - 全国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比下降1.2%,但4月以来连续3个月保持同比增长 [2] - 主要税种表现:国内增值税增长2.8%,国内消费税增长1.7%,个人所得税增长8% [2] - 出口退税1.27万亿元,同比多退1322亿元,支持外贸出口 [3] 行业税收表现 - 装备制造业税收增长显著: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增长32.2%,计算机通信设备增长9.2%,电气机械器材增长6.3% [3]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税收增长13.8%,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长8.6% [4] - 印花税1953亿元,增长19.7%,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785亿元,增长54.1%,反映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 [5] 非税收入与地区财政 - 全国非税收入2.27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幅较一季度回落5.1个百分点,5-6月连续下降 [5]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增长1.3%、1.3%、2%、5.7%,31个省份中27个实现增长 [5] 财政支出结构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9%,地方支出增长2.6% [6] - 重点领域支出增速:社会保障和就业增长9.2%,科学技术增长9.1%,教育增长5.9%,卫生健康增长4.3% [1][6]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出2.43万亿元,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0% [6] 财政政策动向 - 财政部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推动经济回升,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已下达,剩余资金10月下达 [8] - 专项债券发行同比增长45%,资本金适用范围扩大至22个行业,管理机制持续优化 [9] - 三季度计划发行一般国债46期次,超长期特别国债11期次,全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任务将如期完成 [9]
【新华解读】运行总体平稳 支出力度加大——详解上半年全国财政收支运行
新华社· 2025-07-25 15:56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1] - 全国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比下降1.2%但4月起连续3个月同比保持增长 [1]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589亿元下降2.8%地方本级收入66977亿元增长1.6% [1] - 31个省份中27个省份收入保持增长 [1] 行业税收表现 - 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税收表现良好 [1] 财政支出情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4% [2] - 教育支出21483亿元增长5.9%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增长9.1% [2]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504亿元增长9.2%卫生健康支出11004亿元增长4.3% [2] - 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6.8亿元 [2] 政府性基金预算 -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442亿元同比下降2.4%支出46273亿元同比增长30% [2]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上半年支出了2.43万亿元带动支出增长30% [3] 专项债券发行 - 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 [3] - 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增长16% [3] - 财政部持续优化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流程管理 [3]
又一省级农商行呼之欲出,上半年已有四家省联社改制落地
华夏时报· 2025-07-19 13:19
吉林农信改革方案 - 吉林省拟组建省级农商行并统一法人,通过发行260亿元专项债券及调整已使用的86亿元专项债券,共计346亿元资金注入吉林农商银行 [1][2] - 专项债券发行利率预估为2.1%,期限10年,资金由吉林省财政厅划至吉林金控集团,后者入股新组建的吉林农商银行 [2] - 吉林农商银行预计股本达400亿元,目标成为"健康良好的银行" [2] 资金用途与运营规划 - 346亿元资金将用于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抗风险能力和运营实力,支持业务稳健发展 [1][2] - 组建后的吉林农商银行将坚守"农民致富、微企成长、居民兴业"三大定位,立足本地特色化经营 [3] - 吉林金控集团由吉林省财政厅持股96.4%,是地方国有金融资本运营平台 [3] 改革背景与行业动态 - 吉林省农信系统现有52家法人机构(39家农商行、13家农信联社),省联社自2004年起履行管理职能 [3] - 吉林金控集团近期参与九台农商银行退市,拟以6.77亿港元(H股)和25.88亿元(内资股)现金要约收购 [4] - 2025年260亿元专项债券为全国首笔中小银行专项债,资金成本低、期限长,可缓解短期偿债压力 [5] 省级农商行模式特点 - 独立法人模式能集中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执行力、强化风险管控、统一品牌形象并发挥规模经济优势 [1][5] - 吉林选择与河南、内蒙古相同的"省级农商银行"模式,区别于江西、江苏的"省级农商联合银行"模式 [5] - 该模式适用于经营区域小、机构数量少或存量风险较大的省份 [5] 农信机构转型方向 - 需坚持差异化战略定位,加快体制机制改革、风险处置、人才引进及公司治理完善 [6] - 深化数字化转型,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增强内生发展能力 [6]
近4年占比达24.1%,专项债券成广东水利建设重要资金来源
搜狐财经· 2025-07-03 08:15
水利专项债券申报创新 - 广东水利建设2021-2024年完成投资3643亿元 其中专项债券879亿元占比达24.1% 成为重要资金来源渠道 [1] - 采取"应报尽报""同类打包""关联打包"策略 使公益性项目通过收益组合满足专项债券申报要求 [1] - 农村供水项目通过县域打包申报实现规模效应 并采用"肥瘦搭配"确保整体收益覆盖融资成本 [1] 项目审核效率提升 - 建立省市两级专项指挥部和并联审批机制 每年安排前期经费支持重点项目 协调多部门强化要素保障 [2] - 已储备总投资超3000亿元成熟项目 2025年入库490宗水利专项债券项目 资金需求591亿元 [2] - 对重大工程实行省级提级管理 开展前期工作质量评价并与招标评优挂钩 倒逼质量提升 [2] 政策试点创新应用 - 抓住国务院"自审自发"试点机遇 下放项目审核权限至广东等10省份 [3] - 联合发改财政等部门开展政策解读 指导各地对接试点政策要求 [3] - 引入金融机构律所等专业力量 优化项目申报材料和融资平衡方案 提升"一案两书"规范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