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

搜索文档
中集车辆涨2.13%,成交额2384.9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09.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5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6日盘中股价上涨2.13%至9.09元/股 总市值170.36亿元 成交金额2384.96万元 换手率0.18%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09.42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181.55万元占比7.61% 大单买入374.94万元占比15.7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65% 近5日涨0.89% 近20日跌0.11% 近60日涨10.05%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6年8月29日 于2021年7月8日上市 总部位于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40楼 [2] - 主营业务为半挂车、专用车上装、冷藏厢式车厢体生产 收入构成为全球半挂车80.61% 上装底盘及牵引车17.14% 其他业务2.25%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商用车-商用载货车 概念板块包括整车、融资融券、新能源车、无人驾驶、中盘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55万户 较上期减少2.95% 人均流通股40937股 较上期增加3.04% [2] - 大成高鑫股票A(000628)为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3008.67万股 较上期增加528.60万股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6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6.55亿元 [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7.53亿元 同比减少8.85% [2] - 归母净利润4.03亿元 同比减少28.48% [2]
9.26犀牛财经早报:机构大举增持主动权益基金 黄仁勋连续4个月卖出英伟达
犀牛财经· 2025-09-26 01:40
基金投资与市场表现 - 蚂蚁基金平台2.15亿投资者实现累计盈利 [1] - 机构上半年增持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541亿元 份额增加271亿份 [1] - 西部利得基金因赌博违法行为免去解文增基金经理职务并解除劳动合同 [1] 银行业务调整 - 河南洛阳农商行等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最高降幅35个基点 [1] - 银行通过财富管理扩大AUM规模应对存款流失 [1] - 银行客户转向年化收益率2%-3%的理财产品和基金产品 [1] 大宗商品与能源 -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建议全行业限产30%以上 [2] - 焦化企业自9月26日起上调焦炭价格50-85元/吨 [2] - 刚果(金)延长钴出口禁令至10月15日 推动钴价年内上涨近40% [4] 科技与智能制造 - 激光雷达厂商加速布局Robotaxi领域 禾赛科技获4000万美元海外订单 [2] - 速腾聚创接入英伟达三大生态 图达通拓展商用车赛道 [2] - 兆驰股份完成1.6T OSFP DR8光模块研发 预计2025年底推出样品 [11] 消费电子与半导体 - 全球智能手机ASP预计从2024年357美元升至2029年412美元 CAGR为3% [3] - 5G普及和高端功能需求推动中端机型价格上涨 [3] - 晶晨股份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11] 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 - 小马智行9月股价上涨逾50% 文远知行涨逾20% 百度涨近40% [4] - Robotaxi行业进入规模化商业运营关键期 [4] - 地平线机器人拟配股筹资63.39亿港元 用于扩大海外市场及Robotaxi投资 [9] 企业资本运作 - 上海超群检测科技和江西昌兴航空装备启动上市辅导 [9] - 星巴克宣布裁减900个非零售职位 2025财年北美门店减少约1% [5] - 字节跳动否认香港IPO传闻 抖音副总裁李亮称系假消息 [6] 金融市场动态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道指跌0.38% 纳指跌0.5% 标普500跌0.5% [11][12] - 黄仁勋连续4个月减持英伟达股票 近一个月套现约2亿美元 [4] - 美元兑日元逼近150 比特币跌破11万美元 以太坊创七周新低 [12] 公司治理与知识产权 - 龙大美食控股股东0.70%股份被司法冻结 占其持股比例2.56% [10] - 永久自行车声明"永久兔"等产品与公司无关联 将追究侵权责任 [7] - 张雪峰社交账号因不当言论被禁止关注 涉及平台粉丝超6500万 [8]
Robotaxi三国杀:Lucid交车了,特斯拉慌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25 23:08
撰 文 / 莫 莉 编 辑 / 黄 大路 设 计 / C C 在特斯拉把Robotaxi话题再度炒热之后,Lucid给出了自己的落子。 Lucid对外表示,交付第一辆车,"标志着激动人心的新篇章的开始",并调侃称"很快就会有更多"。 此前,三方于7月披露的合作目标为:自2026年起,在六年内投放至少2万台L4级Robotaxi;同时 Uber对Lucid进行3亿美元股权投资。 这次首车的交付,意味着从资本绑定走向工程落地。接下来的关键,就是如何把样车调试、法规豁 免、城市场景运营与规模交付串成一条线。 首车交付背后 "我们的Robotaxi工程车队正式亮相,已向Nuro交付首台Uber独家工程车,用于与Nuro Driver集 成。"Lucid在社交平台贴出工程车照并如此写道。 据了解,这台车在亚利桑那Casa Grande工厂下线,再前往加州进行软硬件整合与道路测试。相比 首台"工程化安装",后续将尽量在生产中完成集成,以压缩改装环节与交付周期。 根据Uber发布的信息,Lucid主要提供高压架构与整车平台,Nuro提供L4级自动驾驶所需的传感 器、计算与软件栈,Uber负责订单分发与网络化运营。根据此前发 ...
经营数据亮眼 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进程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6
股价表现 - 9月以来小马智行股价上涨逾50% 文远知行上涨逾20% 百度上涨近40% [1] 企业经营数据突破 - 小马智行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1.54亿元 同比增长75.9% Robotax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7.8% 乘客端车费收入同比增长超300% 第七代Robotaxi量产下线200余辆 累计测试里程超200万公里 [2] - 文远知行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27亿元 同比增长60.8% Robotaxi业务营收4590万元 同比增长836.7% 占营收比例提升至36.1% [2] - 萝卜快跑2025年第二季度提供超220万次出行服务 同比增长148% [3] 全球市场扩张与战略合作 - 小马智行进入新加坡市场 与康福德高合作启动自动驾驶出行运营 已布局卡塔尔、韩国、卢森堡等市场 [2] - 文远知行获得比利时联邦级L4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拥有7国自动驾驶牌照 覆盖比利时、中国、法国、阿联酋、沙特、新加坡和美国 [2] - 萝卜快跑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 计划将数千辆无人驾驶出租车接入Uber全球网络 率先在亚洲和中东市场推出 [3] - 萝卜快跑通过Lyft平台在欧洲提供出行服务 计划2026年在德国和英国部署第六代无人车 [3] - 萝卜快跑在中国香港测试路段扩展至东涌和南区 覆盖商业区与住宅区 [3] 产业链发展与成本控制 - 禾赛科技与美国某领先Robotaxi企业签订超4000万美元激光雷达订单 计划2026年底前交付 [3] - 哈啰首款前装量产Robotaxi车型"HR1"搭载8颗禾赛激光雷达 计划2026年量产 2027年在一线城市部署超5万辆 [3] - Robotaxi硬件成本显著下降 预计2026年单公里成本与传统出租车或网约车相当 [4] - 美国等高购买力市场用户更关注安全性而非价格 国内用户价格敏感度较高 [4] 行业技术与发展阶段 - L4级自动驾驶需实现百辆车级别全天候对外开放运营才算达到规模化门槛 [4] - 自动驾驶竞争进入生态主导权争夺阶段 需形成技术、平台、车型的完整生态体系 [5] - 安全与信任问题是规模化落地最大挑战 交通事故影响L2级辅助驾驶信任度及Robotaxi推广速度 [5] - 端到端架构暂不适合单独应用于L4级自动驾驶场景 [5]
经营数据亮眼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进程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3
近期,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企业股价表现亮眼。截至9月24日美股收盘,9月以来,小马智行股 价涨逾50%;文远知行涨逾20%;旗下拥有萝卜快跑的百度涨近40%。 随着头部玩家加速推进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全球更多市场的商业应用,多家企业量产交付速度与运营数据 持续改善,叠加成本下降等因素,行业进入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商业运营的关键转折期。 ● 本报记者 王婧涵 企业经营数据实现突破 9月20日,小马智行宣布正式进入新加坡市场,与当地最大交通运营服务商康福德高达成合作,计划待 监管批准后率先在榜鹅地区启动自动驾驶出行运营。这是继卡塔尔、韩国、卢森堡之后,小马智行在全 球市场的又一重要布局,标志着其国际化战略进入加速期。 此前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小马智行当季总营收为1.54亿元,同比增长75.9%;其中, Robotax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7.8%,来自乘客端的车费收入同比增长超300%。公司表示,截至8月11 日,其第七代Robotaxi已量产下线200余辆,累计测试里程超200万公里。 9月19日,文远知行宣布,旗下自动驾驶小巴Robobus正式获得比利时首个联邦级别的L4级自动驾驶测 试 ...
多赛道竞速升级 激光雷达行业“卡位战”正酣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18:14
车载辅助驾驶领域激光雷达商上半年市占率 数据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郭晨凯 制图 激光雷达竞逐前装量产 随着Robotaxi逐步从试点转向商业落地,作为无人驾驶关键感知器的激光雷达也进入"抢滩登陆"阶段。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激光雷达头部厂商近期正密集公布订单与合作信息,加速抢占无人驾驶赛道生 态位。 以禾赛科技为例,9月上半月,公司连获三笔重量级合作:4日,禾赛科技与美国无人驾驶企业Motional 签署订单,为其旗下全电动Robotaxi独家供应近距激光雷达;11日,与哈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首 款前装Robotaxi车型"HR1"搭载8颗禾赛激光雷达,预计在未来2年内部署超5万辆;15日,宣布独家斩获 海外头部Robotaxi企业大单,金额4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 禾赛科技CFO樊鹏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方案普遍倾向于配备 多颗激光雷达,这已成为行业共识。多笔大单落地的背后,是逐步明晰的量产节奏,从交付周期看,禾 赛的海外订单与哈啰Robotaxi的预期量产下线时间均集中在2026年。 速腾聚创则在数字化高线束激光雷达方向持续发力,并携手英伟达打造生 ...
芯片主业承压! 英伟达入局无人驾驶出租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3:29
英伟达Robotaxi项目孵化 - 公司内部孵化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 但未对相关报道作出回应[1] - 公司此前已投资文远知行等Robotaxi企业 角色从芯片供应商向运营方深化[1] - 战略升级动机为构建技术闭环 通过实际运营获取极端场景数据反哺算法优化[1] Robotaxi行业市场前景 - 2030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达4888亿元 全球市场达8349亿元[2] - 中美两国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已实现无安全员的小规模运营及商业化发展[2] - 行业呈现资本密集特征 文远知行2025年Q1营业费用4.64亿元(研发占3.26亿元) 小马智行研发投入3.45亿元(同比增59.8%)[4] - Waymo获母公司Alphabet 50亿美元投资 2024年底再完成超50亿美元融资[4] 英伟达汽车业务现状 - 2025财年汽车业务收入17亿美元 仅占公司总营收1305亿美元的1.31%[3] - 公司计划2026财年将汽车业务收入提升至50亿美元[3] - 智驾域控芯片Drive Orin-X 2024年装机量210万颗 市占率39.8%[2] - 下一代芯片DRIVE Thor延期至2025年8月量产 实际版本算力较宣传的2000 TOPS大幅缩水[6]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国产芯片实现局部突破:蔚来神玑芯片已量产上车 小鹏P7搭载自研图灵芯片(算力2250 TOPS)[7] - 芯擎科技芯片算力达15K 符合ASIL-D安全标准 并提供国产化组合方案替代英伟达+高通方案[7] - 英伟达在道路测试经验、数据积累及算法工程化方面落后特斯拉等全链路企业[3][8] 战略布局与行业影响 - 公司通过Robotaxi项目验证GPU芯片至AI大模型的全链路工程能力[2] - 具备AI训练集群和开发工具链优势 但缺乏实际运营经验和本地化适配能力[3][8] - 入局可能加速行业资源向头部集中 形成数据寡头格局[8] - 通过开放平台降低研发门槛要求共享数据 试图以新盈利模式重塑市场格局[8]
西菱动力(300733.SZ)无产品应用于无人驾驶领域
格隆汇· 2025-09-25 09:03
格隆汇9月25日丨西菱动力(300733.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无产品应用于无人驾驶领域。 ...
中伟股份:公司与特斯拉、三星SDI等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5:42
业务布局 - 公司全面进入全球领先的锂电池产业链 在动力、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展现出强大供给能力 [2] - 公司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低空等新兴领域电池材料 提前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2] 客户体系 - 公司与特斯拉、三星SDI、宁德时代、ECOPRO、POSCO等国内外一流客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2] - 公司建立全球化立体化的优质核心客户体系 [2]
何小鹏:未来的汽车都是全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我们的下一代或不用考驾照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9-25 03:03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出席论坛,并在"企业全球化新路径"环节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20年后,我们的下一代不用考驾照了。这个举例可能不是 很准确,就像100多年前,大家还会骑马,现在骑马只是一个运动、是一个爱好,不是一个必备的能力。" 何小鹏举例称,11年前,中国电动汽车占全中国汽车新车销量千分之四不到,到去年就达到了月高峰50%,今年达到超过60%,一个月新车销量的60%来自 于新能源。但是在11年前,基本上没有人相信智能化是汽车的未来。但是在这10年里面,很多人都相信,智能化,甚至以AI为代表的新一代的智能化,不 光是汽车的未来,甚至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引领。 在何小鹏看来,这一次工业革命的引领,会在之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推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革。相信数年到十几年之后的汽车,都是全自 动驾驶、无人驾驶,甚至是汽车跟机器人的耦合。 凤凰网财经讯 9月23-24日,由凤凰卫视、凤凰网主办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以"新格局·新路径"为主题,汇聚全球政商学界精 英,共同洞察变局脉络、探寻发展新机。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 ...